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赶考2020
QQ咨询:
有路璐璐:

赶考2020

  • 作者:王跃春,余玮主
  •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 ISBN:9787505151642
  • 出版日期:2020年04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5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2020年的春天,口罩成了*中国的表情。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每天跳动的疫情数据牵动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疫情是大考,核心考题是当今中国人对这块土地、这个民族和这个中国乃至这个世界的态度。疫情面前,*打动人的是真实,是我们用笔用双脚记录下的这场赶考路上的真实。《赶考2020》里一行行文字的背后是一幕幕鲜活的赶考故事,我们几乎是泡在泪水中看完一篇篇来自天南海北带着温度的稿件,我们仿佛听到一个个“去武汉”这样响亮而又让人热血沸腾的声音。*美的中国,不在远方,就在身边,就在我们书写的一页页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纸的背面。这是一部适合党政干部、关注时政的读者等的可读性强、厚重的、有珍藏纪念意义的枕边书。
    文章节选
    再出征的“80 后”钟南山  张惠清 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牵动举国上下之心。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后,党**、国务院高度重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重要的工作来抓”。全国范围紧急开展疫情防控与**支援,各地驰援武汉的医务工作者正在全力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之中。 国有难,召必应。时隔 17 年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专家钟南山,又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2003 年,“非典”肆虐,时年 67 岁的他说 :“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84 岁的他一边告诉公众“尽量不要去武汉”,一边登上奔赴武汉的高铁,再次挂帅出征。 他以院士的专业、战士的勇猛、���士的担当,给予人们战胜疫情的无限信心和力量。 向“疫场”逆行——万众一心、攻克难关 2020 年 1 月 18 日,距离庚子新春还有一个星期。突然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复杂,使得这个不同寻常的春节注定在历史长河中令人刻骨铭心。 当天,钟南山在深圳连夜抢救新冠肺炎病人后,乘坐高铁返回广州。他随便吃了几口饭,下午来到广东省卫健委的会议现场。 会议尚未结束,钟南山便通知助手帮他收拾行囊,即刻奔赴武汉。当天的航班已经买不到机票,他和助手会合后,挤上一列傍晚 5 点多开往武汉的高铁。 正值春运高峰期,临时上车的他只能被安顿在餐车的一角。刚落座不久,他立刻拿出疫情的相关文件进行研究。忙碌一会儿后,连日奔波的他仰倒在座位上,闭目凝思。 当晚 11 点抵达武汉,钟南山立即认真听取了武汉方面的疫情介绍,次日一早便前往武汉金银潭医院和武汉疾控**了解情况。自此之后,从广州到武汉再到北京,连续几天,钟南山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上新闻发布会、连线媒体直播、解读疫情*新情况……工作和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他的面孔和声音,也开始接连在荧幕中出现,回应社会关切。 他指出新型冠状病毒“肯定的人传人”,存在医务人员感染的风险; 他提醒公众提高防范意识,出门*好佩戴口罩,勤洗手,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 他认为对感染者进行前端隔离,并严密跟踪密切接触者,是目前防控疫病传播的*好手段; 他告诉我们,有信心不会让“非典”重演…… 他针对疫情有关防控情况作出一系列回应,字字千钧,仿佛一剂 “定心丸”,迅速安抚了民众恐慌的情绪,更新了人们对疫情的认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网友纷纷热议 :“看到钟南山就安心了”“总有敢担责任,负重前行的人出现”“钟老,民族的脊梁,武汉加油!”…… 然而,老人一边告诫着民众“不要出行”,自己却义无反顾地深入疫情**线。在参加各种会议、连线媒体、研究疫情之余,他还会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听取专家组汇报省内重症患者的病情,并逐一打电话询问**情况,给予临床指导意见。1 月 29 日,由钟南山担任组长的广东省新冠肺炎重症病例会诊专家组对广东省 5 例危重症患者进行**远程会诊。这次会诊,持续 4 个多小时。 1 月 30 日,由于临时接到北京通知,钟南山一大早要赶至机场,他不得不把原本与世界上知名的“病毒猎手”、美国教授维尔特·伊恩·利普金的约见提前至 6 时,地点则改为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他们就新冠肺炎疫情进行探讨。 之后,钟南山立刻奔赴北京中国疾控**参加座谈会。当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议上将就进一步加强科学防控疫情听取专家意见。 会议开始前,李克强说,本该与大家握手的,但按你们现在的规矩,握手就改拱手了。会议结束后,李克强与专家们告别时,特意对钟南山说 :“还是握一次手吧!” 尽管一直都在马不停歇地工作、赶路、交流,但即使上了飞机,钟南山依旧在坚持工作,研究危重病人的**方案,并认真作记录。 如此奔波忙碌,眼睛里布满血丝的钟南山让夫人李少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你们能不能让他多睡一会?”然而,与丈夫相伴半个多世纪的她,了解丈夫的脾气 :“劝是劝不住的,因为他太在乎自己的病人了。” “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大家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在 2020 年 1 月底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这位鞠躬尽瘁的老人一度哽咽,眼含泪光。 钟南山指出,17 年前的“非典”持续了近 6 个月的时间,如今我们的**在重大传染病防控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有信心更加有效地控制此次 COVID-19 肺炎疫情,尽快恢复正常社会秩序。这需要我们一线医务人员的努力,需要我们科研工作者的努力,需要我们患者的努力,需要我们全国人民的努力,同时需要各国一起加强合作、携手应对,万众一心、攻克难关。
    目录
    一 大家亮剑 再出征的“80后”钟南山 冲在抗疫前线的李兰娟院士 铸造“生物盾牌”的巾帼将军陈薇 二 火线抗疫 一线天使的声音 “医”无反顾 一次特殊的主题党日活动 身披白色“铠甲”的“90后” 战地医院工地上准爸爸们的感人担当 三 抱团集结 敢打硬仗的英雄军医 逆行在万家团聚的除夕夜 前线有你,后方有我 “仇争艳们”15小时的“雷”霆行动 赤壁姐弟仨战疫彰大爱 阻击战中的青春在线 英雄的武汉!雷锋来了! 四 后方给力 奔波在武汉“小汤山”的焊接大师 “基建狂魔”里的一份力 学着先辈的样子勇往直前 团旗飘扬在抗疫*前线 请战红手印温情摁在车轮上 五 动人一幕 12个昼夜与1万公里的见证 海外华人共克时“疫”显担当 150万只口罩的惊魂72小时跨境之旅 六 知情者说 这个年假淹没在没有硝烟的战火中 以居家隔离的方式过了个*憋屈的春节 我在你身边 等待3个“正”字写完的那天 七 “聊斋”锐见 当代*可爱的人 构筑疫情应急治理的铜墙铁壁 以创新服务民众体制来撬动基层的治理革命 跋 一页页裹着火的纸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