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国经济问题丛书·长三角研究系列;长江产经智库中国经济发展系列著作)
QQ咨询:
有路璐璐:

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国经济问题丛书·长三角研究系列;长江产经智库中国经济发展系列著作)

  • 作者:刘志彪 徐宁 孔令池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276977
  •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01日
  • 页数:324
  • 定价:¥5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将以克服制度障碍为基础,从提升长三角区域整体效益出发,从制度建设、政府竞争、市场发展、产业分工、协同创新、公共服务、社会网络和文化融合等方面,对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的进程及其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和障碍进行系统性研究,并提出切实的政策建议。
    文章节选
    显然,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设置, 基本动因是上海出于
    打造扩大对内开放的核心承载区, 更好地平衡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
    之间的关系, 更好地发挥上海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中的龙头作
    用。 这也正好说明, 过去尤其是20 世纪90 年代初以来, 上海在长
    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龙头作用, 主要体现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
    而在对内开放的**作用发挥得不够, 既没有形成面向长三角和长
    江流域的核心承载区, 没有一个对内开放的载体, 也没有系统化的
    制度性的对内开放体系。 一些让上海享受的**战略优势和具体的
    优惠政策, 也大多是从强化其国际经济、 贸易、 金融、 航运**地
    位的角度去设计的, 不仅长三角其他地区无法复制和享受, 而且对
    其他地区的生产要素产生了严重的虹吸和极化效应。 这其中的主要
    原因有三:
    一是与**出口导向型战略的趋势推动有关。 1992 年浦东开
    发开放, 尤其是2001 年中国加入 WTO 以来, 我国发展战略的空
    间指向是向东开放, 面向蔚蓝色的海洋, 加入发达**, 尤其是美
    国跨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 以加工出口、 利用海外市场驱动发
    展。 因此这个时期的对外开放就是发展, 对外部市场利用的重要性
    大于利用国内市场, 对外开放的紧迫性大大高于对内开放。 这就不
    难理解, 在这个时期, 上海不会把扩大对内开放作为工作的**,
    不会放到必须完成的首要任务, 不会去想如何建设好与长三角其他
    地区的协同机制问题, 更不会去主动考虑建设链接苏浙皖的核心承
    载区。
    **章 实施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战略 13二是与**和周围关系的发展阶段有关。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
    内核是上海。 这与国内其他地区如京津冀、 珠三角有很大的不同,
    后者要么去**化如北京去 “非首都” 功能, 要么缺乏明显的中
    心, 而上海是长三角地区公认的龙头。 上海与周边的江浙皖地区存
    在长期稳定的 “** 外围” 关系, 在发展上总体处于极化资源的
    阶段, 表现为上海除了转移了一些没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外, 在
    大多数时期都是极化能力高于扩散能力, 强烈地虹吸全球、 全国尤
    其是长三角周边地区的生产要素和资源。 因此, 如果说一体化发展
    就是要苏浙皖对接上海, 那么在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的情况下,
    各地就既想通过对接上海获取溢出效应, 又担心自己的发展势能被
    上海虹吸。 这样, 各地在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矛盾心理和谨慎
    措施就变得非常��易理解。
    三是与分散化竞争的转轨经济体制有关。 1978 年以来我国以
    放权让利为特征的改革, 塑造了利益边界十分清晰和相对独立的地
    方政府主体, 它们深度地参与经济运行, 对经济干预的程度很深。
    这一格局使其可以利用行政权力干扰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流动, 从而
    出现各种反市场一体化的倾向。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问题上, 上
    海虽然一直是各地口头上坚决承认的 “龙头”, 但是各地出于自身
    利益的考虑, 心底里却都在打各自的 “小算盘”。 过去, 即使是上
    海自身, 也被其他地区抱怨为 “不像大哥的样子”。 尤其是邻近的
    江苏, 由于关系到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的跨地区基础设施, 也存在
    很多的 “断头路” 等不通畅的问题, 所以说起一体化发展便非常谨
    慎。 如长三角地区的机场建设问题, 由于全球IT 产业主要集中在
    苏南特别是苏州工业园区一带, 因此江苏方面非常希望虹桥机场能
    够建设更多的国际航线。 但上海方面的决策是建设远离江苏南部的
    浦东国际机场, 于是江苏不得不修建了苏南的硕放国际机场, 但很
    快上海又回过头来建设虹桥枢纽。
    目录
    目 录
    **章 实施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战略 … … … … … … … … 1
    **节 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要促进形成
    国内强大市场 … … … … … … … … … … … … … … … … … 1
    第二节 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顺序和**领域 … … … 4
    第三节 建设沪宁合创新带: 长三角更高质量
    一体化的空间布局 … … … … … … … … … … … … … … … 8
    第四节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对内开放与功能定位 … 12
    第二章 长三角一体化: 更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和动力机制 … 20
    **节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战略的示范意义 … … 21
    第二节 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的内在动力机制 … … … … … 25
    第三节 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推进路径 … … … … … 29
    第三章 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程 … … … … … … … … … … 35
    **节 引 言 … … … … … … … … … … … … … … … … … … … 35
    第二节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测度逻辑、
    体系与方法 … … … … … … … … … … … … … … … … … 37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程 … … … … … … … 43
    第四节 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特点及问题 … … … 57
    第五节 推进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策略 … … 60
    第四章 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与治理机制创新 … … … … … … 68
    **节 以市场一体化为核心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 … … 69
    第二节 把竞争政策作为推进长三角市场一体化的
    主要治理机制 … … … … … … … … … … … … … … … … 74
    第三节 长三角区域股权交易市场一体化发展: 案例分析 … 77
    第五章 晋升激励、 增长溢出与长三角地区市场一体化 … … … 83
    **节 引 言 … … … … … … … … … … … … … … … … … … … 83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 … … … … … … … … … … … … … … … … 84
    第三节 理论模型 … … … … … … … … … … … … … … … … … … 87
    第四节 实证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91
    第五节 结 论 … … … … … … … … … … … … … … … … … … … 100
    第六章 地方政府竞争与产业结构趋同 … … … … … … … … … … 105
    **节 引 言 … … … … … … … … … … … … … … … … … … … 105
    第二节 文献述评 … … … … … … … … … … … … … … … … … … 107
    第三节 异质产业 劳动力匹配模型 … … … … … … … … … … 111
    第四节 地区和行业结构差异性统计描述 … … … … … … … … 117
    第五节 长三角产业结构差异计量检验 … … … … … … … … … 123
    第六节 结论与启示 … … … … … … … … … … … … … … … … … 127
    第七章 长三角一体化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演变:
    2000―2015 … … … … … … … … … … … … … … … … … 132
    **节 引 言 … … … … … … … … … … … … … … … … … … … 132
    第二节 样本数据和研究方法 … … … … … … … … … … … … … 137
    第三节 长三角一体化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演变态势 … … … 140
    2 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研究第四节 基于 ESDA 的长三角区域经济空间集聚
    效应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145
    第五节 长三角一体化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的
    驱动因素分析 … … … … … … … … … … … … … … … … 148
    第六节 结论与政策启示 … … … … … … … … … … … … … … … 154
    第八章 长三角创新一体化机制研究: 基于官产学合作、
    技术溢出与吸收能力的视角 … … … … … … … … … … … 160
    **节 引 言 … … … … … … … … … … … … … … … … … … … 160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 … … … … … … … … … … … 162
    第三节 数据测算 … … … … … … … … … … … … … … … … … … 168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174
    第五节 实证结果与讨论 … … … … … … … … … … … … … … … 178
    第六节 研究结论与启示 … … … … … … … … … … … … … … … 181
    第九章 长三角市场一体化了吗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视角 … … … … … … … … … … 186
    **节 引 言 … … … … … … … … … … … … … … … … … … … 186
    第二节 兼并重组的频率作为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
    程度的证据 … … … … … … … … … … … … … … … … … 188
    第三节 地方政府以国有企业为工具推行本地并购活动 … … 192
    第四节 长三角地区企业兼并重组活动与一体化
    程度的统计检验 … … … … … … … … … … … … … … … 197
    第五节 结 论 … … … … … … … … … … … … … … … … … … … 206
    第十章 构建国内价值链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 212
    **节 引 言 … … … … … … … … … … … … … … … … … … … 212
    第二节 融入俘获型 GVC 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弱化效应 … 213
    第三节 长三角发展战略调整: 构建与 GVC 平行的 NVC … 219
    第四节 结 论 … … … … … … … … … … … … … … … … … … … 225
    目 录 3第十一章 长三角一体化中的产业协调: 制造业和服务业的
    内生性分析 … … … … … … … … … … … … … … … … … 229
    **节 引 言 … … … … … … … … … … … … … … … … … … … 229
    第二节 逻辑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231
    第三节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统计描述及假说的提出 … … … … 235
    第四节 实证检验 … … … … … … … … … … … … … … … … … … 241
    第五节 结 论 … … … … … … … … … … … … … … … … … … … 248
    第十二章 基于产业经济与产业研发匹配特征的长三角产业
    共性技术平台建设研究 … … … … … … … … … … … … 251
    **节 引 言 … … … … … … … … … … … … … … … … … … … 251
    第二节 政产学研联盟形成的动力机制 … … … … … … … … … 253
    第三节 发达**有关合作研究的竞争政策 … … … … … … … 256
    第四节 合作研发: 从条块分割走向一体化 … … … … … … … 260
    第五节 一体化发展中产业共性技术平台的建设 … … … … … 264
    第六节 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的政策建议 … … … … … … … 281
    第十三章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社会网络分析 … … … 285
    **节 引 言 … … … … … … … … … … … … … … … … … … … 285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分析模型构建 … … … … … … … … … 286
    第三节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社会网络分析 … … … … 291
    第四节 结 论 … … … … … … … … … … … … … … … … … … … 304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