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潘雨廷先生谈话录
QQ咨��:
有路璐璐:

潘雨廷先生谈话录

  • 作者:张文江
  •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 ISBN:9787521207439
  • 出版日期:2020年10月01日
  • 页数:604
  • 定价:¥10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21207439
    • 作者
    • 页数
      604
    • 出版时间
      2020年10月01日
    • 定价
      ¥100.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潘雨廷先生毕生研究的**是宇宙与古今事物的变化,并有志于贯通东西方文化之间的联系,对中华学术中的《周易》和道教,有深入的体验和心得。潘雨廷先生著述丰富,其研究涉及多方面内容,具有极大的启发性。 本书是潘雨廷先生一九八六年一月(《补遗》延伸至一九八五年)至一九九一年十二月间的主要谈话记录,内容涉及文学、历史、哲学以及科学与宗教,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文章节选
    一 一九八六年 一月十八日 先生言: 回向思想出于佛教,将无始以来的习气回向完,中国尚无相等的概念。《华严经》十信(信为道源功德母)、十住、十行,积德甚多,于是十回向,全发挥掉。回向之后,才可以谈十地了。回向的目的,是要成功一个大圆镜智,为转识成智的步骤。镜子照东西无遁形,但照后一样不留,清清楚楚(实际仍全在)。如老太婆代人念经,画红圈卖钱,本身并无功德。 众生有烦恼障,菩萨无烦恼障,有知识障,回向可去除知识障。回向的方法是哪里来的回向哪里,写邵康节就回向邵康节,写熊先生(十力)就回向熊先生。故前日杜之韦认为不要读书,读书转增障碍是不对的。 此先生对我第三次谈回向,始知与老子“圣人不积”之旨仍有异。 先生言: 出学问、出事业跟忧患环境有关,唐(文治)、熊(十力)、杨(践形)、薛(学潜)皆如此。 唐先生(文治)在清末任高官,清亡后很苦闷,乃卜一卦决疑。得乾之讼,初爻、三爻变。乾初曰“潜龙勿用”,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乃终身奉此二爻为的。讼三曰“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准此始绝口不谈政治,改堂号为“茹经”。食旧德以发扬本国文化,改办���育,创立无锡国专,一时人才荟萃(此在南方,北方有清华国学院,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主持)。然非食古不化,又办今交通大学,吸收西洋文化,取《易》“天地交,万物通”之义。我遇唐先生时,相差六十七岁,乃晚年入门弟子,其年谱尚有记载。 先生言: 当然,我研究学问早已超出**基础。如果从**基础而言,我和唐先生、曹元弼(至死留着长辫,后入满洲国从溥仪,于汉易极精)不同,是从资产**角度反过来读经的,故能认识经的佳美,而不容易受经的束缚。中国思想不读经不可能懂,但以为单凭读经就懂中国思想也非。我们潘家过去与徐光启等人在一起,豫园就是潘家的产业。我父亲有见识,后来搞银行,转入资产**,跟上了时代。你们读经也要注意,不能停留在过去的角度上。 先生言: 锻炼身体不是要身体好,如果那样当然太局限,而是在锻炼中可得到一样东西,这样东西你身体再差也没有关系。王重阳收马钰、丘处机等七个弟子,本人只活五十多岁就死了,可见与寿命是无关的。 一月二十二日 先生言: 邵康节《共城十吟》诗,人皆不识得其好处,因为单从文学角度看,只能见此。此时他初识天人之际,故见出生生景象,此其识《易》处。 问:周濂溪等不除窗前草,亦此意。 先生言: 是。昔程子春从皇帝游,皇帝折柳枝,程子谏止。折柳枝自然无关系,但是折了伤春之生气,不合时宜。(按《孟子·梁惠王》:“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是夜去安培生-张亦熙家。仰天,忽识“坎为月”之旨。 一月二十三日 晨抄毕《周易浅述》八卷,自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上旬起抄,共一二三八页。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圣诞夜,从先生处摸彩得此书。 是夜,雪娅领曹冠龙(小说家)谒先生。 宋捷言: 利贞者,性情也。可以如此解,乾“元亨利贞”,坤“元亨,利牝马之贞”,牝马乃整体中所生之物,且可示阴阳之理(马为阳、牝马为阴),此即性。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乃有选择,故生情。问题在如何推情合性。 问:二程言:学在识时,“颜子陋巷自乐,以有孔子在焉。若孟子之时,世既无人,安可不以道自任”?(《二程集》,15页)不从道家观点看颜子,正见二程之强烈用世心态。 先生言: 不太赞成二程,因为太自负。明道犹好,伊川则不容人。 一月二十五日 昔受学于周茂叔,每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 《二程集》,16页 某接人多矣,不杂者三人,张子厚、邵尧夫、司马君实。 20页 看一部《华严经》,不如看一个艮卦,经只言一止观。 81页 圣人之语,因人而变化。语虽有浅近处,却无包含不尽处。如樊迟于圣门,*是学之浅者,及其问仁,曰“爱人”,问智,曰“知人”。且看此语有甚包含不尽处?他人之语,语近则遗远,语远则不知近,惟圣人之言,则远近皆尽。 176页 古之卜筮,将以决疑也。今之卜筮则不然,计其命之穷通,校其身之达否而已矣。噫!亦惑矣。326页 因思: 进化evolution是展开,顺。革命revolution,反过来触及根本,逆。老子所云復,归根,也就是革命。以RNA改变DNA,从时间中翻转回去,不仅是颠覆之意。 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也是由革命而成。人随着年龄展开,生理心理渐趋僵化,而孔子以学復返先天。此犹时间倒流,即老子能婴儿乎之旨,故“朝闻道,夕死可矣”。 五十知天命,知客观时间。六十而耳顺,知主观时间。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主客观合一。 曾子三省,忠,信,习传。可见读书只是学习的一部分,而道德实践占 其二。 子曰:“兴于诗,据于礼,依于仁,游于艺。”游于艺即七十境界,艺非琴棋书画之谓,乃从心所欲之境。自由出入于礼乐,即《庄子》庖丁解牛,“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一月二十六日 是日先生讲《皇极经世》。窗外,上海音乐学院大火,浓烟滚滚,多人救火。 因思: “易简”,“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云:“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礼的本质不是繁琐,而是简单,从复杂到简单,是约,不是束。文,即了解六十四卦的网络结构,贯通其变化,即物相杂,故曰文。礼仪三百,威仪三千, 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那是礼的八阵图。 又思: 孔子六十而耳顺,即经历二个生物周期变化而了解生物钟。三十年为一世,故三十而立,六十而耳顺。 人从少至老,当化圆为方的过程,然方亦可化圆。 三省,即夕惕若。 五十知天命,七十至天命。(参《张载集》,40页) 孔子得《易》生生之旨,故言生而不言死,言仁而不言义,言乐而不言苦,即《大象》从正面鼓舞人。天行健,地势坤,皆阳之动。 宫晓卫自山东来访。 一月二十七日 先生言: 现代西方语言哲学,对形而上学等问题,上帝有无之类,属语言游戏,不谈的,犹佛教所谓戏论。(故未知生,焉知死,子不语怪力乱神。二流文学、哲学对此问题的讨论,多属无病呻吟。诗无邪之旨,反对无生理基础的心理。) 因思: 孔子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张载以为:“既云夫子之言,则居常语之矣。圣门学者以仁为己任,不以苟知为得,必以了悟为闻,因有是说。”(《张载集》,307页) 按:此语深有所会。所闻,文章耳,如了悟,则文章转为天道也。文章五十也,性六十也,天道七十也。闻天道必自文章始,朱熹注:“德之见于外者,威仪文辞皆是也。”德性尊之,尊而不论。从道问学入手,犹了解六十四卦,入此即入迷魂阵,得明师引之出,但路必须自己走。天尊地卑,尊即西洋不谈的形而上学,亦即康德把上帝搁置(epoché)。其不可知论,也就是熊十力先生对轮回“存而不论”。 忆一九八四年底初谒先生时,曾请教“共相”、生命诸问题。先生言:我现在不会对你说,将来才会说。将来讲的实际上还是今天这些话,但是那时候就等于讲给你听了。 常思先生“节节支解”之旨。 下午见先生,借《伊川击壤集》及讲义磁带以归。 因问: 刚到《读书》今年**期,有郭齐勇论熊十力文,论阿城的寻根小说文,陈平原等人的“文化角度”(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德国韦伯复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诸篇文章有同一指向,注意东方文化的价值。 先生言: 此潮流三十年后发生实际作用,所以你们这一代要自重、自振。 问:认为《论语》充满着《易》,而现在读朱熹注,完全不够。 先生言: 那还是你现在程度上读到的《易》。《论语》完全可以新注,朱注的确有不足。 先生言: 我和杨先生一起写《易》,终于还是没有合拢。关键是时代两样了,不能从地主**角度搞,而要从资产**角度搞(此为譬喻)。故需注意现在的时代潮流,青年关心什么,所以我无论如何要注意现代科学的*新成就。 按:先生昨日言秦始皇以后的学问都不对(法先王),今又言当代科学的发展,此两语有味焉。 先生言: 这几天写《序卦》,思想还未稳定。《序卦》作者是一人还是两人?这是不能随便说说的。因《序卦》文字作者是否理解排列卦象者?或故意不相应?那就有更高的境界。 又言: 文化大革命前我有一文,卦象之间的安排是一定的,抄家时抄走了。仅此一份,可惜难以复原。这几天逐渐恢复到当时写此文时境界,重新接通了《序卦》时代,故写出。但思想又升了一层,故考虑此。(指上一问题,文章指《论〈序卦〉作者的思想结构》) 又言: 你看过《皇极经世提要》,文化大革命前我没有读过道藏本,现在才读到,故思想又不同,有变化。对一爻变的卦象不能同意,又翻上一层。 宋明理学不能平平说来,要提出向上突出的东西,故邵康节不能和其余诸人相并列。 晚。 先生谓宋捷言: 辩论不能在对方范围内,要在上面罩住他。当然要有东西才能罩住,所谓“冒天下之道”。要笼罩天下之道,《易》有这个本事。 回家路上,宋捷谓:孔门弟子颜回*有道家思想,故庄子重视之。 我谓:孔门弟子个个都修业,惟颜子进德而未见修业,庄子见天下不可为而不修业,故两人*相应。 又思: 《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一章,诸弟子皆言治国之象,惟点所言乃平天下之象。“吾与点也”,非仅仅欣赏归隐。
    目录
    目录 引 言 001 一 一九八六年 一月十八日 001 一月二十二日 002 一月二十三日 003 一月二十五日 003 一月二十六日 004 一月二十七日 005 一月二十八日 007 一月二十九日 009 一月三十日 009 一月三十一日 012 二月一日 013 二月二日 015 二月三日 017 二月四日 021 二月五日 022 二月六日 022 二月七日 023 二月八日 024 二月九日 026 二月十一日 027 二月十二日 035 二月十三日 036 二月十四日 038 二月十五日 039 二月十七日 043 二月十九日 046 二月二十日 048 二月二十一日 050 二月二十三日 051 二月二十四日 052 二月二十五日 053 二月二十六日 056 二月二十七日 057 三月二日 058 三月五日 063 三月六日 065 三月八日 066 三月九日 067 三月十一日 068 三月十二日 068 三月十三日 069 三月十五日 070 二 一九八六年 三月二十日 072 三月二十一日 076 三月二十三日 078 三月二十四日 079 三月二十五日 082 三月二十六日 084 三月二十七日 090 三月二十八日 093 三月二十九日 095 三月三十日 097 三月三十一日 099 四月二日 101 四月三日 104 四月七日 108 四月十日 111 四月十一日 111 四月十二日 116 四月十三日 120 四月十四日 122 四月十五日 123 四月二十日 124 四月二十一日 127 四月二十三日 131 四月二十四日 132 四月二十九日 132 五月三日 133 五月六日——十二日 133 三 一九八六年 五月十四日 134 五月十五日 136 五月十六日 138 五月十七日 143 五月十八日 146 五月十九日 150 五月二十日 153 五月二十一日 155 五月二十二日 159 五月二十三日 162 五月二十四日 164 五月二十五日 169 五月二十六日 170 五月二十七日 174 五月三十日 175 六月一日 178 六月二日 179 六月三日 181 六月四日 182 六月六日 183 六月十三日 184 六月十六日 185 六月十八日 185 六月二十二日 185 六月二十三日 186 六月二十四日 189 六月二十六日 189 六月二十七日 191 六月二十九日 193 七月四日 193 七月五日 196 四 一九八六年 七月九日 198 七月十日 202 七月十四日 205 七月十六日 207 七月十七日 209 七月十八日 212 七月二十日 213 七月二十日——八月三日 214 八月四日 214 八月六日 215 八月七日 216 八月十二日 217 八月十四日 218 八月十六日 220 八月二十二日 222 八月二十三日 223 八月二十八日 224 八月二十九日 225 九月二日 226 九月四日 228 九月七日 229 九月十一日 230 九月十八日 230 九月二十日 230 九月二十二日 231 九月二十六日 232 九月二十八日 233 九月三十日 235 十月五日 237 十月八日 238 十月十日 240 十月十一日 241 十月十四日 241 十月十七日 245 十月二十四日 248 十月二十五日 249 十一月二日 249 十一月五日 250 十一月八日 250 十一月十日 251 十一月十二日 251 十一月二十二日 252 十一月二十四日 252 十一月三十日 252 十二月七日 253 十二月九日 253 十二月二十一日 253 十二月二十二日——一月二日 257 一九八七年 一月四日 257 一月五日 257 一月六日 258 一月十一日 259 一月十七日 259 一月二十二日 259 一月二十三日 260 一月二十七日 261 一月二十九日 262 一月三十一日 262 二月一日 264 二月二日 266 二月四日 267 二月六日 267 二月九日 268 二月十日 268 二月十一日 270 二月十四日 271 二月十八日 272 二月二十一日 273 二月二十三日 273 二月二十四日 273 二月二十八日 274 三月一日 275 三月三日 275 三月四日 276 三月六日 277 三月十五日 278 三月十七日 280 三月二十六日 280 三月二十八日 282 五 一九八七年 四月一日 287 四月二日 288 四月三日 292 四月六日 295 四月十三日 295 四月十八日 297 四月十九日 298 四月二十日 300 四月二十一日 301 四月二十二日 303 四月二十四日 304 四月二十六日 306 四月二十八日 309 五月三日 309 五月四日 311 五月六日 312 五月七日 314 五月八日 316 五月十二日 318 五月十四日 319 五月十五日 321 五月十六日 323 五月十七日 324 五月十九日 326 五月二十四日 328 五月二十六日 331 五月三十日 332 五月三十一日 334 六月一日 334 六月二日 337 六月三日 341 六月八日 344 六月九日 345 六月十二日 346 六月十三日 348 六月十五日 349 六月十九日 354 六月二十八日 357 六月二十九日 358 六月三十日 362 七月三日 363 七月十二日 364 七月二十四日 366 七月二十八日 369 七月二十九日 371 六 一九八七年 八月五日 372 八月十六日 373 八月二十八日 374 九月三日 374 九月四日 375 九月五日 376 九月七日 377 九月九日 380 九月十一日 383 九月十二日 383 九月十四日 384 九月十六日 385 九月十七日 385 九月二十日 386 九月二十一日 387 九月二十三日 389 九月二十五日 389 十月二日 389 十月七日 390 十月十三日 394 十月十七日 394 十月十八日——十一月一日 395 十一月七日 396 十一月九日 396 十一月十日 398 十一月十四日 398 十一月十六日 398 十一月十八日 399 十一月十九日 400 十一月二十五日 401 十一月二十八日 401 十二月十五日 402 十二月十七日 402 十二月十八日 403 十二月二十一日 404 十二月二十五日 405 十二月二十七日 406 一九八八年 一月七日 407 一月十日 409 一月十七日 409 一月二十二日 410 一月二十七日 411 二月八日 412 二月十七日 413 二月十九日 414 二月二十二日 414 二月二十八日 415 三月十三日 416 三月二十三日 418 三月三十一日 418 四月九日 420 四月十五日 425 四月二十五日 426 五月九日 427 五月十五日 427 五月二十五日 430 七 一九八八年 六月四日 432 六月十二日 435 六月十八日 436 七月四日 438 七月十五日 440 八月二十八日 441 九月十三日 443 十月四日——十六日 443 十月二十八日 445 十一月二十日 445 十二月五日 447 十二月十五日 448 十二月二十五日 449 一九八九年 一月三日 449 一月七日 450 一月十日 452 一月十七日 454 四月十日 456 四月二十日 456 七月一日 458 八月二日 459 八月六日 459 八月十二日 461 八月二十三日 462 八月二十八日 464 九月二日 465 九月十日 466 九月十七日 466 十一月十五日——十七日 467 十二月二日——三日 467 一九九〇年 一月四日 467 一月十三日 469 二月五日 470 二月十五日 473 二月十八日 474 二月二十二日 476 三月一日 478 ���月五日 479 三月十日 481 三月二十日 482 三月二十五日 483 三月二十七日 484 四月一日 485 四月五日 486 四月十六日 487 五月一日 488 六月二日 489 七月六日 489 九月二日 490 十一月五日 491 一九九一年 一月 493 二月 493 四月 494 六月 494 九月二十九日——十月二十六日 495 十二月 496 八 补遗甲 一九八五年一月至十月 497 一九八五年十月至一九八六年一月 499 一九八六年一月至十月 501 一九八六年十月至一九八七年一月 503 一九八五年六月三十日 504 一九八六年一月五日 505 一九八六年一月十二日 505 一九八六年一月二十六日 506 一九八六年二月二日 508 一九八六年二月十六日 510 一九八六年二月二十三日 511 一九八六年三月二日 511 一九八六年三月九日 512 一九八六年三月十日 513 一九八六年三月三十日 513 一九八六年四月七日 514 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日 515 一九八六年五月二十五日 515 一九八六年六月一日——十月十二日 515 一九八六年六月八日 516 一九八六年六月十三日 516 一九八六年六月二十二日 516 一九八六年六月二十九日 518 一九八六年七月十三日 518 一九八六年七月二十日 519 一九八六年八月十日 519 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七日 519 一九八六年八月二十四日 519 一九八六年八月三十日 520 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十八日 520 一九八六年十月五日 521 一九八六年十月十九日 522 一九八六年十月二十七日 522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二日 522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六日 523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524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十四日 525 一九八七年一月四日 525 一九八七年二月一日 525 一九八七年二月八日 526 一九八七年三月一日 526 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七日 526 一九八七年三月三十一日 527 补遗乙 528 补遗丙 558 后记 580 又记 582 修订本后记 583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