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文字的记忆-文字的传播
QQ咨询:
有路璐璐:

文字的记忆-文字的传播

  • 作者: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 编
  •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1143972
  • 出版日期:2019年04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24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非遗传承人讲述点石成金的力量! 石材、木材、树叶、艾绒、油料,经过刻、捶、捻、刷、压等工序,变成篆刻、木活字、贝叶经、法帖、印泥……正因为非遗技艺,文字的传播才得以跨越时间和地域,纵使时过境迁、相隔千里,文字依旧是人类交流的桥梁。 “文字的记忆——非遗中的文字书写与传播口述史”丛书第三卷——《文字的传播》,详述文字传播相关的 14 项非遗项目,包括“贝叶经制作技艺”“金石篆刻”“金陵刻经印刷技艺”“木活字印刷技艺”“衡水法帖雕版拓印技艺”“古籍修复技艺”“上海鲁庵印泥”“楹联习俗”“华县填字谜接龙游戏”“吴山铁字”“龙凤呈祥福字彩绘及雕版”“汉字印刷字体书写技艺”“古琴艺术”“惜字塔”等,收录了10余位**、省级传承人或非遗学者的口述文献,展现了印刷、游戏、彩绘、雕塑、建筑等多样化的文字传播形式和载体。
    文章节选
    前言 文字,也许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件事了。文字的诞生,是人类开启文明时代的标志。有了文字的持续记载,人类才进入信史时代;随着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人类的知识借由文字得以广泛传播,人类步入现代文明。可以说,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文字产生、使用与传播的历史。 文字,又是你我熟悉不过的一件平常小事。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是在认字、习字中度过的。而我们的一生,也��直伴随着写字、打字、读字、念字。翻开书报,是字;打开手机,是字;出门上街,还是字。我们被文字包裹,也被文字牵引。 文字,还是丰富、多样、有趣的事。 那么多种文字,有象形文字,有拼音文字,它们是如何书写的? 湖笔、宣纸、徽墨、端砚,这些文字的书写工具,又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雕版、活字、拓印、篆刻,文字又是怎样被复制、传播的? 仓颉造字、蒙恬制笔、蔡伦造纸、羲之习字,这些故事又是如何被传承至今的? 这些古老的传说、伟大的发明、精湛的技艺、不朽的艺术,被一代又一代人记忆着、实践着、传承着。这是我国伟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几千年累积而成的精神宝库。 图书馆是书的故乡,文字的家。图书馆人爱文字。**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的图书馆员们,广泛地访问了我国与文字相关的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和研究者。走进他们的家门,叩开他们的心门,聆听他们的故事,保存他们的记忆。 历时五年,成书三部。 一、 《中国的文字》 书法,既指书写的方法,又指书写的艺术。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不止孕育出了汉字书法,很多少数民族还拥有基于本民族文字的灿烂的书法艺术。在本书中,我们广泛地查询了我国各级非遗名录,尽可能多地访问了我国各民族书法艺术的传承人,为读者展现出了我国书法艺术的悠久与多样。在此,需要说明的有三点: 1.汉字书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9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于汉字书法流传过于广泛,传承人群庞大,目前我国并未认定汉字书法的代表性传承人,但我们访问了两项和汉字书法息息相关的非遗项目——仓颉传说和王羲之传说的代表性传承人。在这两个至今仍然流传的传说故事中,我们能看到民众对“文祖”和“书圣”的尊重与崇拜。 2.东巴文是双遗产。一方面,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东巴文因其原始象形、亦书亦画的特点,被纳入“纳西族东巴画”这一项目之中。另一方面,东巴古籍文献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记忆遗产”。 3.我国有些少数民族,例如朝鲜族,有着本民族的书法艺术;还有些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文字,例如契丹文、西夏文,也有着对应的书法。但由于它们未被列入非遗名录,故未能采访收录。这是本书的一个遗憾。 二、《书写的工具》 纸是文字的载体,而墨、笔、砚则是文字书写的工具。它们的出现,都是人类科技史和文化史上的大事。正因为文房四宝的发明与使用,文字的广泛书写才变为可能。 在我国的非遗宝库中,有着大量笔、墨、纸、砚的制作技艺。单是造纸技艺,**非遗项目就有二十一项之多。由于工作周期有限,我们未能对所有项目的传承人进行访问,相信通过我们所选择的这些项目,已经足以展现出我国笔、墨、纸、砚制作技艺的发达与丰富。我们还访问了两个很有特色的非遗项目——蒙恬会和龙亭蔡伦造纸传说。蒙恬,这位传说中毛笔的发明人,被制笔工匠们视为行业神,千百年来对他的祭祀从未停歇。蔡伦,他造纸的故事也被蔡氏后人世世代代流传下来,至今他们仍然以自己的祖先为傲。此外,我们还特别收录了论文《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 三、《文字的传播》 为了让文字能够更广泛地传播,我们的祖先发明了和造纸术同样伟大的印刷术。有了印刷术,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书籍,才有了知识与文化的普及。本书着眼于那些复制、保存与传播文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关注了那些基于文字的传播而产生的艺术现象和文化习俗。这一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项目数量也相对较大,例如雕版印刷术,**非遗项目就有七项之多。由于工作周期有限,我们未能收入所有的项目。此外,还有三点需要说明: 1.贝叶经制作技艺是一种特殊的傣文书写技艺,用铁笔将傣文刻写于贝多罗树叶之上。西双版纳地区气候潮湿多雨,纸质文献无法长期保存,经过特殊处理的贝多罗树叶却可以长期保存,而不会霉变。因此,贝叶经制作技艺更多的是满足文字长期保存的需要,故将该项目收入本书。 2.古琴传统的记谱法有文字谱和减字谱两种。其中,文字谱直接使用汉字记谱,减字谱则是借鉴汉字的笔画和结构而发明的一种独特的记谱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字应用,我们也将年轻的古琴艺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林晨的口述史收入本书。 3.惜字习俗是一种曾经在我国广泛存在的文化现象。它充分表现出中国人对文字的尊重与喜爱,是敬文字、惜文字这种独特文化心理的*好体现。但十分遗憾的是,惜字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已被淹没在历史中,未能流传下来。因此,我们特别收录了论文《惜字与惜字塔》,作为拓展阅读,以弥补这个缺憾。 因为文字,我们的文明从未中断;因为文字,我们的记忆从未消失。通过文字,我们认识了世界;借由文字,我们记载了自己的一生。 文字在谁手中?又由谁写就? 他们右手握的,是笔,是刷,是刀;他们左手扶的,是纸,是木,是石。 纤纤的笔,薄薄的纸,故事被一笔一笔写就。 一刀刀刻,一张张刷,记忆被一页一页印记。 人类的文明,就这样被载于这如此脆弱,却又如此顽强的文字里。我们应该感谢那些创造者和艺术家,那些劳动者和匠人,也要感谢每个书写文字的人! 让我们记住他们!
    目录
    贝叶经制作技艺 波空论 **代表性传承人 康朗叫 云南省代表性传承人 段其儒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文化馆原馆长 金石篆刻 陈大中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张耕源 西泠印社理事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 马萌青 **代表性传承人 邓清之 江苏省代表性传承人 武延康 金陵刻经处佛学研究室专家 木活字印刷技艺 林初寅 **代表性传承人 王超辉 **代表性传承人 衡水法帖雕版拓印技艺 李广民 河北省代表性传承人 白如廷 衡水法帖博物馆馆长 古籍修复技艺 杜伟生 **代表性传承人 上海鲁庵印泥 高式熊 **代表性传承人 楹联习俗 常 江 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 华县填字谜接龙游戏 白向亮 陕西省代表性传承人 吴山铁字 陶仁志 安徽省代表性传承人 “龙凤呈祥”福字彩绘及雕版 毛诚衍 江西省代表性传承人 汉字印刷字体书写技艺 徐学成 上海市代表性传承人 古琴艺术 林 晨 **代表性传承人 拓展阅读:惜字与惜字塔 宋本蓉 **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