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北京大学文化书法研究丛书—书法艺术论集
QQ咨询:
有路璐璐:

北京大学文化书法研究丛书—书法艺术论集

  • 作者:金开诚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36096
  •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01日
  • 页数:206
  • 定价:¥2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北大书法教育的重要特点在于它能够打破那种专科院校单一的美术史、美术技法、美术理论、美术观念方面的教学模式,而进入全球化时代的双科、多科乃至全科的训练,使书法研究生、博士生朝“双语精英”和文化艺术底蕴丰满的“学者型艺术家”方向努力。必要的学术文化训练可以修正书法界的急功近利倾向,还可以为真正的书法家提供文、史、哲、考古等知识型阐释的文化平台,使得“依仁游艺”、“立己达人”成为可能。
    为了进一步提升文化书法理论研究和大学书法创作实践,我们主编了这套《北京大学文化书法研究丛书》,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书家及教授撰写专著,分成若干辑陆续出版。通过对书法理论的总结和反思,使得大学书法的新思维能够推广到民问,成为大众的思想,进而能够在国际书法文化交流中逐渐成为新世纪影响他国书法的新理念。当然,凡是文化创新必有其理论盲点和误区,书法文化的创新同样如此,因此,我们等待社会各界的批评教正。
    中国书法是一种独特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中国的书法艺术不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影响深远。本书主要收录了作者书法艺术方面的论文及讲谈录多篇,相信本书对书法爱好者有一定的
    文章节选
    怎样理解中国书法艺术
    一、中华民族的标志性艺术
    中国书法艺术是土生土长的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它很有特殊性。这一点,长期接触书法艺术的人也许反而不觉得,倒是偶尔参观书法展览的“外行人”很有这种感觉。他们感到��法就是写字,不过是白纸上写黑字而已;可是一个展览却给人那么强烈的琳琅满目、气象万千的感觉,真使人感到出乎意外的惊喜。书法不就是写字吗?它是那么富有实用性,却会有如此千变万化的生动形象,看起来又那么有味道。所以他们觉得这种艺术很特殊,总想理解它:这究竟是一种什么艺术?
    凡是人想理解一种东西,就总要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包括对种种有关事物的理解),把它们同眼前的这个东西联系起来,以得到某种理解。例如看到一个活的东西在动,喔,这是动物。这么说就是运用了知识经验中对动物的理解。再进一步,还要把眼前这个动物归入昆虫、爬虫、飞禽、走兽、鱼类等等,也是运用了对这些动物的已有理解。
    在理解的过程中,首先想要弄清楚的总是归类。出门见到一个新东西,能够将它归个类,那就放心了;倘若弄不清归人哪类,心就总是放不下,有悬疑。老在想刚才见到的是什么东西?许多人对书法艺术也是这样,首先总想把它归人某一类已知的艺术。例如很多人说书法与绘画相通,“书画同源”嘛。意思是要将书法归入绘画艺术一类。但这理解是不准确的,即使“同源”也未必同流。不过,不准确的理解也可以参考。有人说书法艺术与建筑艺术相通。写字就好比造房子,都要求平衡、匀衡、稳定。有人把字的结构称为“问架”,这“间架”就是建筑用的名词。从现在的“格式塔”理论来看,书法与造房子可以说有“异质同构”的关系。所以这种说法也给人以启示,可以参考。又有人说书法与舞蹈相通。一个个书法艺术形象就像人的舞姿。也就是说文字符号“跳起舞来了”,那便是书法艺术。(这个见解是一位很有名的艺术评论家说的,也很可以参考。)又有人说书法具有诗的美,因为它像诗一样很能引发人的联想与想象。也人有说书法具有音乐之美,因为二者都有内在的音律与节奏。这是在欣赏中艺术通感起了作用,才会有这样的感觉。
    ……
    目录
    总序
    上编 书法艺术论
    怎样理解中国书法艺术
    书法艺术的形式与内容
    试论秦汉简帛的书法艺术
    北朝碑版的书法艺术——兼论南北朝两大书法艺术潮流
    颜真卿书法艺术概论
    以“狂”继“颠”,气成乎技——怀素《自叙帖》赏析
    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华传统文化
    略谈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
    再谈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
    从心理学角度谈谈书法艺术熏陶
    下编 书法讲谈录
    书法艺术的功力与情性
    书法艺术答问
    书法欣赏讲录
    与刊授学员谈书法欣赏
    “现代书法”讲录
    试说中国书法的纯艺术化趋势
    杂谈书法艺术
    谈书法艺术之“拙”
    漫话招牌书法艺术
    说“通”
    立足传统面向未来(访谈录)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艺术标本(访谈录)
    读书与感悟(访谈录)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