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接受美学的中国“旅行”:整体行程与两大问题
QQ咨询:
有路璐璐:

接受美学的中国“旅行”:整体行程与两大问题

  • 作者:文浩
  •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513063999
  • 出版日期:2019年09月01日
  • 页数:264
  • 定价:¥6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13063999
    • 作者
    • 页数
      264
    • 出版时间
      2019年09月01日
    • 定价
      ¥66.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姚斯和伊瑟尔开创的接受美学在华传播和发展了30多年,已经发展成当代中国文学美学研究中较为成熟的理论批评话语。本书借鉴萨义德“理论的旅行”模型提出“问题域研究模式”,以“接受美学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和独特价值?”为核心问题,检视广义文艺学视域下接受美学中国化的整体行程(译介、研究和运用三阶段),探究“接受美学和重写文学史”“接受美学和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这两大问题域里中西文论和文化的深度对话史。
    目录
    导论 **节 选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第二节 选题的来由、目标和理论价值 第三节 接受史研究方法的运用和思考 **编 接受美学在西方的兴起和在中国的理论旅行 **章 接受美学概说 **节 接受美学的产生背景和理论来源 第二节 接受美学的主要观点 第三节 接受美学的理论贡献、主要局限和传播路径 第二章 接受美学在中国“理论旅行”的整体行程 **节 西方文论在中国“理论旅行”的一般行程 第二节 接受美学在中国“理论旅行”的三阶段 第二编 接受美学与重写文学史 第三章 接受美学和“重写文学史”的两种理解 **节 接受美学和狭义的“重写文学史” 第二节 接受美学和广义的“重写文学史” 第四章 文学史范式的转向之一:从政治到审美和历史的统一 **节 接受美学和当代中国的“重写”话语体系 第二节 “文学史悖论”和中国问题 第三节 为文学接受史正名 第四节 文学接受史范式中的读者主体地位 第五节 中国学者眼中的文学接受现象的民族特性 第五章 文学史范式的转向之二:阐释**的变化 **节 破旧���新的理论信号 第二节 以“期待视野” 重组文学史 第三节 作家影响史研究 第四节 共时性和历时性方法的运用 第三编 接受美学和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第六章 简说“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节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议题的时限和理论背景 第二节 何谓“转换”和怎样“转换” 第七章 接受美学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的可能性 **节 接受美学和中国古代文论的相似性 第二节 接受美学有助于“中国问题”的解决 第三节 中国学者的文化心态 第八章 比较视域下中国古代接受理论范畴命题的现代阐释 **节 概述 第二节 先秦两汉的“诗言志”等范畴命题和接受美学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唐宋的钟嵘“滋味”说等范畴命题和接受美学 第四节 元明清的王夫之“自得”说等范畴命题和接受美学 第五节 中国古代接受理论其他范畴命题和接受美学 第九章 比较视域下中国古代接受理论的民族特性研究 **节 从文学要素的关系看民族特性 第二节 从接受活动特征和接受研究的思维方式看民族特性 第三节 从批评语体看民族特性 第四节 从接受主体看民族特性 第五节 从接受理论架构的具体运作看民族特性 第六节 中国接受理论和西方接受美学异同的文化根源研究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对接受美学的接受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