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人在棘闱:作为“行动”的科举及其心态揭秘
QQ咨询:
有路璐璐:

人在棘闱:作为“行动”的科举及其心态揭秘

  • 作者:张延昭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20156523
  •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01日
  • 页数:391
  • 定价:¥14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人在棘闱:作为“行动”的科举及其心态揭秘》借助空间社会学、心态史学等理论,在研读相关史料的基础上,结合这个空间的建筑学原理,指出这是一个具有双重意义的制度化空间,一方面表征着“礼乐”“求贤”,而实质上则是利用建筑学的物理功能而进行监督、隔离的规训空间。
    同时,空间也是社会实践本身,它以隐性的方式参与着发生在这个空间之内的种种活动;这个空间附丽于科举制度,既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而逐渐建构起来,更由于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人在其中的种种活动而彰显意义。
    因此,该书将笔触延伸至这个空间之中的形形色色的活动,描述支持着这些活动背后的种种心态,从而使得这个空间的实质,以及主导着建构这个空间的某些“精神”层面的东西得以澄明。
    文章节选
    《人在棘闱:作为“行动”的科举及其心态揭秘》:
    不过,研究在这个密闭空间中的人的活动与心态,仅仅从上面所引之宏观描述,还是不足以说明问题的。因此,使用一些来自其他人特别是承担某种具体任务的人——如考官中之内帘官,与任务明确单一,就是“考试”以博取功名的考生的相关记载,运用细腻一些的笔调,来呈现他们在这个封闭空间中,到底是以一种怎么样的心态在活动,亦即在这个空间中所进行的各种或明或暗的“互动”,是下文所要探讨的**所在。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能仅仅为了行文的方便起见,而只根据在这个空间中活动的群体来安排章节,从而将本部分内容分为两大块,��是考官,二是考生,尽管他们是在这个空间中进行活动的主体,并且,都是被规训的对象(尽管对于考官而言,内外帘官有所体现的规训意蕴有所不同)。因此,笔者所论述的**,就主要放在活动于这个空间的各个群体之间的各种互动上。
    很明显,在这个空间中进行活动的群体,主要就是考官与考生。从名义与功能上而言,他们分别属于“规训”与“被规训”的两个群体。前者执行朝廷功令;后者自从接受蒙学教育起始,若家庭认为可以参与科举,从而使家庭保持、维护或者取得较高的社会地位,那么其就必须在接受教育的内容、形式上接受这些功令,只不过参加考试,只是检验接受“规训”达到什么程度罢了。这在一定程度而言,这两个群体之间存在“合作”,并且,从科举制度的根本性质而言,也可以算是朝廷与“士人”之间的合作;朝廷拿出一定数量(后来发展成为较大数量)的官员职位,提供给“士人”,使之在一定的制度保障下来获得这些职位。
    但我们应该注意到的是,这种“合作”本身,是在双方都严格遵守朝廷“功令”的前提下进行的。这些“功令”以规章制度的形式确定了双方在“科场”这个空间里各自的职责:前者代表朝廷,具体进行命题、组织考试、批阅试卷并进行等级确定、*终录取等工作,看起来只要按照程序来进行,不会有什么问题产生。但在事实上,世界是极度复杂的,“世界的可能性超出系统对其反应能力所及的范围”,各种“功令”的变化远远追不上以“考生”为前台而实际在其背后存在一个更为广泛、人员组成更为复杂的多个群体可能产生的各种活动,正如有论者所言:“**选士之法……其典至慎且重也。历经题定科场条例,既详且悉,自当确守无敦。但人情易于玩偈,法久或多懈弛,保无有苟且希悻之人,明不畏王法,幽不畏鬼神,冒昧罔行,走险如鹜者。上负皇上举选之心,下沮寒士读书之气,莫此为甚。”
    因此,这些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或明或暗的各种危险,这些危险或在考试放榜后猝发,使得当事各方不及应变,遂酿成重大事件;或潜伏一时,在数月数年后爆发,成为打击政敌的借口。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考官”也是被规训的对象。
    ……
    目录
    导论 何为及何以为“棘闱”
    序篇 表征与规训——“棘闱”的空间意蕴探析
    一 “贡院”——“取士”与“至公”的表征空间及其呈现
    二 “棘闱”——“封闭”、“隔离”与“监督”的规训空间及其生成
    正篇 人在棘闱

    **章 入闱——“盛事”的背后
    一 “显轿”与其后的“铡刀盒子”——入闱“皇皇大典”的背后
    二 “点名识认”与“搜检怀挟”——考生入闱的规训

    第二章 在闱之一——考官被“锁院”之苦况
    一 考官群体的形成
    二 荣耀、激动与恐惧——被“锁院”考官之复杂心态
    三 拟题与衡文——被锁院考官的工作压力与所承担风险
    四 疾病与死亡——隔绝状态下的考官生活苦况

    第三章 在闱之二——“风檐寸晷”之下的考生
    一 考生群体——“风檐寸晷”中失语的存在
    二 “身体”在号舍之中
    三 号舍之中作文完卷之苦况
    四 发生在号舍之中的种种离奇之事及其解释
    五 “号舍文学”的产生

    第四章 在闱之三——“功令”下的多重“互动”及其呈现
    一 唱和、礼仪、科层及其他不便言说者——考官群体之间的互动
    二 竞争与合作——考生之间的互动
    三 “服从”与“反抗”——考生群体与考官群体之间的互动

    末篇 走出“棘闱”(代结语)
    征引文献
    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