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国际经济法(第五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国际经济法(第五版)

  • 作者:王传丽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274119
  • 出版日期:2019年10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4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国际经济法(第五版)/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级规划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并充分反映了现代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变化。该书由国际经济法总论和包括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经济贸易争议的解决等在内的若干分论部分组成。每章的结构包括提要、**问题、正文论述、法律应用和课后复习五个部分。本次修订,作者结合新生效的国际条约和有关司法解释对相关内容作了介绍和分析。
    文章节选
    提要
    本章是国际经济法的入门部分,以介绍国际经济法的基本概念以及基本问题为主,同时介绍了国际经济法的研究方法,为有志于研究国际经济法的人士提供方法论方面的指导。国际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它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国际经济关系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关系、国际投资关系、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国际税收关系、国际经济争议的解决等,因此,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经济争议解决是国际经济法的主要组成部分。相对该章而言,这些内容构成国际经济法的分论部分。本书的大部分内容介绍国际经济法分论的内容。
    **问题
    1.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和特征
    2.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的影响
    3.国际经济法如何理解市场、企业与政府的关系
    4.国际经济法的概念和特征
    5.国际经济法的渊源
    6.国际经济法的主体
    7.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节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
    一、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资本、人员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这种流动把全世界连接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各国在这一大市场中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从而实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经济全球化是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力量的扩大以及国际分工的深化,**之间相互依赖、紧密合作的产物。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历史过程,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扩展和深入。2两千多年前发端于中国古代秦汉时的“丝绸之路”,是世界上*早出现的经济全球化运动。①通过这条有名的横贯欧亚大陆的商道“丝绸之路”,中国开辟了通向外部世界的通道,并使之成为古代中国与欧亚大陆和平交流的纽带。“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创举,从此开始了中华文明与世界多个文明之间的相互接触和交流,在漫长的岁月中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法律等方面为促进全球化作出了独特贡献。这与15世纪欧洲的所谓地理大发现形成鲜明对比:自欧洲人登陆美洲,伴随着武力攻伐与殖民掠夺,欧洲海盗式资本主义开启。1848年马克思在他的名著《共产党宣言》中,描述了这一由西方工业化促成的经济全球化景象。此后,发源于欧洲的两次世界大战,带来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崩溃,终止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当代的经济全球化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全球化运动。它是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是市场力量以及国际分工的扩大和深化,是**之间相互依赖、紧密合作的产物。在21世纪,由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在更高的层次上重现了古代中国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实践,对未来经济全球化运动和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必将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总体趋势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受其他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经济全球化具有以下特征。
    1.市场全球化
    市场全球化意味着:(1)由于各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连成一体,形成了一个开放式的全球市场经济体制,通行的是价值规律和竞争原则。(2)较少的贸易壁垒和市场力的解放,使货物、资本、技术、信息、服务以及人员的跨越边界的流动成为可能,并且得到**发展。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WTO)发布的《2019年世界贸易报告》称,2018全球贸易总额(包括服务贸易)已达四十多万亿美元。其中商品出口额19.48万亿美元,服务贸易出口额5.8万亿美元,进口额18.87万亿美元,服务贸易额5.5万亿美元;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发布的《2018年世界投资报告》称,2017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达1.43万亿美元。(3)全球电子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不但为全球经济提供了一个没有国界的虚拟大市场,而且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有力工具。
    2.生产和消费全球化跨国公司已成为全球化经济活动的主体。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2008年世界投资报告》的统计,世界各国的跨国公司有8.2万家,它们在全球的子公司有70万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则在3.5万亿美元以上。跨国公司控制世界生产总量的40%左右,有些跨国公司的年产值甚至比一些中小**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还多。它们占有世界贸易总量的一半以上,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占世界贸易的2/3。它们还占有世界技术贸易的80%,并支持着大多数私人企业的研究和发展(R&D)。在全球贸易、投资、金融、技术(包括军事技术)以及全球文化中,跨国公司起着重要的作用。跨国公司的跨国生产和提供的服务活动,促进了人员的跨国界流动以及消费的全球化。3.经济全球化与地区内部的生产要素的流动(包括本土的、**的、区域性的)相辅相成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带动和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它们之间是一种复合的、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的关系。正如戴维?赫尔德所说的,一方面,区域化过程推动并且补充全球化的深入,在这一方面,经济区域化(如欧盟)并不是贸易和生产全球化的障碍,而是推动力;另一方面,这样的过程如果没有鼓励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的过程,那么也能够限制全球化。然而没有理由认为本土化或区域化与全球化是对立或矛盾的关系。
    目录
    目 录
    **章 导论 1
    **节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 1
    第二节 国际经济法的主体 12
    第三节 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19
    第四节 古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及其对国际经济法的影响 23
    第五节 国际经济法的体系与研究方法 39
    第二章 国际货物贸易法 42
    **节 国际货物买卖法 42
    第二节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49
    第三节 卖方和买方的义务 58
    第四节 违反合同的补救方法 61
    第五节 货物所有权与风险的转移 63
    第三章 国际服务贸易法 68
    **节 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68
    第二节 国际货物运输法 70
    第三节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法 92
    第四节 国际贸易支付法 95
    第五节 乌拉圭回合《服务贸易总协定》 106
    第四章 国际知识产权法 112
    **节 国际技术转让法概述 112
    第二节 国际许可协议 122
    第三节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136
    第五章 政府管理贸易的法律与制度 161
    **节 政府管理贸易的法律与制度概述 161
    第二节 政府管理贸易的法律与制度的经济学思考 162
    第三节 无条件*惠国待遇与有条件*惠国待遇原则的历史分析 176
    第四节 政府管理贸易的国内法制度 181
    第五节 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管理的法律制度 185
    第六节 区域与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204
    第六章 国际投资法 216
    **节 国际投资法概述 217
    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的法律形式 228
    第三节 国际投资担保制度 230
    第四节 国际投资争议与外交保护 237
    第五节 世界贸易组织与国际投资多边协议 243
    第六节 中外双边投资协定 245
    第七章 国际金融法 251
    **节 国际金融法概述 251
    第二节 国际货币制度 254
    第三节 国际融资的主要方式 260
    第四节 国际融资协议的共同条款 267
    第五节 国际融资担保 270
    第六节 跨国银行监管的法律制度 276
    第八章 国际税法 284
    **节 国际税法概述 285
    第二节 税收管辖权 288
    第三节 国际重复征税及其解决方法 292
    第四节 国际逃、避税及其法律管制 303
    第五节 国际税收协定 312
    第六节 中国对外税收协定 322
    第九章 国际经济贸易争议解决 325
    **节 国际经济贸易争议的种类和解决争议的方法 325
    第二节 选择性的解决争议的方法(ADR) 327
    第三节 国际经济贸易诉讼 330
    第四节 国际商事仲裁 336
    第五节 世界贸易组织的争议解决机制 352
    第六节 **与他国国民之间经济贸易争议的解决 363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