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音乐作品的想象博物馆
QQ咨询:
有路璐璐:

音乐作品的想象博物馆

  • 作者:(英)戈尔 罗东晖
  • 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806923542
  •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01日
  • 页数:374
  • 定价:¥4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和交响曲这一形式自身有何不同?音乐家忠于其演奏的作品意味着什么?为回答以上问题,莉迪娅·戈尔教授综合了哲学和历史这两种研究方法。她在论证英美哲学不足以担当这一使命的同时向我们表明,历史的观点对全面理解音乐本体论不可或缺。戈尔教授在本书中考查了十九世纪古典音乐实践背后隐含的各种要概念和假定。她拒斥音乐作品这一概念兴起于十八世纪的看法,将这一时点定于1800年前后。她描述了作品概念此后如何界定今天我们认为与古典音乐相关的各种标准、预设和行为模式。基于历史的观点,本书得出有关概念和理想之规范作用的结论。本书还旁及当今指挥家、古乐演奏家和前卫作曲家之间的种种争辨。
    文章节选
    **章 音乐作品的唯名论理论
    卡尔·达尔豪斯言之有理:“认为音乐例示于作品……远非自明的看法。”音乐实践可以,但无需受作品概念的支配,是否受其支配充其量也只是历史的偶然。然而,在一系列历史境遇中偶然产生的概念,并不因而就是短命的。相反,概念可能深深扎根于实践,而逐渐带上必然的外观。于是,如今我们要想从无关乎作品概念的角度思考音乐——尤其是所谓古典音乐——就极其困难了。但是,在其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对“严肃”音乐传统的思考并不是从这一角度出发的。
    前述声明,引出本书有关作品概念何时出现的**论点,可谓事关重大,尽管这要等到提出全部证据以后才会清楚。我所提出的证据涉及面广,但究其性质则往往是哲学的。它从对音乐的意义和美学理论(其中的变革导致音乐实践的特定转换)的历史描述,到对变革中的实际情况的社会学描述,再到对概念如何塑造实践的本体论描述。出于关注方法论的策略性考虑,我从严格的哲学问题着手,具体来说就是从分析哲学家们描述音乐之本体论地位的尝试着手。
    1
    音乐作品的分析理论都说了些什么?综合起来并拉开距离看,有可能理清四种基本观点。
    ……
    目录
    作者序
    新版前言 大师之宪
    初版前言
    **部分 分析的方法
    **章 音乐作品的唯名论理论
    第二章 音乐作品的柏拉图式理论
    第三章 分析的局限和历史的需求
    第二部分 历史的方法
    第四章 **论点
    第五章 音乐的意义:从古代到启蒙时期
    第六章 音乐的意义:浪漫主义的超越和可分离原则
    第七章 没有作品概念的音乐创作
    第八章 1800年以后:贝多芬范式
    第九章 忠实原作:当代诸运动中的确认和挑战
    书名索引
    人名索引
    译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