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从根上治理互联网:互联网治理与网络空间的驯化
QQ咨询:
有路璐璐:

从根上治理互联网:互联网治理与网络空间的驯化

  • 作者:(美)Milton L. Mueller(米尔顿·穆勒)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357244
  • 出版日期:2019年02月01日
  • 页数:296
  • 定价:¥7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架构分析了由互联网域名和地址分配所产生的全球政策和治理问题。书中通过回顾新国际治理体制的形成过程,阐述了互联网*初的自由和开放如何被根的体制化逐渐削弱的,并分析了如何利用对根的控制,实现对商标和版权保护、用户监控、内容监管以及域名供应行业监管等关键领域的影响。
    目录
    第1 章 引言:根域名的问题 /1 1.1 制宪时刻 /3 1.2 根 /5 1.3 治理/7 1.4 体制化(Institutionalization) /9 1.5 本书的目标和内容组织/11 第1 部分 根资源 /13 第2 章 标识符的基础政治经济(Political Economy)/ 14 2.1 **性要求协调 /14 2.2 空间的定义/15 2.3 **值的分配/17 2.3.1 技术层/18 2.3.2 经济层/18 2.3.3 政策层 /19 2.3.4 可携带性与转移成本 /21 2.3.5 配给方法(Rationing Methods) /22 2.4 治理安排(Governance Arrangements)/ 24 2.5 实例:以太网地址空间 /25 2.6 框架回顾 / 27 第3 章 互联网域名与地址空间 / 28 3.1 网络地址空间 / 29 3.1.1 路由与IP 地址 / 30 3.1.2 注册(Registration) / 32 3.1.3 IP 地址的调整 /33 3.2 互联网域名空间 / 36 3.2.1 计算机命名 / 36 3.2.2 命名、分配和解析 / 37 3.2.3 域名系统 / 38 3.2.4 域名转换成IP 地址及反向解析/41 3.3 DNS 根域名/42 3.3.1 根域名与互联网的稳定性/43 3.3.2 DNS 根的竞争/46 3.4 结论 /50 第4 章 根与制度的变迁:框架分析/52 4.1 产权的形成/53 4.2 产权 /55 4.3 技术变革、禀赋和占有 / 56 4.4 体制化/58 4.4.1 制度变迁的政策制约 /59 4.4.2 产权和国际制度 /60 4.5 在互联网治理中应用框架 /61 第2 部分 根的故事 /65 第5 章 根的培植/66 5.1 史前史 / 67 5.2 根的起源 /68 5.2.1 **次地址分配/69 5.2.2 域名系统的发明 /70 5.2.3 **域名的争论/2 5.2.4 早期的管理安排/74 5.3 增长和聚合/75 5.3.1 临界规模(Critical Mass):研究与教育型网络 /76 5.3.2 网络聚合 /77 5.3.3 **自然科学基金骨干网(NSFNET)/78 5.3.4 域名和地址分配的国际化 /80 5.4 增长和治理 /82 5.4.1 互联网行动委员会(Internet Activities Board)/83 5.4.2 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84 5.4.3 互联网号码分配局(IANA)的设计/ 85 5.4.4 互联网协会(The Internet Society) / 87 5.5 谁控制了根/90 5.5.1 联邦网络委员会 /91 5.5.2 解除对根的军事管制:InterNIC 协议/92 5.5.3 结论:创造性的混乱 /94 第6 章 根的侵占:产权冲突 /96 6.1 禀赋(Endowments):商业应用和万维网/ 97 6.1.1 互联网接入市场/97 6.1.2 万维网(WWW):域名转变 /98 6.1.3 域名收费 /101 6.1.4 域名空间作为公共池塘资源 /102 6.1.5 产权冲突/105 6.2 二级域名冲突 /106 6.2.1 域名争议/106 6.2.2 网络方案公司(NSI)的争端解决政策/110 6.2.3 注册局的责任/113 6.2.4 关于域名转换费用的斗争 /114 6.3 **域名冲突/115 6.3.1 RFC 1591 **代码的授权争端/116 6.3.2 新**域名newdom 和对域名收费的回应 /118 6.3.3 **域名能作为公共资源吗 /121 6.4 根的冲突/124 6.4.1 互联网协会对根主权的宣示 /125 6.4.2 美国政府的声明/126 6.4.3 广泛性对话/128 第7 章 根的角力 /131 7.1 IAHC 与gTLD-MoU/132 7.2 各方对gTLD-MoU 的政治反应 /136 7.2.1 网络方案公司(NSI) /137 7.2.2 替代注册局(Alternative Registries)/138 7.2.3 美国民间社会团体(American Civil Society Groups)/ 139 7.2.4 欧盟(European Commission) / 140 7.2.5 商业社区(Business Community)/141 7.3 向NSI 挑战 /141 7.3.1 反垄断的挑战/142 7.3.2 Kashpureff 的攻击/143 7.4 美国政府的干预 /144 7.4.1 NSF 退出/144 7.4.2 **和美国商务部的介入 /145 7.4.3 既成事实/147 7.5 绿皮书及其后果/149 第8 章 根的体制化:ICANN 的形成 /152 8.1 从绿皮书到白皮书/155 8.1.1 反对绿皮书 /156 8.1.2 结成“支配联盟”(Dominant Coalition)/157 8.1.3 白皮书/162 8.2 白皮书国际论坛(IFWP)/164 8.2.1 召集参与方/164 8.2.2 IFWP 进程的失败/166 8.2.3 出师不利 /168 8.2.4 NSI 与第11 修正案 /170 8.2.5 共识的失败 /171 第9 章 新的管理体制 /174 9.1 重新分配“.com”的利益:域名注册商的资格认证/176 9.2 名称空间品牌化:域名查询服务数据库(WHOIS)和 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UDRP)/178 9.3 NSI 的同化/182 9.4 美国政府政策权威对根的控制 / 185 9.5 代表制度:准入壁垒/186 9.5.1 域名支持组织代表/186 9.5.2 一般用户代表(At-Large Membership) /187 9.6 新**域名 /190 9.7 **代码和各国政府/193 第3 部分 问题与主题 /197 第10 章 作为全球性管理体制的ICANN /198 10.1 ICANN 不是什么/199 10.1.1 理论:联邦制和以共识为基础的自治/200 10.1.2 对上述理论的批判 /202 10.2 ICANN 是什么 /204 10.2.1 域名权利/205 10.2.2 对域名供给行业的监管/206 10.2.3 监督和执法 /206 10.2.4 非正式的管理体制 /207 10.3 影响ICANN 未来的力量 / 208 10.3.1 会员资格和全球性集体行动/209 10.3.2 与民族**(Nation-State)间未**阐释的关系/210 10.3.3 国际化域名(IDN)/211 10.3.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2 和域名的新权利 / 212 10.3.5 **代码**域名 /212 10.3.6 IPv6 和路径的可扩展性 /213 第11 章 域名的国际权利 /215 11.1 以其他任何名称命名的网站/216 11.2 扩张商标权 /219 11.2.1 机械化的权利 /220 11.2.2 扩张监控权利 /222 11.3 名称中的新权利:WIPO 2/226 11.3.1 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列表(INN)和 政府间组织(IGO):管好自己/226 11.3.2 地理名称/228 11.3.3 人格权/229 11.3.4 **名称:语义和主权/231 11.4 “表达自由”与“受控词汇”的对立 /233 11.4.1 七个关键假设 /233 11.5 域名系统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对立/239 第12 章 财产权和体制变化:关于理论的沉思 /241 12.1 人为稀缺:“正反馈”和路径依赖/241 12.2 谁拥有名称空间/245 12.2.1 **域名中的产权 /246 12.2.2 交易成本和统一争端解决政策/248 第13 章 驯化网络/250 附录 / 253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