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浙江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丛书. 张坤荣卷
QQ咨询:
有路璐璐:

浙江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丛书. 张坤荣卷

  • 作者:林敏,郭艺 编
  • 出版社:浙江摄影出版社
  • ISBN:9787551420952
  • 出版日期:2020年03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3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相关情况是一项良心工程,也是抢救性工程,记录者要对历史负责,充分采集传承人的相关信息,确保真实性,体现完整性,达到传承性。为了梳理“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的资源,进行部分成果转化,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编撰了本书,以传承人为分卷,一人一书,形成系列。丛书以传承人、传承人弟子及相关人员的访谈口述、项目实践、传承教学为主,项目概述、文献记录、新闻报道等为辅,图文结合。本书介绍了海宁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张坤荣的生平事迹和个人成就。
    文章节选
    二、表演形式与特征
    海宁皮影戏的唱腔、韵白、表演艺术和造型风格在全国皮影戏中可谓独树一帜,*大的特征在唱腔、表演操纵和人物造型上。
    其一,唱腔韵白,南宋遗音。海宁皮影戏源自河南开封,是随宋室迁都临安(今杭州)而南下的,迄今已有八百多年,唱腔韵白仍保留南宋遗音。唱腔有“长腔”“乱弹”两部分:“长腔”婉转柔软,用笛子伴奏;“乱弹”高亢激昂,用板胡、唢呐伴奏。唱腔古老、原始,并有帮腔押后。1954年海宁皮影戏代表浙江赴上海参加华东地区调演时,时任中国木偶皮影学会会长、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虞哲光先生首先发现这一特点并撰文赞扬。
    其二,表演操纵,���活自如。海宁皮影戏的皮人(影偶)造型在全国****。操纵杆用竹签制成,由鸡毛管将杆子、皮人连接起来,皮人的转身、翻、跳非常灵活,特别适合武打动作,如果演员功夫深厚,就可运用自如。
    其三,人物造型,单线平涂。影偶造型别致,重彩绘、少雕镂,人物面部富有肌肉感,服饰鲜艳,精美非常。
    三、传承与发展情况
    如何保护、传承和发展皮影,每个艺人和文化工作者都在苦苦探索。
    目前,海宁皮影艺人仅有二十余名,多数为老艺人,在传承方面还需努力。影偶巧夺天工,但需要纯手工制作,不管是传承还是商业开发,都面临挑战。在走访中,我们发现“申遗”成功后,海宁皮影戏正以自己的方式顽强闯出一片天,但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仍使传承和发展不容乐观。
    同时,我们也发现海宁皮影戏不断在求新求异求变的道路上摸索。新技术的采用使舞台样式、装饰的观赏性大大提高。节目内容在保留传统剧目的前提下增加儿童剧、童话剧等新剧目,皮影戏的艺术性与观赏性又上新台阶。
    2014年2月24日,海宁市召开海宁皮影戏保护工作座谈会。会上,海宁市文体局副局长朱红介绍了海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扶持政策和近年来对海宁皮影戏基地、传承人和学徒的补助情况;海宁皮影艺术团、皮影戏传承人和学徒汇报了皮影戏保护传承工作的亮点,介绍了在从事皮影戏艺术过程中遇到的经费不足、人员流失等问题。海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姚建新对下阶段海宁皮影戏传承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进一步重视海宁皮影戏的保护传承工作;二是进一步研究包括海宁皮影戏在内的非遗保护政策;三是进一步加强宣传,一方面将海宁皮影戏对外宣传纳入海宁市对外宣传范畴之内,扩大海宁皮影戏在全国媒体上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依托文化礼堂建设,多做些实打实的宣传工作,如将皮影戏元素引入文化礼堂布置中,将皮影戏演出打造为海宁文化礼堂的特色活动;四是进一步围绕创新发展,弘扬皮影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多在设备、道具等方面进行创新,注重现代设备的配套和现代表演形式的运用,以迎合更多的年轻观众,同时,针对不同的观看群体和表演场地排练不同的新剧目,丰富海宁皮影戏的演出内容。
    ……
    目录
    序言 **章 项目概况 一、历史沿革 二、表演形式与特征 三、传承与发展情况 第二章 人物小传 第三章 口述访谈 一、家族史 二、报考浙江皮影剧团 三、拜师学艺,走上皮影演艺之路 四、大腿上生了一个肉疙瘩,改变了我的人生 五、闻鸡起舞,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举一反三 六、由于勤学苦练,很快就能独当一面 七、参加全国十省市木偶皮影汇报演出 八、两次为缅甸领导人和外交部部长演出 九、去中苏友谊馆演出,受盖叫天大师指点,受益匪浅 十、行话、行规和绝活 十一、恩师魏柏荣传授技艺,施振眉老师改革创新有成就 十二、在教学和传承基地担任辅导教师 十三、海宁皮影有特色,脸谱、唱腔和操作有不同风格 十四、武松大战蜈蚣岭,快活林中显身手 十五、受到各方称赞,我感到骄傲 十六、对外交流,取得经验,重返舞台,发挥余热 十七、下基层,示范艺术表演 十八、现如今,招收学徒有难度 十九、重出江湖,创作皮影戏 二十、除传统戏外,还要排演现代戏 二十一、一些教训和总结、心得和建议 第四章 周边采访 一、张坤荣同事郭志英访谈:海宁皮影戏有今天, 老前辈功不可没 二、张坤荣同事马孙英访谈:皮影戏发展不易, 需要政府大力支持 三、张坤荣同事王祥芬访谈:我哥自掏腰包投入 皮影戏,他女儿继承父亲遗愿 四、张坤荣徒弟郭晓明访谈:办剧团是为了传承 皮影文化 五、张坤荣徒弟赵力访谈:我主要跟张老师学习表演 六、张坤荣徒弟王培华访谈:初学者不能以玩的心态 来学习 七、海宁皮影艺术团团长沈凤娟访谈:父亲去世后, 我放弃自己的工厂,把剧团接下来 附录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