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河南城镇史
QQ咨询:
有路璐璐:

河南城镇史

  • 作者:徐春燕,田冰
  •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 ISBN:9787571105136
  • 出版日期:2020年05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13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对历史长河中河南省城镇的行政建置、经济发展、建设规划和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分析与梳理,力图促使读者在阅读中可以获得河南城镇史发展的完整面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河南省城镇发展通史研究不足的遗憾。除了注重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还爬梳剔抉,整理了大量史料,在充分做好案头工作之后,还从多学科领域,对不同时段城镇发展的行政建制、城市经济、城市规划和布局及社会文化进行论述,并对城镇在漫长而复杂的时空演变中的规律和特点进行探讨,不仅体现了其学术建树,而且彰显了本书的学术价值。
    文章节选
    河南城市的演进 夏代之前的中原城镇尚处于滥觞阶段。旧石器时代的先民们在与自然进行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选择山林密布、水源丰富的地区群居生活。迨至新石器时代,先民们继续在物竞天择的残酷斗争中完善自己,不但掌握了按照时令栽培农作物的技术,也开始依傍作物居住,随着大量剩余产品的出现,氏族内部的关系日趋复杂,与此同时,相邻部落之间的斗争也日益激烈。人们为了保护自己和本族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不得不加强居住地的防御工事,历*早的具有军事功能的“城”开始出现。虽然它和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还有所区别,但是已经能够称之为“雏形城市”。金石并用时代涌现了炎帝、黄帝、蚩尤、帝喾、尧、舜、禹等英雄人物,此时期随着农业生产的大踏步前进,人们不再单纯靠天吃饭,引水灌溉技术的发明以及更加坚固的铜制生产工具在生产劳动中的应用,标志着生产力水平又一次大大提升。早期的**政权开始产生,人力的聚合为生产注入一股强劲的动力,剥削和**分化的加剧使得���们更为深刻地认识到,简单的环壕无法有效地阻挡敌人的进攻,于是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建造更加高耸坚固的城墙。目前河南已发现的登封王城岗、新密古城寨、辉县孟庄、淮阳平粮台、新密新砦、漯河郾城郝家台、安阳后岗、平顶山蒲城店、濮阳戚城、博爱西金城和温县徐堡等早期城市,虽然规模普遍不大,但是城市规划已经初见端倪,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都已具备。


    夏、商、周时期是中原城市发展的早期阶段。有熊氏在这里点燃了中华文明的希望之光,夏禹征服大小部落,在这里建立起了我国**个奴隶制大国,商汤一族不断壮大,经济与政治相结合的“大邑商”由此诞生,周代城市与农村已经有了明显的区分,城市已经成为**或地区政治、文化、经济的**,“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①,在秦统一前的2000多年中,这里始终是华夏文明的核心地带。应该说此时期的城市总量还不是很大,功能较为单一,城市规模也不大,
    但是人口的聚集以及集市贸易的兴起对城市功能的完善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城与市相结合,具有完整意义上的城市逐步形成,依礼而建的城市规划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需要指出的是,西周及其之前出现的“城”与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还是不完全相同的,如今的城市是与农村相对而言的,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某一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①如果该理论成立,那么城市的出现就应该是工商业与农业劳动分离的结果,城市以工商业经济为基础,由之产生的城市居住者也必然应该以手工业者为主。但是在中国,直到西周时期,史书记载中的手工业者(也即“百工”)并不是城内生活者的主体,且城内也并不排斥农民的存在,甚至前者的数量还会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城市和农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并不是对立的。因此马世之先生认为“‘城市’这个概念比‘城’的内涵深,而前者的外延所包含的对象分子却比后者少……城为种概念,城市为属概念,二者之间有从属关系。我们通常所说的城,特别是早期的城,主要是指其围墙建筑而言,它同作为一个**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城市是两个不尽相同的概念”②,也就是说,我国夏、商与西周时期的城市还仅具备“城”的概念,虽然周代的城显然要比早期只具有“围墙建筑”概念的城先进许多,但距离以工商业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概念也还有一定距离,还只能算是早期的城市,这种早期城市形态一直要延续到春秋战国时期。


    秦汉时期河南是全国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的**集权制度的建立为城市体系的形成和确立奠定了基础,中国城市发展开始走向成熟。郡、县两级城市体系已形成并不断加强,城乡各级市场相继建立。河南虽也有封国存在,但是分封制始终不是主流,而且随着**王朝的政治稳定,封国将会成为全国行政区划的一部分。总之,政治的稳定,贸易壁垒的清除为城市平顺发展提供了保证,各项社会秩序有效推进,各地商业交流和文化交往日益增多。特别是东汉时期,河南作为封建帝国的统治**登上历史舞台,以洛阳为**的区域经济初具规模,随着商品贸易的繁荣,河南还涌现出一批商业名都,这些都标志着河南城镇发展达到了新的历史水平。此外,政治的统一也使得城市建设和管理彻底突破了前代以政治概念为本的“城邦国野”规划观念的束缚,将各自为政的郡县建设纳入到帝国统治的秩序之中,是中国城市建设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市场交易日趋频繁,城市从事商业活动的区域被称为“市”,因为关系到国计民生,政府对“市”的管理非常严格,此外随着商业的发展,山村野乡也出现了集市。


    城镇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战争是破坏城镇发展*重要的因素。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战乱时间*长的一段时期,从221年到589年的300余年里,大一统的时间仅有37年,其余都是多国并存、军阀割据、战争扰攘。河南是各方军阀争相逐鹿的对象,城市破坏极为严重,经济发展停滞甚至倒退。不过也是因为政治地位举足轻重,不少封建割据政权在此建都,所以战后社会秩序恢复也较快。此时期河南政区变化较大,州长官的统辖权力日渐增大,城镇的数量不断增多,城镇管理体制从郡(国)、县两级向州、郡(国)、县三级行政体制过渡。城市的数量和布局也变换不定,城市水平没有明显提升,但战争使城市建设的除旧布新更为彻底,对城市格局的重新规划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此外,这也是中原汉族文化和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碰撞*激烈的一段时期,不同文化因素交融在一起,使得城市社会和文化发展更为丰富多彩。


    隋唐时期是继秦汉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一统时期,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河南城市发展步入新的历史阶段。隋唐时期的行政体制改革,使得河南州、县两级管理体系日益完善,政治的长期稳定,也使得中原人口大幅度提升。此外,隋唐大运河的开通为中原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大运河以洛阳为**,**将自然河流与前代各段运河连接成规模宏大的漕运体系,沟通了黄河中下游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和浙东平原等富庶地区的联系,此后一直到清代,大运河沿线成为王朝经济不衰的新增长带,运河两岸的城镇日渐繁荣。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河南地区迎来了*早的交通型商贸城市。沿河或者街道两岸设置栏店的做法打破了官市交易的束缚,直接导致了市坊制度的变革,草市也是在这个背景下兴起的。五代时期临街设店已被政府承认为合法行为。随着唐中期以后市坊制度的解体,以商人、手工业者为代表的市民**开始形成,虽然他们的力量在当时还不够强大,但是对于社会和文化进步还是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北宋时期,河南城镇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均远远超越前代。此时期在河绪论007南地域参照犬牙相入的原则被分为8大块,州、县的行政划分与唐代相似。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河南城镇获得了充分发展。东京汴梁承续前代城市管理经验,一度恢复旧的市坊制度,但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市坊遭遇到巨大冲击,在对市场体制的一系列改革中,东京的城市规划格局也发生了一次跨时代的大变革,并*终发展成为当时全国乃至全世界*为繁华的大都市。洛阳等次大城市人口也迅速增加,城市内部结构逐步突破了传统的封闭式。在以城市为**,由城市、镇、草市而构成的多层次网络状的商业贸易不断发展之下,宋代的区域市场逐渐形成并日渐活跃。城市经济的发展也给城市面貌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崭新的变化,河南城市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1127年,金军攻破汴京,北宋灭亡,偏安江南一隅的南宋王朝随之建立,与统治北方
    的金政权形成南北对峙局面,河南地处金与南宋交界地带,残酷的战争使得此时的河南城镇举步维艰。金统一北方后,社会秩序相对稳定,中原的水陆交通得以恢复,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元代的河南处于蒙古族的统治之下,地方行政建制较前代有了很大变化。秦汉魏晋时期地方行政建制一般都是二三级,迨至元代增至四五级,不仅如此,行省的建立,打破了历代按照山川地理和人文传统划分政区的管理形式。今河南所属区域基本属于河南行省辖域,这也是河南省称谓的*早由来。明代将地方行政层级省略为府、州、县三级,清代中后期又增加了厅一级。明清时期是我国城镇发展**繁荣的阶段。随着国内交通网络的畅通,商品市场的逐步形成以及社会生产的进步,中原地区的城镇进一步发展,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的成就。首先城镇职能方面出现了政治、军事职能突出的城市,作为交通枢纽异军突起的城镇和具有优势资源特色的城镇三类职能组合。此外,府、州、县的数量和规模有所变动,但是总体上较为稳定。县级以下的镇市发展异常迅速,数量急剧增加,从不同时段城镇数量和分布变化的比较来看,城镇的分布呈日益均衡的趋势。


    民国时期河南的行政建制基本分为两个阶段:北京政府时期,地方行政层级分为府、道、县三级;南京政府时期又采用省(区)、县两级制。此时的中国战乱灾祸不断,城市发展缓慢,河南处于中国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的双重包围之下,城镇发展异常艰难。但是因为社会关系的急剧变化以及外来因素的影响,城市的政治、经济、规划、建筑理念及市民的意识形态等也在不断地转变,河南成为中国内陆省份的一个缩影。
    目录
    绪 论 **章 先秦时期河南城市的产生和演进 **节 黄河、平原与城市 一、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 二、河南的地域环境与特征 三、河南与中国城市的滥觞 第二节 河南早期城市的演进 一、青铜时代早期:夏代的城市文明 二、青铜时代鼎盛期:商代的城市文明 三、历史变革期:周代的城市文明 第二章 秦汉时期河南封建城市体系的初建 **节 **大一统与城市体系的初步形成 一、秦王朝的大一统与郡县体制建立 二、汉代的郡国并行体制 第二节 秦汉时期河南城市经济的发展 一、秦代的城市经济发展 二、两汉时期的城市经济 第三节 城市的建设、布局与管理 一、城市的规划和建设 二、市坊的布局和管理 第四节 城市的文化与社会 一、城市的文化发展 二、城市的社会生活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城市的曲折发展 **节 朝代更迭与河南城市体系变化 一、魏晋时期的朝代更迭与行政体制变革 二、十六国时期的政局动荡与州郡空置 第二节 城市经济的破坏与恢复 一、战争的破坏和城市的衰落 二、城市人口变化与城乡一体发展 三、不同时期城市的恢复与建设 第三节 城市的营建与里市的设置 一、城市的营建 二、里市的设置 第四节 城市的文化与社会 一、城市的文化发展 二、城市的社会生活 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河南城市体系的重构和兴盛 **节 城市体系的重新调整和建立 一、隋朝的统一和州县体制的建立 二、唐代的郡县制和区域**城市的发展 三、五代政权更迭和行政区划变动 第二节 大运河的疏通与城市经济的进步 一、大运河疏通与政治**东移 二、运河城市的兴起、发展和繁荣 三、城市人口变化与河南城市化发展 第三节 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一、城市的规划建设 二、市坊制度的变革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