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失衡:明代宦官与党争
QQ咨询:
有路璐璐:

失衡:明代宦官与党争

  • 作者:杜婉言
  •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 ISBN:9787520714693
  • 出版日期:2020年05月01日
  • 页数:232
  • 定价:¥4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20714693
    • 作者
    • 页数
      232
    • 出版时间
      2020年05月01日
    • 定价
      ¥4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后世在总结明朝灭亡的教训时,多认为其与明中叶以后宦官的横行、党争的激烈关系极大,甚至有明亡于宦官或明亡于党争的说法。可见,宦官问题与党争在明史中分量之重。 《失衡:明代宦官与党争》作者专注于明代宦官与党争问题多年,遍览史籍,爬梳史料,在这本小书中,用通俗的语言,分析了宦官被推上权力*的制度原因,介绍了宦官专权的庞大组织机构,并将宦官在内阁、人事、军事、司法、外交、经济等方面为祸的表现,明后期齐楚浙三党与东林党的斗争、阉党的形成及与东林党的斗争等,都证诸史料。这对普通读者了解明朝一代宦官对政局的影响,进而理解明朝的政治制度,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
    文章节选
    1.权势从何而来 为什么太监会有这样大的权力呢?为了了解其中的奥秘,我们还得从明朝的政治制度说起。 (1)皇权旁落 明朝建国的时候,一切政治制度基本上仍沿袭元朝的那一套。在**设中书省,由丞相负责,协助皇帝总掌全国政治。所以丞相权力很大,对皇权是个威胁。因此,明太祖在坐稳了皇位以后的洪武十三年(1380),便以丞相胡惟庸谋反为借口,撤去中书省、废丞相,并严令以后子孙也不准再设。他把丞相的权力分散到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尚书是平级关系,各自向皇帝负责。这样,明代建立起了权力**集中的专制皇权。朱元璋对此还不放心,为了保证朱家皇朝世代承袭,他挖空心思想办法,一面大杀功臣宿将,铲除潜在的反对势力,一面则加强了对宦官的信任和使用。 尽管开国之初,朱元璋曾经以历史上宦官祸国乱政为鉴戒,规定宦官只准侍奉生活,不准读书识字、干预**政治、和大臣交往,甚至在铁牌上刻了“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这几个大字,以示震慑。但是,由于他不信任大臣,久而久之,就只能信任生活在宫中,没有社会地位、没有嫡亲后裔、无法与自己抗衡的宦官。因此,当他的外甥李文忠建议他减少宦官人数时,他竟大发雷霆,认为这是要削弱他的“羽翼”,马上把李文忠及其门客分开,并秘密地处死其门客。又违背自己制定的“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的禁令,派遣宦官去执行各种任务。他屡派宦官和太学生到各地核实商税,如派太监赵成、而聂、庆童作为特使,先后到西北与少数民族进行茶马贸易;派梁珉到琉球买马,派金丽渊、陈能等纷纷出使高丽(朝鲜)、安南(今越南)、琉球、暹罗(今泰国),并派尚宝监丞崔安审讯高丽启禀使周谊;派吴诚等一再到军队中“观方略”,派陈景等先后向靖江王、晋王宣读谕旨。马匹在当时关系到部队的战斗力,茶马交易的成功,影响到边境的安靖。“观方略”是指对军队的监督。给晋王谕旨的内容,则是对蓝玉谋反案作出重大处理的意见。审讯启禀使则涉及对外司法。这一系列任使,就为以后历代宦官干预国事开了先例。 明成祖朱棣是以藩王身份,在“靖难”名义下起兵,从亲侄儿惠帝手中夺得帝位的,因此很忌讳官员的非议和反对。而在这过程中,宦官却不断暗送情报,帮了他很大忙,所以他更是信任他们,派他们出使外国,或统兵镇边,或出任监军,还设立由他们掌管的东厂,对臣民进行刺探活动。明代对宦官公开地、全面地放手使用的局面,就这样出现了。 前面已经说过,明朝没有丞相,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皇帝一手处理,而**政务却是这样多,如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至二十一日,仅仅八天,皇帝就收到了一千六百六十份奏件,其中涉及三千三百九十一件事。即皇帝平均每日要批答二百零七份奏章,解答其中的四百二十四件事。皇帝也是人,显然不可能有精力长期这样做,因此,后来设立了内阁,作为辅助皇帝处理政事的部门。 朱元璋、朱棣都经历过长期战斗的洗礼,有能力,有威望,亦深知创业守成不易,所以能勤于政事,推动**各方面工作的开展,这时内阁只能发挥备询顾问的作用。以后到了长于深宫、惯于逸乐的龙子龙孙继位时,情况便大不相同了。他们或者由于年幼,或者由于怠惰、昏庸,往往把政务推给内阁办理,有需要批答的奏章,就由内阁先把批答意见草拟好,用墨写在小纸上,贴在奏疏的封面上进呈(当时把这种做法称为“票拟”),皇帝则参照票拟的意见,用朱笔御批(称为“批朱”或“批红”)。这样一来,皇帝就很省事了。但后来,皇帝往往连批朱也嫌麻烦,干脆把这事交给了司礼监宦官去办。于是,奏疏的*终批复权落到了宦官的手里,形成了内阁与司礼监双轨辅政的局面。当宦官得宠时,内阁的职权便直接受到司礼监的钳制。成化时,人们嘲讽三位阁老是纸糊的,六个尚书是泥塑的,这正是他们手中权力被宦官夺去了的生动写照。 到了荒唐如武宗朱厚照、神宗朱翊钧、熹宗朱由校在位时,这种情况就更加突出了。武宗酗酒,好声色之乐,刘瑾便故意在这时向他请示,武宗就斥责他:“你是干什么的?什么事都要烦我!”于是刘瑾便得以随心所欲地假传圣旨。神宗二十多年深居内殿,既不视朝,也不召见大臣,政事的批复,自然是由他身边的宦官包办了。熹宗是个形如顽童的少年天子,喜欢玩木漆活,魏忠贤也是趁他玩得正高兴的时候向他奏事。熹宗便厌烦地说:“我知道了,你们好好干。”于是魏忠贤得以为所欲为。至高的皇权就是这样旁落到了宦官的手里。
    目录
    序言 001 前言 003 **章 国中之国 一 几位有贡献的宦官 011 1.郑和 011 2.亦失哈 015 3.阮安 018 4.怀恩 021 5.李芳 024 6.陈矩 024 二 “站的皇帝”的赫赫权势 027 1.权势从何而来 028 2.庞大专权的组织机构 036 第二章 宦官擅权乱政 一 操纵内阁 052 二 控制人事 061 三 插手军事 066 1.提督京营和出征部队 067 2.称霸一方的镇守太监 071 3.毫不逊色的分守太监 081 4.四卫营、内操 083 四 宰制司法 085 1.参加会审 085 2.东厂、锦衣卫 086 3.“第十九层地狱”——诏狱 092 4.杖下开花 095 五 染指外交 099 六 垄断经济 104 1.税务在握 104 2.横征矿税 107 3.淘空仓储 109 4.岁办、采办 112 5.织造、盐课 114 6.市舶走私 117 第三章 明代后期的党争 一 党争的开始 125 二 东林党议 131 1.京察 135 2.起用李三才 138 3.矿税之争 142 4.宫廷三大案 148 三 东林党与“三党”斗争的发展 168 第四章 阉党势力 一 客魏势力的滋长 174 二 阉党的形成与中衰 182 1.反东林势力的结合 182 2.展开迫害行动 185 3.攀登权力高峰 204 第五章 余波 一 复社继起 215 二 明亡了,党争一齐拉倒 220 附录 明朝纪元表(1368—1644) 223 主要参考文献 224 后记 225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