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塑造自我文化形象——中国对外文学翻译研究(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
QQ咨询:
有路璐璐:

塑造自我文化形象——中国对外文学翻译研究(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

  • 作者:马士奎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244051
  • 出版日期:2017年06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55.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文章节选
    **章 塑造自我文化形象:中国对外翻译现象研究
    一、翻译的功能———塑造异文化形象和自我文化形象
    二、对外翻译与自我文化形象的塑造
    三、对外翻译与中国文化形象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晚清和民国时期:中国对外文学翻译传统的肇始和形成
    **节 英美出版的中国文学译作
    一、旅美和旅英学人的译介
    (一)蔡廷干和 《唐诗英韵》
    (二)熊式一译中国传统戏剧
    (三)初大告译中国诗文
    二、中外合作翻译的中国文学作品
    (一)中外合译古典文学作品
    (二)中外合译现代文学作品**章 塑造自我文化形象:中国对外翻译现象研究<br />一、翻译的功能———塑造异文化形象和自我文化形象 <br />二、对外翻译与自我文化形象的塑造 <br />三、对外翻译与中国文化形象 <br />本章小结 <br />第二章 晚清和民国时期:中国对外文学翻译传统的肇始和形成<br />**节 英美出版的中国文学译作<br />一、旅美和旅英学人的译介 <br />(一)蔡廷干和 《唐诗英韵》 <br />(二)熊式一译中国传统戏剧<br />(三)初大告译中国诗文<br />二、中外合作翻译的中国文学作品 <br />(一)中外合译古典文学作品<br />(二)中外合译现代文学作品 <br />第二节 国内出版的中国文学译作<br />一、国外在华机构出版的译作<br />二、国内出版的古典文学译作<br />(一)英译古典诗词 <br />(二)张则之及其英译 《北平民谣》<br />(三)英译古典小说 <br />(四)英译长篇笔记体散文 <br />三、国内出版的现代文学译作 <br />(一)英译现代小说<br />(二)英译现代戏剧<br />第三节 国内早期英文期刊对中国文学的译介 <br />一、早期英文期刊与中国文学的传播<br />二、《中国简报》及其译介中国现代文学的尝试 <br />三、《天下月刊》及其在译介中国文学中的成就<br />第四节 早期旅法学人对中国文学的译介 <br />一、早期零星的译介活动 <br />二、晚清中学西渐的真正先驱———陈季同 <br />三、曾仲鸣译介中国古今诗歌 <br />四、敬隐渔与中国现代小说法译之开端 <br />五、徐仲年与中国诗文的法译 <br />六、梁宗岱与法译 《陶潜诗选》 <br />七、罗大冈与中国古诗文的翻译 <br />八、其他旅法学者的贡献 <br />本章小结<br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作为**行为的对外文学翻译<br />**节 作为**行为的对外文学翻译<br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使命 <br />二、**权力话语对对外翻译的赞助与制约 <br />(一)翻译的政治定位 <br />(二)对外翻译的赞助机构———作为**对外宣传机构的外文出版社 <br />(三)中国文学的翻译、出版与销售 <br />(四)编、译者主体性的弱化<br />第二节 英译中国文学作品与新中国形象构建<br />一、《中国文学》英译概览 <br />二、外文出版社英译中国文学作品单行本出版总论 <br />(一)古典文学作品的英译<br />(二)现代文学作品的英译 <br />(三)当代文学作品的英译 <br />第三节 革命历史小说英译个案分析——— 《林海雪原》英译 <br />一、革命英雄传奇:《林海雪原》 <br />二、从革命英雄到意识形态典范 <br />(一)具有集体主义��神的崇高思想 <br />(二)言行文明 <br />本章小结 <br />第四章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改革开放之前:特殊背景下的文学输出 <br />**节 “拿来”与 “送出”的相对平衡 <br />第二节 “样板戏”的翻译<br />第三节 浩然等少数作家作品的翻译 <br />第四节 其他作品的翻译<br />第五节 毛泽东诗词的翻译 <br />一、文学文本与政治文本 <br />二、缩微 “译场”———特殊经典的翻译方式<br />三、“定本”和 “范本”———比较视角下的毛诗1976英译本 <br />本章小结 <br />结语 <br />参考文献 <br />后记显示全部信息免费在线读**章 塑造自我文化形象:中国对外翻译现象研究
    小引
    人们常常会忽略翻译的方向问题,想当然地将其看作是单一地由外语转换到母语的行为。实际上,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信息转换,这种传递并非是单向的。就方向而言,翻译的形式有三种,可以由外语 (foreign language)或非惯用语言 (language of non-habitual use)到母语 (mother tongue)或惯用语言 (languge of habitual use),也可以是由母语或惯用语言到外语或非惯用语言,而对掌握两种或数种外语的译者来说,其所从事的翻译也可以是由一种外语转换到另一种外语。
    对于从母语到非母语的翻译,目前国际上尚无通用的术语,而且现有几种比较常用的命名方式大多带有负面含义。有些学者称之为 “逆向翻译”(inverse translation),但这一命名本身带有某种程度上的价值观判断,其前提是默认译入母语的翻译方为正道,不能起到为此类翻译正名的作用。已故英国**学者彼得·纽马克 (Peter Newmark)用 “服务性翻译”(service translation)来指称“由惯用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翻译”(transaltion from one's language fo habitual use to another language),此概念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种方向的翻译实践处于边缘地位,基本上局限于应用文体。也有一些人将其表述为 “非母语翻译”(non-mother tongue transaltion)。另外,值得指出的是,英语中的 “prose translation”和法语中的 “thème”可以表示译入外语的翻译实践,但这两个术语的适用范围一般局限于语言教学和考试等领域,而且前者的此种含义现已少为人知,只有个别学术著作依然采纳这种用法。其他的称谓还有 “译入第二语言”(translation into the second language),以及 “二语翻译”(L2 translation)等。我国翻译界一般将国内这种方向的翻译称作 “中译外”或 “对外翻译”,在英文中多译作 “translation from Chinese into foreign languages”,相关著述中常见的英文表达还包括 “outward translation” 和“export translation”。在英语等语言中至今尚没有被广泛接受的专门术语,这也反映了非母语翻译长期遭遇冷落的现象。
    “对外翻译”是指由译者所从事的将本文化作品译入其他语言的翻译活动,亦即从母语或惯用语言到外语或非惯用语言的翻译,以异文化的读者为主要对象。这里所说的对外翻译通常不包括具有明显双重文化和双语生活背景的人所从事的翻译。对外翻译是一种文化的自我协调行为。当某一文化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中出现明显入超,翻译不平衡现象比较严重时,自然会采取一些措施,去影响并且进入异文化,以图消解所存在的逆差,达到或接近翻译和文化交流的相对平衡状态。这是许多文化皆有的本能,只不过在具体环境中其行为和结果都会有所不同。改变翻译不平衡局面的措施主要有两种,一是介入、干预异文化中的相关翻译行为,二是开展译出母语的对外翻译。二者都是一种文化在面对翻译不平衡状况时进行自我协调的具体途径,目的是求得在世界文化大系统中的生存空间,并且发出自己的声音。
    目录
    **章 塑造自我文化形象:中国对外翻译现象研究
    一、翻译的功能———塑造异文化形象和自我文化形象
    二、对外翻译与自我文化形象的塑造
    三、对外翻译与中国文化形象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晚清和民国时期:中国对外文学翻译传统的肇始和形成
    **节 英美出版的中国文学译作
    一、旅美和旅英学人的译介
    (一)蔡廷干和 《唐诗英韵》
    (二)熊式一译中国传统戏剧
    (三)初大告译中国诗文
    二、中外合作翻译的中国文学作品
    (一)中外合译古典文学作品
    (二)中外合译现代文学作品
    编辑推荐语
    中国文学走出去——从晚晴到建国后三十年期间的经验 当前,中国文学和文化走出去问题已成为学术领域的一大热点。实际上,自晚清以降,已有许多有识之士在“送出”中国文学方面做过积极尝试,且有不少成功的先例。因此,梳理前人经验,总结过往经验和教训,对施行和推进当下文学和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无疑具有重要意义。马士奎和倪秀华的专著《塑造自我文化形象——中国对外文学翻译研究》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或对翻译、汉学和文学等领域的研究者有所裨益。 本书对从母语到外语的翻译行为的性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并且分三个阶段,即晚清和民国时期、建国后十七年和随后的十年,对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对外文学翻译活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作者**关注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翻译环境、文本选择原则、翻译策略以及译出作品在塑造中国文化形象中所起的作用等。全书内容丰富,资料新颖、翔实,案例颇具代表性,所总结出的不同时期对外译介经验有一定借鉴价值。 作者在史料挖掘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该研究涉及的年代跨度较大,尤其晚清和民国时期的翻译现象比较零散、复杂,涉及人员和机构较多,各大图书馆对早期译出作品收藏很不完整,同时外译作品的影响也不易跟踪,研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在本书中,蔡廷干、张则之等多位被历史湮没的翻译家及其译作**浮出水面。 本书既有对三个阶段对外文学翻译现象的全景性描述,又有不同时期的典型个案研究。如作者着墨较多的早期蔡廷干所译《唐诗英韵》、“十七年”时期沙博理所译《林海雪原》和20世纪70年代集体翻译的《*诗词》等,都可以让我们获得对当时文学外译状况的比较清晰的认识。 作者对新中国成立前后对外文学翻译的特点和利弊作了总结。早期的外译活动主要表现为一种自觉的文化、文学和学术行为,主要是参与者个人兴趣和文化责任感的反映,这种相对比较零散的翻译行为的弊端在于缺少全盘规划,文本选择方面有时失于片面,重复翻译现象也相对较多。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对外文学翻译传统的根本变化,对外文化宣传的政治功能得到强化,计划体制下高度集中、统一、**的**翻译模式取代了自发性的个人行为,外译规模迅速扩大,但过多的意识形态色彩和对目标读者需求的忽略也会成为译作接受的障碍。 百余年来,中国学人将大量本国文学作品译入英语等语言,为国外读者认识和了解中国提供了一个渠道。一些译作产生过较大反响,但如果以作品域外接受情况作为外译活动成功与否之参照的话,应该说效果明显低于预期,我们的慷慨“赠与”远没有获得目的语文化同样积极的反应。梳理这段历史,可以发现我们并不缺少输出文化和文学的意识,更不缺少人力和财力的投入,同时也有一批既有奉献精神,又具备相当外语水平和翻译能力的学者,但长期以来在译前、译中和译后诸环节均存在一些不足,导致对外翻译投入与效果远远不成正比。梳理史上译人译事,总结过往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以期提高当今文化和文学“走出去”的效果,正是本书的目的和价值所在。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