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知新文丛:文学的鲁滨逊:木心的前半生(1927-1956)
QQ咨询:
有路璐璐:

知新文丛:文学的鲁滨逊:木心的前半生(1927-1956)

  • 作者:夏春锦
  •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 ISBN:9787507553291
  • 出版日期:2020年10月01日
  • 页数:272
  • 定价:¥4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07553291
    • 作者
    • 页数
      272
    • 出版时间
      2020年10月01日
    • 定价
      ¥4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本书是当代文学家、诗人、画家木心前半生(1927-1956)的传记,通过图文如实讲述他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在时代浪潮的裹挟下,是如何从出生到求学再到思想逐渐走向成熟、并以艺术为毕生志业的生命历程。内容涉及家世背景、古镇生活、开蒙与就学、为艺术而出走、负笈上海美专、投身学生运动、与夏承焘和林风眠的交往、山居生活、杭州与上海的教书生涯等。在呈展木心前半生生平经历的同时,探索其*初几次人生选择的思想动机,以及可能决定其后半生人生走向的必然与偶然因素。
    文章节选
    “木心是谁?” 对于这个问题,回答可谓众说纷纭。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担任纽约《美洲华侨日报》副刊主编的诗人王渝说:“**次收到木心的稿件,感觉是惊艳。怎么有人写得这么好,这么与众不同?他的书写不带一丝当时的大陆文风。这位来自大陆定居此地的作家,像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孙悟空。”? 比木心小十岁,如今在台湾岛内已是辈分*长的出版家、作家、诗人隐地说:“他的文字很好,**的作家,毫无疑问。”“他可以说是‘作家中的作家’。” 当下台湾新生代小说家伊格言说:“他是一个有很好家世背景,用我们的话说‘很好命’的写作者,又是画家,西学也那么好,可以说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大作者’。”? 与木心文学交流持续二十余年,现任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英语系终身教授的童明说:“木心是以世界精神为体的中国作家。他与世界思想和文学的相通,体现着他与现代��� 中国思想和文学的相关。”“木心也是‘飞散’作家,是中国文化向世界飞散的实证。对我们而言,木心风格的意义应该是:中国文学在他的风格中获得了极丰富的世界性内涵。” *早在大陆推介木心的学者陈子善说:“木心先生有高远的抱负,他要打破传统意义上的散文的界限,在散文创作中融入诗、小说、评论诸多因素,使之成为一种崭新的文体。”木心不仅是“散文大家”,还应该是“文学大家”,“其实是一位文体家”。 在文学杂志上偶遇木心作品的作家陈村说:“他迟迟没在内地出现,我是在文学杂志上邂逅他的文字和名字,读罢如遭雷击,不可能再忘记这个人的存在。我终于发现,生活在我同时代的人中,在中文写作中,还有这样的一位前辈。” 木心弟子,画家、文艺评论家陈丹青说:“木心先生可能是我们时代**一位完整衔接古典汉语传统与五四传统的文学作者,同时,在五四一代以及四十年代作者群中,我们无法找到与木心先生相近似的书写者——此所以我称木心先生是一个大异数,是一位五四文化的‘遗腹子’。” 学者孙郁说:“木心的文字和近五十年间的流行文化没有什么关系。他虽经历了种种磨难,但思路却未被俗事所累,能在更高远的层面上打量问题。他具有五四文人的古典文学修养,也深味西方艺术的流脉。……木心深味鲁迅文体的意义,但他跳出了鲁迅式的藩篱,从本土的焦虑进入了人类的焦虑,是游走于世界的狂士。” 此外,就木心的文学成就而言,也有人说木心被高估了,与此同时,也有人回应说木心被低估了。总之,三十年来,世人对木心的印象和评价主要基于对其文艺作品的认识和感知。虽然至今还没有定论,但木心及其作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日渐扩大,已经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目录
    序 言 001 小引:“木心是谁?” 001 乌镇:“予仍频忆江南古镇” 009 说起乌镇,现在已是举世闻名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世界互联网大会**举办地。但对于木心而言,这里就是他的故乡,既是他的人生起点,又是他的*后归宿。木心少年时代从乌镇出发,经杭州、上海、纽约,*终又回归乌镇,用尽一生,为自己画就了一个圆满的人生轨迹。 从学:“少小的我已感知传统的文化” 033 两位老师言之谆谆,诚心诚意地希望木心今后成为学贯中西的人物。这应该是母亲沈珍的有意安排。正是在他们的精心辅导之下,希腊神话、四书五经、《圣经》,同时成了木心必须背诵的内容。他不仅有系统地阅 读了古文,还通过阅读大量世界性的书,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出走:“一心要做知易行难的艺术家” 065 抗战的胜利,像一剂强心针,使早已死气沉沉的杭州城顿时活力四射。人们在战乱中压抑得实在太久,无论是官方还是民众都需要一场足以驱散恐慌与寂寥的狂欢。被木心所*先觉察到的是文化界的动静,杭州城内呼 地冒出许多画画儿的、编报的、演戏儿的,一时间热闹非凡。这些人大多 从大后方回来,九死一生,不免要以胜利者自居,显出意气风发的样子。而木心这个惨碌少年,初入“文化界”,一时竟难以适应。但为了心中的“画家梦”,他还是看样学样,努力周旋于其中。 上海美专:“这是我的艺术之门” 085 进入上海美专求学后,木心一心投入自己艺术人生的这个“筹备期”,很快就融入到了他苦等了三年的学习生活之中。与在杭州时的“道具服装 风度上的兴趣的虚荣”相比,此时的木心迫切地想用全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塑造自己。 校内校外:“青春必须动” 109 木心坦言:“上海美专无疑是我快乐的淘气竞技场,与往昔踽踽独行在西子湖畔的惨碌少年已经判若两人,青春必须动,静的青春往往流于自残。”他虽然看不上本地帮,对外地帮也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但对外地同学中活跃的一批“文艺工作者”却心存好感,并且与他们越走越近。 幸遇师尊:“我才野性稍戢” 147 木心自己说过是因为与夏承焘的“诗词往还,我才野性稍戢”。以木心向来精粹节俭的语言,这是审视夏承焘对其影响至关重要的当事人言。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影响,还有什么比性格的同化还要来得深刻的呢?木心也坦言自己受到过林风眠艺术上的恩惠。他当时极渴望与自己 同时代的艺术同仁们进行交流,在欣赏其作品的同时,也能亲近其人,从中得到他们的启迪与教诲。林风眠无疑就是这样一位勇猛精进的当世画坛 巨匠,此时近在咫尺,正可以追随其后,亲之敬之,彼此慰藉,相互温暖。 解放前后:“此心耿耿欲何之” 163 当一切开始尘埃落定,旧的已经打破,新的秩序就要建立起来的时候,木心突然发现自己心中始终葆有的还是对文学艺术的那份痴情与热情。辞职,于是成为他理所当然的选择。在他看来,中学教师的职业是一种温暖、安定、丰富的“常人的生活”,这种生活对于他所追求的艺术是有害的,他不要。他真正需要的是“凄清、孤独、单调的生活”,以为这才是艺术家应该拥有的生活状态。福楼拜曾说过:“如果你以艺术决定一生,你就不能像普通人那样生活了。”木心于是听从了福楼拜的话。 小镇中学教师:“我好比笼中鸟” 205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头几年,木心就这样在育民中学里平静地教着他的书,与有限的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相往还,生活还算自在,心情也是 愉悦的。尽管如此,福楼拜的教诲,特别是那句“艺术广大已极,足以占 有一个人”总是会在心底涌起,庸常的日子毕竟容易使人麻木,为此木心 的内心也有自我冲突的时候。他写过一首题为《小镇上的艺术家》的诗作,述及这一段生涯,似乎是有意在向读者袒露他彼时的真实心境。 后 记 232 附录:木心年表(修订版) 237 主要参考书目 254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