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新民说·春秋花果:王鼎钧自选集
QQ咨询:
有路璐璐:

新民说·春秋花果:王鼎钧自选集

  • 作者:王鼎钧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59824660
  • 出版日期:2020年02月01日
  • 页数:312
  • 定价:¥5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王鼎钧从事文学创作长达半个世纪,出版著作近四十种,《春秋花果:王鼎钧自选集》是从他既有的作品中精选集结而成的。本书精选王鼎钧散文、杂文、小品等二十八篇,分为三辑,**辑直指本心,第二辑直指地心,第三辑直指文心,包括《竞争五帖》《疏压四帖》《我们还得思考》《海上尺牍》《匆匆行路》《看不透的城市》《崔门三记》《古典诗变奏》《声音》等篇章。 王鼎钧的文学作品往往围绕历史背景下的个人、人性、现代性等方面展开。如《竞争五帖》,就如何竞争这个问题从五篇小文章展开论述,通过细致入微的体察和智慧的省思,教人要加强发挥自己的优点,没有优点要培养和学习……
    文章节选
    竞争五帖 广播和报纸的竞争
    报纸,广播,都向大众传播信息。报纸让人“读”到信息,它希望读信息的人越多越好,广播让人“听”到信息,它希望听信息的人越多越好,彼此有竞争。 中国人一向相信白纸黑字,认为“眼见为实,耳听是虚”,广播只能听见,好像居于劣势。但是广播从业人员并不这样想,他认为“我能让人听见,而你只能让人读到”,于是昂然走向战场。 既然“只能听见”,它就充分利用人的听觉。它把信息分成三种,有些信息全部可以直接用听觉接受,例如音乐演奏,要紧的是让人听到乐声,演奏者的面貌姿态是多余的。在这方面,听广播胜过读报纸。广播从业人员努力挖掘这一类信息,以形成自己的特色。 有些信息可以直接听到一大部分,听不到的那一部分可以转述,例如新年放鞭炮、舞龙、舞狮,充分传达了兴奋热烈的气氛,穿新衣戴���帽再由播报员补充。在这方面广播和报纸可以互争雄长。报纸除了文字叙述还可以刊登照片,歌星登台献唱,能从照片中一窥她的长相和台风,当然可以争取读者,于是报纸来个图文并茂,并且把照片放大。 有一些信息完全没有声音,例如科学家破解了人类的基因组合,并且能够加以“编辑”,控制人类的遗传。传播这一类信息,报纸占绝大的优势,广播完全退出竞赛。 还有,新闻报道要快要早,新闻发生了,大家都来采访,广播记者回到电台立刻可以播出,报纸记者的稿子还要经过编排、印刷、发行,即使特别出“号外”也要三四个小时。广播刻意发挥它这个先天的优势,出现了转播车,选举一面开票电台一面广播,群众一面游行电台一面广播,飞机失事了,广播记者在满地残骸之间一面游走一面广播。 通常,人在做事的时候一心不能二用,但是主妇可以一面听广播一面缝纫,学生可以一面听广播一面做功课。尤其是“电晶体”问世以后,收音机的体积越来越小,你我可以一面散步一面听广播,可以一面开车一面听广播,这样一来,广播可以固守它的黄金三角洲,即使后来电视和网络兴起,也不能把它吞没。 学者总结战况,归纳成一句真言:“和同类竞争,要针对敌人的弱点,夸大自己的优点。” 报纸和电视的竞争
    我们读报纸的时候不能看电视,看电视的时候不能读报纸,两者互相排斥,竞争激烈。 电视的长处是用画面呈现资讯,观众能看见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能看见英国王子在大教堂结婚,能看见世界运动会女子游泳赛**跳水。可是人有一长,必有一短,电视也不能没有画面,而许多大事是没有画面的。商场钩心斗角,哪有画面?战场运筹帷幄,哪有画面?谁见过正义、真理的画面是什么样子? 没有画面,只有靠语言说明,而电视并不允许你长篇大论、滔滔不绝。同样一个人,他坐在电视机前面的时候没有耐性。电视对他说话,只能简单明了、点到为止,而报纸可以做深度报道。 众所周知,美国有社会福利制度,积弊甚深,很多人隐瞒收入,要**替他付医药费,很多人把财产转到儿女名下,要**维持他的生活,很多人自己有房子出租,还要政府替他付房租。美国总统发出怒吼,要彻底整顿,大众希望从传播媒体看到代表性的案例,电视台能拿出画面吗?报纸可以拨出三大版篇幅来满足读者,电视不能。 有些资讯可以转成画面,但是要花很多钱。电视推出节目,先要找广告,没有广告收入就没有节目制作费。例如电视从业者早就知道吸烟有害,不能推出戒烟的节目,直到戒烟成为社会运动,公益团体出钱。环保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首要问题,何等重要,我们长年看电视,对环保的印象很淡,对明星的红唇、观光的景点印象甚深,宣传环保就得要求**延缓开发,要求大众降低消费、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商人对这样的节目没有兴趣。报纸对这一类事情宣传得比较快,也比较多。 为了和电视竞争,报纸不再严格维持没有意见也没有情感的“纯净新闻”,使新闻报道有深度也比较活泼。报纸也发展作者署名的专栏,综合使用记叙、论说和抒情的语言,形成一种新的文体。报纸也放大了作者的照片,大到吓人一跳。电视新闻的照片太规矩了,为了竞争,某些报纸组织了“狗仔队”,摄影记者跟踪名人窥探隐私。 竞争如战争,难免有人“以诈立,以利动”。传统的新闻学主张电视不可竞争,报纸只可有限度竞争。但是现代显学主张竞争,在竞争中接受大众的选择。 电影和电视的竞争
    电视用画面加上声音传播信息,可以说是把电影送到你家客厅里来,你不用衣冠整齐开车出门,不用找停车位,不用排队花钱买票,节省很多开支。电视一出,抢走了大量的电影观众。 电影业开始在影片中穿插情节,嘲笑电视,例如少年人从电视节目中学会了喝酒,变成一个酗酒的无赖。例如说电视是杀死时间的工具,人老了,什么也不能做了,坐在电视机前面等死。有一个老人退休了,亲友们登门慰问,合资买来一台电视机送给他,不料另一个公司听说他退休,马上来请他去上班,亲友们又登门祝贺,把电视机搬回去,认为他用不着了。 单单是“吃醋”当然没有用,你得展开业务,起来与电视竞争。做法呢,还是那句老话:“针对敌人的弱点,夸大自己的优点。” 起初,彩色节目成本高,电视只有黑白,电影业立刻停拍黑白片,改拍彩色片。电影界本来有一种说法,黑白片才是艺术,彩色片不是。现在断然修改他们的美学,人的眼睛生来是看彩色的,色盲的病患才只见黑白。当年流行黑白片还有一个原因,彩色片的颜色不自然,难看,好莱坞首先推出“特艺七彩”,不久又改进为“特艺十彩”,使彩色画面能引起美感。 那时电视机的画面小,通常是十七英寸、十九英寸、二十一英寸,电影立刻放大他们的银幕,而且一不做二不休,把戏院的整面墙都修成银幕。银幕本来是长方形,长宽有一定的比例,称为“黄金律”,大银幕断然打破这个规律,改成阔银幕。大银幕一出,天广地阔,表现千军万马、千山万水,万国衣冠拜冕旒、万紫千红总是春,看来真是夺神炫目、摇荡心灵。电影题材、导演手法、美工布景跟着改变,在音响效果方面也做出重大的改革,称为“立体声”。戏院的扩音系统全新改装,雷声隆隆,就在你头顶上碾过,炮声隆隆,就在你前后左右炸开。电视无论如何不能给你这样丰富的享受。 如果竞争到此为止,那是岁月静好。可是电影业一不做、二不休,他知道电视进入家庭,你我被动接受节目,家庭中要保护未成年子女,节目中不能有色情和暴力,他把这个看成弱点了。你我进电影院是主动接受节目,可以不带孩子,电影剧情可以有某种程度的色情和暴力,电影业把这个看成自己的优势了。“针对敌人的弱点,夸大自己的优点”,好莱坞的头牌明星也纷纷脱光,而且进一步不只是脱光。 竞争定律
    “夸大自己的优点,攻击对方的弱点”,这个“秘诀”,也可以用于我们处世做人。 汽车的长途客运是怎么发展的?它的速度比火车慢,路线也不如铁路平直近捷。经营汽车客运的人索性让公路多转几个弯儿,经过山旁水涯,让乘客饱看亭台园林,一面赶路,一面游览,而且在风景优美的地方停车散步。这样取长补短,公路的长途客运业务仍然蒸蒸日上。 有些女孩子是天生丽质,打扮起来光艳照人,喜欢代购和逛时装公司,手帕掉在地上懒得自己弯腰,动不动噘起小嘴使性子。她们这样反而显得“可爱”。另外有些女孩子属于贤妻良母一型,她们应该注意学习缝纫、烹调、护理常识,体贴别人,多微笑,少发表意见。这样的女孩子也很可爱。 假定小张会说三种外国语言,就该努力提高这种技能。如果他服务的机关要他接待外宾,他该欣然应命。如果这种例外的“公差”竟习以为常,他该觉得高兴,他已有机会“充分夸大自己的优点”。先贤为什么教我们不辞劳怨?无非要我们尽量“夸大”( 这两个字改成“发挥”好不好? ) 优点而已!好逸恶劳,避重就轻,变成一个“乏善可陈”的人物,任凭他人表现才能,不啻是长年引颈承受劈面而来的耳光。 如果一步跨入社会,张皇四顾,别紧张,先检点自己有什么优点,而不是专挑别人的缺点。自己有优点,要加强、要发挥,自己没有优点要培养、要学习。每一个机构、每一个职位都有弹性,你可以多做,也可以少做,甚至有时候可以不做,不要选择那少做和不做,还自以为比人家聪明。 争夺回忆录
    麦克阿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名将,用不着介绍了吧?在这里还是要来个附注:大战中,依盟军的规划,中国战场归他指挥,大战胜利后,他率领盟军占领日本,中国跟他交涉过多次。朝鲜战争时,他曾竭力主张越过鸭绿江进入中国东北,因此遭美国总统杜鲁门罢黜。 因此,麦克阿瑟*后隐居在旅馆里写成的回忆录,台湾的读者非常希望先睹为快,但是台湾的报纸买不到中文的版权。那时台湾还没有加入国际版权公约,有一家报纸暗度陈仓,他知道日本的《读卖新闻》买到日文的版权,决定从日文版转译。 方法很笨,但是只有他们想到,他们驻东京的特派员,每天早晨买一份《读卖新闻》,委托台湾中华航空公司的空中服务人员带到台北,报馆派人按时在机场守候。以下当然是编译加班,工厂排版,第二天早上见报。 回忆录当然是由幼年写起,可是媒体处理新闻,把读者*关心的事情放在*前面,让读者先知道,所以《读卖新闻》先从麦克阿瑟占领日本开始连载,台湾的这家报纸也跟着从占领日本开始,成为这部回忆录一个奇特的版本。 天下事不能尽如人意,有**,不知为什么,台湾中华航空公司的班机上没有带来这份日文的报纸,中文版的连载势将中断**,这是大忌,报馆老板束手无策。幸亏他的编译主任了得,他想到**之中还有其他**的航空班机由东京飞来,飞机上可能有日本乘客,这人可能在登机之前随手买了一份《读卖新闻》。他悄悄告诉专跑机场新闻的记者,教他回到机场办一件事:由东京来的班机降落后,请机场广播告诉机上的乘客,把报纸放在座位上再离开。然后记者登机,寻找当天他们需要的那一份报纸。 这就要看那位记者的能力了,报馆除了要记者抢到新闻,还常有这一类的不时之需,所以当一个红牌记者不容易。这位记者不负众望,第二天,麦克阿瑟的回忆录顺利见报。 这本由麦克阿瑟亲笔写成的回忆录,我们后来都读到根据英文版译成的中文书,今天渔樵闲话,内容实在平常,比起丘吉尔战后写的回忆录差远了。他有武略,无文才,回忆录在当时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后来有些历史价值,在今天没有文学价值。 (选自《人生试金石》)
    目录
    **辑?直指本心 竞争五帖 003 疏压四帖 012 我们还得思考 019 海上尺牍 028 成全母亲 052 别再埋怨妈妈啦 055 虎妈悍母 060 孩子 066 一个主婚人如是说 072 真正的生活 075 淘不尽的历史弯弯流 081 一种可以选择的命运 085 第二辑 直指地心 匆匆行路 099 看不透的城市 117 崔门三记 122 他们开店 140 有涯散记 151 纽约小事儿 174 第三辑 直指文心 古典诗变奏 189 声音 202 画面 209 文言白话 216 绘画感受 222 看生肖画展 231 书法欣赏 248 电视剧笔记 260 可大可久谈原型 276 王鼎钧文学谈片 290
    编辑推荐语
    作品的形式如花,内涵如果,花开时,果已成,果熟后,花不落。请来赏花品果,“一代中国人的眼睛”散文大师王鼎钧先生作品集萃。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