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哲学史(手绘插图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哲学史(手绘插图版)

  • 作者:冯友兰 薛晓源
  •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 ISBN:9787514617696
  • 出版日期:2020年01月01日
  • 页数:1024
  • 定价:¥9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冯友兰早年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是他于1928年到清华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期间所写。该书没有采取“信古”或“疑古”的态度,而是以“释古”的态度来写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与“经学时代”两个大段落。冯著《中国哲学史》不仅在当时得到了陈寅恪、金岳霖这两位审阅人的高度评价,而且至今仍然备受赞扬。例如,张世英说,“《中国哲学史》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史论结合、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的**部哲学史著作。……把史论结合得那么紧密,把中国哲学史讲得那么有条理、那么清晰,而且贯穿着自己的观点,不人云亦云,到现在还****”。
    文章节选
    此书**篇出版于民国二十年,全书出版于民国二十三年,距今已十余年矣。在此十余年中,吾之思想有甚大改变。假使吾**重写《中国哲学史》,必与此书,大不相同。然所以不即重写者,一因写历史书必须“无一字无来历”。战时播迁,需用书籍不备。再因近来兴趣,自中国哲学史转至中国哲学及哲学。此三者或多混为一谈,而实则并非一事。因此之故,改弦更张,势所不能。惟全书出版后,陆续写有《原儒墨》、《原儒墨补》及《原名法阴阳道德》三篇,刊入《中国哲学史补》;又与张可为君同写有《原杂家》一篇,此四篇论先秦诸家之起源,可补此书所未备。又写有《孟子养气章解》,了解《孟子》,亦为此书所未及,故并列入附录,以备读者之参考。又吾*近对于中国哲学之了解,见于*近写成之《新明道》���一名《中国哲学之精神》)一书,亦可备读此书者之参考。冯友兰 民国三十三年四月
    目录
    自 序一 / xi 自 序二 / xiii 自 序三 / xv **篇 子学时代 **章 绪论 / 003 (一)哲学之内容 / 003 (二)哲学之方法 / 009 (三)哲学中论证之重要 / 010 (四)哲学与中国之“义理之学” / 011 (五)中国哲学之弱点及其所以 / 012 (六)哲学之统一 / 014 (七)哲学与哲学家 / 018 (八)历史与哲学史 / 019 (九)历史与写的历史 / 020 (十)叙述式的哲学史与选录式的哲学史 / 023 (十一)历史是进步的 / 024 (十二)中国哲学史取材之标准 / 025 第二章 泛论子学时代 / 027 (一)子学时代之开始 / 027 (二)子学时代哲学发达之原因 / 029 (三)子学时代之终结 / 035 (四)古代大过渡时期之终结 / 041 (五)古代著述体裁 / 042 第三章 孔子以前及其同时之宗教的哲学的思想 / 045 (一)鬼神 / 045 (二)术数 / 050 (三)天 / 053 (四)一部分人较开明之思想 / 054 (五)人之发现 / 056 第四章 孔子及儒家之初起 / 065 (一)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 / 068 (二)孔子对于传统的制度及信仰之态度 / 075 (三)正名主义 / 080 (四)孔子以述为作 / 084 (五)直、仁、忠、恕 / 087 (六)义利及性 / 094 第五章 墨子及前期墨家 / 097 (一)关于墨子之考证 / 097 (二)《经》、《经说》及《大取》、《小取》,六篇之时代 / 101 (三)墨者为一有组织的团体 / 102 (四)墨子哲学为功利主义 / 105 (五)何为人民之大利 / 108 (六)兼爱 / 112 (七)宗教的制裁 / 116 (八)政治的制裁 / 120 (九)余论 / 124 第六章 孟子及儒家中之孟学 / 127 (一)孟子之抱负及其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 / 127 (二)孟子对于周制之态度 / 130 (三)孟子之理想的政治及经济制度 / 132 (四)性善 / 139 (五)孟子反功利 / 146 (六)天、性及浩然之气 / 147 第七章 战国时之“百家之学” / 151 (一)杨朱及道家之初起 / 152 (二)陈仲子 / 162 (三)许行、陈相 / 163 (四)告子及其他人性论者 / 164 (五)尹文、宋 / 166 (六)彭蒙、田骈、慎到 / 174 (七)驺衍及其他阴阳五行家言 / 179 第八章 《老子》及道家中之《老》学 / 189 (一)老聃与李耳 / 189 (二)《老》学与庄学 / 192 (三)楚人精神 / 195 (四)道德 / 196 (五)对于事物之观察 / 200 (六)处世之方 / 203 (七)政治及社会哲学 / 205 (八)《老子》对于欲及知之态度 / 207 (九)理想的人格及理想的社会 / 209 第九章 惠施、公孙龙及其他辩者 / 211 (一)辩者学说之大体倾向 / 211 (二)惠施与庄子 / 216 (三)《天下篇》所述惠施学说十事 / 218 (四)惠施与庄子之不同 / 222 (五)公孙龙之“白马论” / 224 (六)公孙龙所谓“指”之意义 / 227 (七)公孙龙之“坚白论” / 228 (八)公孙龙之“指物论” / 230 (九)公孙龙之“通变论” / 232 (十)“合同异”与“离坚白” / 235 (十一)《天下篇》所述辩者学说二十一事 / 236 (十二)感觉与理智 / 240 第十章 庄子及道家中之庄学 / 241 (一)庄子与楚人精神 / 241 (二)道、德、天 / 243 (三)变之哲学 / 246 (四)何为幸福 / 247 (五)自由与平等 / 251 (六)死与不死 / 256 (七)纯粹经验之世界 / 260 (八)**的逍遥 / 264 (九)庄学与杨朱之比较 / 265 第十一章 《墨经》及后期墨家 / 267 (一)战国时墨家之情形 / 267 (二)《墨经》中之功利主义 / 269 (三)论知识 / 272 (四)论“辩” / 279 (五)《墨经》中“同异之辩” / 284 (六)《墨经》中“坚白之辩” / 287 (七)《墨经》对于其他辩者之辩论 / 292 (八)《墨经》对于兼爱之说之辩护 / 294 (九)对于当时其余诸家之辩论 / 296 第十二章 荀子及儒家中之荀学 / 301 (一)荀子之为学 / 301 (二)荀子对于孔子、孟子之意见 / 303 (三)荀子对于周制之意见 / 304 (四)天及性 / 307 (五)荀子之心理学 / 310 (六)社会**之起源 / 314 (七)礼论、乐论 / 316 (八)王霸 / 318 (九)正名 / 321 第十三章 韩非及其他法家 / 329 (一)法家之学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之趋势 / 329 (二)法家之历史观 / 333 (三)法家之三派 / 335 (四)三派与韩非 / 338 (五)法之重要 / 339 (六)正名实 / 341 (七)严赏罚 / 343 (八)性恶 / 344 (九)无为 / 347 (十)法家与当时** / 351 第十四章 秦汉之际之儒家 / 353 (一)关于礼之普通理论 / 353 (二)关于乐之普通理论 / 358 (三)关于丧礼之理论 / 360 (四)关于祭礼之理论 / 365 (五)关于婚礼之理论 / 370 (六)关于孝之理论 / 372 (七)《大学》 / 376 (八)《中庸》 / 382 (九)《礼运》 / 389 第十五章 《易传》及《淮南鸿烈》中之宇宙论 / 391 (一)《周易》之起源及《易传》之作者 / 391 (二)八卦及阴阳 / 396 (三)宇宙间诸事物之发展变化 / 400 (四)宇宙间事物变化之循环 / 401 (五)易象与人事 / 403 (六)《淮南鸿烈》中之宇宙论 / 409 第十六章 儒家之六艺论及儒家之独尊 / 413 (一)儒家之六艺论 / 413 (二)儒家所以能独尊之原因 / 417
    第二篇 经学时代 **章 泛论经学时代 / 423 第二章 董仲舒与今文经学 / 429 (一)阴阳家与今文经学家 / 429 (二)阴阳家思想中之宇宙间架 / 431 (三)董仲舒在西汉儒者中之地位 / 434 (四)元、天、阴阳、五行 / 435 (五)四时 / 438 (六)人副天数 / 441 (七)性情 / 443 (八)个人伦理与社会伦理 / 446 (九)政治哲学与社会哲学 / 451 (十)灾异 / 455 (十一)历史哲学 / 457 (十二)春秋大义 / 462 第三章 两汉之际谶纬及象数之学 / 469 (一)纬与谶 / 469 (二)所谓象数之学 / 472 (三)阴阳之数 / 476 (四)八卦方位 / 478 (五)卦气 / 480 (六)孟喜、京房 / 482 (七)音律配卦 / 486 (八)其他纬书 / 488 (九)阴阳家与科学 / 492 第四章 古文经学与扬雄、王充 / 493 (一)“古学”与刘歆 / 493 (二)扬雄 / 495 (三)王充 / 505 第五章 南北朝之玄学(上) / 517 (一)玄学家与孔子 / 517 (二)何晏、王弼及玄学家之经学 / 518 (三)阮籍、嵇康、刘伶 / 527 (四)《列子》中之唯物论及机械论 / 534 (五)《杨朱篇》中放情肆志之人生观 / 536 第六章 南北朝之玄学(下) / 545 (一)向秀与郭象 / 545 (二)独化 / 549 (三)宇宙间事物之关系 / 552 (四)天然及人事之变化 / 554 (五)“无为” / 557 (六)“圣智” / 559 (七)“逍遥” / 563 (八)“齐物” / 564 (九)“至人” / 568 第七章 南北朝之佛学及当时人对于佛学之争论 / 571 (一)中国佛学与中国人之思想倾向 / 571 (二)佛家与道家 / 574 (三)“六家七宗” / 577 (四)僧肇所讲世界之起源 / 585 (五)僧肇之不真空义 / 588 (六)僧肇之物不迁义 / 589 (七)僧肇所说之圣人 / 591 (八)僧肇之般若无知义 / 593 (九)道生之顿悟成佛义 / 594 (十)当时对于神灭神不灭之辩论 / 603 第八章 隋唐之佛学(上) / 609 (一)吉藏之二谛义 / 609 (二)玄奘之《成唯识论》 / 612 (三)法藏之《金师子论》 / 634 第九章 隋唐之佛学(下) / 649 (一)天台宗之《大乘止观法门》 / 649 (二)慧能、神会、宗密 / 666 第十章 道学之初兴及道学中“二氏”之成分 / 691 (一)韩愈 / 692 (二)李翱 / 695 (三)道学与佛学 / 702 (四)道教中一部分之思想 / 703 (五)道教中之科学精神 / 706 第十一章 周濂溪、邵康节 / 709 (一)周濂溪 / 709 (二)邵康节 / 719 第十二章 张横渠及二程 / 735 (一)张横渠 / 735 (二)程明道与程伊川 / 748 第十三章 朱子 / 791 (一)理、太极 / 773 (二)气 / 779 (三)天地人物之生成 / 782 (四)人物之性 / 785 (五)道德及修养之方 / 790 (六)政治哲学 / 792 (七)对于佛家之评论 / 795 第十四章 陆象山、王阳明及明代之心学 / 799 (一)陆象山 / 799 (二)杨慈湖 / 804 (三)朱陆异同 / 808 (四)朱子以后之理学 / 813 (五)陈白沙与湛甘泉 / 813 (六)王阳明 / 815 (七)王龙溪及王心斋 / 832 第十五章 清代道学之继续 / 837 (一)汉学与宋学 / 837 (二)颜李及一部分道学家 / 838 (三)戴东原 / 849 第十六章 清代之今文经学 / 865 (一)清末之立教改制运动 / 865 (二)康有为 / 867 (三)谭嗣同 / 875 (四)廖平 / 883 (五)经学时代之结束 / 891 附录一:审查报告三篇 / 893 附录二:第二篇 第五章 异文 / 907 附录三:《中国哲学小史》 / 931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