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欧洲全史 ——从5世纪初到20世纪,欧洲史经典入门书籍
QQ咨询:
有路璐璐:

欧洲全史 ——从5世纪初到20世纪,欧洲史经典入门书籍

  • 作者:何炳松
  •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 ISBN:9787516822524
  • 出版日期:2019年09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9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16822524
    • 作者
    • 页数
      0
    • 出版时间
      2019年09月01日
    • 定价
      ¥9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欧洲全史》一书,分为《中古欧洲史》和《近世欧洲史》两篇。《中古欧洲史》叙述了从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瓦解到16世纪为止的欧洲历史进程。《近世欧洲史》主要讲述了17世纪初代议制度及科学兴起至20世纪初的近代欧洲史进程。全书讲述了欧洲各国的政治、经济、思想及艺术等方面内容,对人类活动中的重要人物,查理曼大帝、马丁·路德等人一生都做了详细的论述。全书叙述严谨,语言简洁,通俗易懂,可以说是一部非常好的欧洲史入门书。
    文章节选
    **节 本书之目的 历史之范围 泛言之,凡过去人类所为、所思、所望者,皆历史也。历史为研究过去人类事业之科学,广大无边,然模糊异常,不易究诘,埃及象形文字之解释,中古寺院制度之叙述,印度蒙古皇帝之缕举,拿破仑战争之记载,皆研究历史者所有事也。即如罗马帝国之如何瓦解,一八九八年美国与西班牙之何以战争,加尔文对于路德之思想如何,十八世纪法国乡农所食者为何物,亦无一非研究历史之材料。历史范围之广,于此可见。 本书之目的 兹所述者为中古欧洲史,为期虽短,然极为重要。本书之目的,在于叙述自蛮族南下以后至近世诸国兴起时止之各种重要变化,以明近世欧洲文明之渊源。然千余年间,民族**蔚然兴起;伟人英杰,代有其人;加以文物典章,时有变化;研究者不一其人,著作之书,汗牛充栋。兹书所述,仅得数十章之文字,其不能包罗一切,可想而知。则抉择材料,约取成书,编者之责,固甚大也。 注重一般状况 编史而仅��时与事,读史而仅记时与事,两无裨益。研究历史者,应知过去人类生活之状况如何?其制度如何?职业如何?事业如何?中古时代,既无币制,经商之方法如何?基督教在社会上之势力如何?僧侣之生活如何?有功于人类者何在?凡此诸端,皆吾人应详述者也。故本书之目的,一言以蔽之,在于说明上古之欧洲,如何一变而为近世之欧洲。 抉择材料之审慎 吾人既欲撮千余年来人事变化之大纲以便读者,故偶然之事及奇异之迹,不得不略去不提。吾人所注意者,在于过去人类之习惯及制度,凡偶然之事之可以说明此种习惯及制度者,则取以为材料焉。 研究过去应有同情 吾人研究过去之人事,断不可心存藐视,以荒谬目之,须平心静气,具有同情。盖史家之目的,不在批评过去制度之当否,而在说明过去制度之由来及其变化。例如中古时代,凡不信基督教者,则以火焚之。此种习惯,在**视之,宁非无理?然研究历史者断不可肆口谩骂此种习惯之非是。其责任乃在于研究十三世纪时,何以无论何人,皆赞成此种习惯之存在。故本书所述之中古欧洲史,始终以同情贯彻其间,不作诛心之论,盖过去制度之得以存在,必皆有优点者也。 第二节 历史之起讫 历史分期之不当 将人类之过去,分为数期,谓某期终于四七六年,而某期即自此始;某期终于一四五三年,而某期即自此始;此种时代之划分,实不可能。人类之习惯,非一朝一夕所可造成,亦非一朝一夕所可变更。虽有时一战之后,国祚因之而绝,政体因之而变。工商业或因之而盛,或因之而衰,人民之精神及语言或因之而变。然此种变化,其来必渐。战争或革命以后,农民之耕耘也必如故,工人之作业也必如故,商人之贸易也亦必如故。即文人学士之著书,国民家庭之生活,亦皆必如故。故政体变迁之影响于人民习惯上者,进行甚慢,有时且并无影响之可言。 例如法国革命亦非骤然之变化 十八世纪末年之法国革命,为历史上变化之*骤者;然稍加研究,则知法国之革命其来甚渐。而且当日革命者,并不能骤改法国之政体,因法国虽于一七九二年建设共和,然为日甚短,不久即有拿破仑之称帝,其专制且较前王为甚。即在**,法国之政制中,尚留有王政时代之遗迹焉。 历史之继续 人类有保存旧习之倾向,其结果即为历史上所谓“历史之继续”。故人类习惯无骤变之迹,亦无骤变之理,此语殆成史学上*重要之原理。 一般变化无一定之时日 编历史者,若谓其书始于何年终于何日,吾人即可断其忘却史学上之原理。现在编欧洲史者,每有一定之起讫。抑若某名王即位,或某大事发见,而欧洲之状况即为之丕变者然。实则普通之变化,断无一定之时日。故研究历史者,应就事实之实在情形而研究之,不可强限以时代。须知各民族之风俗习惯,新陈代谢,犬牙交错,初无全体一致之迹也。 ……
    目录
    目 录 序 弁 言 **卷 蛮族之入侵及基督教会之事业 **章 绪 论 **节 本书之目的 / 006 第二节 历史之起讫 / 007 第三节 中古时代之意义 / 007 第二章 蛮族入侵以前之欧洲 **节 罗马帝国统一之原因 / 009 第二节 罗马帝国衰替之原因 / 010 第三节 罗马文化之衰替及基督教之传入 / 012 第四节 纪元初年之基督教会 / 013 第五节 东部罗马帝国 / 015 第三章 日耳曼种人之入侵及罗马帝国之瓦解 **节 西哥特王国与汪达尔王国之建设及匈奴之入侵 / 016 第二节 东哥特王国之建设 / 017 第三节 罗马文学之衰替 / 018 第四节 东帝查士丁尼一世之武功及伦巴种人之入侵 / 019 第五节 法兰克王国之建设 / 020 第六节 法兰克王国之政情 / 021 第七节 蛮族与罗马文化之融合 / 022 第八节 中古时代之事业 / 023 第四章 罗马教皇之兴起 **节 基督教会得势之原因 / 024 第二节 中古教会之政权 / 025 第三节 罗马教皇得势之原因及其机关之发达 / 026 第四节 罗马教皇圣格列高利一世 / 028 第五章 修道士及日耳曼种人之入教 **节 清修主义及寺院制度 / 030 第二节 英伦三岛中之传道事业 / 032 第三节 欧洲大陆上之传道事业 / 034 第二卷 封建制度之发达及民族**之兴起 第六章 查理·马特及丕平 **节 查理·马特之内政 / 036 第二节 丕平之篡位 / 036 第三节 丕平与罗马教皇之携手 / 037 第七章 查理曼 **节 查理曼之性情 / 039 第二节 查理曼之征服撒克逊种人 / 040 第三节 查理曼之征服伦巴种人 / 041 第四节 查理曼之征服斯拉夫种人及回教徒 / 041 第五节 查理曼之称帝 / 042 第六节 查理曼之内政 / 043 第七节 查理曼之提倡教育 / 043 第八章 查理曼帝国之瓦解 **节 查理曼帝国之分裂 / 046 第二节 法国、德国之起源 / 047 第三节 “胖子”查理之统一帝国 / 047 第四节 帝国不能统一之原因 / 048 第五节 封建制度之权舆 / 049 第九章 封建制度 **节 封建制度之起源 / 052 第二节 封建制度之要质 / 053 第三节 附庸之义务及**之种类 / 054 第四节 封建制度之内容 / 055 第五节 封建时代之私斗 / 056 第六节 教士之息争及国王之得势 / 057 第十章 法兰西之发达 **节 雨果·卡佩之建设法兰西王国 / 058 第二节 法兰西国中之小邦 / 059 第三节 法国君主之地位 / 060 第四节 法国境内之英国领土 / 061 第五节 **政府之建设 / 062 第十一章 中古时代之英国 **节 诺曼底人入侵以前之英国 / 064 第二节 威廉一世之入英及其政绩 / 065 第三节 亨利二世之政绩 / 067 第四节 《大宪章》 / 068 第五节 国会之发达 / 070 第三卷 皇帝与教皇之争雄 第十二章 十世纪及十一世纪之德国与意大利 **节 德国初年之历史及奥托一世之事业 / 074 第二节 神圣罗马帝国之起源 / 075 第三节 康拉德二世与亨利三世 / 076 第四节 教会及其领土 / 077 第五节 教会之流弊 / 078 第六节 皇帝与教皇争雄之开端 / 079 第七节 改革教会之动机 / 081 第十三章 圣格列高利七世与亨利四世之冲突 **节 教皇之主张 / 082 第二节 圣格列高利七世与亨利四世之争执 / 083 第三节 亨利四世之末年 / 085 第十四章 霍亨斯陶芬族诸帝与罗马教皇 **节 皇帝腓特烈一世 / 087 第二节 伦巴底诸城之政情 / 087 第三节 腓特烈一世与伦巴底诸城 / 088 第四节 腓特烈一世之失败 / 089 第五节 亨利六世 / 090 第六节 教皇英诺森三世之得势 / 091 第七节 皇帝腓特烈二世与教皇 / 092 第四卷 中古时代之一般状况 第十五章 中古时代之教会 **节 中古教会之特点 / 096 第二节 教皇 / 097 第三节 大主教、主教及牧师 / 098 第四节 教会之仪节 / 099 第五节 忏悔礼与圣餐礼 / 100 第六节 教士之势力 / 101 第十六章 异端及托钵僧 **节 教会之利弊 / 102 第二节 教士之腐败 / 103 第三节 异端之兴起 / 104 第四节 扑灭异端之方法 / 105 第五节 圣芳济 / 106 第六节 芳济派之托钵僧 / 107 第七节 多明我派之托钵僧 / 108 第八节 托钵僧之事业 / 108 第十七章 乡民及市民 **节 中古时代乡农之状况 / 110 第二节 中古时代城市中之状况 / 112 第三节 中古时代之商业 / 114 第四节 中古时代商业之障碍一 / 115 第五节 中古时代商业之障碍二 / 116 第十八章 中古时代之文化 **节 近世各国语言文字之起源 / 118 第二节 德文、英文之起源 / 119 第三节 法国之传奇 / 120 第四节 法国南部诗人与骑士制度 / 121 第五节 中古时代之科学 / 122 第六节 中古时代之美术 / 124 第七节 中古时代之大学 / 126 第八节 中古时代之哲学 / 128 第九节 中古史初半期之回顾 / 129 第五卷 文艺复兴 第十九章 百年战争 **节 百年战争前之英国 / 132 第二节 百年战争之开始 / 134 第三节 百年战争中英法两国之状况 / 135 第四节 英国佃奴制度之废止 / 136 第五节 百年战争之后半期 / 137 第六节 英国之玫瑰战争 / 139 第七节 百年战争后之法国 / 140 第二十章 罗马教皇与宗教大会 **节 法王腓力与教皇之争权 / 143 第二节 移居阿维尼翁之教皇与威克里夫 / 145 第三节 教会之分离与比萨宗教大会 / 147 第四节 康斯坦斯宗教大会 / 148 第五节 巴塞尔及费拉拉宗教大会 / 151 第二十一章 意大利诸城及文艺复兴 **节 威尼斯城 / 152 第二节 米兰城 / 153 第三节 佛罗伦萨城 / 154 第四节 但丁 / 155 第五节 彼特拉克 / 156 第六节 古文学者 / 157 第七节 近世科学之发端 / 159 第八节 十四世纪之美术 / 160 第九节 十五世纪之美术 / 162 第十节 十六、十七两世纪之美术 / 162 第十一节 地理上之发见 / 163 第二十二章 十六世纪初年之欧洲 **节 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与哈布斯堡族领土之扩充 / 166 第二节 西班牙之兴起及查理五世之称帝 / 167 第三节 法王查理八世之入侵意大利 / 169 第四节 十六世纪初年欧洲之政情 / 171 第六卷 宗教改革及宗教战争 第二十三章 宗教改革以前之德国 **节 导 言 / 174 第二节 当日德国之政治状况 / 175 第三节 当日德国之实情及宗教改革之原因 / 176 第四节 **,宗教之热诚 / 177 第五节 第二,《圣经》之研究 / 178 第六节 第三,古文学者之讥评 / 178 第七节 伊拉斯莫斯之主张 / 179 第八节 第四,德国人之不满于教士 / 180 第二十四章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节 马丁·路德之家世 / 182 第二节 路德之赎罪券论文 / 183 第三节 莱比锡之辩论 / 185 第四节 路德与古文学者之关系 / 185 第五节 路德之攻击教会 / 187 第六节 教皇之下令及路德之反抗 / 188 第七节 查理五世之态度 / 189 第八节 沃尔姆斯公会及其议决案 / 191 第二十五章 德国之宗教改革(一五二一年至一五五五年) **节 路德之翻译《圣经》 / 193 第二节 改革家意见之分歧 / 194 第三节 骑士之激烈举动 / 195 第四节 教皇哈德良六世与纽伦堡公会(一五二二年) / 196 第五节 雷根斯堡之议决案 / 196 第六节 农民之叛乱及其平定 / 197 第七节 施派尔公会及新教徒名称之由来 / 198 第八节 奥格斯堡公会及新教徒之信条 / 199 第九节 《奥格斯堡和约》 / 200 第二十六章 瑞士及英国之宗教改革 **节 瑞士联邦之由来 / 202 第二节 兹温利之改革宗教 / 202 第三节 加尔文之改革宗教 / 204 第四节 英国之古文学者 / 204 第五节 亨利八世之离婚事件与沃尔西 / 205 第六节 亨利八世之叛离教皇 / 206 第七节 亨利八世之解散寺院及其三娶 / 207 第八节 爱德华六世与英国新教之成立 / 208 第九节 女王玛丽之恢复旧教 / 209 第二十七章 罗马旧教之改良与腓力二世 **节 特兰托宗教大会(一五四五年至一五六三年) / 210 第二节 耶稣社之运动 / 211 第三节 西班牙王腓力二世反对新教之热心 / 213 第四节 腓力二世对待尼德兰之苛虐 / 214 第五节 尼德兰之叛乱及荷兰之独立 / 215 第六节 法国新教之起源 / 217 第七节 法国新旧教徒之纷争 / 218 第八节 亨利四世时代之法国 / 219 第九节 伊丽莎白时代之英国 / 220 第十节 英国旧教之消灭 / 221 第十一节 十六世纪后半期历史之回顾 / 223 第二十八章 三十年战争 **节 战争之**步——波西米亚之叛乱及其失败 / 224 第二节 战争之第二步——丹麦王之援助新教徒及其失败 / 225 第三节 战争之第三步——瑞典王之援助新教徒及其失败 / 226 第四节 战争之第四步——法国之干涉及其结果 / 227 第五节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及战争之结果 / 228 第六节 科学时代之开始 / 229 下 篇 近世欧洲史 弁 言 绪 论 **卷 十七、十八两世纪之回顾 **章 英国国会与君主之争权 **节 詹姆士一世与君权神授之观念 / 248 第二节 查理一世与国会 / 249 第三节 查理一世之被杀 / 250 第四节 克伦威尔与共和时代 / 252 第五节 复 辟 / 253 第六节 一六八八年之革命 / 254 第七节 英国宪法之性质 / 255 第二章 路易十四时代之法国 **节 路易十四之地位及其性质 / 257 第二节 路易十四之提倡美术及文学 / 258 第三节 路易十四与四邻之争 / 259 第四节 路易十四与新教徒 / 261 第五节 西班牙王位承继战争 / 261 第三章 俄罗斯及普鲁士之兴起奥地利 **节 俄罗斯之起源 / 263 第二节 彼得大帝 / 264 第三节 普鲁士之勃兴 / 265 第四节 腓特烈大王之战争 / 267 第五节 波兰之分割,一七七二年、一七九三年及一七九五年 / 268 第六节 奥地利、玛利亚·特蕾莎及约瑟二世 / 270 第四章 英国、法国在印度及北美洲之竞争 **节 欧洲之扩充世界商业 / 272 第二节 英国与法国互争殖民地 / 273 第三节 北美洲英国殖民地之叛 / 275 第二卷 十八世纪之状况及改革 第五章 欧洲之旧制 **节 乡间之生活——佃奴制度 / 280 第二节 城市及各业公所 / 281 第三节 **与君主 / 283 第四节 基督教会 / 284 第五节 英国之国教及新教诸派 / 286 第六章 改革精神 **节 近世科学之发达 / 288 第二节 科学上之发见及改良精神之产生 / 290 第三节 政治上之新思想 / 292 第七章 法国革命以前之改革 **节 腓特烈二世、凯瑟琳二世及约瑟二世之改革 / 295 第二节 一六八八年后之英国 / 297 第三节 十八世纪之英国立宪君主及乔治三世 / 298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