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河北古代文学史(全三卷)
QQ咨询:
有路璐璐:

河北古代文学史(全三卷)

  • 作者:王长华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75997
  • 出版日期:2019年01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30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010175997
    • 作者
    • 页数
      0
    • 出版时间
      2019年01月01日
    • 定价
      ¥300.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从先秦到清末,古代河北文学走过了一条曲折、漫长的发展道路。
    在河北地域内,早出现的、较为成熟的文学形态是上古时期的神话。中国古代四大神话之首的女娲补天即与河北的冀州有关,河北省邯郸市的涉县至今仍保留着纪念女娲的娲皇宫。促使华夏民族得以形成的炎黄阪泉之战即发生在现今的河北怀来一带。承德的棒槌山和蛤蟆石也同样见证着大禹治水神话的流传。这些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肇启了河北文学的源头。
    进入周代,随着礼乐的建立、普及和礼乐文化的发展,《诗经》中的《邶风》成为河北文学的代表,并初步显现出河北文学的地域化特征。但就整体而言,这一时期的河北文学还处于泛音阶段,主旋律并不突出。直至进入战国,由于诸侯争雄,更由于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原农耕民族形成了实质性威胁,河北处于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接处的独特位置逐步凸显,彪悍任侠的地域文化风格逐渐形成,慷慨悲歌才随着《易水歌》的唱响而成为河北文学的基调,并对后世的河北文学乃至河北的地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河北独特的文化特征深刻地影响了本土的韵文与散文创作。代表作家就是生活于战国后期的百科全书式人物荀子。浑厚的《荀子》散文,深刻影响后世诗词的《成相》,直接开启汉赋
    文章节选
    《河北古代文学史(**卷)》:
    据刘知渐《建安文学编年史》所附《建安作家诗文总目》统计,建安作家中涉及同题共作赋者计18人,占作者总数的****;赋作126篇,占总数的68%①。也就是说,有赋传世的建安作家,全都参与过同题共作活动;现存建安赋近七成是同题共作的产物。细加考察,同题作品都作于邺下时期。上述数��直观地反映出曹丕主持下的邺下文学创作盛况。
    四是往来赠答。邺下文人集团的活动方式还包括书信往来、赋诗赠答等内容。对于邺下文人而言,书信既是情感交流的需要,也是赏读批评的载体。曹丕、曹植兄弟与邺下文士的书信往来有不少涉及对文学问题的探讨。如建安二十三年,曹丕《又与吴质书》缅怀逝者,对徐斡、应场、陈琳、刘桢、阮瑀、王粲的创作短长一一评说,又关切地问吴质:“顷何以自娱,颇复有所述造不?”吴质《答魏太子笺》回复曹丕,以东方朔、枚皋、司马相如比况阮璃、陈琳、徐斡等人,又极力称扬曹丕的文学才华,邺下文人讨论文学的情形可见一斑。
    文人互赠诗作以表达情谊、抒发志意在邺下也蔚然成风。现存建安赠答诗(包括仅存残句者)26首中,能够确定作于邺下时期的有17首。虽然未见曹丕有赠答诗传世,但从应场《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所谓“赠诗见存慰”的诗句,以及刘桢、徐斡均有诗赠予曹丕的情形来看,他“不仅身为此类活动的主导者,且同样参与了赠诗写作的行列”②。可以说,建安赠答诗的成形及其在赠答传统中承先启后的示范意义,都与邺下文学集团的活动多有关联。曹丕赠答诗的个人创作虽已无迹可寻,但他对于此类诗作在邺下的风行所起的作用仍是不可替代的。
    其次,曹丕堪称邺下时期*为杰出的批评家。曹丕的文学思想集中表现在《典论·论文》中。五臣注《文选》吕向曰:“文帝《典论》二十篇,兼论古者经典文事。”但《典论》各篇多亡佚,完整流传的仅有《自叙》与《论文》。据夏传才、唐绍忠《三曹年谱》,《典论》作于建安二十二年,约于建安二十四年完成。《典论·论文》是我国文学史上**篇文学专论,系统表达了曹丕的批评观念,开启了六朝时期盛极一时的文学批评风气。
    《典论·论文》现存之文,包括《文选》所录的主干部分及据《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太平御览》补充的部分片段。其主要篇幅是讨论文学批评问题。文章先从“文人相轻,自古而然”的现象说起,指出其原因一是由于文人的“不自见”,敝帚自珍;二是因为“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文人“各以所长,相轻所短”。这种批评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曹丕撰此文抑或有树立正确的批评观的示范意义。《论文》的主干部分则以较大篇幅展开对当代***的一批作家——“建安七子”的评论: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
    徐斡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场德琏、东平刘桢公斡,斯七子
    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成以自骋骥骤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这里“七子”由曹丕提出,成为沿用至今的概念。曹丕指出,“建安七子”学识渊博,各具独特才华,但让他们互相佩服,实在难以做到。作为一个批评家,只有能够“审己以度人”,才能不被偏见束缚。为此曹丕以对“建安七子”各自短长的具体分析实践了上述的批评观念:“王粲长于辞赋,徐斡时有齐气……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应场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词;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作为一个批评家,曹丕对“七子”的分析比较公允。在此基础上,曹丕将具体的批评实践升华为一个普遍的理论命题:“文以气为主”。他指出:
    ……
    目录
    《河北古代文学史(**卷)》:
    序言:三千年燕赵大地的文学历程

    **编 先秦河北文学
    绪论
    **章 河北的上古神话
    **节 女娲补天
    第二节 炎黄阪泉之战
    第三节 大禹治水
    第四节 神话的永恒魅力与价值
    第二章 河北的上古诗歌
    **节 热烈的爱情相思诗
    第二节 哀怨的婚姻诗
    第三节 其他真诚的生活咏歌
    第三章 以《荀子》为代表的河北散文
    **节 荀子的生平与活动
    第二节 荀子的学说与思想
    第三节 《荀子》——诸子散文之典范
    第四节 独特的韵文成就
    第四章 慨而慷——《易水歌》
    **节 荆轲与《易水歌》
    第二节 慷慨悲壮的千古绝唱

    第二编 秦汉河北文学
    绪论
    **章 醇厚的文风——董仲舒的政论文
    **节 通经致用之思的**呈献——《举贤良对策》
    第二节 自然山水的人伦化颂赞——《山川颂》
    第三节 牢愁狷狭之意的尽情抒发——《士不遇赋》
    第二章 深远的解读——韩、毛的诗说
    **节 引《诗》以证事杂采而归一——《韩诗外传》
    第二节 小学之津梁群书之钤键——《毛诗故训传》
    第三章 风发吟咏——燕赵歌诗
    **节 女性美的绝代咏唱——《李夫人歌》《陌上桑》
    第二节 不平心志的由衷感发——《见志诗》二首
    第四章 家族文学的传递——崔氏文学世家
    **节 崔篆及其《慰志赋》
    第二节 崔驷及其箴、铭、颂体创作
    第三节 崔瑗及其《河间相张平子碑》《草书势》
    第四节 崔寰及其《政论》
    ……

    第三编 魏晋河北文学
    第四编 北朝河北文学
    第五编 唐代河北文学

    参考文献

    《河北古代文学史(第二卷)》:
    **编 宋代河北文学
    绪论
    **章 刘筠与宋代河北诗歌创作
    **节 宋代河北诗歌创作概况
    第二节 宋白与李昉、李至的诗歌创作
    第三节 刘筠及河北西昆诗人的创作
    第四节 刘挚、刘跛父子的诗歌创作
    第五节 王安中、李若水的诗歌创作
    第二章 柳开与宋代河北散文创作
    **节 宋代河北散文创作概况
    第二节 柳开与宋初文风革新
    第三节 刘挚、刘跛的散文创作
    第四节 王安中、李若水的散文创作
    第三章 赵令畴与宋代河北词创作
    **节 宋代河北词创作概况
    第二节 赵令畴的词创作
    第三节 王安中的词创作
    第四章 宋代文学咏河北
    **节 宋代诗人歌咏河北自然山川
    第二节 宋代诗人凭吊河北名胜古迹
    第三节 宋代诗人咏叹大名与三关
    ……

    第二编 辽、金、元代河北文学

    主要参考文献

    《河北古代文学史(第三卷)》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