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新思文库·新编中国史·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国 开明开放
QQ咨询:
有路璐璐:

新思文库·新编中国史·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国 开明开放

  • 作者:王小甫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ISBN:9787508670324
  • 出版日期:2017年10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6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08670324
    • 作者
    • 页数
      0
    • 出版时间
      2017年10月01日
    • 定价
      ¥68.00
    • 所属分类
    文章节选
    自 序
    **章 隋•统一**的再建
    第二章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第三章 唐初**权力的强化
    第四章 武则天革唐为周
    第五章 唐朝的全盛
    第六章 安史之乱及其社会影响
    第七章 中晚唐政治与五代十国
    第八章 隋唐时代的经济发展
    第九章 隋唐时代的文化成就
    第十章 隋唐五代的周边诸族
    第十一章 隋唐时代的中外关系与文化交流
    附 录
    大事年表<span>自 序<span lang="EN-US"><br /> </span>**章 隋•统一**的再建<span lang="EN-US"> <br /> </span>第二章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span lang="EN-US"> <br /> </span>第三章 唐初**权力的强化<span lang="EN-US"> <br /> </span>第四章 武则天革唐为周<span lang="EN-US"> <br /> </span>第五章 唐朝的全盛<span lang="EN-US"> <br /> </span>第六章 安史之乱及其社会影响<span lang="EN-US"> <br /> </span>第七章 中晚唐政治与五代十国<span lang="EN-US"> <br /> </span>第八章 隋唐时代的经济发展<span lang="EN-US"> <br /> </span>第九章 隋唐时代的文化成就<span lang="EN-US"><br /> </span>第十章 隋唐五代的周边诸族<span lang="EN-US"> <br /> </span>第十一章 隋唐时代的中外关系与文化交流<span lang="EN-US"> <br /> </span>附 录<span lang="EN-US"> <br /> </span>大事年表<span lang="EN-US"> <br /> </span>帝系表<span lang="EN-US"> <br /> </span>注 释<span lang="EN-US"> <br /> </span>参考书目</span>显示全部信息前 言自 序
    差不多两年半以前,三民书局约我参加编写这套新教材的隋唐五代史分册,我当时就很痛快地答应了。主要是我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就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讲“ 隋唐史专题”这门课,也给研究生开“隋唐五代史研究”课程,早就想编一本教材却没有适当机会。现在三民书局约稿,正中下怀,所以我们是一拍即合。
    我之所以愿意编教材,一方面是长期上课,积累了一些素材和自己的想法。这些看法由于不见于现有的教科书,上课时就会有些麻烦。由于没有相应的教材,有些学生听课后感到无所适从。有时候他们会问:考试的时候是答课堂上讲的呢,还是按一般教科书上写的答?尽管我回答都可以,可是我明白,我在课堂上讲的和现行教科书上的内容差别比较大了。另一方面,我和我的一些同事们都感到,现行教科书虽然有纲目清晰的优点,但毕竟是几十年前编的,内容太陈旧了。几十年来,尤其是世纪之交以来的学术发展显示,旧教材的理论观点姑且不说,其涉及的范围远不能反映学术和社会演进现状,即使是选用史料,好多都应该更新,采用更合适的甚至新发现的材料。教材应该重编,修修补补不行,要重打锣鼓另开张,另起炉灶,连整个结构框架都应该重新创建。我感到这是我们这一代学人的责任。<p>自 序<br /> 差不多两年半以前,三民书局约我参加编写这套新教材的隋唐五代史分册,我当时就很痛快地答应了。主要是我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就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讲“ 隋唐史专题”这门课,也给研究生开“隋唐五代史研究”课程,早就想编一本教材却没有适当机会。现在三民书局约稿,正中下怀,所以我们是一拍即合。<br /> 我之所以愿意编教材,一方面是长期上课,积累了一些素材和自己的想法。这些看法由于不见于现有的教科书,上课时就会有些麻烦。由于没有相应的教材,有些学生听课后感到无所适从。有时候他们会问:考试的时候是答课堂上讲的呢,还是按一般教科书上写的答?尽管我回答都可以,可是我明白,我在课堂上讲的和现行教科书上的内容差别比较大了。另一方面,我和我的一些同事们都感到,现行教科书虽然有纲目清晰的优点,但毕竟是几十年前编的,内容太陈旧了。几十年来,尤其是世纪之交以来的学术发展显示,旧教材的理论观点姑且不说,其涉及的范围远不能反映学术和社会演进现状,即使是选用史料,好多都应该更新,采用更合适的甚至新发现的材料。教材应该重编,修修补补不行,要重打锣鼓另开张,另起炉灶,连整个结构框架都应该重新创建。我感到这是我们这一代学人的责任。<br /> 谈到涉足隋唐五代史,我应该说是从上大学才开始的。尽管中国文化有悠久的史学传统,无奈我由于家庭和社会的原因,早年没有受过太好的文化教育。跟历史相关的,也就读过一些故事小说,如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林汉达《西汉故事》《三国演义》连环画册,以及《西游记》《水浒传》(“文革”中因为要批《水浒》,所以看了不止一个版本)等。上大学以后选择研究方向,现代史怕犯政治错误,近代史让人一想起来就是军阀混战、一片黑暗,于是就选了古代史。为什么古代史中要学习隋唐史呢?就是感到那是中国历史上*光明、*自由、*开放、*发达的时代。想想中国人也曾经光荣过,尽管是一千多年前的事了,自己也感到兴奋起来。<br /> 我认为,从隋统一到唐前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特征是统一、整合、开明、开放。不仅是东汉末以来几近四百年的政治分裂局面得以结束,而且统一格局在地域上更加扩大,多元一体的社会联系进一步加强。隋唐社会文化的发展并非只是不同地域或民族文化因素的凑集,而是在前代北族入主强劲的**集权趋势拉动下,社会的统治人群发生巨大变化,从而整合各种因素形成新的文化,并赋予其绚丽多彩的新特点。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因素的加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蓬勃的生机与旺盛的活力,为政者充满自信、开明豁达,在唐前期造成了持续一百多年的繁荣昌盛局面,其间**的“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都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治世。唐人的开放也是全方位的,不仅华夷无碍,三教并行,更可贵的是其一往无前的开拓进取精神。中国历代王朝多有修长城作为防御设施之举,唐朝不修,不唯如此,中宗景龙年间(707—710)在河套北岸一线筑三受降城,竟不置壅门(即瓮城)及守城设备,意在有进无退。这些都显示中国社会、中华文化演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br /> 十多年前,美国企业家罗杰伟(Roger E. Covey)先生出资创立唐研究基金会(The Tang Research Foundation)。有人问罗杰伟先生,一个美国人,为什么对中国的唐代特别感兴趣?他回答说,就是感到唐代中国的文化精神和今天美国的文化精神很接近、很像。我赞成罗杰伟先生的观点,所以本书的副标题为“世界帝国 开明开放”。希望读者在读这本书时也能感受到唐代中国人的这种精神。<br /> 在本书的编写中,我是尽可能把自己的观点、看法和有关研究成果写进去,例如对于隋末动乱的文化史分析,关于“二世而亡”与长治久安的关系,“贞观之治”的文化史地位,卫官与府兵,东部鲜卑与女主当政,玄宗初年的政治转向,安禄山的宗教信仰,两税法“ 税入三分”的政治意义,唐末新藩镇及内蕃的历史作用,契丹建国与摩尼教的关系,拜火教(祆教)与突厥兴衰,西域的“三方四角”关系,从遣唐使看日本外交变化,拜火教传入中国,等等。但这毕竟是编写教材,不允许全面展开论证。我在书后列出了必要的参考文献,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参看。<br /> 尽管如此,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教材也未必尽如人意。首先,它至少目前还没有完全突破传统历史教科书的编排框架,如前所述,这不是我个人能随意做主的,这需要学界同仁的共同努力。其次,由于教材一般要求尽量采用已为学界接受或公认的观点,我也不能任意别出心裁、故意标新立异。况且,很多权威观点我也是心悦诚服的,读者可以看出来,这方面我参考利用*多的是陈寅恪先生的论著和《剑桥中国隋唐史》。*后,我自己治学领域有限,尤其是经济史和文学史方面,只能利用学界相关已有成果进行编排,取舍凭个人一知半解,未必得当,不妥之处,请读者批评。<br /> 惴惴小心的两年多过去了,战战兢兢地把书稿交给了书局。洋洋三十余万言,是耶非耶,读者明鉴。是为序。</p>显示全部信息免费在线读**章
    隋•统一**的再建
    开皇九年(589)隋平陈,结束了中国自西晋末年以来近三百年的政治分裂局面。隋朝虽然“二世而亡”,但隋统一的格局和规制为唐朝所继承,从而开创了中国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局面。

    **节 隋朝的建立
    一、杨隋代周及其历史文化评价
    581 年,杨坚废周静帝自立,这一行动得到了汉人官僚的支持。杨坚本是周宣帝天元大皇后杨丽华的父亲,580 年宣帝死,汉族官僚刘昉、郑译等即矫诏以杨坚辅政。杨坚执掌政权以后,相继讨平了相州总管尉迟迥、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益州总管王谦等人的反叛,尽诛宇文氏宗室诸王,翦灭宇文氏势力,仅九个月多,便攘夺了北周皇位。杨坚在北周为隋国公,于是定国号为“隋”。杨坚即隋文帝(581—604)。
    关于杨坚以隋代周,不同于魏晋南北朝时代那些短命王朝的更替,有必要放到经过长期的政治分裂、族群融合和文化整合,中华民族、中国社会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来观察。
    南北朝后期,尽管全国尚未实现政治统一,但各地对统一文化的认同感却日趋增强。例如,北朝自魏孝文帝改制以后,中原文化发达,虽然后来东、西魏分裂,但文化之正统仍在山东,遥与江左南朝并为衣冠礼乐之所萃。西魏权臣宇文泰则采取别一系统之汉文化,以笼络其部下之汉人,而这种汉化又有异于高氏治下洛阳邺都及萧氏治下建康江陵承袭之汉魏晋系统。宇文泰“此新途径即就其割据之土依附古昔,称为汉化发源之地(魏孝文之迁都洛阳,意亦如此,唯不及宇文泰之彻底,故仍不忘南侵也),不复以山东江左为汉化之**”,史家称之为“关中本位政策”。所以,所谓“关中本位政策”,实际是一种自树正统的形鲜卑、实汉化政策。
    宇文泰以这种政策融合关陇区域内之鲜卑六镇族群以及其他胡汉土著,使之成为一个不可分离的集团,不但物质上处于同一利害关系,精神上亦必具同出一源之信仰,受同一文化之熏习,此即所谓“关陇集团”。北周、隋、唐三代**均出此同一集团。
    目录
    自 序
    **章 隋•统一**的再建
    第二章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第三章 唐初**权力的强化
    第四章 武则天革唐为周
    第五章 唐朝的全盛
    第六章 安史之乱及其社会影响
    第七章 中晚唐政治与五代十国
    第八章 隋唐时代的经济发展
    第九章 隋唐时代的文化成就
    第十章 隋唐五代的周边诸族
    第十一章 隋唐时代的中外关系与文化交流
    附 录
    大事年表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