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阅读梁启超
QQ咨询:
有路璐璐:

阅读梁启超

  • 作者:夏晓虹
  •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 ISBN:9787520706896
  • 出版日期:2019年08月01日
  • 页数:1192
  • 定价:¥17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20706896
    • 作者
    • 页数
      1192
    • 出版时间
      2019年08月01日
    • 定价
      ¥172.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2019年是梁启超逝世90周年,为纪念这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国内研究梁启超的权威学者夏晓虹教授,全新修订《阅读梁启超》系列三书《觉世与传世》《文章与性情》《政治与学术》,并以合集形式出版。这套书是夏晓虹教授三十年来研治梁启超的精华集结,全方位解读梁启超其人其文其事,还原政治文化激荡中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觉世与传世》 以政治家身份论学,开通民智图自强;以文学家态度治学,但开风气不为师。以觉世始,以传世终,梁启超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完满的典型。本书系统地回顾了梁启超的文学思想发展历程。 近代这个激烈动荡的转折年代,牺牲了却也成全了梁启超们。当年多少一心吟诗、不问世事的纯文人早已被人遗忘,多少叱咤风云的政治人物也已烟消云散,只成为历史家的研究对象。可是,充满矛盾的梁启超还活着,起码他的追求、他的苦难和欢乐仍萦绕在今天的文学家心中。 文学革命是近代资产**革命运动的副产品,也是中国文学自身新旧嬗变的历史产物。梁启超关于文学革命的理论倡导与建构体现了20世纪新的文学审美意识与审美理想的萌芽,是中国文学审美理念更新的重要阶梯。 作为夏晓虹先生的梁启超研究发轫之作,本书曾多次再版,本版又进行了
    文章节选
    “觉世之文”与“传世之文” 一 在《三十自述》A中,梁启超曾这样记述他的出生:余生同治癸酉正月二十六日,实太平国亡于金陵后十年,清大学士曾国藩卒后一年,普法战争后三年,而意大利建国罗马之岁也。把自己的出生时间与中国以及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既有炫耀新知识之心,更有一种自觉处于国内外风云交汇之际,因而负有重大历史使命的庄严意识。的确,时代给予梁启超以机会,而梁启超也没有辜负这个时代。梁启超出生在一个乡村知识者家庭,十八岁以前,接受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沿着前代读书人的老路走下去,他的前途不外科举仕宦或积学能文二途。然而,梁启超是幸运的,他躬逢良时,又躬逢得风气之先的良师康有为,再加上他个人的聪慧异常与生性喜新,所以走上了一条与出将入相、宿儒才子完全不同的路。这个玉成梁启超的时代,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却充满了苦难。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处在列强势力包围中的中国,面临着弱肉强食的瓜分危险;腐朽势力的倒行逆施,也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而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而出现的“西学东渐”,则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不学习西方进行变革,就要亡国,是当时有识之士的共同认识。生当中国历史上这个重大的转折时期,梁启超顺应时代的要求,以报刊为阵地,大声疾呼变法图强,猛烈攻击顽固守旧派,宣传西方文明与资产**的政治、经济、法律学说及其他科学思想,给沉闷闭塞的中国带来了新生气。无论其说是否粗疏浅陋甚至多有错误,也无论其人的政治立场为保皇、改良抑或其他,梁启超大量著述的实际效果却是激发起人们对清政府的仇视与反抗情绪,加速了新思想在国内的传播,从而为政治上、文化上的革命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和封建社会同样悠久的封建文学,到晚清也失去了光辉,具有近代意识与近代色彩的改良文学随之兴起。作为这一文学运动**的梁启超,以日本明治文学为榜样,利用手中刊物《清议报》《新民丛报》与《新小说》,为改良文学提供了切实的理论指导与专门的发表园地,团结了大批作者,造成了强大声势,终于使改良文学成为晚清文学的主流。虽然文学改良运动是与政治改良运动相辅而行的,但两者的命运很不相同。梁启超所从事的政治改良运动因落后于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而未获成功,而他所发起、领导的文学改良运动作为五四文学革命的先声,自有其不容低估的历史价值。 由于梁启超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乃至文化史上具有无所不在的影响,研究这一段的文学或文化,便不可能越过梁启超。梁启超又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完满的典型代表A,其内心的矛盾与 困惑也缠绕着整整这一代人,并由这种共同的文化心态塑造出了中国近代文学史乃至文化史的基本面貌。揭示梁启超的矛盾与困惑,因而成为本书的**。 二 梁启超参加过科举考试,却成为一个长期流亡海外的改良派政治家;他出身旧学,却以新学家而闻名。这种并非偶然的命运安排,使他的矛盾与困惑也带有某种时代的必然性。还在《时务报》时期,梁启超便与中国**个介绍西方近代思想的古文翻译家严复发生过一场很有意义的争论,这场争论一直延续到《新民丛报》时期。 严复1897 年的原信现在未发现,不过,据其后来自述及梁启 超复信中所述,是他以为梁启超发论草率,因而“劝其无易由言,致成他日之海[悔]”。梁启超私下虽然承认严复所说未尝无理C,但在回信中仍然申明了自己的不同看法:
    目录
    《觉世与传世》 总序 / 001 中华书局版序 / 006 **章 导言:“觉世之文”与“传世之文” / 011 第二章 从“文学救国”到“情感**” ——梁启超文学思想研究 / 025 第三章 “新小说之意境”与“旧小说之体裁” ——梁启超小说研究 / 056 第四章 “以旧风格含新意境” ——梁启超诗歌研究 / 098 第五章 “开文章之新体,激民气之暗潮” ——梁启超“新文体”研究 / 133 第六章 反叛与复归 ——梁启超与传统文学观念 / 179 第七章 借途日本 学习西方 ——梁启超与日本明治文化 / 209 第八章 “以稗官之异才,写政界之大势” ——梁启超与日本明治小说 / 236 第九章 “欧西文思”与“欧文直译体” ——梁启超与日本明治散文 / 276 第十章 结语:“但开风气不为师” / 319 附录一 梁启超学术年表 / 335 附录二 梁启超著述要目 / 343 后记 / 348 《文章与性情》 总序 结缘梁启超(代序) 辑 一 梁启超曲论与剧作探微 一、剧作考实015 二、“戏曲为优美文学之一种”021 三、“以中国戏演外国事”028 四、“在俗剧中开一新天地”039 梁启超的文类概念辨析052 一、“小说为文学之*上乘”052 二、“诗本为表情之具”061 三、“情感之文美术性含得格外多”072 梁启超文艺观刍议085 一、文化史视角085 二、“文学救国”论094 三、“情感**”说100 梁启超的文学史研究109 一、改良群治与有益人生109 二、科学精神117 三、文化视角137 四、历史意识161 《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材源考177 一、《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的原材料177 二、以来往信件为主的年谱编纂体例186 三、作为史料底本的《〈申报〉康梁事迹汇抄》199 辑 二 清学的有用与无用 ——读梁启超的学术史二种213 考据与图表的现代功用 ——读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220 梁启超与《和文汉读法》226 近代传记的新变238 谁是《新中国未来记》第五回的作者247 也说梁启超的“盗用”255 共和国民必读书 ——《国民浅训》百年纪念259 十年一剑? ——《〈饮冰室合集〉集外文》序272 辑 三 学者梁启超281 以觉世始 以传世终 ——梁启超与二十世纪中国286 著论求为百世师 ——说梁启超的“善变”294 作为史学家的梁启超 ——“梁启超史学著作精校系列”总序303 寂寞身后事 ——时人眼中的梁启超309 梁启超的家庭形象 ——读吴荔明著《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322 梁启超与吴其昌 ——吴其昌著《梁启超》前言326 辑 四 寻找梁启超澳洲文踪339 一、缘起339 二、墨尔本342 三、悉尼346 四、北京350 五、布里斯班353 菊砚端砚尽关情354 登陆塘沽 ——梁启超流亡归来358 来自巴黎的警报 ——“五四”期间的梁启超362 梁启超墓园的故事371 一、梁启超墓与母亲树371 二、先行安葬的李端蕙夫人376 三、墓园的购建经过381 四、提前到来的梁启超葬礼384 五、墓园的兴衰与逝者的命运389 初版后记391 《政治与学术》 总序 / 001 小引 / 006 辑 一 作为政治家的梁启超 / 013 一、梁启超研究简述 / 013 二、梁启超的政治生涯 / 016 三、对梁启超政治活动的评价 / 021 四、对德宣战与五四运动 / 025 梁启超代拟宪政折稿考 / 029 一、考察宪政五大臣奏稿疑案 / 029 二、梁启超与戴鸿慈、端方之奏折 / 034 三、新发现的梁启超稿本 / 038 四、五篇奏稿与清末新政 / 042 五、化除满汉畛域的献策 / 052 六、关于《条陈邮传部应办事宜》 / 057 七、对一篇未完稿条陈的考证 / 062 [附录]梁启超代拟宪政奏折及其他 / 068 一、请定外交政策密折 / 068 二、上端方书 / 077 三、请设财政调查局折 / 082 四、请设立**女学院折 / 085 五、条陈邮传部应办事宜 / 087 六、为留学研究一得谨陈管见呈文 / 095 书生从政:梁启超与伍庄 / 100 一、梁启超与伍庄的交谊 / 100 二、伍庄眼中的梁启超 / 104 三、梁启超与宪政党之关系 / 110 四、政治与学术的离合 / 118 辑 二 胡适与梁启超的白话文学因缘 / 135 1920 年代梁启超与胡适的学术因缘 ——以新发现的梁启超书札为** / 147 一、关于《清代学术概论》与《中国佛教史》 / 151 二、关于《中国哲学史大纲》与《国学小史》 / 158 三、关于《墨经校释》 / 176 1920 年代梁启超与胡适的诗学因缘 ——以新发现的梁启超书札为** / 186 一、关于《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与《尝试集》 / 186 二、关于梁启超词稿 / 202 [附录]新见梁启超致胡适书 / 217 辑 三 梁启超家庭讲学考述 / 233 一、双涛园:以辞章之学为主 / 234 二、饮冰室一:1918 年为群儿讲学综考 / 240 三、饮冰室二:清代学术研究的再出发 / 244 四、饮冰室三:讲论《孟子》的试演 / 255 梁启超的“常识”观 / 266 一、“国民常识学会”的构想 / 266 二、“国民常识”论述的形成 / 279 三、梁启超“常识”观的构成 / 291 梁启超与《中国图书大辞典》 / 306 一、《中国图书大辞典》编纂缘起 / 307 二、“建设‘中国的图书馆学’”之试验 / 311 三、“培养图书馆人才”之实践 / 321 四、《中国图书大辞典》的成绩 / 329 辑 四 梁启超与父亲 ——从四封未曾寄达的家书说起 / 339 一、民国前的父子离合 / 339 二、民国初年梁启超的顾虑 / 341 三、梁启超为父祝寿 / 344 四、为国乃大孝 / 347 梁启超《亡妻李夫人葬毕告墓文》考释 / 353 一、告墓文的撰写经过与文类辨析 / 353 二、《亡妻李夫人葬毕告墓文》分段解说 / 357 三、三个文本对勘所见 / 369 纸墨生辉:梁启超的书艺与彩笺 ——从梁启勋藏札谈起 / 373 一、习书留影 / 373 二、世界八杰笺 / 377 三、自制笺索隐 / 381 辑 五 关于梁启超 ——答《南方日报》记者问 / 393 梁启超与政治 ——答《东方早报·上海书评》记者问 / 401 征引文献 / 410 一、报刊 / 410 二、史料集等 / 411 三、论著 / 419 四、论文 / 420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