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第四卷(1949—1976):非常的建构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第四卷(1949—1976):非常的建构

  • 作者:陈希
  •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8142371
  • 出版日期:2020年05月01日
  • 页数:400
  • 定价:¥9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218142371
    • 作者
    • 页数
      400
    • 出版时间
      2020年05月01日
    • 定价
      ¥9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第四卷(1949—1976)·非常的建构》主要记述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止,共27年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纷繁复杂、艰难坎坷的曲折发展过程。本书分前言、导言、正文、余论、主要参考文献等部分。全面概述了这一时段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整体状况。此时期现代文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高等院校开设课程,同时现代文学开始从文学批评形态走向历史研究形态,被确定为新民主主义的文学,有了新的评价标准,鲁迅成为旗帜,推崇革命文学。本书对**批评家的心路历程进行了描绘,还探究了现代文学建史初期的困难,并深入剖析了此时期的现代文学史的编撰情况,得出启发性结论。
    文章节选
    导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现代文学在高等教育改革大潮中被列为大学中文专业必修课程**人民政府教育部编《高等学校课程草案——文法理工学院各系》,光明日报社1950年,第15页。,成为党和**文化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改变之前未被纳入统一教学计划的格局。现代文学研究深植于新中国学术发展机体,历经波折,与时俱进,开辟广阔的前景,建构自己的学术话语,形成有影响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取得瞩目的成绩,显示出特别的意义。 一、走向历史研究形态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发轫于与五四新文学同步发生的现代文学批评,发展至今有百年历史。1949年之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是一种潜学科状态,主要以文学批评形式呈现;现代文学正式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肇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出于共和国修史的需要。��文学是革命文化大军的重要力量,意义非凡,一度地位显贵,在中国语言文学诸学科中成为热门。随着现代文学学科的正式建立和现代文学课程在高校的开设,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革命化、学科化不断得以加强,开始从文学批评形态走向历史研究形态。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1949年期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形态主要为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都属于文学阐释活动,互有联系,虽然各有侧重。文学批评侧重“当代性”,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包括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等)所作的研究、分析、认识和评价;文学史则以文学产生、发展、演变以及特质、经验和规律为研究对象。文学史研究以文学批评为基础;文学批评的实践和成果,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文学史研究的过程和收获。 瓦尔特·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甚至认为,文学史只能从文学批评里获得意义。瓦尔特·本雅明通过对德国浪漫派文学的研究及其文学批评的一个历史观察发现,德国文学史的写作源头其实是源自德国浪漫派文学批评[德]瓦尔特·本雅明著、陈永国译:《德国悲剧的起源》,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瓦尔特·本雅明的观点并非不容置疑,但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而言,新文学发生的同时,文学批评同步出现,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不仅是现代文学史研究的源头,而且构成主要内容。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具有特别的历史价值和美学意义。 胡适1919年发表《谈新诗》,被视为现代诗学批评的“金科玉律”,比新诗史上**部个人诗集《尝试集》的出版早半年;胡适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较文学史**出现的白话新诗还早一个月胡适《谈新诗》发表于1919年10月10日《星期评论》“双十”纪念专号,《尝试集》1920年3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文学改良刍议》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2卷5号,1917年2月《新青年》2卷6号发表胡适《白话诗八首》为*早的白话新诗。。五四文学理论批评呼唤、倡导文学革命,讨论、催生新文学。1937年朱光潜《文学杂志》创刊号“编辑后记”特列“诗论发达”为中国现代文学四大特征之一。胡适等发表白话新诗,立即引发文坛诗界的热烈反响:既有热情欢呼、积极肯定的,也有指责否定、坚决反对的;既有理性分析,也有审美感悟;既有作品面世前宣传造势、鸣锣开道的,发表之时护主救驾、摇旗呐喊的,也有事后清扫街衢、反思总结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异常活跃,构成现代文学史和文学史研究的重要内容。 但是,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的区别也比较明显。文学史研究的某些重要方面不属于文学批评,譬如“长时段”问题探讨、学术脉络分析、文学史撰写、文学史料整理等。文学批评具有“即时性”和“主观性”的特点,而文学史研究则具有“距离性”和“客观性”。1949年以后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走向历史形态,并且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与此前的文学批评形态比较,*显著的不同就是从自在自为转为体制化,有如下几点变化: 首先,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由多元转为单一。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即学科存在的理论依托和学科发展的理论指向,亦包括学术理念、研究方法和学术品格等。1949年之前的新文学批评和研究,理论方法是不拘一格、自由多样,批评、研究格局是多元共生、丰富活跃。如果说五四时期是新文学批评和研究的开辟阶段,那么经过十多年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现代文学批评、研究已经初具规模。此期既有“自发的批评”,也有“专家的批评”。他们各有自己的理论主张,提出自己独特的批评意见,展开不同观点的相互批评、相互切磋,思想活跃,形成了不同的批评个性、风格和流派。批评家和学者们标举各自的理论旗帜,如马克思主义**论、人性论和各种各样的文学、美学的理论;使用不同的批评方法,如政治的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印象主义批评、审美的批评……形成了左翼文学批评、新人文主义批评、京派文学批评、鉴赏派、体验派等批评流派,产生了丰硕的批评、研究成果。而1949年**次文代会,新文学的性质被定义为新民主主义文学,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和毛泽东文艺思想明确作为现代文学研究与教学的指导思想。1950年,教育部召开全国高等教育会议,通过“高等学校文法两学院各系课程草案”,其中“《中国新文学史》教学大纲”是重要一项。新颁布的《中国新文学史》教学大纲,贯彻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指导思想于现代文学研究和现代文学史编写,明确规定“新文学不是‘白话文学’‘国语文学’‘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等等”,“新文学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学”,要求以历史唯物主义和**分析方法阐述新文学。从此,现代文学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多元化态势归结为一元化取向。 其次,学科本体由“即时”“开放”转为“距离”“封闭”。学科本体即学科的对象和学科建设,这是现代文学建设的基本问题,当务之急主要是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运动、思潮、论争等)的甄选和文学史教材的编写。1949年之前,伴随新文学批评和研究,就出现了新文学史的编写和课程开设。1922年3月胡适为上海《申报》五十周年纪念所撰《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属于*早出现、有影响的新文学史性质写作。随后,有1924年谭正壁《中国文学史大纲》、1928年赵景深《中国文学小史》、1933年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等出版面世谭正壁《中国文学史大纲》,上海泰东图书局1924年出版;赵景深《中国文学小史》,上海光华书局1928年出版;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海世界书局1933年出版。,但这些都属于附骥式文学史——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后面加上新文学内容。独立的新文学史著作伴随大学开设新文学课程而产生。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周作人、朱自清、苏雪林、林庚等先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开设“国语文学”“新文学研究”“新文艺试作”“现代中国文学讨论及习作”等有关新文学课程,分别著有《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新文学研究》《中国新文学史略研究(上编)》等讲义或提纲周作人1922年秋由胡适**到燕京大学国文系现代文学组任教,开设《国语文学》,主要讲授现代散文,内容从胡适、俞平伯等人的作品“追上去到古文里去看”,形成《中国新文学的源流》雏形。1931年周作人离开燕京大学,以散文研究者的身份重登北京大学国文系讲台,讲授“近代散文”与“新文艺试作”中的散文部分;1932年,周作人在辅仁大学的系列演讲中,把十年燕京大学散文研究心得“约略说一过”,《中国新文学的源流》1932年9月由北平人文书店出版。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当时未发表,后经赵园整理,于1982年2月发表在《文艺论丛》第14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出版,参见该刊赵园《整理工作说明》。苏雪林《新文学研究》讲义1934年由武汉大学印发,1979年依据此讲义内容编写《二三十年代的作家与作品》,由台湾广东出版社出版。林庚《中国新文学史略研究(上编)》1936年由北京大学印发,后由潘酉堂整理、题为《林庚〈中国新文学史略〉》,商务印书馆2017年出版。。此期还有多种新文学专题史出版,譬如王哲甫《中国新文学运动史》、草川未雨(张秀中)《中国新诗坛的昨日**和明日》、李何林《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王哲甫《中国新文学运动史》,北平杰成印书局1933年出版;草川未雨《中国新诗坛的昨日**和明日》,北平海音书局1929年出版;李何林《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重庆生活书店1939年出版。等。无论是附骥式文学史还是独立的新文学史、专题史,抑或新文学课程的开设,都具有独立的品格和学术个性,而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和单一的研究方法。另外,1949年之前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具有“即时性”,与新文学发展同步。譬如林庚于1936年至1937年在国立北平师范大学讲授新文学课程的授课讲义,就是对当时新文学的“现场”总结,简约而完整地记录了全面抗战爆发之前新文学的发展样貌,堪称中国新文学二十年的即时反思录。林庚本人是20世纪30年代活跃而重要的诗人,新诗创作给诗坛带来“一份晚唐的美丽”而得到好评,他的这部讲义提供了一系列原生态的文学图景,洋溢着弥足珍贵的新鲜气息和元气淋漓的现场感,虽然内容不完整、论述不成熟。 1949年之后的现代文学史研究,与研究对象形成“距离”,产生历史感,但是由于学科建构革命化、政治化,学术理念和研究方法褊狭单一,不容许研究者主体意识对学科的介入和研究方法多种可能性的存在。因而学科本体由“即时”“开放”转为“距离”“封闭”。新文学作家的选定和评价主要依据政治标准,革命作家地位抬高。**次文代会前后,由新华书店和开明书店分别编辑出版的《中国人民文艺丛书》和《新文学选集》相继面世,前者收录解放区文艺代表作品200多种,后者两辑共收“1942年前已有重要作品出世”的24位作家作品《瞿秋白选集》《田汉选集》当时因各种原因未能出版,《新文学选集》实际出版22册。。《中国人民文艺丛书》选辑的作品,代表了解放区文艺工作者和工农兵群众贯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实践文艺的工农兵方向所取得的成果,这些作品反映了解放区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火热的战斗气息,在文艺的民族化、群众化方面也取得了新的收获。《新文学选集》的“编辑凡例”明确该丛书与《中国人民文艺丛书》的分工差别:“选辑‘五四’以来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但是界定“新文学”为“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新文学的历史就是批判的现实主义到革命的现实主义的发展过程”,这种独尊现实主义的做法就将五四以来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现实主义之外的重要作家作品排除在外。两套丛书影响并奠定现代文学的研究基础和格局,但与1935年赵家璧主编的10卷本《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经典性、开放性相比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35—1936年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全书分为10卷:1)《建设理论卷》,胡适编选;2)《文学论争集》,郑振铎编选;3)《小说一集》,茅盾编选;4)《小说二集》,鲁迅编选;5)《小说三集》,郑伯奇编选;6)《散文一集》,周作人编选;7)《散文二集》,郁达夫编选;8)《诗集》,朱自清编选;9)《戏剧集》,洪深编选;10)《史料·索引》,阿英编选。书前由蔡元培撰写总序,各卷编选者还分别就所选内容写了长篇导言(第十卷为《序列》)。《建设理论集》《文学论争集》和《史料·索引》选辑近200篇理论文章,系统地反映了新文学运动和新文学理论建设从无到有、初步确立的历史过程。编选创作的7卷,共收小说81家的153篇作品,散文33家的202篇作品,新诗59家的441首诗作,话剧18家的18个剧本。所选大部分作品在思想或艺术上有一定的代表性。,明显走向褊狭和封闭。 第三是学科队伍的变化。学科史和研究史,不仅仅是客观的研究成果检阅,也是研究主体风貌的显示。1949年之后,随着高校新文学课程的开设,现代文学研究与教学的专业队伍逐步形成。值得注意的是,1949年之前在大学开设新文学课程的多是学者兼新文学作家,有丰富的文学创作实践经验,与1949年之后的情况不一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现代文学研究主体的构成,主要是高校教师,也有一些新诞生的学术机构、文化新闻出版部门的人员。相对而言,以作家身份参与新文学史编写和研究的不乏其人,但学者身份的占据大多数,如李何林、王瑶、任访秋等。然而,作家也好,学者也罢,1949年之后的现代文学研究者,首先**革命者身份和理想者情怀。这种“理想”,其实是知识精英降低和牺牲自己的学术品味和审美标准,培养泛政治化意识,自觉地“大众化”和“革命化”。 二、政治化的学科建构 本卷《非常的建构》记述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止,共27年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纷繁复杂、艰难坎坷的曲折发展过程。 1949年之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走向历史研究形态,现代文学成为历史,对它的评论和研究,就是一种历史的评论和研究。但是更重要的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要用新的革命理论来建构新文学历史,梳理和总结新文学与革命运动的密切关系。学科体制化,成为党和**文化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建构,其实自五四新文学取代了旧文学之后就开始了。只是过去虽然已有高等学校开设新文学课程,但多为个人兴趣和自由选择,还没有形成公认的现代文学学科。虽然有了若干部新文学史著,但还是按照当时论者对历史的理解建立起来的,各行其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这是历史上少有的天翻地覆的大变动,这种新变必然影响到学术发展的取向,影响到历史(包括文学史)面貌的重构。这种重构的目的在于证明旧社会的灭亡、新政权的建立完全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由于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与建立新政权的政党有密切的历史关系,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帮助了新政权的建立;因此到了1949年后在文化领域中便取得显赫的地位。现代文学不但被教育部规定为高校中文系的基础课,而且要求现代文学的历史要有新的建构。这种建构与以前编写新文学史的*大区别,在于要求证明新文学一开始就是在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之下的。而现代文学的一切成绩当然也都是这种思想领导的结果。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建构和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风雨兼程,掺杂一些非学术因素,有时 受到政治运动的阻扰和破坏,历经坎坷,崎岖不平。现代文学研究受政治意识形态笼罩和支配,缺乏自身内在发展机理和自主规定性,学术的风旗飘动在政治的天空。本来1949年之前的现代文学批评、研究成果,应该是创建新学科的较好的、很厚实的基础,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水准,应该顺应和延续,可以继承和发展。但是,早在上一时期(1937—1949),这成果中的一部分(应该是很重要的部分)已被质疑和否定,或者被遮蔽和忘却。而之后要在思想文化领域“兴无灭资”,在与旧思想“彻底决裂”的观念下,过去的成果往往成为被批判、被抛弃的东西了。此时期文学上的重要任务就是创建“新的人民的文艺”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载《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新华书店1950年版,第70—120页。,与此相应也就要求建立新的人民文艺立场上的文学批评和研究。 本时期现代文学研究,在研究思想、方法上,多倾向“以论带史”,损害了健康的学风,影响了人才的培育和成长。这使得现代文学学科的初期建设经历了曲折。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这个学科更是遭受**的灾难,成了“重灾区”。现代文学史上仅剩一个鲁迅,其他的几乎全遭否定;而对鲁迅的解读也被纳入“四人帮”的造神轨道,遗毒甚深。历史出现了极大的吊诡:经过17年不断的批判、否定所建立的越来越“新”的历史,却在一夜之间被一个“文艺黑线专政”的莫须有罪名所粉碎。“一体化”的多年建构,一朝解构,分崩离析,所以说是“非常”的建构。 建构也好,解构也罢,这时期毕竟建立起了专业队伍,也还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在学术已经脱离了正轨的情况下,这些成果取得不易,也是珍贵的,为新的学科建设建立了基础。 风云变幻,气象万千。暗流汹涌,浪遏飞舟,本时期的现代文学研究历经波折,纷繁复杂,仍劈风斩浪,艰难前行。本卷描述了特别时期的现代文学研究所经历的学科建立、研究格局形成、非常的格局*后被“文革”冲毁解构之曲折艰难历程。 在非常的建构以及解构过程中,出现了少量难能可贵的声音。譬如文学审美话语和艺术批评,文艺政策松动时众声喧哗中的个人呢喃,主流意识形态对“非主流”的“统战”和“包容”等。尽管声量不大,甚至微弱,但是显示了纷繁复杂年代的个性存在。革命话语内部,不乏真知灼见。革命话语不是整齐划一,革命文学和革命文学批评、研究在观念上和实践上从来不是统一体。譬如20世纪20年代末“革命文学”争论、20世纪40年代对“主观论”的批判,都显示左翼阵营内部争夺“正统”和“纯粹”的名分与地位的冲突,激烈程度并不比与“自由资产**”的矛盾和斗争逊色。随着中国革命取得胜利、革命文学成为**合法的文学,革命阵营内部的冲突更显紧张。但冲突的核心问题体现为即将展开的“当代文学”建立怎样的文学规范以及所主张的文学规范的依据和合法性、权威性,这其实涉及对现代文学的历史评价。本书游走穿梭于历史的缝隙之间,注重发掘和分析稀有而珍贵的声音及其价值和意义,寻求和展示时代洪流中的学术清流,透视和描述中国社会纷繁复杂的风云变幻和人世众生相。
    目录
    导言 一、走向历史研究形态 二、政治化的学科建构 **章新学科的建立 **节**次文代会:指导思想的预设 一、新文学:作为学科的产生 二、**次文代会的预设和引导 三、国统区与解放区文学:评价的差异 第二节两套丛书的编选:研究内容的确立 一、《中国人民文艺丛书》:介绍解放区文学 二、《新文学选集》:五四新文学的经典化 三、丛书的贡献和局限 第三节教学大纲的制定 一、课程改革大潮中脱颖而出 二、“人的文学”与“人民的文学” 三、新观点、新方法:《〈中国新文学史〉教学大纲(初稿)》的特点 第四节热点问题: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一、新民主主义文学:《中国新文学史研究》的讨论 二、李何林的检讨和以群的推进 三、嬗变:“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提出 四、差异:冯雪峰与周扬的论述 五、影响和质疑 第五节革命风旗:研究主体的形成 一、垦拓者:**代学人群 二、“革命派”与“艺术派” 三、崭露头角:新生代 第六节除旧迎新的收获 一、从头来过的学科研究 二、高扬解放区作家作品 三、鲁迅研究的新局面 四、客观细致的艺术分析 第二章编写新的现代文学史 **节学术政治的交织: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 一、规模、体例、方法 二、两种话语的交织变奏 第二节政治倾斜:从讨论到批判 一、座谈会上毁誉不一 二、强调**立场 三、大规模批判 第三节“左”倾加剧:“三部半”现代文学史 一、蔡仪的政治诉求 二、以革命史为纲 三、凸显两条路线斗争 四、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史 五、早春气候和《中国文学史教学大纲》 第三章作家评价的新格局 **节新格局的形成 一、体制与刊物 二、政治挂帅 三、以论带史 四、受到苏联影响 第二节独尊革命文学 一、重视领导思想讨论 二、以《讲话》为灯塔 三、高度评价左翼文学 四、突出共产党人地位 五、关注与忽视 第三节反省、检讨与修改 一、胡风的偏执 二、朱光潜的醒悟 三、检讨:从思想到艺术 四、作品修改:从曹禺到茅盾 第四节鲁迅研究的新进展 一、著作整理与亲友记叙 二、周作人的贡献 三、鲁迅逝世20周年纪念活动 四、关于阿Q典型的讨论 五、《故事新编》和《野草》研究 六、陈涌:“政治说”的意义 第五节郭沫若、茅盾研究 一、革命激情:楼栖的《论郭沫若的诗》 二、人性高扬:王淑明评郭沫若历史剧 三、叶子铭的《论茅盾四十年的文学道路》 第六节“巴老曹”评论动向 一、情绪写作:巴金小说的特点 二、《骆驼祥子》受肯定 三、灵魂的悲剧:陈恭敏对陈白露形象的探讨 四、钱谷融:人性研究的深入 第四章曲折前行 **节关注解放区文学 一、丁玲:叙述单调与油画写法 二、赵树理:毁誉并存 三、李季诗歌的论争 四、其他作家作品的评论 第二节宣传五四新文学 一、五四新文学“过时了” 二、学习、出版和讨论 三、“鲁郭茅、巴老曹”出笼 第三节新诗研究的逼仄小路 一、新诗发展:两条路线斗争 二、北大学子的新诗史研究 三、反思与批判 四、新民歌运动中的新诗评价 五、在政治批评的夹缝中 六、晓雪的《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 第四节戏剧和散文研究 一、张庚的《中国话剧运动史初稿》 二、话剧运动50周年纪念活动 三、田汉和夏衍剧作研究 四、散文研究 第五节史料建设的成绩 一、作品的整理出版 二、研究丛书和资料汇编 三、期刊研究与史料考证 第五章非常的解构 **节政治运动中的跌宕起伏 一、“写什么”与“怎么写” 二、批判胡适文学思想 三、胡风“主观论”批判 四、反右运动的影响 第二节“以论代史”:现代文学史的集体编写 一、“大跃进”中的文学史编写 二、“以论代史”与大批判 三、革命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分离 第三节现代文学研究遭受冲击 一、文艺界短暂的调整时期 二、“反修批修”对现代文学研究的冲击 三、冒出来个姚文元 第四节“文革”:“文艺黑线专政”论 一、“文艺黑线专政”论对现代文学的全盘否定 二、现代文学研究的停顿 三、对鲁迅的神化 余论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