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澳门口述历史丛书·邻里杂货:澳门士多店主口述历史
QQ咨询:
有路璐璐:

澳门口述历史丛书·邻里杂货:澳门士多店主口述历史

  • 作者:林发钦 主编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59828002
  • 出版日期:2020年06月01日
  • 页数:128
  • 定价:¥4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为“澳门口述历史丛书”之一,主要由对十一位澳门士多店主的访谈整理而成。他们饱含情感的讲述,展现了“士多”(store)这一便利社区居民、联络邻里感情的载体从兴起到繁盛,再至逐渐衰落的历程。这些士多曾给社区居民带来诸多美好回忆,见证了澳门街区几十年来的邻里关系、街坊情谊,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澳门近几十年的历史变迁和经济发展。
    文章节选
    打拼一片江山 ˉ 黄锦江 口述 ˉ 杨婉芬 整理 ▼ 黄锦江,1931年出生,黄平记粮食公司店主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是澳门加工业的蓬勃发展时期。由于工厂逐渐增多,店铺也日益增多。工人们收工后都会到这种被称为士多(store)的小型百货店里买些生活必需品回家,或者买支汽水、啤酒,舒缓一下工作了一整天的劳累和压力。时至今天,这些充满回忆的士多数目已经由几百间缩减至几十间。 子承父业,偕兄打拼一片江山 我叫黄锦江,1931年出生于澳门,在澳门接受教育并在这里生活,文化程度相当于初一水平。结束学业后,我开始跟随兄长参与经营士多,至今已(经历)七十多个寒暑。 一开始我(和兄长)承接父亲所经营的士多,那间士多位于下环区蓬莱新街,以我父亲黄平之名命名,称为“黄平记”,销售的货物是生活杂货和粮食。经营十多年后,我们转移到较大一点的店铺继续营运,地点位于下环街与江边新街交界的路口,在这个位置经营了二十一年,因应商品的销售品种,店名改为“黄平记粮食公司”。因为店铺地理位置靠近渔船停泊的地方,大量渔民成为长期顾客,且每次置办出海物资的数量都是十分可观的。那时候我们的小店无论是日用杂货还是粮食都非常受欢迎,生意亦越来越好,甚至忙得需要聘请两名员工帮忙减轻工作量,可算是店铺发展的黄金时期。 家庭式经营 我们的士多主要售卖生活杂货和粮食,货物全都展示于店内或门口。为了方便和吸引客人,热门的商品主要放在门口或一目了然的位置,以便客人购买。再者,由于我们黄平记粮食公司是个体经营,没有任何外来资金注入,所以,所有的货物种类、销售方向和策略皆自行决定。由于有兄长和妻子的支持,多年来我经营店铺一直非常顺利,兄长有时候亦会出席一些应酬及工会活动,后来甚至当上粮食工会主席,而我则主力经营店铺。 我的店铺**营业十二小时,营业时间由早上九点半至晚上九点半,节庆假日也不会特别休息。进货、摆架、定价、出货也是我自己一手包办。我会记住顾客们的喜好,热门的商品就多进一些货,顾客购买量多我也会提供送货的服务,有时候**送货的时间就用去两三个小时。 所幸天道酬勤,我们这样的家庭式经营不单顺利,也为我们带来了稳定的生活(收入)。 行业兴衰,百家竞争 因当时澳门渔业兴盛,渔船云集,小区内人流源源不断,受惠的不单是我们黄平记粮食公司,连带附近街区的商铺也是非常热闹,蔬果店、杂货店、酒铺等也多了起来。进货通常是厂家上门询问推销;卖货除了客人上门光顾外,更有部分需要送货到户,忙得不行。 好景终有落幕之时,当我们的店铺对着的海岸开始填海后,渔民带来的生意随着海域面积的缩小亦逐渐减少。随后,在经营店铺之外,我还与兄长一起经营建筑方面的生意,而**栋兴建的(建筑)就是黄平记大厦。大厦落成于1971年,楼高五层,楼上为住宿,楼下为商铺,同时也是我们黄平记粮食公司的*新经营位置,(我们在此)经营至今。当时,我们还被称为黄平记置业公司。 不过,随着环境及政策的变更,建筑的生意也只持续了一段时间。我重新专注于士多的经营,甚至接到香港大型粮食品牌超力国际食品有限公司的米粉代理批发,为当时店铺的生意生色不少。超力米粉可算是店铺里的**商品,甚至连送货的货车上都贴着它的广告及标语,其他的商店及食肆,都需要通过我们才能买到。 然而,随着政策及时代的转变、商品品种的增多,小区内兴起了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的连锁式超市及二十四小时营业的便利商店,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大。超市以其连锁式体系,不单集进口(即采购)商、批发商、零售商三者于一身,更以商品繁多、价格较低、薄利多销等零售方式占据市场。社会形态在转变,顾客需求也在变化,超市及二十四小时便利商店似乎对顾客更为便利,传统士多行业日渐式微,附近同类的商店也日益减少,而我们店铺的生意也不复当年,店内的货品种类也渐渐减少。现今,店铺内的主打商品转为饮料及酒水,我兄长也于去年(2016年)离去,店铺的生意只剩我与妻子共同操持。我们的顾客除了街坊外,也有少量的游客,不过,现在我已经不会再外出送货了。 无惧变迁,随心经营 如今传统士多行业已经吸引不到青年人的加入,甚至有不少的老士多已结业,余下的便是如我的店铺一样,一直是家庭式经营,现在也没有人继承。因为现今经营士多的利润已不复当年,工作时长也超出一般工作;再者,随着不同行业的兴起,年轻人有了更多的选择,就连我自己的子女也都有自己的事业需要经营,不会想继承我这家士多。 甚至子女也劝告我应该休息了,不需要再工作得那么辛苦。但我的根在这里,天花板上吊着的灯、收款机下的桌子、门外高挂的招牌、多年的店铺格局,一切都见证着我和妻子多年来在这里的生活,所以我会一直经营下去。即使事业一直起伏,澳门一直转变,我与这家店铺也仍会在这里。我会一直经营下去。 ......
    目录
    001 打拼一片江山 019 习惯了门口风景 019 扎根小区,取财有道 029 永不褪色的印记 037 家族事业的传承 047 与靓猫一起守护士多 057 “士多师奶” 067 缘尽情未了 089 一同携手走过 099 “姑娘街”的姑娘 111 守护三代家业,感悟人情温暖 119 附录:口述历史资料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