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环境权理论的新展开
QQ咨询:
有路璐璐:

环境权理论的新展开

  • 作者:吴卫星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300176
  • 出版日期:2018年12月01日
  • 页数:317
  • 定价:¥5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环境权是环境法核心的权利,也是当代社会一项新兴的宪法基本权利,环境权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环境权理论的新展开》是2009年度**社科基金项目“环境权理论的新展开”(09CFX051)的成果,该课题已于2016年顺利结项,鉴定等级为良好。本书系统运用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全面分析了我国三十年来环境权理论研究的概况和存在的问题,从环境公共性原理出发,结合英美法系**公共信托理论和大陆法系**的公物理论论证了环境权的法理基础。进而对一百九十多个联合国会员国的宪法文本进行梳理和分析,对各国宪法环境权条款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在宪法文本分析的基础上转而就环境权司法救济的法理与实践作了论述,尤其是对环境权的可诉性、审查标准和公益诉讼制度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本书全面回应了对环境权的各种质疑,论述了环境权入宪的功能,并就环境权在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的现状及未来的制度建构作了比较系统的描述和前瞻性研究。
    目录
    **章
    近四十年来中国环境权理论研究之回顾、反思与前瞻 / 00

    **节中国环境权理论研究之回顾 / 00

    一、 中国环境权研究的数量统计分析 / 00

    二、 中国环境权理论研究的主要学说之环境权肯定说 / 00

    三、 中国环境权理论研究的主要学说之环境权否定说 / 0

    第二节中国环境权理论研究之省思 / 0

    一、 外文文献引证数量较少,无法反映环境权理论与实践的
    动态发展 / 0

    二、 跨部门法研究有待加强 / 0

    三、 环境权概念的泛化 / 0

    四、 “美日**主义”的研究倾向 / 0

    五、 实证研究的贫乏 / 0

    第三节中国环境权理论研究之展望 / 0

    一、 环境权的类型化研究 / 0

    二、 环境权的司法救济问题 / 0

    三、 作为公权的环境权与作为私权的环境权及其相互
    关系 / 0

    四、 环境权的本土化研究 / 0



    第二章
    环境公共性原理:环境权的法理基础 / 0

    **节环境公共性原理:从罗马法到当代国际法 / 0

    一、 环境公共性的经济学解释 / 0

    二、 不可有物:环境公共性在罗马法中的体现 / 0

    三、 全球公域:环境公共性在当代国际法中的体现 / 0

    第二节环境公共信托论:环境公共性原理在英美法系**
    之展开 / 0

    一、 公共信托理论的继受和发展 / 0

    二、 公共信托的基本法理 / 0

    三、 公共信托资源**所有权之解释 / 0

    第三节环境公物论:环境公共性原理在大陆法系**
    之展开/ 0

    一、 公物的概念与分类 / 0

    二、 公物法理论发展:以法国为例 / 0

    三、 公物理论在其他大陆法系**和地区之体现 / 0

    四、 公物的一般使用及其性质 / 0

    五、 环境公物论:一个简略的框架 / 0

    第四节环境公共信托论与环境公物论之比较 / 0

    一、 公共信托理论与公物理论的差异 / 0

    二、 公共信托与公物理论的共同特征 / 0

    三、 从环境公共性原理谈环境权的本质特征 / 0



    第三章
    宪法环境权条款的比较研究 / 0

    **节宪法环境权条款的全球概览 / 0

    一、 美洲 / 0

    二、 欧洲 / 0

    三、 亚洲 / 0

    四、 非洲 / 0

    五、 大洋洲 / 0

    第二节环境权入宪的比较分析 / 0

    一、 环境权入宪之地域比较 / 0

    二、 环境权入宪之时间比较 / 0

    三、 环境权入宪条款类型之比较 / 0

    四、 环境权条款宪法位置之比较 / 0

    第三节派生性环境权的宪法渊源 / 0

    一、 生命权条款 / 0

    二、 健康权条款 / 0

    三、 人性尊严条款 / 0

    四、 环境政策条款 / 0


    003

    004



    第四章
    环境权的司法救济之可诉性与审查标准 / 0

    **节环境权可诉性的障碍分析 /

    第二节超越两分法:环境权可诉性之证成 /

    一、 **义务层次论 /

    二、 权利的一体化保护 /

    第三节“四步法则”:环境权是否可诉的判断标准 /

    一、 宪法关于环境权是否可诉的明文规定 /

    二、 环境权条款可诉性的文义解释 /

    三、 通过体系解释来判断环境权的可诉性 /

    四、 宪法文本和司法实践的“互证”“参证” /

    第四节环境权可诉性的实证考察 /

    一、 亚洲 /

    二、 拉丁美洲 /

    三、 欧洲 /

    四、 非洲 /

    第五节环境权的水平效力 /

    一、 基本权利水平效力的适用模式 /

    二、 关于基本权利水平效力的宪法规范基础 /

    三、 环境权的水平效力 /

    第六节环境权司法审查的标准 /

    一、 美国基本权利司法审查的三重标准 /

    二、 南非社会权的“合理性审查标准” /

    三、 多元审查标准:环境权司法审查标准之初步构想 /



    第五章
    环境权的司法救济之环境公益诉讼 /

    **节环境公益诉讼的古典形态:罗马法中的环境民众
    诉讼 /

    一、 罗马法环境民众诉讼的产生背景 /

    二、 罗马市民法中的环境民众诉讼 /

    三、 罗马裁判官法中规定的民众诉讼 /

    四、 古罗马民众诉讼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

    五、 罗马法环境民众诉讼制度对后世之影响 /

    第二节环境公益诉讼模式:比较法上的鸟瞰 /

    一、 环境民众诉讼 /

    二、 环境团体诉讼 /

    三、 充分利益标准模式:普通法系**的环境公益诉讼
    模式 /

    第三节美国环境公民诉讼制度 /

    一、 美国公民诉讼的立法概况 /

    二、 环境公民诉讼的原告资格 /

    三、 公民诉讼的限制要件 /


    四、 公民诉讼的激励机制:律师费用与其他诉讼费用
    之转移 /

    五、 公民诉讼的救济方式 /

    第四节印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

    一、 印度环境公益诉讼发展概况 /

    二、 印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基本特点 /

    三、 印度与美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之比较 /


    005

    006



    第六章
    关于环境权的诘难与辩护 /

    **节针对环境权的五大诘难及其回应 /

    一、 环境权模糊论 /

    二、 环境权多余论 /

    三、 环境权人类**主义论 /

    四、 环境权**论 /

    第二节环境权入宪之功能 /

    一、 人权保障功能 /

    二、 促进立法功能 /

    三、 **网功能:填补立法漏洞 /

    四、 教育功能 /

    五、 警示功能 /

    六、 宣示功能 /



    第七章
    环境权的中国生成与展开 /

    **节环境权的中国生成 /

    一、 现行法律规范中的环境权 /

    二、 司法裁判中的环境权 /

    第二节环境权的宪法化及其路径分析 /

    一、 环境与人权:联合国的视角 /

    二、 1982年中国宪法与环境权 /

    三、 宪法环境权中国生成的路径分析 /

    第三节环境权在未来中国民法典中的表达 /

    一、 环境人格权 /

    二、 环境公共地役权 /

    三、 环境获益权 /






    附录各国宪法中的环境权条款(中外文对照)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编辑推荐语
    《环境权理论的新展开》系统运用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全面分析了我国三十年来环境权理论研究的概况和存在的问题,从环境公共性原理出发,结合英美法系**公共信托理论和大陆法系**的公物理论论证了环境权的法理基础。进而对一百九十多个联合国会员国的宪法文本进行梳理和分析,对各国宪法环境权条款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在宪法文本分析的基础上转而就环境权司法救济的法理与实践作了论述,尤其是对环境权的可诉性、审查标准和公益诉讼制度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本书全面回应了对环境权的各种质疑,论述了环境权入宪的功能,并就环境权在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的现状及未来的制度建构作了比较系统的描述和前瞻性研究。本书作者是国内环境权研究的代表性人物,这本书是作者多年来研习环境权的结晶。本书的出版将会有力地促进我国的环境权研究。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