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我们小时候:描花的日子(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的童年回忆录,央视《读书》节目推荐 《中国教育报》推荐)
QQ咨询:
有路璐璐:

我们小时候:描花的日子(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的童年回忆录,央视《读书》节目推荐 《中国教育报》推荐)

  • 作者:张炜
  •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 ISBN:9787020164318
  • 出版日期:2017年05月01日
  • 页数:196
  • 定价:¥6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020164318
    • 作者
    • 页数
      196
    • 出版时间
      2017年05月01日
    • 定价
      ¥65.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描花的日子》一文由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写成。该书以朴实而逗趣的为基调,讲述了作者在北方摸爬滚打成长的童年时光。有独眼歌手、粉房、岛上人家这些具有独特性的回忆,也有星星、月光、游泳这些具有共性的时光,全文细腻写实,真情流露。
    文章节选
    精彩内容节选 大清的人 林场旁边有个小村,村里有我*好的朋友“二九”,就是那个“忆苦能手”的孩子。“二九”爹年纪很大,因为他和老伴生“二九”时已经很晚了。有**,我和“二九”正在林子里采蘑菇,突然“二九”坐在地上想哭。 “‘二九’,你怎么了?”我摇晃着他问。 “我爹大概快死了。”“二九”擦着没有泪水的眼睛说。 我不相信,因为前几天还见他爹去园艺场买了半篮子苹果,走路蛮结实的。我说他是胡诌,不吉利的。 “二九”说:“这是真的,村里上了年纪的人都这么说。别看我爹瞅上去没有毛病,其实活不久了,这得好好端详一下才知道,不信就等着看吧,大约就是这一年里的事。老人们都说,‘二九’爹怕是吃不上明年的麦子了!” 我又惊又气,连忙问这是怎么回事,这样说的根据又是什么。 “二九”长叹一声:“老人们说他‘改了性’了,也就是说行为太反常了,这全不是好兆头??” “怎么‘改了性’了?又怎么反常了?” “我爹这些年走路不稳,动不动就摔个跤什么的;要紧的是他不喝酒了,也不愿说笑了,还把头发编成了一根小辫,说自己是‘大清的人’??” 我愣住了,问什么是“大清的人”。 “我爹说他是大清朝过来的人,是这个意思。村里人一听吓坏了,说:‘你长在新社会、活在红旗下,怎么会是大清朝过来的人?你真反动啊!让人出一身冷汗啊!’他们这样吓唬他,他一点都不害怕,还掐着手指头算,说自己是哪一年出生的,算来算去是真的,他就是清朝*后那几年里出生的!” 我很长时间没有说话,因为我从来没有想过还有这种怪事。一个人是清朝年间出生的,就是“大清的人”?我有点不信,可也拿不出什么理由反驳。 “二九”说:“我爹这样说行,换了别人早抓起来了,好在他是苦出身,这谁都知道;再就是他太老了,突然‘改了性’了,也就没人追究了。”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太大了。我从此遇到了一个全新的问题,就是人的出身带来的奥秘—到底属于什么人从出生时就决定了,并且一辈子都改不了;再就是人到了老年突然行为反常,这叫“改性”,是一种*不好的兆头。 为了亲眼看一看这种怪事,我跟“二九”去了他家。他爹以前见过我多次,不过没有好好说话罢了。但我相信他一定认得我。 谁知老人一点都不认人,笑嘻嘻地看着我问:“孩儿是哪旮旯儿的人?”我介绍了自己,同时认真地端量起老人,想看出他有什么异常。我首先觉得他笑得不自然—太甜了。因为在我不太多的人生经验中,只有小姑娘才这样笑。可瞧这老人,嘴上眼上腮上,到处都是笑。 “二九”反复对他爹说,我是他*好的朋友,以前多次来过村里、家里,怎么就不认得了?老人“哦哦”着点头,笑得口水都出来了。 我觉得小孩子才会笑得流口水。这又是不正常的证据了。我转到老人身后,立刻大吃一惊:他脑后果然有一根细细的小辫子。我差一点叫出来。太怪了,这小辫要多难看有多难看,像小拇指那么细,又干又涩像一绺枯草。我实在忍不住,就盯着他的眼问: “大伯,你为什么扎起了一条小辫啊?你又不是小姑娘。” 老人的眼一瞪,不笑了。他跷起食指对我解释道:“你小孩儿家不懂,村里上了年纪的人也不懂!我是‘大清的人’哪,我们那一茬儿都是扎辫子的啊—人啊,从哪里来就到哪里去,我又得回‘大清’那里去了??” 我心上一沉,突然想到了“死”这个字。我听明白了,老人说的是他要死了,这不过是个转弯抹角的说法。同时我也注意到了老人的眼睛:眼珠硬得像石头,而且泛着灰蓝色,就像小狗的眼睛。完了,我心里想,村里人的判断一点都没错,也许他真的要永远离开我们了。 与“二九”爹分别时,老人一边用衣袖擦鼻涕一边送行,一直把我送到村口。我走了老远,老人还在那儿望着我。一会儿“二九”追上来,一凑近了就小声问我: “怎么样?我说的不错吧?俺爹要死了。” 我心里难过,但不想说出真实的判断。我点点头又摇摇头,再次回头去望。 “二九”说:“你注意到了没有?俺爹走路就像漂在水上一样。” 说实话,这我倒没看出来。 就在我去看过“二九”爹不久,大约是一个多月之后,老人真的死了。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