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青藏高原山水文化导论
QQ咨询:
有路璐璐:

青藏高原山水文化导论

  • 作者:洛桑灵智多杰
  • 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
  • ISBN:9787521100150
  • 出版日期:2018年05月01日
  • 页数:273
  • 定价:¥52.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2012年,中国藏学研究**确定“青藏高原环境与山水文化”为**的**研究课题。
    “青藏高原环境与山水文化”课题是为响应党**提出的青藏高原是我国的****屏障、生态**屏障和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的战略布局,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发展生态文化,讲中国生态故事,让中华民族的生态文化走出**,向世界展现美丽中国魅力的观念,服从和服务于**关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生态文明的科学理念而设立的。藏族神山圣湖信仰是青藏高原生态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藏族生态伦理与生态习惯法的基础,它提出了崇敬自然、尊重生命的价值观,建构了自然一人文统一的生态系统,主张奉行和谐、节制的生活方式,形成了适应高原环境的游牧和农耕的生产生活方式,保护了青藏高原这块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
    课题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研究藏民族的山水和信仰。从历史、现实、理论三位一体的角度研究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和具有高原特色、民族特色的山水文化,将青藏高原各族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对高原山水的崇敬、保护的理念和习俗完整准确地介绍给国内外的广大读者。
    笔者出生、成长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与果洛藏族自治州交界的同德县纯牧
    文章节选
    《青藏高原山水文化导论》:
    四、高原宗教的生态伦理与道德规范
    苯教作为藏族的本土宗教,对藏族人的言行举止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藏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藏族人的风俗习惯和心理都深受其影响。苯教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体现了深邃的生态智慧,也有人认为,苯教思想是建构现代生态伦理的重要的思想资源。在苯教的各种戒律中,对于保护动植物、保护生态环境作了多方面的规定,其中包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苯教崇尚自然,尊重自然规律;菩待万物,尊重生命;保护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等一系列生态伦理原则对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一)苯教的生态伦理与环境保护戒律
    苯教的生态哲学主要包括:
    1.节制欲望
    苯教认为实现身心的清净,就必须断除内心的无明烦恼,要断除内心的无明烦恼,便要求人要戒“三毒”,三毒是指世间众生所染的“贪、嗔、痴”三种根本毒害。人心一旦过度贪婪,就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藏族人在这方面很受影响,心性淡泊,这也是许多游客到藏地游览时觉得藏区民风淳朴、时光悠然的原因。
    苯教徒向来提倡节制人的欲望,这也是苯教一个重要环保思想。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适度的、和谐共存的关系。这是苯教社会环保思想的重要价值体现,也是苯教“自然环保”和“心灵环保”并重的体现。
    2.慈悲观念
    在原始苯教时期,苯教也有杀牲祭祀的习俗,辛饶米沃大师开创雍仲苯教改革了这个传统。雍仲苯教反对伤害生命,十善的**条是禁止杀生,放生护生,提倡众生平等。如果触犯杀戒,死后将堕入三恶道。可以说,戒杀放生、吃素、保护生态平衡及惜福知足的思想是苯教环保的重要理念。
    苯教有“结夏安居”的宗教习俗,旨在慈悲为怀,戒杀护生。藏区群众亦有放生的习俗,不仅日常生活中不会滥杀动物,照顾受伤的小动物,遇到要被杀的生命也会解囊救生,这正是受苯教的影响而形成的慈悲心。苯教的这些戒律不仅作为修行喇嘛的行为依据,也深深影响了藏区群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客观上促进了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
    3.众生平等观
    雍仲苯教讲究六道众生平等,众生即为我父母,众生在六道轮回中由于有情和无情业力的不同而存在形式不同,人与其他万物仅是处于六道中不同的道,相互之间并没有优劣高低之分,人不能伤害其他自然物,不会说话的动植物的生命和人类的生命一样宝贵。
    这些思想体现了苯教的普遍平等观。既然谈平等,那么动物与人类一样,也应该按照固有的生存环境和习惯去存在,人类没有必要更没有权利去改变它们的生存方式。众生平等的生态伦理观念也是苯教慈悲为怀、护生放生的基础,成为苯教慈悲向善的重要修炼内容。自然界自有其维持生态平衡的法则,自然万物都是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亲密伙伴,每一个物种的消失,都会破坏生态链的平衡,对人类的生存间接产生不利的影响。人与动物的共存才是一种合理的现象。
    苯教戒律中蕴含的生态环境保护观念:
    1.吃素
    苯教有素食的规定。在高原藏区,天寒地冻,气候恶劣。苯教僧人们由于身体需求而吃荤,但也有僧人坚持吃素。藏区的人们对于可食的动物有比较严格的分类。传统认为,所有人所饲养的家禽是可以食用的,因为这些动物正是为了食用而被饲养;所有的野生动物是不能食用的,这些野生动物在自然生态中自生自灭,人类并没有在其身上付诸劳动,故而没有资格食用之,它们被认为是大自然的成员,与人类地位同等。
    素食的根本目的是在生活中培养人的慈悲观念,尊重生命,爱护生命。这种素食制度对于动物的多样性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在寺庙中生活的僧人,为了养生强体,他们遵照素食的戒律,自制了许多独具特色又利于健康的饮食。
    ……
    目录
    总序

    **章 青藏高原的诞生
    一、青藏高原曾经是波涛汹涌的沧海
    二、板块漂移、连接和碰撞
    三、青藏高原的隆起
    四、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变迁

    第二章 藏族宇宙观与生态观
    一、藏族先民“原生态”的自然观与宇宙观
    二、苯教的宇宙观与生态观
    三、藏传佛教的宇宙观与生态观
    四、高原宗教的生态伦理与道德规范

    第三章 高原山水文化区的类型与价值
    一、高原民族的迁徙与山水文化区的形成
    二、高原山水生境文化区的价值取向
    三、人文山水生态伦理、价值、审美观念

    第四章 神山家族的形成和区域
    一、斯巴诞生时的九座神山
    二、珠穆朗玛
    三、冈仁波齐
    四、念青唐古拉
    五、阿尼玛卿
    六、卡瓦格博
    七、嘉绒墨尔多

    第五章 圣水神湖的形成和分布
    一、青藏高原水系是文明的发源地
    二、黄河、长江
    三、雅鲁藏布江
    四、玛旁雍错湖及“嘴涌四河”
    五、纳木错
    六、青海湖

    第六章 高原山、水、盆地人文生态系统
    一、高原神山人文生态系统
    二、高原圣水人文生态系统
    三、神山、圣湖与河源的组合:高原九大山水人文生态系统
    四、草原盆地人文生态系统

    第七章 神山圣水的人文内涵和生态意义
    一、生存山水:藏族习服和适应高原环境的生态价值
    二、神圣山水:崇高信仰中的高原山水敬仰
    三、人文山水:高原山水的文化象征
    四、民族情感山水:山水高原是藏民族的故乡
    五、心灵山水:山水荒野是心灵净化地

    第八章 生态文明建设与山水文化传承
    一、崇敬山水的生态伦理规范
    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神山圣水文化区域保护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