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杭州文史小丛书(第2辑)·遐邦贡使过武林: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的杭州之行
QQ咨询:
有路璐璐:

杭州文史小丛书(第2辑)·遐邦贡使过武林: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的杭州之行

  • 作者:陈江明
  • 出版社:杭州出版社
  • ISBN:9787556505012
  • 出版日期:2016年09月01日
  • 页数:159
  • 定价:¥1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56505012
    • 作者
    • 页数
      159
    • 出版时间
      2016年09月01日
    • 定价
      ¥16.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近年来,杭州文史研究会坚持兼具学术性和通俗性的文史名篇佳作的创作,组织文史领域的专业学者和文史工作者开始编撰一套开放性的介绍杭州文史知识的系列通俗读物——《杭州文史小丛书》。作为一部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精品读物,关键之处在于提倡科学化,反对庸俗化,追求通俗化。
    提倡科学化就是要尊重历史事实,尊重历史发展规律,遵守历史研究规范,这是小丛书编撰成败的关键。因此,小丛书作者应以严肃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以历史唯物论来指导研究杭州历史,以应有的“史德、史才、史学、史识”解读历史现象,以事实为依据再现历史场景,以史实为基础叙述历史进程,使小丛书充分体现其科学价值,进而发挥历史科学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作用。
    反对庸俗化就是要反对史学研究和著述脱离历史本真的“戏说”倾向。曾流行于社会某些文艺领域的“戏说”,已经向史学界蔓延,并且影响到一些史学著作和通俗历史读物。有的随意编造历史故事,任意臧否历史人物,有的随意颠覆历史常识,任意解构历史场域。一些历史读物的庸俗化倾向不仅起不到以史为鉴的作用,反而扭曲了历史,伤害历史科学,误导广大读者,影响大众心理,危害青少年成长,并将阻碍对中华文明发展正确认知的形成
    文章节选
    《杭州文史小丛书(第2辑)·遐邦贡使过武林: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的杭州之行》:
    在马���尔尼使团因觐见礼仪得罪了天朝之后,“朕心深为不惬”的乾隆皇帝就开始考虑如何将这群“于礼节多未谙悉”的红毛外夷尽早打发走。在八月五日廷寄山东、江南、江西、广东各省督抚的一道上谕中,皇帝规划了贡使回国应走的路线,即“由内河(指大运河)水路前抵江南,即由长江至梅岭起旱,再由水路前往广东”,附搭该国商船回国。
    为什么要走这样的路,以这种方式回国昵?按说,使团回走完全可以到天津乘船由原路南返,可事情并未如此简单。马戛尔尼使华有一项重要任务是与中方商谈互派使节,在天津登陆之初,他对完成使命有较为乐观的估计,他想,如果互派公使之事得蒙清廷批准,他作为特使势必将在北京居留较长时间,那么来船停泊在大沽口等候显无必要,不如先行南下到舟山待命,随行的东印度公司的大商船“印度斯坦”号也可蒙准在舟山进行交易活动。马戛尔尼还想到,“狮子”号上水手困在舰中已久,亟须一处港口停泊登陆休息,来时经过的浙江宁波舟山是一个合适的地方。而如果各船在休整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仍无回国的必要,即可先行回国,届时“印度斯坦”号也差不多装满中国货物。马戛尔尼很为自己的如意算盘陶醉,故甫登岸,就向迎接他的直隶总督梁肯堂提出让各船先行南下的恳求。乾隆皇帝大概不愿一艘硕大的军舰停泊在京师的门户,所以很爽快地准许贡使的请求,但他的打算却与马戛尔尼的不同,皇帝的意思是让各船停泊在舟山等候,等贡使在行在(即热河)瞻觐叩祝诸事完毕后,即可到浙江上原船回国。
    皇帝如此打算十分正常,但计划没有变化快。“狮子”号南航至山东登州庙岛海域时,请当地官员转交一封信给特使马戛尔尼,翻译说信中内容是问特使该舰到舟山后是静候特使一同回国,还是遇北风顺利先行归国。约10天后,此信交到了马戛尔尼手上。马戛尔尼阅信后告诉陪同的工部尚书金简等,“狮子”号船上众人不服水土,勿庸在浙等候,可令先行回国。乾隆皇帝于八月初二日表示同意,谕令浙江巡抚长麟,等贡使船到定海后,应令其即日放洋,旋回本国,而无须在定海耽延。所以,乾隆皇帝指示了贡使从内陆水陆兼行到广东乘船回国的线路。其实这是一条常规线路,西洋人进京走的都是这条路。
    然而,12日后,事情又有了变化。原来跟随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的随从中有一名叫威廉·马金托什的,是“印度斯坦”号的船长。他打算在觐见皇帝之后就独自启程回到停在定海的船上。这个要求经马戛尔尼向陪同的清方官员提出后,乾隆皇帝不予同意,他认为该船既已能在船长不在的情况下开往舟山,又何必急着赶回去照管弹压?(马戛尔尼提请的理由是,如果不让船长回到船上,“恐官役等无人弹压”,其实真正的意图是到浙江做生意,购买茶叶等物。)同时,乾隆皇帝也没有将话说死,他谕令浙江巡抚:如果“印度斯坦”号的船员再四恳求必欲等候船长到船方可开行,那么长麟要迅速回奏,估计奏折到时,对贡使宴赉诸事业已完竣,则贡使一行自可取道浙江,到舟山乘其原船回国,而不必涉水爬山地前往广东。这是八月十七日(9月21日)的事。
    ……
    目录
    引言
    “北上运动”与马戛尔尼使团进京
    回程的选择:杭州?
    杭州的“长大人”
    杭城六日
    “南省名城”
    别了,杭州
    尾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