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怎样做理论
QQ咨询:
有路璐璐: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怎样做理论

  • 作者:(德)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 Iser) 著,朱刚 谷婷婷 潘玉莎 译
  •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5208508
  • 出版日期:2019年09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49.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文学理论这门学科的艰涩和深奥,往往令很多教师和学生望而却步。因此,**文学理论家沃尔夫冈•伊瑟尔写下了这本举重若轻的导读,简洁流畅地解释了文学理论到底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有这么多理论流派;对部分影响很大的流派进行了阐释,包括现象学理论、阐释学理论、格式塔理论、读者接受理论、符号学理论、心理分析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解构主义理论、文学人类学理论、艺术经验理论,以及女性主义理论;勾勒出每一个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梳理了该流派的产生与发展。
    文章节选
    试读一 前言与致谢 本书将对现代文学和艺术理论进行阐述,其构想主要是(但也并非完全是)为人文学科的学生提供理论建构的入门知识。因而,我所选择的理论涵盖类别较广,为的是强调我们对艺术进行概念化所使用的多种不同方式。 每一种文学理论都把艺术转变成认知,而这需要搭建一个基本框架,它从一个假定前提出发,在其之上建立了一些结构,服务于特定的功能,该功能的实现通过特定的运行模式来组织。为了使理论足够明晰,我将只对这些理论的构成要点进行阐述。既然编写这本手册的目的是使对理论感兴趣的学生熟悉理论建构的方法,因此我对理论的阐述会尽量保持客观公正,避免做价值判断,更不会进行批评。是好是坏,交由读者自己去评说。实际上,没有必要赞同这里所概括的任何理论,因为本书的目的仅仅是阐明它们的论点和取得的成就。 除了少数几个例外,对每一种理论我只选择一个代表性人物来解释认知框架据以建立的方式。把不同理论家提出的概念拼凑在一起不会有什么意义,即使他们属于同一个阵营,因为这会扰乱理论建构的连贯性。我试图通过大量引述来让这些作者自圆其说,从这一点来说,本书就是重要理论陈述的结集。必须指出的是,这里挑选的并不都是特别重要的理论,但为了评价它们所取得的成就,就需要考虑它们在范围和深浅上的差别。 一些读者可能想知道,为什么本书对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及互文性几乎未有任何涉及。诚然,这些现象自然很重要,它们在人文学科领域也时常引起激烈的争论。然而,它们并不是理论;它们或许启发了一些理论,调整了它们的论点,形成了它们的目标,但就它们本身而言,它们是各种各样的思潮,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是某个时期出现的一些概念,是竞相凸显自己的各种力量,*多引起“反对理论”的抗议声。为了提供理论构成的全面综述,我选择避开所有这些“主义”。 有些读者可能会提出同样的理由来反对我把女性主义包括进来。我得承认,我发现在没有提出完全成熟的观点的情况下,只有为数不多的尝试是朝着真正的文学理论的方向发展的。但是,我要把这点用��为我选择女性主义辩护,因为其他理论从基本前提出发来寻求解释,而女性主义则从基本前提出发来寻找理论。 就我所选择的理论而言,某些评论家可能会对这样的取舍表示异议,对此我首先表示赞同。假如有更多的篇幅,我肯定会大大拓展我的选择。举例来说,要把一般系统论、艺术的社会学理论、分析语言理论以及符号逻辑理论略去不谈,是个很艰难的决定。我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它们所具有的理论结构复杂细致、技术性强。阿诺德·盖仑的社会学艺术批评方法就是这样,纳尔逊·古德曼的《艺术的语言》更是如此。它们的基本结构在逻辑关系上错综复杂,除此之外,它们只对人文学科的学生具有吸引力,而手册性质的书应该集中在广为讨论的话题上。 也许有必要说一下选择安东·艾伦茨威格来代表艺术精神分析理论、选择埃里克· 甘斯来代表人类学理论的理由。艾伦茨威格既是一位精神病医生,又是一位美术史学者。他并不是要利用艺术作品来证实精神分析的研究结果或阐明精神分析理论的原则,恰恰相反,他运用精神分析理论的目的是阐明艺术家的创造过程。我们很难找到一个精神分析理论可与艾伦茨威格提出的理论相提并论。虽然它曾一度不被看好,但现在正重新浮出水面,即使在专业精神分析界也是如此。 我选择甘斯有几个理由。首先,他独自创建了一门新的学科,即生成人类学。为了实现他的目的,其理论必须具有普适性并且推理要严密。这就使它成为理论建构中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因为它必须涵盖人类的兴起、人类文化的发展、艺术的必要性,以及从希腊到后现代主义这段文学史。不必说,如果要把这些混杂的现象纳入一个囊括一切的解释模式中,那么这个理论所需要的框架便难免有简单化之嫌。不论这种解释模式是否令人信服,这一理论本身是****的,因为它完全建立在一个模式之上,而其他理论则来自现实存在,如知觉、意识、符号的使用等等。甘斯以自己的方式实现了其他人类学家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功能美学”。 出版社的一个要求,就是对理论进行概述之后要附以实例加以说明,目的是让理论有血有肉。由于理论不仅仅只是为解释提供方法,因此这里提供的例子也不是理论的实际应用。假如应用理论是为了这个目的,就需要对给出的例子进行更为详尽的阐释。除此之外,我举这些例子的目的也不是确认有关理论的有效性,尤其是因为——正如读者将会看到的那样——理论本身常常利用例子来说明自己的基本论点,而此时解释则无能为力。这样,例子就被用以弥补概念所无法把握的东西,因此,举例意在提供认知框架无法提供的一般性原则。这一做法绝不**于艺术理论范围,而是在当今大量的理论话语中被普遍采用。因而,这些例子只是要展示一件艺术作品如果依据相关理论来考察会是什么样子。 同样依据出版社的愿望,我提供了一个专业术语表。所有出现在表中的术语在本书中**次出现时都以黑体印刷,以区别于那些在文中被解释的术语。 *后,我要感谢安德鲁·麦克奈里先生,是他委托我写此书并说服我完成它。我也对我的朋友大卫·亨利·威尔森怀有感激之情,感谢他敏锐犀利的批评,也感谢他替我润色英文。*后同样重要的是,我要向芭芭拉·卡德威尔致谢,感谢她编写了索引。 试读二 “实例”,摘自第六章《符号学理论:艾柯》 为了阐明艾柯所概述的符号—功能的概念,我们可以选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文本作为例子,原因如下:在整个中世纪时期,符号关系在本质上是三元的;它产生于后古时期并一直延续到文艺复兴时期才成为怀疑的对象。福柯写道:“自斯多葛学派始,西方世界的符号系统就一直是三元系统,因为它被公认为是由意义、所指以及‘连接’三个成分构成。”“连接”作为代码而起作用,这一点丝毫未受质疑,并与中世纪的社会状况相吻合,这样“连接”就代表着涵盖一切的社会秩序,充当了制约符号关系的代码。而后,由于摒弃了预先建立的“连接”,符号的构成变成了二元关系,如此一来,能指和所指之间的结合就成了一个问题。 在斯宾塞的《牧人月历》(见附录二)中,传统的符号关系遇到了压力。这一点在这些牧歌的外部组织形式上已经可窥一斑。每一部分都以一幅木刻画开始,分别展示与日历中十二个月相对应的黄道十二宫的形象。接下来是“概要”,紧接着是牧歌本身,*后以“寓意”结束。牧歌和“寓意”导致“注释”的产生,而“注释”在某种程度上打开了牧歌中的隐藏区域。这种顺序验证了一个事实,即此时中世纪的“连接”已经不再充当一个代码,而符号关系新规则的出现就顺理成章了。 实际上,这些牧歌中充满了含混的符号。**人物柯林·克劳特时而是一位诗人,时而是斯宾塞本人,时而只是一个牧羊人,时而又代表全体英国人民。牧羊女伊利莎也是如此,她在不同时刻分别代表爱人、伊丽莎白女王以及悲痛的迦太基女王。而潘这一人物形象所带有的含混性则令人好奇:牧羊人之神、耶稣、亨利八世,甚至撒旦。虽然寓言这一模式将一个预先决定的关系加之于拟人应该指示的对象之上,但是这些特有的相似之处实际上释放出一堆混乱的潜在关联。牧羊人呈现出多重意义,这些意义可能属于文学、道德、宗教或是政治范畴。它们往往相互纠结在一起,尽管其中一种意义暂时占据了主导地位,其他意义全部隐蔽在真正展现出来的那个意义之中。如果柯林·克劳特融牧羊人、诗人、斯宾塞以及英国人民为一身,如果伊利莎是牧羊女、迦太基女王和伊丽莎白女王的结合体,那么预先注定的两个层次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原本应该由寓言模式来确定)开始逐渐消失,我们由此获得了许多语义预示,影响着每一首牧歌里每一种情况下出现的每一种意思。结果,当牧羊人预示着某些政治人物时,相似性变得愈来愈复杂,意义的含混之处也随之开始激增。 当然,牧羊人或牧羊女的形象是通过每一首牧歌结尾时的“注释”而变得模糊不清,因为他们不断指征一些与他们外表不相符合的东西。通过解释而产生的含混符号推翻了“连接”的功能;“注释”部分并没有使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稳固下来,反而使其变得价值多样。因而,个人言语的显著特征开始在表达层面上显露出来。 这一点同样适用于自我关注符号,在“二月”这一部分表现得尤为明显。不同的文学体裁被浓缩交织在一起。我们在其中可以发现赛歌、中世纪争吵、寓言、辩论申诉(一种传统的修辞类型)以及寓意画。然而,这些体裁都无法完成它们所具有的体裁功能。整首牧歌以典型的牧羊人赛歌开始。但是,它被简化成了一个轮廓,因为两个牧羊人不是争相赞美他们共同爱慕的牧羊女,力图把对方比下去,而是转变成了对青年和老年的争论。这样,牧歌这种文学体裁的特征就被另一种体裁所取代,即“辩论”。青年与老年之间的对峙要求*后有一个结论,但是我们无法找到这一体裁中所期盼的基本组成部分——裁决,相反,我们得到的是一个寓言,而这个寓言也不是以寓意结束,而是*终导向辩论申诉。在这个寓言中,橡树和荆棘为各自对对方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以及给对方造成的烦恼而争吵不休。它们将自己的争论带到人(代表人类)的面前,并要求他做出裁决,而人做出了错误的判定,导致橡树和荆棘两者的毁灭。此时寓言理应做出道德结论,但是正像在其他地方一样,体裁所引发的期待并没有得到满足。 赛歌中没有胜出者,辩论中没有结论,寓言中没有寓意,并且由于两个寓意画互不一致,因而所期待的结果并没有得到确认,而“注释”又对此做了如下补充:我们可以从不同立场来观察所描述的种种态度,那么由此得出的结论也必然会不相同。这些体裁的构成成分被清除并为另外一种不同的体裁所取代。现在,这些体裁只是在唤起已经建立起来的期待,然后故意加以违反,其典型性取决于违反的程度。它们的重叠放置剥夺了它们所继承的表现功能,并且将它们变成了自我关注的符号,与要被传达的信息同时存在。这种符号产生于对体裁通常期盼的代码进行违反,重叠放置则创造了一个“偏离模型”,产生了由自我关注符号所引导的新的编码可能性。正如我们从艾柯的阐述中所了解的,当符号并不指征信息,而是凸显信息所据以形成和将被接受的模式时,符号就成了自我关注。它预示着对代码进行重新组合,如同体裁解体所表明的那样,这些体裁的表现特质遭到剥夺,因此同时指向了某种不可言表的事物。 自我关注符号和含混符号赋予个人言语以显著特征,个人言语产生于艺术作品本身,并且拥有自己的代码,而这一代码产生于个人言语所造成的代码变化。个人言语的活跃性是通过由相互关联的方式所决定的多重读解来实现的,而这些相互关联的方式则是由含混的和自我关注的符号设定的。以下是一种可能的读解方式:我们在牧歌中发现了确凿无疑的对再现的破坏,含混符号将它激发成多义性,而自我关注的符号则剥去了它的对应物。毫无疑问,世界不可能再被再现所囊括,而再现也缩小成了局部再现,并因此指向了某种超越自身的事物,个人言语所指示的也正是这种事物。假如存在两个世界,一个可以通过再现被感知,而另一个似乎超出了我们所能掌握的范围,那么选定方向就显得尤为重要。个人言语强调了这样一个事实:一个不断发展的世界不可能通过所继承下来的代码加以掌握,因为文艺复兴的视野上已经渐渐显出一个特色未卜的未来。要察觉这种开放性既需要代码变更又需要代码生产,以此梳理出仍旧有待掌握的事物。语义系统内部发生的任何改变都要求改变文化构想世界的方式。然而,艺术作品自我生产的代码是通过对个人言语的多重读解来获得自己的显著特征的,而每一次读解都有赖于人们在符号的迷宫里所选择的路径。
    目录
    目录 ⅰ/ 前言与致谢 1/ **章 导论 1/ 为什么需要理论? 5/ 硬理论和软理论 9/ 理论模式 11/ 理论与方法 13/ 理论与话语 16/ 第二章 现象学理论:英伽登 17/ 分层次的作品结构 25/ 理论中引出的方法 26/ 实例 32/ 第三章 阐释学理论:伽达默尔 34/ 理解 44/ 理论中引出的方法 45/ 实例 50/ 第四章 格式塔理论:贡布里希 53/ 图式与矫正 61/ 实例 67/ 第五章 接受理论:伊瑟尔 68/ 对批评现状的反应 70/ 文本/情境、文本/读者之间的交叉 81/ 第六章 符号学理论:艾柯 83/ 图像符号 88/ 审美的个人言语 92/ 实例 97/ 第七章 精神分析理论:艾伦茨威格 98/ 创作过程 104/ 实例 109/ 补编——“镜像”:拉康 125/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威廉斯 127/ 反映论 130/ 生产论 138/ 实例 142/ 第九章 解构主义:米勒 145/ 解构主义的运作 151/ 解构主义应用实例 156/ 第十章人类学理论:甘斯 159/ 生成人类学的基本原理 163/ 人类学文学观 171/ 第十一章 杜威的《艺术即经验》 172/ 审美经验 178/ 循环性 179/ 实例 183/ 第十二章 肖瓦尔特的“建立一种女性主义诗学” 184/ 作为读者的女性 187/ 作为作家的女性 189/ 修改和增添 192/ 第十三章 正确认识理论 193/ 知识图景 196/ 理论的构造 200/ 理论的多样性告诉了我们什么? 202/ 第十四章 后记——后殖民话语:萨义德 203/ 话语的基本特征 206/ 后殖民话语的策略 209/ 作为帝国话语的小说 214/ 抵抗的模式 217/ 后殖民话语的秩序 221/ 术语表 226/ 附录 1 约翰·济慈:《希腊古瓮颂》 229/ 附录 2 埃德蒙·斯宾塞:《牧人月历:二月》 242/ 附录 3 T.S.艾略特:《荒原》“火的训诫” 248/ 索引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