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名家名作·小说家的散文:未选择的路(精装)
QQ咨询:
有路璐璐:

名家名作·小说家的散文:未选择的路(精装)

  • 作者:宁肯
  •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55905363
  • 出版日期:2017年10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2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文章节选
    **辑 城与年
    春天
    乡村
    胡同1973
    动物凶猛
    1976年冲击波
    北京图书馆
    美术馆


    第二辑 西藏日记1984—1986


    第三辑 未选择的路<p>**辑 城与年</p> <p>春天</p> <p>乡村</p> <p>胡同1973</p> <p>动物凶猛</p> <p>1976年冲击波</p> <p>北京图书馆</p> <p>美术馆</p> <p> </p> <p> </p> <p>第二辑 西藏日记1984—1986</p> <p> </p> <p> </p> <p>第三辑 未选择的路</p> <p>未选择的路</p> <p> ——美国之行</p> <p>雅加达之鸟</p> <p>时间戏剧</p> <p>巴特之塔</p> <p>阿姆斯特丹</p> <p>文明的墓地</p> <p>冲动的河流</p> <p>克里斯蒂</p> <p>沙漠之蓝</p> <p> </p> <p>第四辑 旅痕</p> <p>回到拉萨</p> <p>慈溪三日</p> <p>乌镇与西塘</p> <p> </p> <p> </p> <p>第五辑 我写故我在</p> <p>我写故我在</p> <p>把小说从内部打开</p> <p>大雅与大俗</p> <p>可拆卸的写作</p> <p>心灵的照片</p> <p>超幻时代的写作</p> <p> </p> <p> </p> <p>第六辑 阅读</p> <p>在世界美文长廊里行走</p> <p>梦幻空花</p> <p>祝勇印象</p> <p>邱华栋的世界</p> <p>禅如何观照</p> <p>超越现实的“巨兽”</p> <p>从头说起</p> <p>转动所有的经筒</p> <p> </p> <p> </p> <p>第七辑 词语2014</p>显示全部信息媒体评论 莫言:宁肯是一��有着非凡勇气与才华的作家,他的作品将尖锐的政治批评与深刻的人性解剖结合在一起,将现实的无奈生活与对理想人生境界的苦苦追求融为一体。 林白:始终认为宁肯具有我辈少有的思想力。 虹影:宁肯的文字藏有深刻的东西。 阿乙:宁肯的创作谈都极好,在他那里,写作应该和行医、下棋、做原子弹一样,一个细节没做好,就全毁了。 免费在线读回到拉萨

    “回到拉萨,回到了布达拉……”没有歌中唱的浪漫,没有“在雅鲁藏布江把我的心洗清”,没有“在雪山之巅把我的魂唤醒”,就是回来了。告别了二十七年,如一个回家的人。熟悉的地方不多,大昭寺、罗布林卡、布达拉宫变化不大,但因为二十七年前就不熟悉,所以也谈不上陌生。陌生是因为过去熟悉,现在变化了,比如当年工作的拉萨六中,全不是以前的模样,我进去时被门卫拦住,我说许多年前我是这里的老师,门卫无动于衷。当年我在时没有门卫,只有铁栅栏大门,大门永远开着,后来掉了一半,挺好的,特别敞开。六中在拉萨西郊,那时拉萨河在这里展现出平沙、沼泽、牧场的景象,是岸上不多的建筑之一。在这样的旷野上,一扇门真是不必要的,形同虚设更近自然。六中与丹巴村一墙之隔,坐落在公路边上,越过公路是沼泽与农田。丹巴村早年是哲蚌寺的属地,六中占的是丹巴乡的地,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寺院属地。可见三者关系之密切。早晨,午后或黄昏,我们经常从一些比较大的狗洞钻出去,穿过村子,就到了哲蚌寺。“我们”是指1984年北京来的八位援藏教师。围墙是土坯墙,有许多狗洞,我们经常图省事从狗洞钻出,学生也是如此,有些洞后来干脆变成了豁口,与村子就更加密切,进出完全自由,学校像村子一样,像寺院一样,在大自然里,就那么单摆浮搁着,自自然然,没什么门卫,本来就是一体的。

    那时,学校是石头房子,村子是,寺院也是。村子白墙黑窗,经幡招展,午后寂静,黄昏如画,学校、寺院也如画,是一幅画。有许多入口,当然又是实际上的出口,没有围墙,只要不停下脚步,不是出来就是进去,不是进来就是出去。因着山势,必为不对称建筑,曲径通幽,形成网格状,堪称迷宫。但每个局部,比如一个小院,又会特别明亮,就像梦中有些场景非常明亮。大殿就不用说了,我特别喜欢一些明亮幽静的小院,有些小院可以远眺,能看到拉萨河,黄昏夕照,越过一些岛链似的浅山可以看到拉萨河、雅鲁藏布江的汇合处。有一次,就是在这样一个黄昏小院,我默默挨近一个红衣喇嘛,我们一同眺望。我们没有一句话,但是慢慢地我觉得我们是一体的,我们的脸都被夕照映红,被拉萨河与雅鲁藏布江的汇合处照亮,有一刻几乎通体透明。不用交谈,只是观想,双方就可以有一种交流,这仿佛是佛教特有的,是一种身体现象学。
    目录
    **辑 城与年
    春天
    乡村
    胡同1973
    动物凶猛
    1976年冲击波
    北京图书馆
    美术馆


    第二辑 西藏日记1984—1986


    第三辑 未选择的路
    编辑推荐语
    ★大器晚成的作家,文字明锐的散文新作。 ★由4次获得“中国美的书”称号的设计师制作,32开精装,典雅精巧,世界大师的绘画做封面图。 ★小说家的散文—— 不虚妄的文字 不做作的性情 不雕琢的思想 不掩饰的本色 ★“小说家的散文”丛书,打开另一扇窗,呈现小说家的本色。在散文里,小说家是藏不住的。他们把自己和盘托出,与真实的灵魂照面。 ★**的暖时光,每个人都该拥有。作家以记者身份采写了许多普通人,因为他们经历过的丰富与别致,各自个性的光芒与魅力。作者以深邃、精到的笔致,展露他们人生的奇妙与自身的美好,让我们看到人心的强烈趋光性,以及平凡生命中内蕴的精彩与不凡。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