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教育心理学(第二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教育心理学(第二版)

  • 作者:马芳 王聿泼
  •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5207549
  • 出版日期:2018年08月01日
  • 页数:256
  • 定价:¥3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教育心理学(第二版)》注意反映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新成果和新动向,注**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强调站在心理教育的角度,努力提高读者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育心理学(第二版)》配置了教师资格考试真题与考研复习指导说明,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指导性,以便学习者复习与参考。
    文章节选
    《教育心理学(第二版)》:
    作为一门学科,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在实验室中研究人类及动物学习的规律;另一条则是在学校和社会现实情境中探索人类学习的规律,并提出改进教学和学习的主张。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1913~1914年,又发展成三大卷的《教育心理大纲》。桑代克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这个角度建立了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他的教育心理学分为三部分:**部分讲人类的本性,第二部分讲学习心理,第三部分讲个体差异及其原因。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定,桑代克也由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在此后的三十年里,美国的同类著作几乎都师承了这一体系。但是,这一时期著作的内容多是以普通心理学的原理解释实际的教育问题,主要是一些有关学习的资料。
    1877年,俄国教育学和心理学家卡普杰列夫出版了**本《教育心理学》。但是,直到20世纪30年代,俄国教育心理学也大多是根据普通心理学研究中获得的资料去解释学校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不是自成体系的教育心理学。
    2.发展时期(20世纪20~50年代末)
    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西方教��心理学汲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领域的研究成果,大大地扩展了自己的研究内容。30年代以后,学科心理学发展很快,也成为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到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有关儿童的个性、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这些成果也影响和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学习理论一直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20世纪2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占优势,强调心理学的客观性,重视实验研究,在动物与人的学习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并形成了许多派别。这些理论和派别之争也反映在教育心理学之中。行为主义重视客观实验,形成了良好的传统,但是,用动物和儿童的比较简单的心理过程推测人类**的学习过程,使得对实际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学习研究较少,因而对教育实践作用不大。与此同时,杜威则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改革教学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成为进步教育的带路人。
    这一时期美国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及教育心理文选之类的书籍多达上百种,但由于没有统一的理论指导,版本种类繁多,体系五花八门。1956年,有人统计了6本流行的教科书,发现它们的内容相关程度很低(r一0.5),只有学习这一内容是各书共有的。同时还有人发现美国流行的21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内容很不一致,涉及的范围很广,但大多取自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等各科心理学。可以说,这时的教育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20世纪30年代,苏联教育心理学发展很快,在理论观点的探讨方面做了许多工作。维果斯基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主张必须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来进行研究,反对把普通心理学的成果移入教育心理学中;他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说”。布隆斯基和C.鲁宾斯坦等人也都提出了各自的观点,这些思想为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40年代到50年代末,苏联教育心理学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学科心理学获得了大量成果。这一时期苏联教育心理学家们以马列主义哲学作为指导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反对机械地把动物学习的研究搬用到人类情境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他们生搬硬套某些教条,对西方教育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进行全面否定,包括对心理测验作全盘否定,这是失之偏颇的。
    20世纪初,我国出现的**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翻译自1908年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此后,又出现了几本翻译介绍西方理论的和我国学者自己编写的教育心理学书籍。一些学者结合我国的实际对科学心理、教育与心理测验等进行了一定的科学研究,但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观点大多模仿西方,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因此,建国以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基础是比较薄弱的。
    3.成熟时期(20世纪60~70年代末)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出现了某些变化。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有几个方面的研究似乎为大多数研究者所公认,如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学习心理、教育心理、评定与测量、个体差异、课堂管理和教师心理等。综观60年代以来数十种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体系,以上内容几乎无一或缺,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在此阶段,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20世纪60年代初,布鲁纳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有的教育心理学家甚至希望把教育心理学发展成为一门像工程或医学一样的应用心理学。同时,美国教育心理学比较重视研究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60年代掀起了一股人本主义思潮,罗杰斯提出了“以学生为**”的主张,认为教师只是一个“使学习变得更方便的人”。不少教育心理学家开始把学校和课堂看作社会情境,注意研究其中影响教学的社会心理因素,如有人用社会心理学理论研究学习动机,还有人重视教学组织形式中的社会心理问题,如班级的大小、学生的角色等。随着信息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的发展,美国教育心理学对计算机辅助教学(CAl)的研究也方兴未艾,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学效果和条件做了大量的研究。
    ……
    目录
    **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第四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心理发展与教育
    **节 心理发展概述
    第二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第三节 学生的人格发展与教育
    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第三章 学习理论
    **节 学习概述
    第二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节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第四章 学习动机
    **节 学习动机概述
    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

    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节 学习迁移概述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学习迁移与教学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
    **节 知识与知识学习
    第二节 知识的获得
    第三节 知识的保持

    第七章 技能的学习
    **节 技能概述
    第二节 操作技能的形成
    第三节 心智技能的形成
    第八章 学习策略
    **节 学习策略概述
    第二节 几种典型的认知策略
    第三节 元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
    ……
    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第十二章 教学设计
    第十三章 课堂管理
    第十四章 教学测量与评价
    第十五章 教师心理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