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明清祖先像图式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明清祖先像图式研究

  • 作者:吴卫鸣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20136716
  • 出版日期:2020年08月01日
  • 页数:258
  • 定价:¥29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民间祖先画像主要用于宗族或家庭的祖先祭祀,为肖像画的一种,在中国古代被大量绘制并流传广泛。这些图画不仅具有缅怀先人的纪念性意义,同时对巩固社会秩序也产生强大影响,更配合某些特定的制度、仪式及物质环境,塑造出中国百姓的民族品质、思考模式、心理导向剂社会行为。 本研究采取的手段主要是从图像学角度出发,大量搜集与祖先像有关的图像、实物原作及画稿,以建立一个图像数量超过万件的图像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图像分类与分析。同时结合封建章服制度、古代肖像画理论、传统技法及社会学思考进行研究,**包括祖先像的分类、图式传承、图像色彩解读、象征意象分析、江南法写真技巧介绍、地域性及时代风格辨别等。
    目录
    **章 祖先像的基本分类与社会基础 一 祖先像的定义 二 祖先像的基本分类 三 祖先像绘制的社会基础 四 探讨祖先像的起点:《人物御龙图》 五 祖先肖像绘画在丧葬、祭祀礼仪中的延续 六 人物绘画传统在两汉时期的确立及佛教传入后的影响 第二章 民间祖先像的图式来源及发展 一 “**真容”——民间祖先画像的图式来源 二 民间写真专业在宋、元两代的发展 三 明代民间祖先像的发展情况 四 清代的写真专著:《传神秘要》与《传真心领》 五 外来图式影响下的19 世纪祖先画像 六 现实情境中退出历史舞台的祖先像 第三章 从形貌再现到“江南法” 一 先祖容貌的再现 二 “江南法”的写真技巧 三 “江南法”的艺术特色 四 相面术的借鉴与配合 第四章 祖先像的地域性辨别 一 浙江样式 二 徽州样式 三 在摄影影响下的江南地区画像样式 四 福建样式 五 广东样式 六 广东样式的分支──四邑风�� 七 北方样式 第五章 明清民间祖先像的色彩解读(上·制度篇) 一 “五色”──由视觉感知到文化象征 二 “品色衣”制度的出现 三 “品色衣”制度在祖先像中的反映 四 清代的衣饰制度与社会背景 第六章 明清民间祖先像的色彩解读(下·妇女篇) 一 “十不从”、社会身份与古代妇女衣饰的色调 二 红色调子以外的女性祖先服装色彩 三 衣正色、裳间色 四 祖先像中矿物颜料的使用 五 金光璀璨,家族荣耀 第七章 祖先像图式中的象征意象 一 世俗渴求 二 楚楚衣冠,荣耀永恒 三 从儒家的“礼”到严肃的神态 四 圈椅上未画出双脚的女性 五 “九代荣”与宗族世代 六 来自“尸”的象征性意象 第八章 明清更迭之际社会意识在祖先画中的呈现 一 明清服制,华夷有别 二 朝代更迭,身份确认 三 变其初志十有七八 四 明朝头、清朝尾,依旧归康熙 第九章 明清祖先像时代风格的确认 一 明清祖先画像绘制年代确认的一般情况 二 出现在图式中的年代断定要素 三 画像中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服饰纹样与补子 彩图集 海内外祖先画像的收藏与研究状况 一 中外学术界对祖先画的印象 二 海内外祖先像的收藏情况 三 祖先像的研究及出版情况 结语 对谈录 学者对谈之一 徽州容像艺术和“喜神” 学者对谈之二 “人民鉴赏家”眼中的传统民间祖先画像 学者对谈之三 从郎世宁到“后门造” 学者对谈之四 《金瓶梅》与民间画师 学者对谈之五 美术史文献《四明邱兴龙画业同人行例》的发现 学者对谈之六 家与汉族的祖先概念 学者对谈之七 祖先祭祀礼仪中的古代美术 田野对谈之一 一位广州画师的故事 田野对谈之二 陕北民间肖像画师:“活化石” 田野对谈之三 与一名画商的对话 田野对谈之四 从“宗祠”“打像头”到新昌“十番” 田野对谈之五 一段关于浙江古村的口述历史 田野对谈之六 荷李活道中的祖先画 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