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纸上美术馆 伦勃朗:光影魔术
QQ咨询:
有路璐璐:

纸上美术馆 伦勃朗:光影魔术

  • 作者:(法) 弗朗索瓦丝·培尔/著;田梦/译,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出品
  •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ISBN:9787559638502
  • 出版日期:2020年02月01日
  • 页数:112
  • 定价:¥9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伦勃朗:光影魔术》属“纸上美术馆”系列之一。伦勃朗(Rembrandt,1606—1669)是欧洲17世纪*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历*伟大的画家。他的绘画题材广泛,涉及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宗教画、历史画等多个领域,为后世留下了上千幅传世佳作。本书精选了伦勃朗的50余幅画作,展现了画家在光影方面的超高技巧以及在构图方面的巧思,尤其那些表现力极强的肖像画,对西方绘画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语言流畅,画作解读详尽,并加入了与同时代画家及作品的对比,有助于读者了解伦勃朗的绘画特点与艺术风格。
    文章节选
    如果想要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我会选择追求自由,而非荣誉。 ——伦勃朗 伦勃朗的成名作 为了表现圣司提反因渎神而被处以石刑的场景(《使徒行传》7:55—60),年轻���伦勃朗选取了人们准备将石头砸向圣司提反的瞬间。光影沿着对角线将画面分成两部分,行刑者们定格的动作以及愤慨的表情与司提反的冷静沉着形成了鲜明对比,更突显出这一场景的戏剧性。在这幅画中,即便人物的位置安排稍显混乱,也不难看出伦勃朗未来成为绘画大师的潜质。身着祭服的司提反跪在地上,他正后方的人物就是伦勃朗的形象,这也是画家**次将自己绘入画中。 这幅画创作于1625年,是伦勃朗的成名作。从该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历史画大师彼得·拉斯特曼对他的影响,后者曾在意大利师从亚当·埃尔斯海默学画,或许还遇到过卡拉瓦乔。 《被处以石刑的圣司提反》 1625 年 木板油彩画 高:89 厘米 宽:123 厘米 里昂 里昂美术馆 —————————————————————————————————— 局部细节详解 新颖独特的构图 《夜巡》这幅画围绕着多条斜线展开构图,它们不仅增加了空间的深度,还让画面变得更加鲜活生动。伦勃朗的画法打破了陈规:他没有将主要人物排成一条直线,即采用人体等高构图法(画中人物头部处于相同高度),而是以一种近乎无序的方式来呈现人物位置,用生动的肢体语言取代静止刻板的姿势。身穿黑衣的科克上尉位于画面**,看上去比其他人更高大一些,此刻他正站在人群中发号施令。人群中,有人在敲鼓,有人在给火枪装子弹,还有人企图吹掉火枪上面的火药粉,另有一拨人似乎正在讨论些什么。一只狗在地上狂吠着,旗手举起了旗帜,众人挥舞着手中的长枪和战戟,似乎要准备出发。 与画作的标题恰恰相反,这一场景是发生在白天的:老化变深的光油赋予了画面这种夜间的效果。 像以往一样,伦勃朗运用光线来强调某些细节,如科克上尉的手势在鲁顿布鲁克中尉的外套下摆上投下了阴影。该画法的灵感来源于画家提香,但又富于变化:伦勃朗运用迅速而细碎的笔法描绘前景中的细节,而较远的人物则以更为流畅的笔触刻画。有些人非常欣赏这幅画作的艺术水平,但另一些人则指责伦勃朗过度突出了人物的动作,使画面显得十分混乱,这不仅破坏了画面的可观赏性,也没有满足每个支付报酬者对画像的个性化需求。此外,这幅作品还把一些次要人物摆在了重要位置,比如说那个腰带上挂着一只鸡的小女孩。总而言之,这幅画并没有带给伦勃朗他所期待的好评与声望。 《夜巡》或《弗兰斯·班克宁·科克上尉指挥下的第二区民兵连》) 1642 年 布面油彩画 高:379.5 厘米 宽:453.5 厘米 阿姆斯特丹 荷兰**博物馆 —————————————————————————————————— *“意式”的荷兰画家? 创作右页这幅自画像时,伦勃朗正值人生的**时期。前一年,他和妻子莎士基亚刚刚搬入豪宅。这幅画沿袭了古代绘画大师的传统,其构图灵感来源于提香的《巴尔巴里戈肖像》(现藏于伦敦英国**美术馆),当时被阿方索·洛佩兹购入收藏。这位富有的葡萄牙人是钻石级经纪人兼画商,当时居住在阿姆斯特丹。他先从伦勃朗手中购入了一幅其青年时期创作的作品,后在1639年4月19日的阿姆斯特丹拍卖现场购得这幅《卡斯蒂廖内·巴尔达萨雷伯爵肖像》。当时,伦勃朗也参加了拍卖,他在现场用钢笔完成了这肖像画的临摹速写,并标注了拍卖价格——3500荷兰盾。彼时,阿姆斯特丹的艺术市场极为繁荣,这让伦勃朗得以欣赏到许多来自意大利的作品,而他的众多藏品中就包括了提香、达芬奇、曼特尼亚、拉斐尔等人的版画。为了与两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相媲美,伦勃朗没有摆出工匠的姿态,而是表现出一位有教养的艺术家应有的姿态——这亦与“竞争”(aemulatio)的概念相契合,即能够与榜样相匹敌,甚至超越他们,无论其名望多盛。伦勃朗从未“游历过意大利”,而这几乎是当时艺术家们的必修课,但他已然让那些认为他成不了**画家的人哑口无言。 《34岁的自画像》 1640 年 布面油彩画 高:102 厘米 宽:80 厘米 伦敦 英国**美术馆
    目录
    【展厅A】《圣经》和神话故事 虽然伦勃朗生活在加尔文宗盛行的国度,但他却熟读《圣经》,并从中获得灵感,创作了许多作品。 【展厅B】肖像画中的客户与亲友 为了接近客户,伦勃朗移居阿姆斯特丹。在这之后,他创作的肖像画数量大增。 【展厅C】风俗画与风景画 1640—1655年,伦勃朗将更多精力倾注在风景画题材上,并以油彩画、蚀刻版画和素描等形式表现这一主题。 【展厅D】自画像 伦勃朗共创作了300余幅自画像,别出心裁的姿势和服饰使其较写实逼真的画像更胜一筹。 画家年表 收藏分布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