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缘缘堂随笔(“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缘缘堂随笔(“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

  • 作者:丰子恺
  •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 ISBN:9787020138135
  • 出版日期:2018年04月01日
  • 页数:32
  • 定价:¥2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文章节选
    导读
    翦网

    立达五周年纪念感想
    自然
    颜面
    儿女
    闲居
    从孩子得到的启示
    天的文学
    东京某晚的事
    楼板

    忆儿时<p>导读</p> <p>翦网</p> <p>渐</p> <p>立达五周年纪念感想</p> <p>自然</p> <p>颜面</p> <p>儿女</p> <p>闲居</p> <p>从孩子得到的启示</p> <p>天的文学</p> <p>东京某晚的事</p> <p>楼板</p> <p>姓</p> <p>忆儿时</p> <p>华瞻的日记</p> <p>阿难</p> <p>晨梦</p> <p>艺术三昧</p> <p>缘</p> <p>大账簿</p> <p>秋</p> <p>给我的孩子们</p> <p>送阿宝出黄金时代</p> <p>学画回忆</p> <p>梦痕</p> <p>新年怀旧</p> <p>我的母亲</p> <p>中举人</p> <p>为青年说弘一法师</p> <p>悼丏师</p> <p>杨柳</p> <p>梧桐树</p> <p>沙坪小屋的鹅</p> <p>白象</p> <p>山中避雨</p> <p>三娘娘</p> <p>吃瓜子</p> <p>车厢社会</p> <p>手指</p> <p>佛无灵</p> <p>告缘缘堂在天之灵</p> <p>癞六伯</p> <p>阿庆</p> <p>菊林</p> <p>清明</p> <p>知识链接</p>显示全部信息前 言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石门镇人,是我国**的文学家、漫画家、翻译家、教育家。他多才多艺,一生著作等身,生前出版漫画集、随笔集、外国文学、音乐教育等各类著作160多部。
    1914年,丰子恺以第三名的成绩考取杭���浙江省立**师范学校,得经亨颐、李叔同、夏丏尊、马叙伦等名师亲炙,也结识了卜居杭州的国学大师马一浮。1919年7月毕业后与吴梦非、刘质平一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1921年东渡日本,其间接触到竹久梦二的画作,深受启发,十个月以后“金尽回国”。其后执教于白马湖的春晖中学,同时开始漫画创作。1925年于上海与匡互生等创办立达学园。1926年,丰子恺的堂名“缘缘堂”在释迦牟尼像前诞生,同年《子恺漫画》问世。1929年开始任开明书店编辑。<p>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石门镇人, 是我国**的文学家、漫画家、翻译家、教育家。他多才多艺,一生著作等身,生前出版漫画集、随笔集、外国文学、音乐教育等各类著作160多部。</p> <p>1914年,丰子恺以第三名的成绩考取杭州浙江省立**师范学校,得经亨颐、李叔同、夏丏尊、马叙伦等名师亲炙,也结识了卜居杭州的国学大师马一浮。1919年7月毕业后与吴梦非、刘质平一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1921年东渡日本,其间接触到竹久梦二的画作,深受启发,十个月以后“金尽回国”。其后执教于白马湖的春晖中学,同时开始漫画创作。1925年于上海与匡互生等创办立达学园。1926年,丰子恺的堂名“缘缘堂”在释迦牟尼像前诞生,同年《子恺漫画》问世。1929年开始任开明书店编辑。</p> <p>丰子恺崇敬弘一法师,视弘一法师为人生导师,所以他的许多作品常常有或浓或淡的佛教色彩。1927年农历9月26日生日这天,丰子恺于立达学园正式皈依佛教,取法名婴行。1931年1月,其**部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这部笔调清新、睿智、温润,对人间情味的体悟独特的随笔,立即为广大读者所喜爱。“缘缘堂随笔”也就成为了丰子恺散文风格的代名词。后来他随笔集也大都以“缘缘堂”冠名,如《缘缘堂再笔》《缘缘堂新笔》《缘缘堂续笔》等,足见其对“缘缘堂随笔”的珍视。</p> <p>《缘缘堂随笔》的内容大致有如下几方面:首先是丰子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种人生思考通常从日常生活开始,以小见大。《翦网》从大娘舅的“白相真开心,但是一想起铜钱就不开心”的感慨引出人世间一切东西都是相关联的,“大大小小的一切事物,都被牢结在这网中”,所以只有掌握规律,才能把握人世间的真相;《渐》是一个很有哲学意味的题目,但在丰子恺的笔下,变得充满生活情趣,从繁杂事物不知不觉的变化中,丰子恺点出真谛:“人之能堪受境遇的变衰,也全靠这‘渐’的助力。”并在洞见时间的一维性中告诫人们珍惜时间;《缘》讲述了丰子恺、弘一法师和谢颂羔之间因书而结缘的往事。偶然中有必然,性情相近的人可以在偶然之间结成一种久远的缘分。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但是丰子恺的笔下却洋溢着师友间真善美的气氛,今天读来,依然满口余香;在丰子恺看来,宇宙之间万事万物好似一本“大账簿”:“自原子之细以至天体之巨,自微生虫的行动以至混沌的大劫,无不详细记载其来由、经过与结果,没有万一的遗漏。”他探究世间万物,体察细致入微,即便是宏观叙述也依然充满生活情趣。他对梧桐树叶观察之细致、联想之丰富,令人之赞叹。新桐初乳的时候,“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上,好像一堂树灯。”后来又见它“绿叶成荫”的光景,“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障,又好像图案中的一座青山。”而看到梧桐树落叶时,“北风一吹,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的黄叶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脱落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东西。”相应地,《教人立尽梧桐影》等漫画也同样充满生活自然的情趣;《山中避雨》写在山中茶店躲雨,借二胡,拉二胡,萍水相逢的游客,到雨停离开时,听过丰子恺拉二胡的陌生人竟有些依依惜别之感,让丰子恺感到音乐的力量,对“乐以教和”有了真正的体会!为此丰子恺还专门有一幅漫画《茅店》;《手指》一文,品评五根手指的相貌、贡献、地位,认为日本艺术家上田敏的“无名指*美”,是“唯美”,是“颓废的美”,而丰子恺认为:“我只觉五指的姿态与性格,有如上之差异,却并无爱憎于其间。我觉得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倘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以抵抗外侮,那就根根有效,根根有力量,不复有善恶强弱之分了。”这篇充满哲学智慧的随笔让读者领略到丰子恺的温润与睿智。</p> <p>其次,《缘缘堂随笔》中充满了童真童趣。丰子恺喜爱童趣,仰慕童真。 他对孩子倾注了真情实感,从儿童的角度和心理,写下大量有关儿童的随笔,如《儿女》《给我的孩子们》《华瞻的日记》等,这些儿童题材的随笔是丰子恺文学宝库里的精品,是弘扬真善美的佳作。在现代文学家当中,丰子恺对儿童的天性*了解,儿童在丰子恺的心里的分量*重,他曾说自己的心被“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所占领了,认为“天地间*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明确、*完全地见到。”因此,《华瞻的日记》以3岁孩子的所见所思所想,留下*能反映儿童天性的记录,让人读来趣味盎然;丰子恺写《给我的孩子们》时,阿宝6岁,宛音5岁, 软软4岁,瞻瞻只有3岁。这位父亲记得阿宝给凳子穿鞋子的场景,记得软软弄长毫,记得瞻瞻学裁毛边书裁破《楚辞》;在《送阿宝出黄金时代》中,丰子恺用无比依恋的语言,深情诉说儿女们过去种种充满童趣的往事,一个一个的快乐场景,成为他可堪回忆的美好过往。而当儿女们的长大,失去了孩提时代的天真和率真,让真心欢喜孩子天性的丰子恺有一种莫名的惆怅。所以这篇文章既有丰子恺温润情深的一面,又有一种从内心发出的淡淡的凄美,这种父女情深的人间情味,是任何一个做父亲的人所无法抗拒的。在现代作家中,写儿童的作品的人很多,但是写到和儿童的生活思想情趣浑然天成的,只有在丰子恺的笔下才能见到。</p> <p>其三是无论描写社会世情还是回忆儿时故乡旧人,无论是回忆师长还是讲述旧时风俗,都是从容道来,句句温馨,笔笔有情,让人读过以后留下深深的印象。 一篇《告缘缘堂在天之灵》,情深意切,如诉如泣,缘缘堂四季的美好印象已经融化在丰子恺的血液里,无法释怀!但是家破国难,从石门湾到大江南北,侵略者的炮火可以摧毁缘缘堂,但神圣的抗战的炮火必将更猛烈,所以丰子恺说:“料想你被焚时一定蓦地成空,让神圣的抗战军安然通过,替你去报仇,也决不会悲哀失望的,不但不会悲哀失望,我又觉得非常光荣。”读到这里,作者的家国情怀自然让人肃然起敬;夏丏尊是丰子恺在**师范读书时认识的老师,夏丏尊的教育,被学生称为“妈妈的教育”,其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丰子恺,被丰子恺视为自己的人生导师。在《悼丏师》的这篇文章中,夏丏尊给人以慈善、真心、博学、开明以及关怀朋友同事弟子无微不至的大家形象;弘一法师是丰子恺走上艺术道路的引路人,也是丰子恺的人生导师。所以在弘一法师逝世后写的《为青年说弘一法师》,充满感情地介绍回忆弘一法师的过往,将弘一法师多才多艺,敢开风气之先,做事认真到**的风格娓娓道来,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在丰子恺晚年,孩提时代经历的人和事的回忆在其笔下同样趣味盎然,《新年怀旧》《清明》《癞六伯》《中举人》《菊林》《阿庆》等,仿佛是丰子恺故乡石门湾的一幅清明上河图,新年除夕夜的热闹和期待;清明时节的明媚阳光,树绿草青,花开四乡;突然传来父亲中举消息的小镇上的沸腾和礼仪,在幼年丰子恺的记忆里留下深刻印象;《梦痕》中的五哥哥,和鲁迅少年时期的闰土十分相似。还有癞六伯的善良和喝酒以后对世道不平的发泄,阿庆在夏夜月光下拉二胡悠扬的音乐,曾经给丰子恺音乐想象的启迪;菊林小和尚的趣事,直到丰子恺晚年回忆起来还是那样让人捧腹! 总之,在《缘缘堂随笔》中 ,无论回忆师长还是回忆故乡故人,一如丰子恺其他散文笔调,让人感到温润,洋溢着作者对生活的真情实感,所以让人常读常新,为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所喜爱。 </p> <p>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问世以后,其含着人间的情味文字,干净、流利、漂亮,传播着人间的真善美,鞭笞着假丑恶,温润了几代读者的心田。相信以后的读者,在《缘缘堂随笔》中也会感受到真善美的艺术力量。</p>显示全部信息免费在线读一
    晚上喝了三杯老酒,不想看书,也不想睡觉,捉一个四岁的孩子华瞻来骑在膝上,同他寻开心。我随口问:
    “你*欢喜什么事?”
    他仰起头一想,率然地回答:
    “逃难。”
    我倒有点奇怪:“逃难”两字的意义,在他不会懂得,为什么偏偏选择它?倘然懂得,更不应该欢喜了。我就设法探问他:
    “你晓得逃难就是什么?”
    “就是爸爸、妈妈、宝姊姊,软软,……娘姨,大家坐汽车,去看大轮船。”
    啊!原来他的“逃难”的观念是这样的!他所见的“逃难”,是“逃难”的这一面!这真是*可欢喜的事!
    一个月以前,上海还属孙传芳的时代,国民革命军将到上海的消息日紧一日,素不看报的我,这时候也定一份《时事新报》,每天早晨看一遍。有**,我正在看昨天的旧报,等候今天的新报的时候,忽然上海方面枪炮声起了。大家惊惶失色,立刻约了邻人,扶老携幼地逃到附近的妇孺救济会里去躲避。其实倘然此地果真进了战线,或到了败兵,妇孺救济会也是不能救济的。不过当时张遑失措,有人提议这办法,大家就假定它为**地带,逃了进去。那里面地方很大,有花园,假山,小川,亭台,曲栏,长廊,花树,白鸽,孩子们一进去,登临盘桓,快乐得如入新天地了。忽然兵车在墙外轰过,上海方面的机关枪声,炮声,愈响愈近,又愈密了。大家坐定之后,听听,想想,方才觉到这里也不是**地带,当初不过是自骗罢了。有决断的人先出来雇汽车逃往租界。每走出一批人,留在里面的人增一次恐慌。我们结合邻人来商议,也决定出来雇汽车,逃到杨树浦的沪江大学。于是立刻把小孩子们从假山中,栏杆内捉出来,装进汽车里,飞奔杨树浦了。
    所以决定逃到沪江大学者,因为一则有邻人与该校熟识,二则该校是外国人办的学校,较为**可靠。枪炮声渐远渐弱,到听不见了的时候,我们的汽车已到沪江大学。他们安排一个房间给我们住,又为我们代办膳食。傍晚,我坐在校旁的黄浦江边的青草堤上,怅望云水遥忆故居的时候,许多小孩子采花,卧草,争看无数的帆船轮船的驶行,又是快乐得如入新天地了。
    目录
    导读
    翦网

    立达五周年纪念感想
    自然
    颜面
    儿女
    闲居
    从孩子得到的启示
    天的文学
    东京某晚的事
    楼板

    忆儿时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