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口传文学中的信仰文化研究:以河湟民族走廊为例
QQ咨询:
有路璐璐:

口传文学中的信仰文化研究:以河湟民族走廊为例

  • 作者:蒲生华 耿英春
  • 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
  • ISBN:9787521100549
  • 出版日期:2018年05月01日
  • 页数:412
  • 定价:¥7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信仰是民族文化的灵魂,以其文化统领性的特质而弥散和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直接地彰显和贯穿在人们的精神文化中。
    文章节选
    《口传文学中的信仰文化研究:以河湟民族走廊为例》:
    佛教自印度传人中国以来,由于统治**实现其统治的需要,广大民众为了更多地获取精神上的慰藉,佛教在神州大地迅速传播开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与本土原始宗教文化经过漫长而复杂的调适、整合之后,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佛教文化与信仰。就目前来讲,经过本土化了的佛教在中国主要内化、凝聚成了两大佛教系统:一是与中国传统宗教和强大的儒家文化相协调的汉传佛教系统,一是以印度佛教与西藏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藏传佛教系统。河湟民族走廊是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过渡交融地带,相比之下,藏传佛教在这一地区的影响较大,除了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而外,这里的藏、土、蒙古等民族以及不少汉族民众都信仰藏传佛教,另外一部分汉族民众信仰汉传佛教和道教。
    在日常生活中,佛教信仰成了河湟民族走廊不少民众的不二选择,他们叩拜佛教神圣,崇信佛教圣迹,敬奉佛教器物……这一切不仅体现在现实中,同时也折射于他们的口传文学中。佛教神圣包括虚拟的神明和真实的高僧,河湟口传文学中也对佛教神圣尽力扩布,广为传颂。这些或救危济困,或斩妖除魔,或弘扬佛法,或潜心佛事的神圣,在极力渲染和无限放大的民间话语下,浸透着人们对之的景仰之情。在民间化的表述方式上主要采用将真实的佛教人物神格化,将围绕佛教神圣的历史事实传说化,将虚拟的佛教神明世俗化。河湟口传文学在对佛教神圣的解构与建构,重组和重塑中表达着人们对之的民间理解。佛教圣迹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河湟民族走廊的佛教圣迹主要由佛寺、佛塔和佛教高僧的修行处等构成,这些圣迹不仅在河湟民族走廊随处可见,而且在当地的口传文学中屡被传诵。民间话语下的这些佛教圣迹无一例外地浸染着神圣、瑰丽、奇幻、灵性、特异等特征,这是表演者的刻意为之,目的是唤起民众对这些佛教圣迹的崇信。因之,河湟口传文学中的佛教圣迹透射出浓浓的信仰色彩。佛器在信众心目中是神圣、洁净的。在河湟口传文学中,这些佛具和法器同样被人们反复礼赞、颂扬。尤其是在卓仓藏族婚礼歌中,以法铃、法鼓、哈达、八吉祥等为主的佛教神圣器物更是被歌手动辄吟咏,同时其间浸融着这种文化享有者们对之的信仰。
    河湟口传文学中吸收、转化了大量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和佛教因缘故事。佛经故事在河湟民间被广为戏仿是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社会情境和文化语境使然。这些民间化了的佛经故事又在当地民众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实际作用。
    ……
    目录
    序 在殷殷信仰中建构生活愿景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的内容和范围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四、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五、研究的基本观点

    **章 河湟民族走廊各民族口传文学与信仰文化
    **节 河湟民族走廊
    一、河湟地区的民族走廊属性
    二、河湟地区的民族走廊归属
    第二节 河湟民族走廊各民族的形成
    一、汉族——从大江南北迁居河湟的移民
    二、藏族——吸收他族成分的吐蕃后裔
    三、回族——经商和征战中移居河湟的族群
    四、土族——融合诸多部族的世居者
    五、撒拉族——来自远方的河湟新成员
    六、蒙古族——曾在河湟沉浮消长的民族
    第三节 河湟各民族口传文学和信仰文化举要
    一、河湟各民族口传文学概览
    二、河湟各民族信仰文化述略

    第二章 河湟口传文学中的佛教信仰
    **节 仰望佛教神圣
    一、神明与高僧:景仰中的呈现
    二、神圣与世俗:民间化的表述
    第二节 叩问佛教圣迹
    一、佛寺:叙说中凭借奇象张扬其佛性
    二、佛塔:表述中依托神异映射其佛光
    三、洞窟:传诵中借助高僧凸显其佛缘
    第三节 礼赞佛教器物
    一、赞扬灵性神通的法铃、法鼓
    二、赞美如意吉祥的哈达
    三、赞扬祥瑞圣洁的“八吉祥”
    第四节 吸收佛经故事的河湟民间叙事
    一、佛经故事在河湟口传文学中的存续
    二、佛经故事民间化的生成背景
    三、佛经故事民间化的现实意义

    第三章 河湟口传文学中的道教信仰
    **节 **和道士
    一、威武逍遥的**
    二、身怀异术的道士
    ……
    第四章 河湟口传文学中的伊斯兰教信仰
    第五章 河湟口传文学中的民间信仰
    第六章 河湟口传文学中的心意民俗
    第七章 河湟口传文学与信仰文化的共生关系
    第八章 河湟口传文学中信仰文化的展演空间
    第九章 河湟口传文学中信仰文化的交融特征
    第十章 河湟口传文学中信仰文化的社会功能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