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科学史研究论丛  第6辑
QQ咨询:
有路璐璐:

科学史研究论丛 第6辑

  • 作者:吕变庭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664969
  • 出版日期:2020年11月01日
  • 页数:247
  • 定价:¥9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030664969
    • 作者
    • 页数
      247
    • 出版时间
      2020年11月01日
    • 定价
      ¥9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本辑收录论文 11 篇,综述与书评 3 篇,主要涉及科学思想、医学史、工艺史、畜牧史等领域,内容涉及阴阳五行与董仲舒“天人一”思想,从出土文物看中国古代绞编织物的类型及发展、蜀汉金属货币及其铸造技术,以及从三部六病理论解析《伤寒论》腹诊、世界视野下的唐代科技文明研究介绍、金元时期河北地区医学成就、《尔雅翼》相对于《尔雅》的《释草》所增词条剖析、清代扬州府进士和举人数量时空分布及其特征等。既有科学史学界前辈倾心倾力之作,也有青年学者精心雕琢之作,多有新见与创见。《科学史研究论丛第6辑》适合历史学、科学史研究领域的学者、研究生以及相关学科爱好者阅读。
    文章节选
    浅论阴阳五行与董仲舒的“天人一”思想*
    吕变庭(河北大学宋史研究**)
    提要董仲舒的“天人一 ”统一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一方面,自然界的运动变化离不开人类的积极参与;另一方面,人类的发展变化也需要以自然界的存在为前提,二者的关系是相容的。在董仲舒看来,阴阳五行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也是人类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逻辑前提。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董仲舒的 “天人一 ”思想曾对程朱理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当然,这个思想倾向于保守,弱于革新,其内含的消极因素应当否定。
    关键词天人一阴阳五行董仲舒春秋繁露
    董仲舒是中国古代的杰出思想家之一,他的 “天人一”学说对中国封建社会君权专制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当然,董仲舒的 “天人一”学说的实际辐射范围已经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渗透到政治、法律、伦理、科技、思想文化等各个意识形态领域,限于篇幅,本文仅从阴阳五行的视���,粗浅地谈一下董仲舒的 “天人一 ”思想,不足之处,敬请诸位专家批评斧正。
    一、阴阳观念与董仲舒的“天人一”思想
    《春秋繁露》辑录了董仲舒论述阴阳思想的 10余篇主体杂文,主要有《阳尊阴卑》《阴阳位》《阴阳终始》《阴阳义》《阴阳出入上下》《天地阴阳》《天辨在人》《天道无二》《暖燠孰多》《基义》《同类相动》等。董仲舒说: “天地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 ”a关于阴阳观念的起源问题,李约瑟在《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第 6章“中国科学之基本观念”第 5节里有详论a,不过,有一种观念说:“阴阳的起源应很早,起源于人类对太阳*直接的感受。 ”b持此说的学者不在少数,如萧汉明先生 c、王平辉先生d、张承烈先生 e,等等。还有学者主张: “阴阳是由人类本身男女的性经验的正负投影而来的,据考证,它在哲学上是作为基本的范畴使用,始于公元前 3世纪的《易经》之中。 ”f又考古学家认为: “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骨质梳子上面的图案证明当时已有了阴阳观念。此外,河姆渡遗址还出土了当时建筑物的木榫结构的实物,说明当时已有明确的阴阳观念。关于阴阳互补为用、相辅相成的意识和观念,在当时人们心中早已酝酿成熟,且可以驾轻就熟地将其原理运用于各种物质文化的创造过程之中。 ”g甚至有学者主张:“太极产生于 8000多年前,是*早的阴阳起源,它不仅是易学本始,也是道学之魂,更是五行之源。说太极是阴阳图谱,八卦是阴阳符号,道学是阴阳经脉,而五行就是阴阳载体。 ”h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虽然阴阳观念的起源目前尚难以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阴阳观念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而战国时期阴阳学派的形成,则是这种观念长期发展和演变的必然结果。《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载: “邹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于身,施及黎庶矣。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先序今以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大并世盛衰,因载其祥度制,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先列中国名山大川,通谷禽兽,水土所殖,物类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 ”i可惜,邹衍的著作今已散佚,我们仅能从《史记》以及《吕氏春秋》等典籍中窥知一二。在这里,董仲舒《春秋繁露》之 “阴阳终始 ”在内容上是否与邹衍的 “终始”相近,尚待考证,但就其主体思想而言,董仲舒的阴阳学说与邹衍的阴阳学说之间确实有直接关系,例如,邹衍将阴阳思想与先秦的伦理道德结合起来,即成为董仲舒视 “阳”为“德”,视“阴”为“刑”思想的发 端。阴阳是一种传统思维模式,而把这种思维模式政治伦理化为统治**的意识形态,应当是董仲舒阴阳思想的重要特点。
    **,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生成四季,而四季的循环则构成阴阳的终始。董仲舒说: “天之道,终而复始,故北方者,天之所终始也。阴阳之所合别也。”a可见,董仲舒的 “天人一”伦理学说是以他的自然观为前提的,我们知道,现代科学认识自然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客观世界的状态、结构、性质和客观规律,进而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同时寻求人类以及人类与周围环境之间和谐生存的方式。但是这种认识是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汉代,人们还不可能有 “征服自然 ”的思想意识。所以董仲舒的自然哲学原理的基础就在于 “阴阳之所合别 ”,他解释说: “春秋之中,阴阳之气俱相并也。 ”b这里讲的是 “阴阳合 ”,又“春夏阳多而阴少,秋冬阳少而阴多,多少无常,未尝不分而相散也 ”c。这里讲的是 “阴阳分 ”。阴阳的“分”与“合”,不是机械的分割与并接,而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涵,用董仲舒的话说就是 “以出入相损益,以多少相溉济 ”。d这条原理表明:春夏阳盛而不能无阴,秋冬阴盛而不能无阳,只有阴阳互济,此消彼长,方能成就天道的四时循环。 e所以董仲舒说:“凡物必有合,合必有上,必有下,必有左,必有右, 物莫无合,而合各有阴阳,阳兼于阴,阴兼于阳。”f此处的“兼”即相互包涵之义。
    董仲舒在解释四季轮转的道理时,特别强调其 “伦”“经”“权”的价值趋向。他说: “天之所起其气积,天之所废其气随。故至春,少阳东出就木,与之俱生。至夏,太阳南出就火,与之俱暖。此非各就其类而与之相起与?少阳就木,太阳就火,火木相称,各就其正。此非正其伦与?至于秋时,少阴兴而不得以秋从金,从金而伤火功,虽不得以从金,亦以秋出于东方,俯其处而适其事,以成岁功。此非权与阴之行,固常居虚而不得居实。至于冬而止空虚,太阳乃得北就其类,而与水起寒。是故天之道,有伦、有经、有权。 ”g天是指自然界总的运动法则, “有伦”就是指秩序; “有经”是指规律和原则,是 “常”,也就是指事物发展变化的必然性; “有
    目录
    目录 科学思想 浅论阴阳五行与董仲舒的“天人一”思想 吕变庭 / 3 转型时代的心态交织—论西学东渐背景下晚清人的三种心态 岳晓蕊刘英伟 / 28 医学史 从三部六病理论试析《伤寒论》中的腹诊 李盼飞 / 37 简论金元时期河北地区医学成就 孙文阁 / 57 草本植物认知的进步 —以《尔雅翼》补充《尔雅》相关词条为研究对象 陈敏思张春兰 / 68 民国合作运动中道地药材的产销困境——以“象贝风潮”为** 刘苗 / 89 工艺史 从出土实物看中国古代绞编织物的类型及发展 刘辉李文瑛邝杨华 / 111 从出土文物看蜀汉金属货币及其铸造技术 孙斌马晴晴 /126 教育建设与发展 清代扬州府进士和举人数量时空分布及其特征分析 刘明坤 / 141 晚清民国间温州刘绍宽的教育实践与文化建设——读《厚庄日记》兼谈经费筹措问题 马佰玲董劭伟 / 155 文献整理 《大宋宝祐四年丙辰岁会天万年具注历》整理 李婉月 / 171 综述与书评 断代科技史的可能性——读王颜《世界视野下的唐代科技文明》 谢宇荣 / 221 近四十年冀东明长城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唐百成 / 225 中西视野下的医学史研究——以两部《中国科学技术史 医学卷》的对比为** 吴苗 /237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