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师表担当:马秋帆纪念文集
QQ咨询:
有路璐璐:

师表担当:马秋帆纪念文集

  • 作者:马秋帆
  •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5091965
  • 出版日期:2017年12月01日
  • 页数:394
  • 定价:¥7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师表担当:马秋帆纪念文集》洋洋30万字,分上下两篇。上篇为缅怀篇,其中展现了师友、领导、学友等对马秋帆先生胸怀大局、高风亮节的无限缅怀,对马秋帆先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师道楷模的敬仰,对马先生为沈阳师范大学所做贡献的充分肯定。下篇为著述篇,其中展现了马先生于乡村教育研究领域与实践方面的功德,展现了马先生对乡村教育付出了20年精力,甘愿奉献,“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仁风义举,还展现了马先生对粱漱溟等师长的深情厚谊,对朋友以诚相待的君子之风。
    文章节选
    《师表担当:马秋帆纪念文集》:
    2015年5月21日,先生文稿及物品捐赠仪式在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举行,这既是对先生的深切缅怀,也是表达后人继承先生遗志,做好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工作的决心。先生已逝去多年,然而许多往事和先生春风般温暖的面容时刻萦绕在脑际,使我们深切怀念,永远难忘。马秋帆先生不仅是沈阳师范大学学术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而且是在中国教育史学界具有重大影响的大家,同时也是中国教育史学家享誉世界的一面旗帜。先生的崇高声望和社会地位尽人皆知,然而他为高校图书馆事业做出的不朽贡献却鲜为人知,从早期的成华大学图书馆到后来的沈阳师范学院图书馆,都留下了他孜孜不倦的身影,谱写了他亲力亲为的图书馆佳话。
    一、成华大学图书馆的“两任馆长”
    先生曾两度任私立成华大学图书馆馆长职务(1945年8月至1946年8月、1948年8月至1950年2月),与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先生的图书馆情缘,要从他1944年进入成都光华大学任讲师时说起。四川成都的“成华大学��,其前身是私立上海光华大学成都分部。上海光华大学创建于1925年6月3日,由572名脱离美国教会学校上海圣约翰大学的爱国师生组建而成。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图久安之计,光华大学张寿镛校长与校董会商定,委托副校长兼商学院院长谢霖入四川设立分校,1938年3月1日光华大学成都分校正式开学。1945年抗战胜利后,光华大学上海本部得以恢复,成都分校所有校产经校董会议决定赠予四川省。1946年2月1日,光华大学成都分校正式更名为私立“成华大学”。
    先生自1941年8月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社会教育系本科毕业,先后在成都国立社会教育学院任助教、研究设计组主任,西康省立康定民众教育馆馆长,1944年春进入成都光华大学任讲师,讲授伦理学。1945年8月该校校长彭迪先聘其兼任图书馆馆长,他身兼数职,工作十分繁忙,一边要按时完成授课任务,一边要对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工作进行全面管理,同时还兼做《华西日报》主笔,创办《西南风》月刊。1946年2月学校更名为私立“成华大学”。这时的成华大学设置为两院(文学院、商学院)、六系(文学系、政治学系、经济学系、工商管理学系、会计学系、银行学系)、一科(会计专修科),共有在校学生1916人,教职工近200人。在先生管理下的图书馆服务工作井井有条,为学校教学研究服务提供了保障。1946年秋,他被华西协合大学文学院公建系聘为副教授,讲授中国乡村教育运动史、乡村民众教育和边疆教育等课程,同时与傅葆琛等人发起组织成立“中国社会教育社四川分社”“西南乡村建设协进会”,并主编《华西乡建》和《乡农报》刊物,阐扬乡村理论,研讨乡建方法,展开乡村教育实验,并承担民革**团结委员工作。由于各项工作繁重,难以分身,这使他不得不放下成华大学图书馆馆长工作。
    ……
    目录
    缅怀篇

    学人本色,师道楷模
    纪念马秋帆先生诞辰1 00周年
    良师益友忘年情深
    马秋帆先生的图书馆情缘
    父爱如山恩义重,没齿难忘永萦牵
    飘零时节忆当年,情谊长存师友间
    纪念马秋帆先生
    深切怀念马秋帆教授
    怀沈阳师范学院马秋帆先生
    学为人师润千秋笔墨行为世范乐扬帆学海
    师恩难忘——忆我的导师马秋帆先生
    深切怀念恩师马秋帆先生
    无私捐献教泽流芳

    著述篇
    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
    抗战两年来的乡村建设运动
    《华西乡建》创刊旨趣
    从乡村现状谈乡村建设
    挽救乡村破坏以求文化复兴
    乡村建设与大学教育
    我与乡村建设运动
    从籍田中学校庆谈我国的乡村教育
    中国教育史研究
    《魏晋南北朝教育论著选》(本卷编者的话)
    雷沛鸿与梁漱溟的教育思想比较
    梁漱溟、晏阳初教育思想的特色及其影响
    雷沛鸿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地位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特色及其现实意义
    老解放区教育经验综合研究
    关于中国教育通史教材建设问题
    ……
    诗词
    日记
    书信
    附录
    回忆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