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治学论稿(椿楸园著作系列)
QQ咨询:
有路璐璐:

治学论稿(椿楸园著作系列)

  • 作者:刘毓庆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149419
  • 出版日期:2017年07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7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100149419
    • 作者
    • 页数
      0
    • 出版时间
      2017年07月01日
    • 定价
      ¥76.00
    • 所属分类
    文章节选
    目录
    20 世纪文学观念对古代文学研究的制约.........................................................1
    古代文学的第三重世界 .................................................................................... 9
    文史研究不能依赖理论推导..............................................................................21
    文史研究突围与历史大循环的发现 ................................................................26
    朴学·人类学·文学........................................................................................ .41
    不能再用西方概念规范中国学术......................................................................44
    中国文学的源头是什么?................................................................................. 48
    历史循环中的中国文学 ................................................................................... 59
    中国文学史分期刍议........................................................................................ .78
    论汉赋对文学自觉进程的意义..........................................................................84
    汉赋作家的心态研究 ....................................................................................... 92
    五言诗兴盛原因之考察 ................................................................................. .106
    苏李古诗的革新意向 ..................................................................................... .112<p><b>目录</b><b></b></p> <p>20 世纪文学观念对古代文学研究的制约.........................................................1</p> <p>古代文学的第三重世界 .................................................................................... 9</p> <p>文史研究不能依赖理论推导..............................................................................21</p> <p>文史研究突围与历史大循环的发现 ................................................................26</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朴学</span>·人类学·文学........................................................................................ .41</p> <p>不能再用西方概念规范中国学术......................................................................44</p> <p>中国文学的源头是什么?................................................................................. 48</p> <p>历史循环中的中国文学 ................................................................................... 59</p> <p>中国文学史分期刍议........................................................................................ .78</p> <p>论汉赋对文学自觉进程的意义..........................................................................84</p> <p>汉赋作家的心态研究 ....................................................................................... 92</p> <p>五言诗兴盛原因之考察 ................................................................................. .106</p> <p>苏李古诗的革新意向 ..................................................................................... .112</p> <p>苏李古诗的心灵世界 ..................................................................................... .122</p> <p>《焦仲卿妻》八病说 .......................................................................................131</p> <p>中国古代**抒情长诗《妾薄命叹》研究.................................................... .135</p> <p>“前后七子”的诗文复古与明代文化复古思潮 ........................................ ...148</p> <p>林云铭的文学生命意识及其散文评点实践 .................................................. .158</p> <p>读《李群玉诗集》(卷上)札记 .................................................................... 178</p> <p>唐诗名篇理惑三则......................................................................................... ...188</p> <p>“窈窕”考..................................................................................................... ... 192</p> <p>“小姐”考..................................................................................................... ... 196</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释</span>“子”........................................................................................................ ... .201</p> <p>姚奠中先生的学术思想与实践........................................................................ 208</p> <p>姚奠中先生的课堂教学 ................................................................................. ..220</p> <p>忆戚桂宴先生................................................................................................ ... .229</p> <p>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及其对当代世界的意义..................................................234</p> <p>人类文化结构中的中国文化角色..................................................................... 247</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超越</span>“科学”的“仁学”智慧........................................................................ .252</p> <p>中华民族的命脉与根基 ................................................................................. . 257</p> <p>乡绅消失后的乡村命运.................................................................................. ...261</p> <p>周代大学的启示 ............................................................................................ ...265</p> <p>后 记.......................................................................................................... ... ... .270</p>显示全部信息前 言总 序
    2008 年,为奉养老母,我在太原东山店坡村购置了一套带小院的小区住宅。此地距城区约四公里的路程,是现代城市的喧嚣声尚未波及之所。在村中听到久违的鸡鸣声,备觉亲切。空气也比闹市清新许多。远处,村民用方言交谈的声音,时而透过清静传入耳中,好像就在耳边。只有夜里的群狗乱吠,令人讨厌。不过这也无妨,总比听闹市噪音要好受得多。因为喜欢这个小院,于是做了精心布置。大门的左右两边,栽植了两棵树,一棵是椿树,一棵是楸树,先师姚奠中先生给题写了“椿楸园”三字,作为门匾。小院里布置了石径菜畦,小亭曲池,袁行霈先生给题写了“榆亭”二字。进屋的**道门用磨砂玻璃装饰,玻璃上是姚先生的书法作品。门楣“复性堂”三字由我自己题写。自己想,经过了半生劳累,应该静下心来休息,好好思考人生的问题了。现代生活使人失去了自我,人只有在宁静中才能找回自己,故有了“复性”之思。此后,椿楸园便成了我读书、写字、种菜、思索的地方。自己曾写过一首小诗:“读罢诗书艺菜田,此生难得此清闲。东山有室和云卧,鸟语声中好午眠。”可以看出当时的心境。本来想,已经出版的书和即将出版的书已有二十多种,这也可以交代此生了,不必再写。以前为功利而著书,实非人生之*佳选择;从现在开始,应该做自己愿意做、应该做的事情了。<p align="center"><b><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总</span>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序</span></b><b></b></p> <p>2008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年,为奉养老母,我在太原东山店坡村购置了一套带小院的小区住宅。此地距城区约四公里的路程,是现代城市的喧嚣声尚未波及之所。在村中听到久违的鸡鸣声,备觉亲切。空气也比闹市清新许多。远处,村民用方言交谈的声音,时而透过清静传入耳中,好像就在耳边。只有夜里的群狗乱吠,令人讨厌。不过这也无妨,总比听闹市噪音要好受得多。因为喜欢这个小院,于是做了精心布置。大门的左右两边,栽植了两棵树,一棵是椿树,一棵是楸树,先师姚奠中先生给题写了</span>“椿楸园”三字,作为门匾。小院里布置了石径菜畦,小亭曲池,袁行霈先生给题写了“榆亭”二字。进屋的**道门用磨砂玻璃装饰,玻璃上是姚先生的书法作品。门楣“复性堂”三字由我自己题写。自己想,经过了半生劳累,应该静下心来休息,好好思考人生的问题了。现代生活使人失去了自我,人只有在宁静中才能找回自己,故有了“复性”之思。此后,椿楸园便成了我读书、写字、种菜、思索的地方。自己曾写过一首小诗:“读罢诗书艺菜田,此生难得此清闲。东山有室和云卧,鸟语声中好午眠。”可以看出当时的心境。本来想,已经出版的书和即将出版的书已有二十多种,这也可以交代此生了,不必再写。以前为功利而著书,实非人生之*佳选择;从现在开始,应该做自己愿意做、应该做的事情了。</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但是,</span>“树欲静而风不止”,自己已经很难停手了,多年思考的未曾有结果的问题在脑海里还不时泛起。不得已而为之,又出版了几本书。不过此时自己觉得很需要做的是“回真向俗”的工作。先师姚奠中先生曾为我题写过八个字“由博返约,回真向俗”。这是我当下的选择方向。转眼之间,在椿楸园中已度过了八个春秋。作为对椿楸园的纪念,想想如今已年过花甲,也该对自己半生学术生涯做个总结了,也算是对在椿楸园的时光做个纪念。这总结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意味着更成熟,我觉得自己是45 岁以后才渐渐走向成熟的。近十年的思考,很大部分是否定前几十年的想法的。由此想来,做学问真难!</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现在我便把自己这几年没有发表的著作,连同以前发表和未发表的论文选编,整理成八本书,冠以</span>“椿楸园著作系列”之目付梓。也算是对历史的纪念吧!这八本书列序如下。</p> <p align="center">《中国历史的三次大循环》</p> <p>这是一部宏观中国史,是笔者思考了三十多年的问题,入住椿楸园后才动笔的。笔者参照人生童年(神性)、青年(诗性)、壮年(理性)思维变化的内在生命逻辑,将社会年龄分为神性、诗性、理性三个不同的思维时代。又发现了这三个时代不断循环的规律,从而揭示了中国历史的三次大循环,即从五帝至战国是**个循环,秦汉至宋是第二次循环,元明至今是第三次循环。每一次循环周期都遵循着神性、诗性、理性变化的逻辑运行,周而复始,充满生机。五帝及夏商、秦汉魏晋、元明为神性思维时代,两周、晋唐、清代为诗性思维时代,战国、两宋、20 世纪为理性思维时代。相同的时代必有相同的历史趋向与特征。如社会转型、文化转型、技术革命、商业革命之类的重大历史变化,必然发生在理性时代。而文化人格的铸型、功业欲望的强烈追求、艺术人生的外在表现、影响世界秩序的大国气象等特征,则多出现在诗性时代。通过对三次循环相互对应的时间节点上的历史现象的综合分析、研究,补充或纠正了一些传统的、既定的历史结论。</p> <p align="center">《论语绎解》</p> <p>此书初稿由讲义笔录整理。特点有三:一是突破了传统征引的范围,开启了东亚《论语》研究的新视野,不仅征引了众多很少为人关注的中国古代注本,如《论语通》、《论语学案》、《日讲四书解义》、《四书讲义困勉录》之类,而且大量采集了国内学者难以见到的如日本、朝鲜、越南前代学者关于《论语》的研究成果,其数量达数十种之多,这在此前的国内注本中是很少有的。二是于每则之前冠一小标目,标目之立灵活变化,不拘一格,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把握要义,领悟其中的意义。三是以阐发义理为**,不做过多的文字考证。并于阐发之中渗入对当下的关怀,着力建立《论语》与当代人生之间的意义联系,使读者能亲身感受到其意义的存在。</p> <p align="center">《五经与中国传统价值观》</p> <p>“五经与中国传统价值观”视频课,入选**第八批精品课。本书是在精品课录音的基础上整理、补充、修改而成的。旨在阐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形态,以求在与西方价值观的比较中,体现其于当代的价值和意义。其中突出的有两点:**,用通俗浅显的语言对五经价值核心及文化精神做了*简要的说明,不做烦琐的论证,要言不烦,但力求简而不空,字字有根。第二,对当下某些流行关键词,如竞争、自我价值实现等进行辩证分析,要唤醒人们,这些被欧美强行在世界推行的所谓“普世价值”,其中潜藏着威胁人类生存与**和平的祸根。从而提出中国经典中以道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和以万世太平为**目标的生存智慧,这是人类积累了数千年才得以形成的文明之果,对人类的继续生存有不可或缺的意义。</p> <p align="center">《汉字浅说》</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此书是在讲义基础上形成的,其初是</span>“小学”课程的一部分内容,后来独立成书,回真向俗,以使一般读者都能阅读。书中融入了《说文》百家及近现代古文字学诸名家研究的成果,以及作者四十多年来对中国文字的理解。从汉字中蕴藏的远古人类秘密入手,论述了汉字对于民族历史与民族文化的创造性意义。并根据汉字的构成特征,分为《汉字的形符与部首》和《汉字的声符及其意义》两部分,对汉字进行解说。形符部分中,以《汉语大字典》两百个部首为基础,将部首分门别类,对其在字的构成中的意义进行解释,同时以常用字为例,进行说明。声符部分中,则将相同声符的字综合于一处,根据“右文说”提供的思路进行解释。在说解中,将文化知识贯穿其中。</p> <p align="center">《神话与历史论稿》</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这是笔者三十多年来关于神话和历史研究的论文选集。有少部分文章未曾发表。关于神话研究,笔者经历了由西方理论为指向回归到中国传统学术体系的过程。从*初将神话作为初民观念形态的研究,到</span>“神话是一种思维形态和叙事形态而非文化形态”结论的提出,反映了笔者舍弃概念回归事物本身的学术经历与研究思路。通过对论文的倒时序排列的方式,以反映学术历程,并诉说自己三十多年的研究体会:用西方概念规范中国学术,只能是死路一条;中国学术只有回归到中国文化的本位上,才能获得生机。关于历史研究,关注点主要在中国上古史上。强调上古史研究的独立性,不过度依赖考古。方法上的特点是:以先秦文献为基础,以秦汉以下文献为辅助,广泛参考考古资料、民俗资料和民间传说,即以文献为主体,以考古与民俗为两翼,多重证据,以证其成。</p> <p align="center">《诗骚论稿》</p> <p>这是笔者三十多年来有关于《诗经》与《楚辞》研究的论文选,其中部分文章未曾发表过。作者早年受闻一多先生的影响很深,《诗经》研究基本上是沿着闻一多的路子走。近十年来,则逐渐反思,发现了闻一多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的问题,无论其所开创的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还是所谓的新训诂学方法、回归文学本位的研究,都存在着严重缺陷。故而作者对闻氏的研究,从方法论的角度,做了深刻的检讨,从而走出了自己的一条新路。论稿中对《诗经》学史上的诸多问题给予了特别关注,而其基点是文献,即在文献上超越了前人所把握的范囿。对《诗经》中涉及水和鸟的诗篇的解读,基本上是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和思路的启示下进行的。所不同的是,笔者不喜欢推衍,觉得用文化模式无限推衍是很难服众的,故而用归纳法,即先对文献中相关的记载做归纳、分析,探其机微,然后用文化形态比较的方法,呈现其原貌。关于《楚辞》,笔者更侧重把屈原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研究,并且是放在历史文化大背景下来研究,充分尊重清以前学者的观点,摆脱20 世纪文化思潮的影响。故见解多与主流观点相左。</p> <p align="center">《治学论稿》</p> <p>这是笔者关于中国文学理论问题和两汉以降文学研究的论文选,也有部分是关于文化的。大多数文章体现着方法论意识。从研究主体,到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几个方面,反映了笔者对中国文学及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其中较突出的是:**,强调古代文学研究者不能只有职业角色,更应该有社会角色意识,故而其研究中每蕴有当代意识。第二,强调文学研究应该抛弃西方理论的制约,走近文学本身,走进文学的心灵世界。其中《汉赋作家的心态研究》,发表于20 世纪80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年代,是国内*早的一篇研究文人心态的文章。第三,对于问题研究,不满足于</span>“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更强调“具体问题整体分析”,从而在更广阔的视野下,分析和把握文学现象的来龙去脉。有两篇是关于姚奠中先生课堂教学和学术思想、实践的文章,使人们能从前辈学者的身上,看到当下学者学术研究的缺失。另外有一组是用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与生存智慧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思考,体现出的是忧患意识。</p> <p align="center">《诗经考评》</p> <p>这是一部通俗性与学术性兼顾的《诗经》新注本。笔者研治《诗经》40<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年,早年曾对《诗经》做过全注,先后出版过《诗经图注》、《诗经讲读》、《诗经译注》等几种注本。中华书局</span>“中华经典名著全注全译丛书”中的《诗经》,2011 年3 月至2014 年9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月连续九次印刷所用的译注本,均出自笔者之手。《诗经考评》即是在旧注本的基础上不断修改而成的。</span>“考”主要体现在文字训诂与史实考据上,“评”主要体现在内容及艺术评说上。但笔者的原则是,充分尊重前人研究成果,尽可能择善而从。不得已处,则出己见。书中征引中国、日本、朝鲜《诗经》研究的成果多种,但都是采其精义,不做烦琐引证。从文字训诂、史实考据、经学意义、文学理解等多个角度,尽可能地发现其当代价值,让《诗经》走进现代人的生活。“椿楸园著作系列”得以面世,赖有商务印书馆及丁波先生的大力支持,借此谨谢!</p> <p> </p>显示全部信息媒体评论评论免费在线读(节选)

    忆戚桂宴先生
    记得那是1992 年7 月的**上午,我突然听到了戚桂宴先生去世的噩耗,顿时如晴天霹雳,目瞪口呆,随后眼泪夺眶而出,在校园的路上,只怕被人看见,匆匆跑回家,爬到床上先大哭一场,使心情略平静后,才赶到戚先生家。送葬那天,我哭得有点失态,过后妻子对我说:你有点像疯了。我常给人说,在我学术成长的道路上,影响*大的有两位恩师,一位是姚奠中先生,另一位就是戚先生。姚先生教给我如何登高望远,统观全局,提纲挈领,弃其枝叶。戚先生教给我如何选中一点,深井开凿,刨根问底,以小带大。戚先生主教授的课程是古代汉语。在大学阶段我只听过他几次课,当时我们一个年级两个班,他先给甲班上课,我是乙班。有一次午饭时间,甲班的几位同学在议论,有一位高个的男老师,讲得特别好。我问他们讲的具体内容,他们却说不来,只知道是古汉语课。我感到很奇怪:老师讲的什么内容都说不清,怎么却交口称赞呢?这引起了我的兴趣。当我听了戚先生的课后才知道,他讲得确实好。讲的什么,确实难以说清。比如说他讲《曹刿论战》,他只是把这当作一个入口,将学生从这个入口领进,随后带到了一个十分陌生而又充满情趣的文字、音韵、训诂的领域。一个“弗敢加也”的“加”字,可以讲半节课。“必以情”的“情”字,这节课说不完,下节课接着来。我听得如痴如醉,想不到世界上还有如此的学问,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可是由于乡下孩子天生的腼腆,始终未敢上前与先生说话。后来开始了评《水浒传》反投降运动,系领导决定编写一部《反投降故事集》,组织一部分学生与老师,由老师指导学生编写。戚先生和我都被选入了编写小组。当时指导我的是姚奠中先生,戚先生指导着另外的同学。但这却有机会与戚先生接触了。
    大学毕业,我留了校。后来听人说,**我留校的有两位先生,一位是姚先生,另一位就是戚先生。戚先生记不清我的名字,而是描写我的长相,要求系领导把那个白胖的后生留下来。留校后,姚先生要我到古代文学教研室,戚先生要我到古汉语教研室。后来虽然我没有到古汉语组,但为此却与戚先生建立了亲密的关系,成了他家的常客。记得我当时正在写一篇关于《诗经·商颂》的文章,草稿戚先生*少看了有三次,每次都要提出几条修改意见。而且
    有好些资料是先生查到后批在我的草稿上的。这篇文章后来发表在《山西大学学报》上,赢得了同行的好评。过了若干年后有朋友对我说,当时看到了我的文章,觉得语气上年轻气盛,可在文献引用上却感到老练。其实“气盛”的是我自己,“老练”的那部分应当属于先生。这篇文章的写作,使我受到了一次很好的学术锻炼。同时我也明白了什么叫“诲人不倦”。
    目录
    目录
    20 世纪文学观念对古代文学研究的制约.........................................................1
    古代文学的第三重世界 .................................................................................... 9
    文史研究不能依赖理论推导..............................................................................21
    文史研究突围与历史大循环的发现 ................................................................26
    朴学·人类学·文学........................................................................................ .41
    不能再用西方概念规范中国学术......................................................................44
    中国文学的源头是什么?................................................................................. 48
    历史循环中的中国文学 ................................................................................... 59
    中国文学史分期刍议........................................................................................ .78
    论汉赋对文学自觉进程的意义..........................................................................84
    汉赋作家的心态研究 ....................................................................................... 92
    五言诗兴盛原因之考察 ................................................................................. .106
    苏李古诗的革新意向 ..................................................................................... .112
    编辑推荐语
    1.本书从研究主体,到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几个方面,反映了笔者对中国文学及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作者用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与生存智慧对当下社会问题进行了思考,体现出了忧患意识。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