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社会治理:40年回顾与展望(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治理智库丛书,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魏礼群主编,献礼改革开放40年)
QQ咨询:
有路璐璐:

社会治理:40年回顾与展望(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治理智库丛书,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魏礼群主编,献礼改革开放40年)

  • 作者:魏礼群
  •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 ISBN:9787517129790
  • 出版日期:2018年12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4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中国社会治理论坛”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持续建设的重要品牌活动之一,是建设新型社会治理高端智库的重要依托。从2011年起至2018年已连续举办八届,历届论坛有关领导和知名专家云集,成果丰硕,社会影响广泛。2018年7月7日,第八届中国社会治理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论坛以“社会治理:40年改革开放回顾与新时代展望”为主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回顾总结40年来我国社会治理变革的历史进程、宝贵经验和重大成就,深入研讨新时代社会治理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我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站在新起点上再出发、再奋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届论坛更加彰显特色,整体呈现内容高水平、嘉宾高层次、成果高质量。为进一步总结论坛成果,深化社会治理领域研究,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我们汇集收录了专家学者以及实践界的真知灼见,共计35篇,分为六个篇章:“综合篇 社会治理40年回顾与前瞻”“**篇 社会治理历史变革与新时代新征程”“第二篇 社区建设与社会治理创新”“第三篇 乡村振兴与社会治理”“第四篇 基本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第五
    文章节选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
    国务院研究室原党组书记、主任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 / 社会学院院长、教授
    魏礼群
    在伟大的改革开放 40 周年前夕,我们在这里举办“第八届中国社会治 理论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回顾总结 40 年来 我国社会治理变革的历史进程、宝贵经验和重大成就,深入研讨新时代社会 治理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我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 路,站在新起点上再出发再奋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 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围绕本次论坛的主题,讲几点看法,与大家分享 交流。
    一、40 年来中国社会治理变革的重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
    1978 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开启了当代中国社会革命的历史新时期。40 年来,中国社会沧桑巨变,改 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也极大地推动和加快了社会全面发 展,社会治理领域发生了广泛而深刻变化。纵观 40 年的历史进程,我认为, 中国社会治理领域变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阶段,从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 1992 年党的十四大,主要 是冲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模式,放松社会领域管控,释放 社会活力,让全社会活跃起来。这一阶段社会治理变革的重要标志是:1982 年 12 月,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对**的基本制度、根本任务、治理结构和主要原则都作出了新的规 定,包括法治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也包括改变农村人民公社“政社 合一”体制,推进乡村政权建设。这些年通过改革生产流通体制、劳动人事制度,放松城市“单位制”“街居制”管理,扩大企业、地方和城市管理权 限,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流动,特别是人口在城乡之间、农村之间、城市之间 以及企业之间、行业之间的流动。与此同时,**从宏观上重视社会建设。 从 1982 年实行**第六个五年计划起,专门增添了社会发展的内容,对控 制人口增长,促进劳动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发展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会 福利事业,稳定社会秩序等,都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1987 年,党的十三大 制定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战略中,每一步都把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 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这些表明,伴随改革开放大潮兴起的社会治理变革巨 轮开始启动前行。
    第二阶段,从 1992 年党的十四大到 2012 年党的十八大,主要是构建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治理基本框架,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社会治理的新路子,进一步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开始致力于社会和谐发 展。这一阶段社会治理变革的重要标志是:1993 年 11 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 会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面推动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改革,继续促进社会经济活跃发展;同时,重视社会和谐进步。2002 年党的十六大以后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提出,并系统 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思想和战略部署。2007 年党的十七大 要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的社会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明确提出加 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推进就业、分配、教育、**、住 房、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着力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应急管理体系、公共安 全体系以及社会组织体系建设,在城乡社区普遍推行网格化、网络化、精细 化管理。这阶段,社会治理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变革都取得了重要 进展。
    第三阶段,从 2012 年党的十八大到现在,主要是全面深化社会治理变 革,着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 序运行。这一阶段社会治理变革的重要标志是:2013 年 11 月党的十八届三 中全会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大作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新部署,提出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采取了一 系列新举措,大力度推动社会治理领域改革创新,取得了历史性新进展新成 效。包括全面加强和改善党对社会治理的领导,从严治党、惩治腐败,以党 风带政风、民风、社风;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更紧密结合起来;着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 布局;突出抓**、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集中力量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 险、精准扶贫、污染**的攻坚战,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持续推进教 育、**、人口、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构建****体制,健全公 共**体系,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政法领域改 革取得多方面新进展。这阶段,开拓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 变的新境界。
    经过 40 年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我国社会治理领域变革取得历史性进 展,概括起来说:一是基本实现了由传统社会管理体制向现代社会治理体制 的重大转变,以往高度集中、统得过死的社会管理体制逐步转向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社会治理体制。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政府、社会、市场、公众多元主 体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初步确立。二是基本形成了一整套宏观 社会治理基础性制度与微观社会治理运行机制,筑起了新型社会治理制度的 “四梁八柱”和系列基石,现代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基 本构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社会治理体系和****建设体系,包括社会 组织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公共**体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信用体 系、应急管理体系等,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迈出有力的步伐。四是基本 改变了传统社会治理方式,综合运用经济、法律、道德、科技和行政等多种 手段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推进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依法治理、综合 治理,社会治理能力明显提升。总之,就全国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治理创新全面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深入展开。
    40 年来,社会治理领域深刻变革所取得的成效是多方面的,*为重要 和*为显著的成就,就是长期保持了全社会大局的稳定,有力促进了经济 社会全面发展。这不仅集中体现在改革开放 40 年来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国人民由难以过上温饱生活转变到即将享受全面 小康生活,收入水平和消费质量显著提升,全体社会成员逐步朝着共同富 裕方向迈进;而且突出体现在**由 40 年前的长时间动乱到逐步实现大治, 和谐社会建设、平安社会建设、信用社会建设、法治社会建设、健康社会建 设不断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的社会美好景象日益清晰地展现在世人 面前。从国际上看,在加快现代化的进程中,社会转型极为艰难,相对应的 社会体制、社会结构、社会形态的演变往往曲折复杂,充满矛盾和变数。而 我国在长达 40 年急速和深刻的社会革命中,始终保持了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特别是近几年严重犯罪案件明显降低,打破了犯罪率随着现代化推进必然升高的西方“魔咒”。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命案发案率*低的**之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感不断增强,这无疑是人类社会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奇迹。
    ……
    编辑推荐语
    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治理智库丛书·论坛系列丛书之一。 改革开放40年献礼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