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常见罪名疑难问题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常见罪名疑难问题研究

  • 作者:孙宏勇
  • 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
  • ISBN:9787510919268
  • 出版日期:2017年12月01日
  • 页数:280
  • 定价:¥3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常见罪名疑难问题研究》选题均取自审判实践中比较突出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论证:一些新类型的犯罪,如非数额型盗窃罪,“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等;此罪与彼罪的厘定,如信用卡诈骗罪与盗窃罪,私分国有资产罪与(共同)贪污罪;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等;对一些难点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如故意伤害(间接致人死亡),强奸罪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单位行贿罪的认定标准等;对破坏资源类犯罪给予了特别关注,如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盗伐林木案件等。对广大审判实务具有指导性和借鉴性的意义。
    文章节选
    《常见罪名疑难问题研究》:
    考察盗窃罪的沿革,我们可以看出:一是盗窃数额始终是我国认定盗窃罪的基本定罪情节;二是盗窃罪的类型由*初的单一数额型增加到现在的五种类型;三是丰富了盗窃罪的理论,将过去由单纯的结果犯发展为结果犯与行为犯并存。
    在国外,盗窃罪的量刑情节中也包括数额情节和非数额情节。如《美国刑法》为盗窃罪划分一个数额标准,该数额标准以下的为轻偷盗罪,以上的为重偷盗罪,同时又确定有非数额情节,如规定再犯偷盗罪的以及从他人身上偷盗,无论偷盗物品的数额多少,都构成重偷盗罪。①这种“数额型加非数额型”的定罪量刑模式与我国的《刑法修正案(八)》是相仿的。以大陆法系为代表的《德国刑法典》中盗窃罪的量刑情节包括盗窃方式、地点、时间、对象、行为人自身的情况等,对盗窃数额只规定了“所盗窃物品价值甚微的,不属于**款第二句**项至第六项所述情节特别严重。”①由此可见,德国刑法的盗窃罪是以非数额情节对定罪量刑发生作用���盗窃数额基本不作为定罪和量刑情节考虑。
    通过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代表**盗窃罪的比较可以看出,非数额情节是盗窃罪中的重要定罪和量刑情节。我国刑法告别了单一的依靠盗窃数额定罪量刑的时代,顺应了世界潮流,具有极大的合理性。
    数额型盗窃罪比较好认定。2013年*高人民法院、*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两高”解释》)**条**款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第二款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
    ……
    目录
    **章 非数额型盗窃罪研究
    一、国内外盗窃罪立法概况
    二、扒窃型盗窃罪
    对有关术语的理解与界定
    扒窃型盗窃罪的“秘密窃取”
    扒窃型盗窃罪的既遂与未遂
    三、如何认定“多次盗窃”
    “多次盗窃”的特征
    “多次盗窃”属于数额型还是非数额型
    “多次盗窃”的核心问题:“多次”的认定
    四、刑法第十三条“但书”对非数额型盗窃罪的影响
    “扒窃”不是一般的小偷小摸
    “入户盗窃”与非法侵入住宅罪的竞合
    “携带凶器盗窃”本身就不存在情节显著轻微

    第二章 强奸罪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及被害人谅解
    一、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沿革
    走向完善的民事立法
    趋于保守的刑事立法
    二、“不予受理”的理由不成立
    强奸罪中存在的精神损害
    刑事制裁不能取代民事制裁
    三、强奸罪侵害了哪类人格权
    强奸罪侵害了复杂客体
    “贞操权”靠谱吗
    性权利的提出
    四、强奸罪精神损害赔偿方式探索
    用调解实现精神损害赔偿的可行性
    精神损害赔偿额度的确定

    第三章 故意伤害(间接致人死亡)的提出与论证
    一、故意伤害(间接致人死亡)的特征
    间接致人死亡与直接致人死亡
    是故意伤害还是过失致人死亡
    “轻微暴力论”与“伤情论”
    二、对故意伤害(间接致人死亡)的论证
    对相关罪名法定刑配置的比较
    危害结果是定罪的重要根据
    增设故意伤害(间接致人死亡)的立法建议

    第四章 单位行贿罪的认定标准
    一、单位行贿罪的立法缺陷
    二、区分单位行贿罪与行贿罪的各种观点及其评价
    行贿意志加利益归属说
    利益归属说
    其他观点
    三、单位行贿罪主体的有关问题
    关于犯罪主体的司法解释缺乏法理根据
    几种特殊的主体问题
    四、单位行贿罪的认定标准
    经济利益的实在性
    经济利益的既得性
    经济利益的集体性

    第五章 信用卡诈骗罪中的疑点
    一、对“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司法认定
    对“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解读
    对“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认定
    二、拾得信用卡并在删机上使用的司法认定
    从哲学认识论原理的考量
    对犯罪构成要素方面的考量
    三、信用卡诈骗罪与相关罪名的法定刑配置问题
    信用卡诈骗罪与盗窃罪的法定刑比较
    信用卡诈骗罪与诈骗罪的法定刑比较

    第六章 私分国有资产罪与(共同)贪污罪的关系
    一、两罪界分的各种观点及其评判在主体方面的区别
    在主观方面及犯罪对象方面的区别
    在犯罪行为方式上的区别
    二、对增设私分国有资产罪正当性的质疑
    普通法条与特别法条的逻辑关系混乱
    私分国有资产罪给司法实践出了难题
    将私分国有资产行为回归贪污罪

    第七章 略论非法持有枪支罪
    一、非法持有枪支罪的认定
    对枪支标准的质疑
    法官的对策
    二、非法持有枪支罪的适用
    明确上下游罪名的关系
    非法持有枪支罪的罪数形态

    第八章 审理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的两个问题
    一、如何处理被非法占用的农用地
    在裁判中一并作出处理
    如何适用刑法第六十四条作出处理
    二、一罪与数罪问题

    第九章 盗伐林木罪与盗窃罪的关系
    一、盗伐林木罪与盗窃罪的关系
    特别法条与普通法条的竞合
    特别法条与普通法条的适用
    二、盗伐枯立木构成盗伐林木罪还是盗窃罪
    盗窃罪的观点
    盗伐林木罪的观点

    第十章 “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的司法适用
    一、本罪在刑法体系中的地位
    对客观方面的认识
    主观罪过形式
    在刑法中的逻辑地位
    二、“但书”对本罪的影响
    对两种观点的评判
    对“但书”的质疑
    避免重刑倾向

    第十一章 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客观表现方式
    一、犯罪主体
    主体范围的扩大倾向
    主体方面存在的缺陷
    二、犯罪客体
    **法益的本质属性
    双重法益的观点
    三、“两罪”的客观表现方式不同
    滥用职权罪中的“超越职权”
    玩忽职守的罪与非罪
    作为与不作为

    第十二章 论缓刑的撤销
    一、我国撤销缓刑制度的历史沿革
    二、关于“情节严重”的观点
    三、对司法行政机关建议的正当性审查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