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大明清官吴来朝
QQ咨询:
有路璐璐:

大明清官吴来朝

  • 作者:吴熙禄 著
  •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 ISBN:9787520515856
  • 出版日期:2020年04月01日
  • 页数:297
  • 定价:¥5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莱芜吴氏在明朝后期是莱芜*家族,七世祖吴来朝是当地家喻户晓的贤官。吴来朝曾任山西荣河县知县,任职期间,重视农事,改革农俗,关注民生,推行德政,不仅受到当地拥戴,而且受到万历皇帝的召见。 本书刻画了吴来朝丰富多彩的个性,有忧心民生、亲民爱民、亲自下地教民间苗的亲和力,有处理应诉状的明镜高悬,有恐费民力、极力推辞建祠的淡泊谦和,有处理棘手事件的智慧,有捐献田产周济亲族的慷慨道义。
    文章节选
    宋良在前,吴来朝在后,沿着土坡向高嘴崖上的天宁寺走去。 行间,吴来朝意识到此次来没有拜佛的准备,对宋良说道:“你我未带香纸,何以拜佛?”宋良道:“到时向功德箱里施些铜钱,对于佛门生计来说,当比烧香来得实在!”“说的是!”吴来朝点头说道。 未几,二人走到山门前。抬头一看,只见门洞上方题刻“天宁寺”三字。门旁古柏下立石碑几座,仔细看来,乃本寺始建和重修的碑记。初修碑记刻着“宋绍圣二年”字样。吴来朝方知此寺建于宋代,香火传继近五百年。 山门中不断有和尚和香客进出。二人环视了一番环境后走进寺内,只见门洞两边对立着两个大石佛像。过了门洞,两边是和尚居住的禅房。往里走,迎面是顺山势建的卷砖洞一座,是本寺的大殿。走入殿中,观殿深两丈多,高九尺有余。正面塑大佛像一尊,两旁排列好多石刻的小佛像。 宋良代吴知县向功德箱里丢下十个铜钱,一起向佛祖叩头。拜罢,二人走出正殿,站在台阶上环顾寺院,只见该寺不仅狭小,而且破败。见此情景,吴来朝不免长叹一声。宋良问:“大人为何伤感?”吴来朝道:“荣河县荒废的何止农田,佛门亦是凋敝啊!”宋良道:“是啊,虽说周围的土地都属寺田,然由于大人您已看到的原因,收成不足以维持僧民生计,佛门的体面就谈不上了。”吴来朝道:“民生凋敝,不体面的岂止佛门?县衙一班人脸上也无光嘛!” 二人的感叹,被一个打杂的小和尚听到了。心想,入院香客,虽说诚心拜佛,然求的不过是自家的福寿安康,忧民悯佛者还从未见过呢。小和尚抬头看说话人时,感觉他俨然一尊佛像复活,走出了殿门,不由得惊呼道:“活佛现身啦!活佛现身啦!”这一咋呼不打紧,一群香客围了上来,又拜了下去。在禅房打坐的佛门弟子,也乱了身心。在方丈室研经的住持无量禅师闻声走了出来。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场面,二人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辩解不得。只听无量禅师招呼道:“二位施主驾到,贫僧有失远迎!”吴来朝施礼道:“本为朝拜**,不想扰乱佛门。得罪,得罪!” 无量禅师再看这位施主时,也是一脸的惊异,自忖道,好一个活佛再世!连忙挽起吴来朝的手道:“请到经房小坐。”再看那布衣打扮的宋良,无量禅师一怔,看出来了,笑道:“这不是县衙的宋施主吗?”宋良笑道:“卑职正是户房宋良!”说着随同禅师向正殿东侧的法堂走去。 对于自己相貌引人注目的事,吴来朝并不感到突然,因为任职前在故里乐善好施,加上自己长就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样,“佛爷相”早已名扬城乡,类似的场面曾多次经历过。一次他到棋山棋岩洞真观朝拜,在庙院观摩雪蓑碑时,就因他这副尊容引起轰动,惊动道长前来迎接。 这次外出,为避免扰民和引起误会,他临行前还特意换了一下着装。除了不穿官服,在冠带和发须上,有意遮掩了一下“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的五官。然而人的形神是掩饰不住的,刚出大殿还是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来到法堂,宾主落座。吴来朝道:“乡民本是前来朝拜**,不想打扰寺内佛事,更耽误大师功课。不该不该!”无量道:“本寺建立近五百年,供奉朝拜的均是泥塑、石雕。****迎来活佛降临,当是本寺千年幸事!”说着指了指门外诸多向房间观望的僧人、香客,“施主你看,你的驾临,使多少人饱了眼福!此机缘传出去,日后寺院香火必定大增!”吴来朝道:“大师取笑了。” 小和尚上茶后,无量问道:“听口音,施主来自外乡,敢问府上何地?”吴来朝向宋良使了个眼色,转头对无量道:“鄙人老家山东,寻故旧来到晋南,宿住宝鼎城内。今闲来无事,出城闲游,行间偶遇宋先生来寺烧香,我就跟来了,不想惊动大师。”听闻此言,宋良差点笑出声来。 无量本来对吴来朝的话有些疑惑,又见宋户房这般表情,心中更生猜测,想起之前听说的新知县上任荣河的消息,此位施主又是与县衙户房首领一同前来,莫非……于是试探着问宋良道:“听香客讲,县衙新知县到任,尊容如何?”禅师的那副微笑表情,明确告诉宋良自己已看出了端倪,所以宋良也不好再为吴来朝掩饰,看了他一眼直接道:“既然您说到这里,我就不瞒大师了,眼前这位就是新来的知县吴大人!” 吴来朝见宋良已揭破谜底,尽管之前与宋良有个保密的约定,为了场面的和谐,也只好笑着点了点头:“鄙人吴来朝。”无量道:“吴施主光临敝寺,是佛门幸事,怎的悄然驾临,岂不害贫僧失了礼仪?”吴来朝摆了摆手道:“官休日个人闲游,来这里就是普通的香客,大师不必介意。” 无量禅师听罢甚为感动,回顾之前某些官员的做派,顿感这位新任知县不同凡俗:不仅有佛爷的相貌,更有菩萨的心肠!叹了口气说道:“敝寺破败,僧众衣着不整,有辱贵施主此行!”吴来朝道:“大师此言差矣!佛修心中,岂在衣食住行。贵寺境遇如此不济,大师能聚僧众坚持修行,可见您佛性广深,普度有功。本县在此祝贺。”“过奖了,过奖了!”禅师谦虚道。 “不过,”吴来朝回想之前看到的寺院状况道,“寺、城相隔咫尺,官、僧抬头相望,**何故如此荒废?”无量禅师默然,叹了一口气道:“寺院生计来源,无非是靠寺田收租和僧人化缘。您与宋施主来的路上,想必已经看到,田间茅草杂生,平常的年月寺田都所收无几,加上前两年大旱,僧民生计越发艰难,哪里还顾得上庙院的修缮?老衲及众僧羞见大人了!” 吴来朝默默点了一下头,又问道:“我在山门口看到本寺在嘉靖三十年重修过,至今也就三十多年,寺院建筑即便有些失貌,也不至于破败到如此程度叫吧?”无量禅师又长叹一口气,道:“吴施主不知。嘉靖三十四年腊月十二日,陕西华县大地震,殃及晋南,荣河城垣受损严重,当地倒塌官舍民房万余间,我天宁寺正殿多亏是窑洞建筑,破损轻一些,而山门、禅房溃塌过半。现在看到的寺院残缺就是那次地震造成的!” 说起嘉靖三十四年的大地震,吴来朝想起来了:在他十五六岁时的一年腊月里,老家莱芜的房屋就晃动过。他清楚地记得,墙上挂的东西突然就晃动起来……至此时他才知道,老家的房颤是华县大地震波及的,于是对无量禅师说道:“少时记得有这么一次地震,我们那里不过是有些感觉,没想到你们这里如此严重!”无量禅师道:“要说此地震之害,没有超过陕西华县的!据传,那里山塌地陷,截流成湖,砸死淹没的生灵无数!真乃千古大难啊!” 几人感叹了一番后,回到之前的话题。吴来朝道:“天灾不可抗,然而人祸是可以避免的。就说这田地荒废、粮食歉收造成的百姓生计困难,是可以改变的嘛!恕我多言,您佛门除了劝人向善外,励民敬业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大师的点化要比我们这等底层官员的说教灵验得多。吴某初来乍到,人地生疏,日后县治还望大师多加指点!待荣河生民衣食改观后,鄙职当促成贵寺的修缮。” 无量禅师听了吴来朝这番话,感动莫名!感叹道:“吴施主心相合一,所言令贫僧耳目一新!您来荣河牧民,是我地百姓之福、佛门之幸也!在您面前,贫僧愧称大师!”吴来朝赶忙道:“哪里,哪里!我吴某乃一介书生,任职不过数日,况且阅历浅薄,怎能跟您这修行多年的大师相比?之后本县的政举,还请大师在众生面前宣教,托借佛门金口,激励本县官民。若如此,善莫大焉!”宋良在一旁听着,一个劲地点头,心想,吴大人识见悟性确非一般官员所及!——荣河生民有望了! 叙谈了半个时辰,吴来朝不想再耽误禅师的工夫,遂起身辞行。无量禅师好不容易遇到这么一位佛门知音,岂能轻易放过?于是令侍从弟子笔墨伺候,执意让吴来朝留下墨宝! 吴来朝推辞不过,便折中了一下,以商议的口气对禅师道:“佛门**,香客岂能张扬?我看由大师起笔,鄙职随后,共题一副对联如何?” 宋良甚表同意,禅师推辞不过,笑道:“本来索字,这下成了自题,不令人笑话?”吴来朝道:“就是索字,也该是我等凡夫求您;鄙职能与大师同书,已有僭越之嫌!您若不弃,当是我等香客的荣幸了!” 在相互谦让之后,禅师先题。只见他润了润毛笔,稍加思索,唰唰唰,上联写就:“佛门净地,心中不生荆棘。”写罢把笔交给吴来朝,说道:“立意不高,请不弃屈就!”吴来朝道:“大师题句境界无上,鄙职只好以俗对雅!献丑了!”笔落处,下联展现眼前:“皇天后土,田间只长谷粱!”写罢放下笔,自嘲道:“土言俗语,难上台面,拖累大师佳句了!” 禅师庄重地道:“‘皇天后土’四字,竭尽乾坤大象,何俗之有?”吴来朝道:“‘只长谷粱’乃乡间俚语,实难登大雅之堂!”禅师道:“贵施主心系百姓,志在子民温饱,父母官情怀力透纸背!就此几字,已见您造福荣河之心至诚!贵施主知县荣河,乃晋人之福也!”吴来朝道:“大师先莫褒奖,鄙职有无建树,尚待日后民评。”禅师道:“贫僧修行虽浅,不过观人还是走不了眼的。”吴来朝道:“敬请监察。” 宋良见禅师有收拾墨宝的意思,便提醒道:“二位写了对联,还应配横批吧?”禅师恍然道:“光顾品贵施主的对句了,题字尚未完成呢。”说着拿起笔来,谦让吴来朝道:“这横批由你来写吧。” 吴来朝道:“使不得,还是大师题了吧。”宋良道:“我看还是一人写一半吧。我提议由大师先写。”吴来朝点头同意。禅师不再推辞,提笔挥毫,以本寺名题字,首书“天宁”;吴来朝接过笔来,续接“地安”。一副“天宁地安”的横批展示在众人眼前。 宋良拍手叫绝:“二位哪里是在题对,分明是在为天下苍生祈福啊!但愿从此以后,我地风调雨顺、河清海晏,百姓温饱安宁!”禅师道:“此联我当装裱挂在禅堂,令弟子、香客们在朝拜佛祖、洁心修行的同时,沐浴贵施主的福民惠风!” 此后,还是在宋良的提示下,两位在各自题的联句下角落款。 天已近晌,二位辞别。因寺院生计拮据,禅师也羞言留二位施主用斋饭,于是送二人至山门外。吴来朝道:“大师留步。**之见,鄙职获益匪浅。当地民风还望大师普度!”禅师道:“贵施主光临敝寺,将余香佛门;本县民生,当期盼施主新政哺育!” 双方施礼后,禅师目送二位下岗。 归来途中,吴来朝看着周围荒芜的田地,想起寺内题联,不由得眉头紧皱:田间只长谷粱,谈何容易! 看着神色凝重的知县,宋良知道他是在为本县田园的荒废而忧心,劝道:“大人,茅荒非一日之弊。在您任上不再加剧就行了,不必为此事劳心!” 吴来朝叹了一口气道:“上下称我们这些地方职事为‘父母官’,不是让我们高人一等,而是要求我们以父母对子女的情怀来对待百姓。宋户房,我们都是有子女之人。你对子女的心情如何?”宋良道:“这还用说!哪一个做父母的不是千方百计地为子女置备田产,生怕他们冻着饿着!” “是啊!如果我们对百姓有这样的心情,面对荒地薄收的乡民,作何感想?”吴来朝动情地道。 听得此言,宋良的眼圈红了,默默地点了点头:相由心生。吴知县不光有佛爷相,更有菩萨心啊!
    目录
    **章 天宁寺会高僧 / 001 第二章 夜访县丞老乡 / 011 第三章 灭 茅 / 017 后堂会商 / 019 启迪思路 / 025 谨言慎政 / 028 垦荒分田济贫 / 031 全县灭茅对策 / 033 购茅告示 / 037 把县大老爷碰了个趔趄 / 040 “土地老爷”走下神坛 / 048 “老牛赶山”的启迪 / 051 知州暗访 / 055 县衙应对 / 060 按察使巡视 / 063 吴来朝风雪田野间 / 069 第四章 间 苗 / 075 县衙吹风会 / 077 城内垦荒 / 080 “猫”“狗”后悔了 / 087 寺田间苗示范 / 095 李甲长进城 / 102 教民间苗 / 107 间苗风波 / 112 私 访 / 115 交差复命 / 134 李甲长二次进城 / 137 知州批复 / 145 地邻纠纷 / 147 告慰先人 / 152 城东样板田谷子验收 / 160 再会天宁寺 / 166 第五章 春风化雨 / 173 路 审 / 175 逆案危机 / 177 代罚缩城 / 183 司法新政 / 187 应诉状 / 192 明镜高悬 / 198 第六章 进京朝觐 / 205 吏部述职 / 207 御书房面君 / 210 民心撼动朝命 / 214 第七章 辞官还乡 / 221 申请退休 / 223 天宁寺拜别高僧 / 226 “茅山对” / 231 哭送恩公 / 234 第八章 “荣河遗爱”祠 / 241 心有灵犀 / 243 出使莱芜 / 250 拜访恩公故里 / 263 嘶马河岸边的历史回声 / 277 千里建祠 / 281 “荣河遗爱”祠 / 288 尾 声 / 292 附 录 / 293 后 记 / 294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