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内经针法-刺络放血疗法
QQ咨询:
有路璐璐:

内经针法-刺络放血疗法

  • 作者:李平华 孟祥俊
  •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21413502
  •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01日
  • 页数:251
  • 定价:¥4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内经针法:刺络放血疗法》作者多年反复研读《内经》刺络有关知识,尽量还原《内经》有关刺络放血的原意,对其散在的刺络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归纳、总结、提炼、升华,并与中医理论、临床**进行了有机对接,形成了系统的刺络疗法。
    《内经针法:刺络放血疗法》是一部实用性参考书,易于学习、运用,适于针灸科、康复科、骨科等临床工作者阅读、参考。
    文章节选
    《内经针法:刺络放血疗法》:
    病因病机
    本病以正气虚弱,气血不足、精血亏虚,经脉失养为本,而尤以阳气不足,温煦失司,经脉痹阻为主,风寒湿邪、痰浊、瘀血痹阻经脉,流注关节为标,标本兼顾,发为本病。经脉与督脉、手足阳明经、足太阴经等相关。
    诊断
    本病好发于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2~3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发年龄为40~60岁。临床常见几种类型如下。急进型:起病急骤,病情严重,愈发愈甚,持续发展,则病情难以控制,直至关节变形致残,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约占10%。波浪形:病情起伏,波动不稳,缠绵不休,缓解与复发交替出现,迁延多年,对机体消耗甚大,造成全身情况差,形体消瘦,影响患者情绪,此型患者占绝大多数。弛缓型:发病起始重笃,经过及时**,病情得到控制,然后逐渐趋向缓和、稳定,甚至自然缓解,占10%-15%。
    1.症状
    (1)晨僵:晨僵是本病的重要诊断依据之一,即患者晨起后或经过一段时间静息后,受累关节出现僵硬、活动受限。是由于患者不活动,关节周围组织水��所致。随着关节活动增加,组织间液逐渐吸收,而使晨僵缓解。晨僵**生于手部关节,僵硬不适,不能握拳,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全身关节的僵硬感。晨僵的时间与病变程度相一致。
    (2)疼痛:*突出的症状是疼痛,程度与病变轻重和个体耐受性有关,常因天气变化、寒冷刺激、情绪波动、疲劳等因素加重。是由于滑膜炎症引起关节腔内压**和炎症代谢产物堆积,产生对游离神经末梢过度的伤害性刺激所致。初期可表现为指、腕、趾、踝等小关节游走性疼痛。一旦关节肿胀,则疼痛时间开始相对固定,往往持续6周以上,而且当一处关节症状尚未消失时,另一处关节又出现疼痛,即此处未消,他处又起。疼痛往往呈多发性、对称性。随着病变进展,肘、肩、膝、髋、颈椎可相继受累。活动期疼痛剧烈、持续,压痛明显,而缓解期多为钝痛。
    (3)肿胀:由于关节腔内渗出液增多,滑膜增生以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炎性改变所致。关节周围均匀性肿大,少数发红。肿胀在四肢小关节显而易见,手指近端指间关节梭形肿胀是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征性改变,多发生在中指。其次肿胀可出现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
    (4)活动障碍:活动障碍为本病常见的体征。早期常由于炎性渗出、疼痛、肿胀而出现活动受限,肿胀消失后活动功能恢复正常。随着病情发展,关节周围肌肉萎缩,滑膜绒毛状增生的肉芽组织压迫和销蚀软骨后使关节间隙变窄,活动受限。继续发展,关节内发生纤维及骨性融合,*终使关节活动功能完全丧失。
    (5)关节畸形:晚期表现为关节畸形。由于关节周围肌肉、韧带等破坏,使关节产生某种特殊的畸形和运动异常。
    (6)皮下结节:20%的患者出现皮下结节,多出现于关节隆突部位,如肘关节鹰嘴处,腕及指部伸侧,也可见于滑膜囊和腱鞘部位。呈圆形或卵圆形,一般直径2-3mm。质地坚硬,无触痛,在皮下可自由移动,也可与深层组织粘附。
    (7)类风湿性血管炎:为血管的炎性改变,管腔狭窄,血栓形成,血管闭塞,表现为指趾坏疽、甲床瘀斑和内脏损害等。
    (8)其他全身并发症:常伴有全身疲乏感、食欲不振、消瘦、手足麻木和刺痛等。心脏损害表现为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肺损害表现为类风湿性胸膜炎、弥散性肺间质纤维化、类风湿尘肺等。眼损害表现为巩膜炎、角膜结膜炎、穿孔性巩膜软化。本病还可发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等多脏器损害。
    ……
    目录
    总论
    **章 气血与经络
    **节 气血
    第二节 经络
    第三节 脏腑、气血与经络的关系
    第二章 络脉
    **节 络脉病的病因病机
    第二节 经络病的诊断
    第三节 刺络放血的作用
    第四节 刺络放血的部位
    第五节 刺络放血的针具
    第六节 刺络放血原则
    第七节 刺络放血的方法
    第八节 刺络放血频率、次数
    第九节 刺络放血的出血情况
    第十节 《内经》应用刺络放血**的病证
    第十一节 刺络放血的注意事项

    各论
    第三章 骨伤科疾病
    **节 落枕
    第二节 颈椎病
    第三节 肩周炎
    第四节 网球肘
    第五节 肋软骨炎
    第六节 急性腰扭伤
    第七节 腰肌劳损
    第八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
    第九节 腰椎椎管狭窄症
    第十节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第十一节 股骨头缺血坏死症
    第十二节 股外侧皮神经炎
    第十三节 增生性膝关节炎
    第十四节 慢性膝关节滑囊炎
    第十五节 踝关节扭伤
    第十六节 足跟痛
    第十七节 不安腿综合征
    第十八节 类风湿关节炎
    第十九节 强直性脊柱炎
    第二十节 痛风
    第四章 外科疾病
    **节 阑尾炎
    第二节 痔疮
    第三节 急性淋巴管炎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