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座无虚席 : 经典和大师的昼与夜
QQ咨询:
有路璐璐:

座无虚席 : 经典和大师的昼与夜

  • 作者:韩浩月
  •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 ISBN:9787514385342
  • 出版日期:2020年06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3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14385342
    • 作者
    • 页数
      0
    • 出版时间
      2020年06月01日
    • 定价
      ¥39.8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书在等人,人在等书。人在阅读中,可以衔接昼与夜,与经典和大师的对话,永不为时间阻隔。 本书由韩浩月的随笔结集而成。悼文,迈克尔·杰克逊、斯坦·李到金庸、二月河,告别带走一个时代的大师;评书,从《局外人》《月亮和六便士》到《堂·吉诃德》,书写作者本人隐秘的经典阅读心灵史;评影,从《少年派》《被解放的姜戈》到《让子弹飞》,力图展现世界电影表达的意志;记人,从村上春树、莱昂纳多到张艺谋,着重从个人视角考察人性与真实。 韩浩月以流畅凝练的文笔,徐徐展开一幅生动丰富的光影画卷,细腻地展现自身丰富的内心世界,带领观者与大师、经典在纸上相遇,共赴一场不散的精神盛宴。
    文章节选
    贾樟柯:青春与故乡,让他不孤独 1 《江湖儿女》曾剪了一段预告片,画面中廖凡饰演的斌哥聚集一帮“兄弟姐妹”,把多个瓶子里的白酒倒进了脸盆中,众人用玻璃杯从脸盆中舀酒,然后斌哥环顾一圈,豪气地喊了句:“肝胆相照,走一个!”众人回应:“走一个!”这样的场景很是吊人胃口。 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从1997年拍《小武》,到二十一年后拍《江湖儿女》,贾樟柯的镜头没有离开山西,甚至没有离开汾阳,他故事中的主人公,也仍然是他旧时的伙伴、亲戚,以及晃荡在山西那片土地上的人们。 这么些年来,变化的是贾樟柯工作的环境、渐长的年龄、丰富的阅历,不变的是他对青春与故乡的缅怀,对人生与情感独特的体验与审视。在他片中的每一个主人公身上,都可以看到贾樟柯的影子,或许可以这么说,每一部贾樟柯电影,都是由“贾樟柯”本人来主演的。 贾樟柯的**部电影长片是《小武》。小武是一个贼,一起同为贼的好哥们儿洗手不��了,并依靠贩烟成了当地的企业家。企业家结婚的时候没有通知小武,备感失落的小武做了几把,到小店里把一把碎钞换成了整票,去企业家朋友那里上礼,结果被拒绝了,说小武的钱来得不干净。 郁闷的小武到歌厅认识了一个小姐叫梅梅,小武爱上了梅梅,一次梅梅感冒没有上班,小武找到了出租房,房外是喇叭吵闹的大街,房内小武听着梅梅伤感的歌…… 梅梅反复要求小武唱一首歌,小武让梅梅闭上眼睛,然后按下可以发出音乐声响的打火机:“嗒叮当叮当嗒叮当……” 梅梅消失了,小武回了一次家,结果与家人不欢而散,回县城后他的手再次伸向了行人的口袋,结果梅梅让他买的那个传呼忽然响了起来…… 在派出所,小武看见县电视台正在播放主持人采访行人对惯犯小武被抓获后的感受。警察押送小武走在街道上,顺路办别的事情,顺手将他铐在了电线杆的拉线上,来来往往的行人越聚越多,他们都在好奇地盯着小武…… 《小武》的故事流畅、纯熟,且饱含着浓浓的情绪,把过去县城的枯燥乏味与县城人的无望、焦虑,**地传递了出来。 在《小武》之前,贾樟柯还有一部习作叫“小山回家”。与《小武》相比,《小山回家》在节奏控制上略显稚嫩,影片所表达的愤怒也显得有些突兀。 《小山回家》的故事发生在1994年末,二十多年前的北京站,站前有无数举着“旅馆住宿”牌子招揽旅客的身份不明的人,有四处流窜的票贩子,地铁通道里贴满了小广告,流满污水,充斥着肮脏的气息。 在租住的平房里,小山和几个老乡说着粗俗的话,喝着北京二锅头,亲自上阵出演角色的贾樟柯更是每句话都不缺脏字。后来,小山借来房东的录音机,老乡在狭窄的房间里跳起来了蹩脚的迪斯科。 是的,这就是生存在北京的外地人,他们熟稔地说着“车公庄、西单、崇文门”等北京地名,只有将自己关在房间里的时候,才借助烈酒和脏话的形式表达他们的爱与憎恨,他们的梦想如同蹩脚的舞蹈一样,充满痛苦和破碎感,拙劣得让人想笑又想哭。 贾樟柯说,虽然《小山回家》是他的电影处女作,却奠定了他以后的电影美学方向,这部片子的完成,使他对电影的拍摄、剪接、发行都有了**次的经验。 在他此后的作品中,都能隐约发现《小山回家》的影子。如《小武》中小武在舞厅里笨拙地跳舞,仿佛《小山回家》里在出租房里跳迪斯科的小山老乡;《任逍遥》中,彬彬在歌厅里边被抽一次耳光问一次“高兴不高兴”,那个近似偏执狂的孩子固执地说了几十个“高兴”,这个镜头很容易令人想起贾樟柯在《小山回家》中出演的角色,在短短几分钟的镜头中,贾导滔滔不绝说了不下一百句脏话。至于《小山回家》中所使用的嘈杂的背景音,更是延续到他以后的每一部作品中。 在“故乡三部曲”(《小武》《站台》《任逍遥》)之后,贾樟柯有段时间着迷于纪录片,从2007年到2011年,一口气拍摄了四部纪录片(《无用》《二十四城记》《海上传奇》《语路》)。这四部纪录片当中,《二十四城记》在院线公映过。 《二十四城记》镜头所对准的普通人,在退休后的家中,在厂办,在公交车上,在拆除了一半的厂房内……叙述着和他们生命曾经息息相关的420工厂,这个造飞机的工厂,曾带给他们荣誉,如今留给他们的,更多的却是伤痛。 贾樟柯用厂花来讲述历史,没有什么比这是更好的选择了——她们的衣着,是城市的时尚标志,她们的情感,是城市的娱乐新闻,她们的命运,和工厂的兴旺或衰败密切相关,一个厂花的一生,就是一座工厂的发展史。直到现在,“厂花”仍然是那些在记忆里已呈灰色的时代,为数不多让人眼前一亮的词语。 《二十四城记》选择了吕丽萍、陈冲和赵涛分别饰演60年代、80年代和现在的厂花,这三位演员都不是绝顶漂亮的女星,但作为贾樟柯电影中的演员,好像如果她们太漂亮反而说不过去了。这和《二十四城记》的整体氛围也是搭调的,宁静的画面,真实的背景音,回忆的语调……三位女演员的风情融入其中,这风情,蕴含着说不尽的白云苍狗,看了让人伤感。 《二十四城记》的每一个镜头,分开来看毫无寓意,镜头语言的直白和朴素,那么直愣愣地扑向眼底,让观众只好去关注镜头中的人,和他(她)成了直接的对谈者。 但由这些镜头组合起来的整部电影,却奇异地构成了一种可以令人沉静下来的力量——对过往的追忆带来的感伤,泯然化为嘴角的淡然一笑。 从《天注定》开始,贾樟柯“如梦初醒”般,对剧情片又焕发了巨大的热情,拍摄了《天注定》《山河故人》这两部佳作,另外还有一部片名为《在清朝》的故事,一直在筹备当中。 在《天注定》中,贾樟柯仿佛要证明自己讲故事的能力。选择四个人物、用四段故事来完成《天注定》,不排除贾樟柯是为了弥补以前他在密集情节创作方面的不足。 用四个底层人物的命运,影射近年发生的四桩大事件,反应中国社会的现在进行时,贾樟柯以他擅长的角度和技巧,捧出了《天注定》,也捧出了他一直蓄而未发的野心。 到了《山河故人》,贾樟柯彻底打消了一些人认为他“不会拍故事片”的疑虑。一旦贾樟柯的作品变得外向,更愿意把感情付诸镜头,他还是能够去赢得本不属于他的观众。 如果说《天注定》还有较强的社会属性和纪录片特质的话,那么到《山河故人》的时候,贾樟柯已经可以走出纪录片惯性,来拍一部正儿八经的商业故事片了。 《山河故人》共有三段故事。让这部电影立意顿生、格局开阔、情感深沉的,是第三段故事,这是贾樟柯从未尝试过的表现方式。 比较可爱的是,老贾在这段故事里,刻意突出了未来感十足的通信与安保器材。故事背景转移到澳大利亚漫天遍野的草地和漫长的海岸线,也让影片的男主角张晋生,活得像个古怪的“外星人”。 如果了解从2010年到2015年间,整个中国移民海外的人数以及他们携带的财富数字,就会明白《山河故人》为什么要塑造张晋生这个角色。一个梁子,一个张晋生,他们明明就是代表了“橄榄型社会”两端的人。 从1999年到2014年,再到2025年,贾樟柯先是水深火热,再是情感外露,又以深刻冷峻的视线回望剖析,他带领观众完成了一次三级跳,落脚点分别是过去、现在和未来。 《江湖儿女》可以视为贾樟柯对《天注定》与《山河故人》创作风格的延续与升华,他的这部*新电影,为他带来的奖项与荣誉实在太多,在海外数家媒体评选的年度电影十佳中,都有《江湖儿女》的名字。 但在国内,《江湖儿女》并没有得到更多的认同,在它上映的中秋档,票房被同期五部电影超过。 《江湖儿女》是部不折不扣的中年人电影。从贾樟柯十分看重的、邀请的几位客串演出嘉宾阵容看,无论是徐铮、张译,还是张一白,都是中年人,别管在影片中演得有多精彩,他们传递的都是如假包换的中年人趣味。 它当然是一部好电影。在细节上的用心,以及在生活体验上的逼真,使得它能够戳中无数中年人的心扉。如果一名中年观众在他年轻的时候,有过一段浪荡时光的话,更会把《江湖儿女》与贾樟柯引为知己。 《江湖儿女》说的是过去的事,它与当下的种种,都格格不入。每当看到贾樟柯在社交媒体上一口一个“江湖”的时候,都忍不住为他捏一把汗,现在是法治社会,哪还有江湖的容身之地?廖凡饰演的大哥,在双腿残疾的时候还会对往日兄弟大发脾气,一把掀翻兄弟端上来的菜与主食,而在现代人的价值观里,这是**难以容忍的事情。 至于爱情,斌哥与巧巧的感情,恰恰是当前社交媒体上被批判*为凶狠的情感模式,许多女观众,都把廖凡饰演的斌哥称呼为“渣男”,为巧巧打抱不平,这些观众,是没法去了解贾樟柯的。 贾樟柯与他的电影是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影迷可以更加清楚地观察到一代人的过往。
    目录
    **辑 告别信/ 001 奈保尔:为何狂暴而迷人/ 003 迈克尔·杰克逊:用死亡换回做一个普通人的权利/ 006 斯坦·李:不会消失的漫威宇宙与英雄主义/ 009 贝托鲁奇:他一生都在用电影写诗/ 012 阿巴斯:一生只拍好电影/ 015 秀兰·邓波儿:是美国梦也是中国梦/ 017 饶宗颐:*后一位大儒/ 020 贝聿铭:杰出天才的成长奥秘/ 023 鲁迅:我想和你喝一杯/ 026 老舍:一个心怀悲悯与良知的人/ 029 金庸:“侠”之浪漫的远去/ 032 柏杨:启蒙者角色接近**/ 036 二月河:他更像一名隐者/ 038 二月河、李敖、金庸:历史迷局的破解者/ 041 王小波:用有趣来对抗平庸/ 044 从维熙:跨过那条冰冷的河/ 047 余光中:余光中走了,“乡愁”也没了/ 051 单田芳:收音机时代造就的明星/ 054 梅葆玖:京剧大师的俗世情怀/ 058 吴天明:为了电影不顾一切地玩命/ 062 吴贻弓:电影接力传出重要一棒/ 065 杨宪益:一道文化桥梁断了/ 068 第二辑 心灵史/ 071 《霍乱时期的爱情》:把荣誉给乌尔比诺,把爱情给阿里萨/ 073 《局外人》:默尔索的困境无法得到救赎/ 076 《美丽与毁灭》:菲茨杰拉德的绝望与悲伤/ 079 《红与黑》:于连属于“沉默的大多数” / 082 《约翰·克里斯托夫》:至死都不妥协/ 084 《月亮和六便士》:走进思特里克兰德的心灵/ 087 《荒原狼》:在灵魂废墟上建造美丽的花园/ 089 《包法利夫人》:福楼拜笔下*美的疯女人/ 092 《悲惨世界》:爱情始于误解,死于了解/ 095 《安娜·卡列尼娜》:老托尔斯泰的骚动之心/ 098 《我的一生》:卡萨诺瓦是天使与魔鬼的结合体/ 100 《堂·吉诃德》:扛起理想主义的大旗/ 103 《情人》:杜拉斯的过度敏感/ 105 《愤怒之船》:该死的糖饴布丁/ 108 第三辑 光影梦/ 113 《少年派》:少年李安的呼喊/ 115 《天才捕手》:天才多少都有点儿魔鬼的面孔/ 117 《了不起的盖茨比》:爱的伟大与卑劣/ 120 《被解放的姜戈》:解救姜戈的医生为什么必须死/ 123 《绿皮书》:用轻巧策略讲述沉重故事/ 126 《至爱梵高》:梵高的“失败”更催人思索/ 129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李安让美国人集体不适/ 132 《云图》:“我绝不会向暴力犯罪屈服” / 136 《聚焦》:可怕的不是黑暗存在,而是光明的迟到与缺席/ 139 《荒野猎人》:令人窒息的自然风光片/ 142 《地心引力》:外太空也承载不了人类的孤独/ 144 《天空之眼》:对抗命题激起观众道德自卫/ 147 《哭声》:一半是庄重,一半是戏弄/ 150 《此房是我造》:冒险味道难以拒绝/ 154 《入侵脑细胞》:内心风暴/ 157 《地久天长》:渺小而又庄严地活着/ 163 《一九四二》:我们都是难民的后代/ 166 《一代宗师》:王家卫仍然擅长调情/ 169 《让子弹飞》:英雄的归宿是成为群众/ 172 《一步之遥》:姜文的青春期太漫长/ 175 第四辑 注目礼/ 179 村上春树:文学与良知都不可或缺/ 181 莫迪亚诺:执着寻找自己的人/ 184 马丁·斯科塞斯:电影需要“美与冒险” / 187 鲍勃·迪伦:老有所依/ 190 莱昂纳多:一个**文艺男的疯狂之旅/ 194 黄永玉:闲时看天看云/ 198 阎连科:与卡夫卡奖的**联系是文学/ 203 莫言:与诺奖的“理想主义”气质相通/ 207 冯小刚:与大师冯小刚擦肩而过/ 212 姜文:电影的英雄,生活的孩子/ 216 葛优:不想做**/ 221 贾樟柯:青春与故乡,让他不孤独/ 225 张艺谋:因为沉默而强大/ 237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