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四十年:理论与实践透视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四十年:理论与实践透视

  • 作者:龚秀国
  •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9001204
  • 出版日期:2019年10月01日
  • 页数:139
  • 定价:¥3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四十年:理论与实践透视》为经济学专著,从经济学特别是国际经济学的专业视角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探讨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发掘并总结那些可以承前启后并助力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经验。
    文章节选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四十年:理论与实践透视》:
    二、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实体经济改革
    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众所周知,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金融既可以“载舟”,促使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又可以“覆舟”,促使国民经济深陷危机和衰退。金融服务特别是**、稳健的金融服务不仅是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润滑剂,更是中国经济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并成功摆脱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的助推剂。
    然而,令人颇感遗憾的是,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机勃勃的创新创业相比,或与已成功跻身和雄踞世界工业产值**且已高度发达的中国实体经济相比,中国金融体系改革却显得严重滞后和很不协调,特别是金融市场效率或者资本市场效率很难与充满活力的实体经济相提并论。换句话说,如果我国金融市场或者资本市场效率能够得以进一步提升,那么我国实体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质量无疑将再上一个台阶,我国创新驱动与内需驱动的发展潜力无疑也将进一步被激发甚至迸发出来。
    实际上,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体系改革不仅不同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国有经济与国有企业改革,而且基本上沿袭了“车到山前��有路”式的改革思路:一方面是因为金融领域的改革大多触及宏观经济体制与宏观经济问题,很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基本上不允许“试错”和出乱子,这是与主要局限于微观经济领域的国有企业改革*不相同的地方;另一方面是因为政府为了减轻自己不堪重负的财政负担和确保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推行,还一直寄厚望于我国金融部门,所以我国金融部门自然而然地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后也是*难啃的“硬骨头”。
    纵观四十年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历程,人们不难发现,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不仅严重滞后于实体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而且严重缺乏系统全面且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换句话说,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通常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被动改革,改革举措也大多是基于重大事项或者局部问题的事后补救,明显缺乏积极主动适应实体经济发展需要并提供前瞻性与系统性金融服务的动力。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即将全面爆发的前夜,我国政府于1995年相继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从而明确中国人民银行行使**银行职能并着力维护金融稳定,同时着力推动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中国招商银行等六大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与股份制改造,并*终成功上市;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案正式生效,中国货币政策目标也由过去的“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修改为“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2003年,为了进一步加强银行业监管和保障货币政策独立,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即银监会)从中国人民银行正式脱离出来成为与中国人民银行同级的部级单位,我国“一行三会”(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与保监会)体制也由此诞生。
    2005年,国有上市公司在酝酿漫长的五年之后终于正式开始推行“股权分置改革”,并预期在二至三年内完成大部分国有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从而使国有股、法人股能够分批次获得上市流通权;同样是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终于在全球瞩目与众望所归的热切期盼中完成了第二次外汇管理体制重大改革,即人民币对美元一次性升值2.1%,同时放弃“钉住”美元并转而参考一篮子货币,人民币兑换非美元汇率浮动区间也由过去的0.3%扩大至3%。
    2015年8月11日,为了满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并为人民币*后利用五年一次的机会创造顺利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SDR的条件,虽然当时在“股灾”后中国面临国际资本大量外逃与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的巨大压力,但我国货币当局仍坚持背水一战,*终顺利完成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第三次重大改革,即**的“8·11”汇率体制改革,即人民币对美元一次性贬值3.1%,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也改由参考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国际市场行情与一篮子货币,同时对外国**银行、国际金融机构等开放中国外汇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人民币也于当年10月30日顺利获准加入SDR货币篮子。
    ……
    目录
    **章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四十年总论
    **节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背景、目标与路径
    第二节 中国已逐渐成长为一个伟大**
    第三节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再是一个梦想
    第四节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在路上

    第二章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四十年
    **节 1992年之前经济体制改革的艰难摸索
    第二节 确立市场经济体制让中国经济展现勃勃生机
    第三节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与关键
    第四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四十年的经验教训

    第三章 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四十年
    **节 中国积极拥抱经济全球化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第二节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经济迅速崛起
    第三节 中国外汇体制三次重大改革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第四节 “一带一路”建设促使中国经济再上新台阶

    第四章 中国经济学理论发展四十年
    **节 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时代性局限
    第二节 东西方交流促进中国经济学不断现代化
    第三节 对中国经济学研究与理论发展的几点思考

    第五章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与发展前景展望
    **节 中美贸易摩擦及其影响透视
    第二节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任重道远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