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恋恋乡愁
QQ咨询:
有路璐璐:

恋恋乡愁

  • 作者:朱仲祥
  • 出版社:河海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056798
  • 出版日期:2019年01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5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乡愁是一种甜蜜的苦涩。该书把这种根植于灵魂的情绪,具化为对故土自然风物、历史人文、风土人情的点滴描述,古蜀国的旖旎风光,古嘉州的壮丽山川,大峨眉的恢宏画卷,小凉山的独特风情,更有说不尽的古道漫漫,诉不完的乡情悠悠。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乃至一盏一茶,都是作者寄托乡愁的载体,给你带来心弦的颤动……
    文章节选
    缱绻多情峨眉云 古人常用“峭拔云霄,云鬟雾髻”来描绘峨眉山。其一是说峨眉山雄峻高耸,有峭拔云天之势;其二是讲峨眉云的柔美多姿,似美女发髻一般。 峨眉山是我故乡的一座仙山,也是我情感的归宿。平日站在栖居的大渡河边,举目眺望峨眉山影,那峭拔九天、云飘雾绕的倩影, 总是令我心驰神往。峨眉胜景中的“萝峰晴云”“金顶祥光”“云蒸雾蔚,瑞霭缥缥”都和云有关,足见云在峨眉景中的重要地位。 常言道,距离产生美。峨眉山的云,远望更美。郭沫若青少年时,常常站在沙湾故园, 遥望峨眉山上的白云,引发无尽的幻想和诗思。他在《峨眉山上的白雪》一诗中抒发了对峨眉山云霭的由衷赞叹和热情讴歌,以致后来成为他思念故土的乡愁。唐朝的诗歌皇帝李世民,是**位讴歌峨眉云的诗人。当年他在成都做秦王时,站在蜀都极目秋日明净的天空, 见峨眉山影在云中若隐若现,飘渺依稀,于是激情难耐地吟诵到:“云凝愁半岭,霞碎缬高天。还似成都望,直见峨眉前。……日岫高低影,云空点缀阴。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娱心。”他说虽然仙境蓬莱、瀛洲难有机会亲临,但峨眉的云岫林泉,却是可以去游玩领略的。还有一次他乘兴出游,来到城郊凤凰山上纵目望去,却见“修眉横羽” 的峨眉山,从白云舒卷的云海中露出一点点山头,由高到低,由浓到淡,宛如少女新月弯弯的眉毛,轻轻地抹在淡蓝色的��空上,激起人无尽的遐想。只可惜“峨嵋岫初出,洞庭波渐起。”那时大唐王朝江山未定,洞庭湖畔又有人造反,难免生出身不由己的慨叹。 因为峨眉山在宗教和文化意义上的特殊地位,自古以来有许多文人墨客登临。二十岁时的李白就是其中一个。他怀着一腔侠义之士的热血登上金顶,亲见了峨眉耸立云天的雄姿,发出“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的慨叹。在山中他幸遇广浚和尚,挥笔写下《听蜀僧广浚弹琴》一诗:“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他借峨眉山的暮云,表达对朋友友情的依恋,生出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乾道八年(公元1172 年),范成大在成都任军政首脑时,来到属地嘉州。经过燕渡时,举目远望,峨眉山影忽然出现在眼前,那高高的山影在白云间缭绕,十分雄伟壮观,他不禁吟道:“围野千山暑气昏,大峨烟霭亦缤纷。玉峰忽起三千丈,应是兜罗世界云。”“兜罗”总称草木所生之花絮,佛家经典谓“兜罗绵”。这里既形容云彩的柔美,更包含“佛”的意味。 来到峨眉山游览,不管是晴天或是雨天,云都是你*好的旅伴。 我们常常选择在晴天登临,汗水津津地攀援在普贤峰、雷洞坪或者金顶上,远处青山清晰可见,山下的青衣江、大渡河如彩练飘舞。但仅在一瞬之间,便见白云从千山万壑中冉冉升起,很快汇集成茫茫苍苍的云海,如棉絮一般平铺在群山之上,洁白蓬松,远接天际。但就在你为之欣喜惊叹之际,忽然一阵山风吹过,绵密的云海又飘散开去, 渐渐露出一些峻峭的山峰来,恰似座座青葱的仙岛。刚端起相机想拍张照片,山峰却又俏皮地藏进了云海里。 峨眉山的云,千姿百态,变化多端。有时候,云雾似炊烟,顺着山崖飘向峰巅。风紧时,云海忽而疾驰、翻滚,忽而飘逸、舒展。它们似天马行空,似大海扬波,似雪球滚地。此时站在云端,顿生飘飘欲仙之感。 其实峨眉山的云和雾是很难分开的。水汽漂浮在空中便成云, 云团栖息在地面便是雾。因此峨眉云也是难以捉摸的,它们或成带状缠绕在山腰,或凝结成团状停留在空中,或变幻成絮状飞舞在林间。有时你厌烦似有似无的细雨湿了衣衫,其实是云朵拥吻后留下的痕迹。峨眉山有一处名胜叫“洪椿晓雨”,其实并不是洪椿坪经常下雨,而是特殊的地理气候造成那一带经常云遮雾罩,空气湿度浓于别处,很多时候都有雾气漂浮在空谷中,或凝结在树叶上,人们在这里待久了,时常会有“空翠湿人衣”之感。有时你感觉自己被一团浓雾围困住了,其实是你自己钻进云朵中去了。那时的你,被云蒸霞蔚**似地烘托着,飘飘然,悠悠然,临虚而独立,羽化而登天。翘首向上望,那些攀登在云雾之中的人们,也让人感觉不真实起来。他们仿佛不是脚踏实地地攀援在山路上,而是飘飘忽忽地行走在通往仙界的天梯上。而回望来时登过的山路、经过的山梁,却被大团的云雾笼罩着,全然没有了踪迹。 烂熟于心的峨眉十景中,关于云的就有两景:“萝峰晴云”和“金顶云海”。 可当我们来到峨眉山,往往会忽略萝峰这处名胜。一次我到红珠山开会,便利用会间的闲暇时间,邀了朋友一道专程前往。在伏虎寺前,恰遇一年轻的比丘尼要去那里,我们便在她的引导下,一路来到僻静的萝峰庵。萝峰是伏虎山下的一座小山峦。草丰竹秀,涧谷环流,古楠耸翠,曲径通幽。山峦上,数百株古松奇枝异态,苍劲挺拔,是峨眉山上少见的松树聚生地。寺里的老僧给我们泡了两杯茶, 我们便坐在寺庙前的石栏边,静静欣赏“萝峰晴云”的妙处。这时有山风徐徐吹过,阵阵松涛回荡在山谷之间,颇有“松威”气势。烟云从山谷袅袅升起,或从晴空缓缓飘过。我们从茂密的松林间望去,只见这些云朵们如山中美丽的精灵,时而曼舞轻飞于树梢,时而瀑布般泻落于山坳;时而亲近地缠绕在你身旁,时而矜持地悬浮在空谷。它们似漂浮的流泉,似舞动的白练,似屈原笔下妖媚的山鬼。丝丝缕缕的阳光从树间照射下来,使它们更显得妙曼圣洁。我不由想起明代文学家杨慎的诗《归云阁》,“云从石上起,泉从石下落。多少游山人,长啸倚山阁。晓钟有云出,晚钟有云归。游人应未惯,忽讶云生衣。”仿佛诗人记写的不是山中的华严寺,而是眼前的萝峰庵。 登金顶观云海是我的*爱。即便是大晴天,一早一晚也可欣赏到云海的舒卷变幻。观赏云海的至高境界是看“佛光”和日出。假如你来到峨眉山之巅,站在壁立千仞的舍身崖上,就会看见地平线上是云,头顶天空中也是云,人站在两层云之间,有羽化而登仙的感觉。俯身看时,却见云海之上出现一个五彩的朦胧光环,里面有个模糊的人影在晃动。再细看时,发现自己动时,那人影也在动。当年范成大见到此景时这样写道:“光之正中,虚明凝湛,观者各自见其形现于虚明之处,毫厘无隐,一如对镜,举手投足,影形相随……”并口占一诗记载此情此景:“重轮叠影印岩腹,非烟非雾非丹青。我与化中人共住,镜光觌面交相呈。非云非雾起层空,异彩奇辉迥不同。试向石台高处望,人人都在佛光中。”据说有福之人才能看到“佛光”, 这说法只不过是美好愿望的寄托,其实“佛光”就是云雾和阳光共同描绘的自然景象。 至于峨眉山日出中的云海,不是想看就能看到的,也要凭个人的运气。 我往往选择晴好的天气,置身云环雾绕的金顶之上,在微明的晨曦中引颈眺望,等待着太阳金车的莅临。远望东边的天空,只见天边的灰色云层忽然被镶上了一道灼灼闪光的金边。随着金边光焰的变亮,灰色的云团渐渐裂开了一条缝,云缝中透出更多的橙黄的光芒。稍顷,红日露出一点闪亮的弧线,人们知道太阳即将升起。就在你眨眼之间,绚丽的霞光已冲破厚厚的云层,在云海上铺上一条鲜红的地毯,以迎接太阳的出现。随着太阳金车的隆隆行驶,它那张鲜红的脸露得也越来越大,整个过程仿佛孕妇分娩一般。在经历了艰难阵痛之后,太阳终于如新生儿一般喷薄欲出。云海此时也是激动不安的,它们被璀璨的霞光激励着,如海潮一般不断地翻卷奔涌,仿佛在为新的**欢呼雀跃。但仅一眨眼的功夫,旭日就彻底冲破云层,在地平线上光芒四射。这时的云海彻底醒来了,云朵们的激情完全被点燃了, 仿佛整个云海都燃烧了起来,纵目之间红霞万朵,锦绣千重。此时你真不知是该为太阳欢呼,还是该为云海喝彩。 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因此峨眉山的云也沾了不少佛家之气,有了其他山区的云所不具有的灵性。它们不仅会在云海之上,凸显出一尊圣洁的佛像,或者幻化出一圈圈飘渺的佛光来这,有时也直接飘进一座座古刹,仿佛是在接受佛的教化。它们用无穷的幻化来告诉人们变是永恒的,不变是暂时的;用奇幻的云霓来告诉人们“色即是空”,不要相信眼前虚幻的东西;用神奇的“佛光”告诉人们,要从迷茫中寻找希望,不要为一时的困扰轻言放弃。还有,比如“缘”,比如“禅”……
    目录
    **辑 踏遍青山 第二辑 触摸绿水 第三辑 阅读乡土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