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法学的知识谱系
QQ咨询:
有路璐璐:

法学的知识谱系

  • 作者:舒国滢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181242
  • 出版日期:2020年09月01日
  • 页数:1813
  • 定价:¥58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100181242
    • 作者
    • 页数
      1813
    • 出版时间
      2020年09月01日
    • 定价
      ¥580.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内容简介:《法学的知识谱系》是我国当代法理学者舒国滢教授十年磨一剑之作,本书上溯古希腊罗马法学知识渊源,下探现代以来的欧陆法学流变,为中国学界全方位呈现了西方(尤其是欧陆)法学的知识谱系。本书共包括五卷,分别为“修辞学、辩证术与论题学”“争点论、决疑术与罗马法学”“欧陆中世纪与近代法学流变中的方法论因素”“近代自然科学推进的法学范式”“20世纪法学知识与方法的转型”。作者以欧陆法学(尤其是欧洲私法学)的发展作为考察法学知识谱系的“素材”,着力证明一点:法学(法教义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它必须立足于哲学、逻辑学、修辞学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之上。但这只是一个必要条件,或者说,我们即使通晓法学外的各门学问,也未必就可以成为合格的法学家。
    目录
    目录: 导论:如何看待作为一门学问的法学? 1 一、法学与自然科学 4 二、如何看待中国古代律学的性质? 14 三、西方法学的中国 / 汉语表达:“翻译法学”与“斗争法学”生成的历史背景 29 四、当代中国法学的走向:争论与抉择 44 **卷 修辞学、辩证术与论题学 **章 西方古代修辞学:辞源、主旨与技术 65 一、西方“修辞学”的辞源与主旨 65 二、“意见”与“修辞学” 83 三、“开题”与“开题术” 111 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论题学考辨 121 一、“论题学”的性质与对象 121 二、《论题篇》之相关概念辨析 135 三、亚里士多德论题学与修辞学上的开题术 168 第三章 西塞罗的《论题术》:思想与评价 210 一、西塞罗写作《论题术》的背景 210 西塞罗《论题术》的基本思想 222 三、西塞罗《论题术》之评价 236 第二卷 争点论、决疑术与罗马法学 第四章 古代修辞学上的“争点论” 247 一、作为修辞学理���的“争点论”之渊源 247 二、赫玛戈拉斯的“争点论” 258 三、“争点论”的发展:赫摩根尼斯及其思想 286 第五章 决疑术:方法、渊源与盛衰 307 一、决疑术:旨趣与方法 307 二、决疑术的理论渊源 326 三、决疑术的盛行与衰落 334 第六章 决疑术与罗马法学的成长 347 一、罗马法与罗马法学家 348 二、罗马法学的嬗变 379 三、罗马法学家们的作品:类型与特性分析 408 第三卷 欧陆中世纪与近代法学流变中的方法论因素 第七章 《学说汇纂》的再发现与近代法学教育的滥觞 449 一、公元 5—11 世纪的西欧法律及其技艺 449 二、优士丁尼《学说汇纂》的再发现 465 三、博洛尼亚大学的建立与欧洲法学教育的勃兴 477 第八章 注释法学派:方法与风格 488 一、博洛尼亚注释法学派的代表人物 493 注释法学派的注释活动及方法 501 三、注释法学派的作品类型与风格 529 四、阿库修斯注释及其影响 547 第九章 评注法学派的兴起:贡献与危机 554 一、评注法学派形成之前的知识与方法转型 554 二、评注法学派产生的过程 567 三、评注法学派的发展 581 四、评注法学派的贡献及作品类型 592 五、评注法学派之方法与理论所遭遇的危机 608 第十章 人文主义法学的方法论与知识谱系 621 一、欧洲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法学 621 二、人文主义法学的发展脉络 643 三、人文主义法学的理论—方法特征 672 第四卷 近代自然科学推进的法学范式 第十一章 自然科学的挑战与法学的因应 717 一、自然科学的兴盛在知识论上所形成的挑战 718 二、法学对于自然科学(以及数学)在知识论上的挑战之因应 729 三、新的自然法学范式:理性主义自然法体系 745 四、理性主义自然法(理性法)框架下的法学体系(尤其是私法学体系)构建 772 五、理性主义自然法与 18 世纪 50 年代以降的欧洲法典化运动 793 18、 19 世纪之交的法学之历史主义转向 801 一、自然法理论的危机与法学本身的内在转变 803 二、哥廷根法学派的法学方法论革新 817 三、历史—哲理流派之法学思考与理论建构 837 第十三章 德国历史法学派与“学说汇纂学”的兴起 849 一、萨维尼其人:生平与著作 850 二、蒂堡—萨维尼论战与德国历史法学派的成立 864 三、历史法学派内部的分支与理论分歧 896 四、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普赫塔的法学建构:理论与方法 904 五、“学说汇纂”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934 第五卷 20世纪法学知识与方法的转型 第十四章 法学的实践走向:从“概念法学”到“评价法学” 999 一、学说汇纂法教义学遭遇的多重挑战:“概念法学”一语的由来 1000 二、“自由法运动”的兴起 1016 三、利益法学:菲利普·赫克与图宾根学派 1036 四、评价法学的理论面貌:法学方法论的勃兴 1121 第十五章 法学上的修辞学—论题学思潮 1185 一、沙伊姆·佩雷尔曼的新修辞学法学 1188 二、特奥多尔·菲韦格的“论题学法学” 1233 三、其他学者的法修辞学与法论题学著作 1284 第十六章 当代逻辑背景下的法律论证理论 1327 一、逻辑理论与法律论证的逻辑难题 1329 实践知识之困:有关法律实践难题的当代论证理论 1385 三、当代法律论证理论的进展 1466 第十七章 法学的知识性质之再认识 1556 一、作为法学研究对象的“法理”:概念与词义辨正 1558 二、“法理”的认知:法学知识的形成(生产)方式 1584 三、法教义学与法学范式的转换 1611 参考文献 1633 人名索引 1708 内容索引 1737 致敬 / 致谢 1794 后记 1798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