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翻译教学与研究初探
QQ咨询:
有路璐璐:

翻译教学与研究初探

  • 作者:罗琼
  •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597294
  • 出版日期:2017年05月01日
  • 页数:182
  • 定价:¥5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近几年,翻译教学和翻译研究发展迅速,翻译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职业翻译人才,提高学生作为职业译者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翻译教学与研究初探》梳理了国内外有关于翻译教学的研究,认为翻译教学应以“翻译过程”为核心;还提倡“项目化”翻译教学,将翻译教学同永州旅游文化项目紧密结合,增加学生参与社会翻译实践的机会,真正实现“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目标;并且详细阐述了翻译工作坊模式下翻译教学的运作,对研究翻译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文章节选
    《翻译教学与研究初探》:
    国内知名学者黄德先(2010:46)定义了翻译研究转向的谱系,他认为“文化途径翻译研究的谱系研究应该可以追溯到70年代早期的多元系统论,兴盛于80年代的描述翻译研究与德国的目的与功能理论,90年代初的文化转向,以及之后的后殖民翻译研究与女性主义翻译研究。”文化途径翻译研究出现于社会与理论大变革的60、70年代,文化再次成为学术关注的对象。多样化的翻译实践活动,构成了我们当今复杂多样的翻译观念。结构主义语言学未能使翻译成为独立的研究对象,霍姆斯的学科蓝图奠定了学科的成立,以鲁汶团体为核心的文化途径研究群体的形成,促成了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与翻译研究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勒菲弗尔(AndreLefevere) 1985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十一届年会上所做的“超越解释”(Beyond Interpretation)中提出的改写,经由杨周翰而介绍给国内。“翻译、批评、改写、模仿都是‘重写’。海涅在纳粹时代,在西德和民主德国都被‘重写’,文选也是重写,重写使得文学作为一个体���能够前进,使文学体系发生变化和变迁”(杨周翰,1986:6)。笔者梳理了翻译文化转向的几个重要流派,以供学生参考。笔者将**介绍佐哈(Even Zohar)的多元系统理论、图里(Toury)的描述翻译研究、德国翻译目的论与功能理论、霍恩比(Hornby)提出的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勒菲弗尔(Lefevere)的翻译改写理论、韦努蒂(Venuti)的归化和异化等。
    一、佐哈(Even Zohar)的多元系统理论
    黄德先(2010)系统地介绍了佐哈(Even Zohar)的多元系统理论,他认为佐哈(Even Zohar)早在70年代已经尝试把多元系统论应用于文化研究的范畴,1990年之后全面转向文化研究。佐哈(Even Zohar)认为自己做的文化研究(cultural research),不同于英美等学者所称的文化研究(culture studies)。多元系统论关注文化的变迁与发展动态,针对的是文化的异质性与复杂性,而英美的文化研究学者对此并不关注,他们所谈的多元文化主义都是基于意识形态前提,而不是基于对现有情况的调查(Even-20har,2008:lnterview)。这也促使佐哈(Even Zohar)再次修正多元系统论。1997年,佐哈(Even Zohar)将多元系统论中涉及文学和翻译的内容几乎全部删除掉了,并把文学替换成为文化,使多元系统论从1990年的8000多字减少到4100多字,从而使其成为“适用于整体文化研究的理论,而不再限制于语言或文学领域”(黄德先,2006:58)多元系统论从一种解释文学翻译的翻译理论,转变为一种解释文学系统的文学理论,再到一种文化理论,其研究对象的一次次扩展,实际上加深了我们对翻译、文学、文化的认识。佐哈(Even Zohar)的多元系统论引起了翻译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国内的翻译研究者们纷纷译介、评论和运用。很多翻译学者谈到现代翻译研究总是要从佐哈(Even Zohar)的多元系统论说起。整个80年代被称为是多元系统论的时代,如图里的描述翻译研究、勒菲弗尔的改写论、赫曼斯的翻译操控论等,无不是建立在对佐哈(Even Zohar)理论借鉴和批判的基础上。对“**翻译”“**译者”的数千年无休止争论,终于在80年代佐哈(Even Zohar)的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那些不**、不对等、不忠实的翻译,不是因为译者对语言的滥用,不是因为他们品行不端造成的,它们的存在与目标语言的文学、文化规范有着密切的联系。佐哈(Even Zohar)反对以价值判断来选择研究的对象,用于翻译也就是说不以先验推衍出的标准来评价翻译,翻译对等与否,是目标语文化系统的**与边缘因素影响的结果,不把原文看作评判“什么是翻译”的**标准,这也就颠覆了本质主义的翻译观。这实际上改变了看翻译的视角,从目标语的一方来看翻译,把现实中实际的翻译看作已成的事实。佐哈(Even Zohar)提升了翻译的地位,特别是文学翻译的地位,不再把它看作是附属于原文的次要的复制品,而是一个有自身特性的独立的系统,甚至可占据文学多元系统的**地位。佐哈(Even Zohar)的研究挑战了把翻译看作次要系统的普遍观念,借用系统与层级概念探索翻译在文化演进中的作用,翻译文本是如何选择的,译作如何采用目标文化中的文学与社会规范等提出新的见解(Gentzler.2004:166)。翻译文学成为一个独特的文类,作为独立实体的翻译,可以成为一个完全的研究对象,翻译研究这个学科的建立才有了可靠的依据,它可以不再依附于其他领域,如语言学、比较文学,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从这一点上说,霍姆斯规划了翻译研究的学科蓝图,佐哈(Even Zohar)则是**个把蓝图变成现实的人。
    ……
    目录


    **章 翻译教学探微
    **节 以“翻译过程”为核心的本科翻译教学模式
    第二节 翻译工作坊模式下的翻译教学
    第三节 “核心句分析”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与启示
    第四节 翻译教学中的名家翻译赏析——张培基英译《笑》赏析
    第五节 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下的翻译教学设计
    第六节 翻译的研讨式教学探索
    第七节 翻译教学中的翻译能力培养
    第八节 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项目化翻译教学探索

    第二章 课堂上的几个翻译学核心概念
    **节 翻译是什么
    第二节 直译还是意译
    第三节 彼特纽马克(Peter Newmark)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第四节 尤金奈达的翻译过程以及功能对等
    第五节 归化和异化
    第六节 文化可译还是不可译
    第七节 翻译的文化转向
    第八节 国内外翻译研究的脉络

    第三章 翻译实践教学研究
    **节 翻译实践教学案例——以湖南科技学院翻译教学为例
    第二节 翻译实践教学成果
    第三节 翻译实践教学的现状、不足与反思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