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乳腺疾病影像诊断与分析
QQ咨询:
有路璐璐:

乳腺疾病影像诊断与分析

  • 作者:赵一平,袁欣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665003
  • 出版日期:2020年11月01日
  • 页数:185
  • 定价:¥11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乳腺疾病影像诊断与分析》收集大量乳腺影像学检查资料,结合临床、教学实践经验和国内外**发展动态,从乳腺疾病临床表现、影像诊断技术、基本征象入手,以各种乳腺疾病的综合影像学表现为切入点,涵盖了乳腺的解剖、生理与多种检查方法,阐述了正常乳腺的影像学表现、乳腺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并综合分析每种疾病的影像学特点,在疾病诊断、指导临床制定**方案及预后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病例选择上以常见病及典型表现为主,兼顾少见病及不典型表现,影像学表现与临床和病理改变紧密结合。书内彩图以二维码形式呈现。
    文章节选
    第1章 乳腺的发育及正常影像学表现
    **节 乳腺的发育及解剖
    乳房(breast)是皮肤特殊分化的器官,是人类和哺乳类动物特有的结构。乳房由皮肤、脂肪组织、纤维组织和乳腺腺体构成。其中,乳腺是皮肤的附属腺体,为复管泡状腺。
    一、乳房的发育
    女性乳房的大小和形态随年龄变化较大。在青春期,乳房开始发育,成年未哺乳女性的乳房呈半球形,紧张并富有弹性,重150 ~ 200g。由于乳房内部纤维组织和脂肪组织含量不同,因此不同个体乳房大小及形态有所差异。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由于激素影响使腺体组织增殖、发育,乳房增大,可呈球形。哺乳停止后,激素迅速下降,腺体组织和结缔组织逐渐分解、减少,乳腺萎缩,乳房减小。更年期后,由于性激素的分泌急剧减少,导致乳腺小叶萎缩,脂肪组织含量减少,乳房体积显著减小。
    二、乳房的解剖
    乳房位于胸大肌和胸肌筋膜的表面,介于胸骨旁线和腋中线之间,自上起于第2 ~ 3肋水平,止于第6 ~ 7肋水平。乳房与胸肌筋膜之间的间隙,称为��房后间隙(retromammary space),内有疏松结缔组织和淋巴管,但无大血管,因此,可以保证乳房轻度移动,在隆胸术中,有利于假体的置入。乳腺癌时,肿块侵及胸大肌、乳房后间隙消失,活动度减低,乳房被固定在胸大肌上,乳房外上极狭长伸向腋窝的部分形成乳房腋尾部,称为Spence腋尾。
    乳房由皮肤、脂肪组织、纤维组织和乳腺腺体构成。皮肤表面局部有局限性隆起,称为乳头(nipple),通常位于第4肋间隙或第5肋骨与锁骨中线相交处。乳头表面有许多小窝,内有输乳孔。乳头周围颜色较深的区域,称为乳晕(areola of breast)。乳晕表面有许多小隆起,称为乳晕腺(areolar gland),可分泌脂性物质来润滑乳头,防止皮肤较薄的乳头和乳晕受损、感染。妊娠期和哺乳期,乳头及乳晕因色素沉着,颜色加深。脂肪组织和纤维组织走行于乳腺腺体之间,乳腺腺体被结缔组织分隔成15 ~ 20个乳腺叶,每个乳腺叶又分为若干个乳腺小叶。每个乳腺叶有一条排泄管,称为输乳管(lactiferous ducts)。输乳管在接近乳头处形成局限性膨大,称为输乳管窦(lactiferous sinus),其末端变细开口于乳头,哺乳期乳液大量堆积此处,易导致炎症。乳腺叶和输乳管均以乳头为**呈放射状走行,故乳房脓肿切开引流时应做放射状切口,以免损伤输乳管,乳房后间隙脓肿应在乳腺下缘做一弧形切口引流。乳腺的外侧为浅筋膜浅层,内侧为浅筋膜深层,浅筋膜包裹乳腺的同时,向皮肤和胸肌筋膜发出细小的纤维束固定和支持乳腺,称为乳房悬韧带(suspensory ligament of breast)或库珀韧带(Cooper ligament)。乳腺癌时,癌细胞侵及乳房悬韧带,使局部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导致乳房悬韧带缩短,牵拉乳房表面皮肤内陷,形成“酒窝征”(图1-1-1)。
    图1-1-1 乳房的解剖
    引自:丁文龙,刘学政,2018. 系统解剖学[M]. 第9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乳房由皮肤、脂肪组织、纤维组织和乳腺腺体构成。皮肤表面可见乳头、乳晕,皮下可见乳腺小叶、输乳管、Cooper韧带等结构。
    三、乳腺的淋巴引流
    乳腺的淋巴主要注入腋淋巴结,引流方向主要有5个:①乳腺外侧部和**部的淋巴管注入胸肌淋巴结;②上部的淋巴管注入尖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③内侧部的淋巴管注入胸骨旁淋巴结;④内侧部的浅淋巴管与对侧乳房的淋巴管交通,深部的淋巴管注入胸肌间淋巴结;⑤内下部的淋巴管通过腹壁和膈下的淋巴管与肝的淋巴管交通(图1-1-2)。
    图1-1-2 乳腺的淋巴引流示意图,可见乳腺各方向引流淋巴管
    引自:崔慧光,李瑞锡,2018. 局部解剖学[M]. 第9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乳腺癌侵及淋巴管时可引起乳腺淋巴回流受阻,导致皮肤淋巴水肿,可使乳腺局部皮肤呈“橘皮样”改变。
    四、乳腺的分区
    通常将乳腺划分为6个区域:以乳头的**画一条水平线和一条垂直线将乳腺分为外上、外下、内下、内上4个区域,乳头、乳晕为**区。乳腺的外上方有一角状突出部分指向腋窝部,为腋尾区(图1-1-3)。
    图1-1-3 乳腺的分区
    1. 外上区(象限);2. 外下区(象限);3. 内上区(象限);4. 内下区(象限);5. **区;6. 腋尾区
    第二节 正常乳腺的超声、X线、MRI表现
    一、正常乳腺的超声表现
    成年人的乳腺由皮肤、浅筋膜浅层、脂肪层、腺体层、浅筋膜深层、乳腺后脂肪层和胸壁组织构成,其中,腺体和脂肪的比例因个体和年龄的差异而不同。随着性成熟期到老年期的变化,乳腺腺体逐渐萎缩纤维化,脂肪组织相对增多,超声图像也在变化。
    1. 皮肤 皮肤通常厚0.5 ~ 2.0 mm,呈带状强回声,边缘光滑,整齐。
    2.浅筋膜层 分为浅层、深层。浅筋膜浅层较薄,通常无法显示,但是其形成的库珀韧带穿过脂肪层连于乳腺腺体,在脂肪层内显示为光条状稍强回声,其后方回声可衰减。浅筋膜深层通常显示欠佳。
    3. 皮下脂肪层 皮下脂肪层通常为低回声,内可见散在的条索状高回声分隔。
    4.乳腺腺体层 乳腺腺体层回声与年龄,是否哺乳及个体差异密切相关,多呈强弱相间回声,在腺体层,较厚的乳腺组织内(如外上象限)常见较多无回声窄带,为非哺乳期正常闭合状态下的乳腺导管,与多发乳腺导管扩张或哺乳期乳腺导管相比,正常乳腺的导管纤细,形态规则,逐渐向乳头处汇聚,管径逐渐增宽,在乳头下区形成乳窦。
    5. 乳腺后脂肪层 乳腺后脂肪层位于腺体的后方,呈低回声。
    6.胸壁组织 主要由胸大肌组成, 呈横行的梭形条带状均质低回声区(图1-2-1)。
    图1-2-1 正常乳腺的超声表现
    二、正常乳腺的X线表现
    乳腺X线摄影是应用广泛的乳腺影像学检查技术,一般采用X线钼靶摄影。同超声检查一样,乳腺X线摄影的图像也会因乳腺内脂肪与腺体的含量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表现,乳腺的各种解剖结构在X线摄影图像上一般均可显示。
    1. 乳头 乳头位于圆锥形乳腺的**和乳晕的**,两侧对称,密度较高,一般两侧等大。
    2.乳晕 乳晕位于乳头周围,厚度较乳腺其他部位的皮肤厚,一般为1 ~ 5 mm。
    3. 皮肤 乳腺的皮肤呈线状中等密度影,厚度均匀,但乳腺下方靠近胸壁反折处的皮肤较厚。临床诊断过程中,如果判断皮肤增厚是由生理性还是病理性所致,应通过与对侧同位置的皮肤相比较。
    4.浅筋膜层 乳腺被包裹在浅筋膜浅层和浅筋膜深层之间,X线摄影图像和超声图像上很难清楚地显示浅筋膜浅层。在X线摄影图像上,浅筋膜深层仅表现为皮下脂肪层和腺体组织之间的一层纤细的细线状影,当悬韧带牵拉时,线状影靠近皮下脂肪侧突出呈锯齿状。
    图1-2-2 乳腺X 线钼靶摄片,致密型乳腺
    5.乳房悬韧带 乳房悬韧带对乳房起支撑和固定作用,其基底部位于浅筋膜浅层,**指向乳头方向。
    6.皮下脂肪层 皮下脂肪层是介于皮肤和浅筋膜之间,厚度为0.5 ~ 2.5 mm,脂肪层内纤细的密度较淡的线状影,常为乳房悬韧带或血管影,其中乳房悬韧带走行较直,可垂直于皮肤,也可斜向走行汇聚于乳头部;血管走行较纡曲,静脉较宽,容易显示,动脉较细,不易显示。皮下脂肪层的厚度因人而异,其中,年轻未育者较薄,而老年人、肥胖者较厚,绝经以后,乳腺腺体开始萎缩而腺体间的脂肪不萎缩,导致皮下脂肪层与腺体间的脂肪难以为区分。
    7.乳腺组织 乳腺组织由乳腺小叶和周围纤维结缔组织组成,X线摄影图像上表现为中等密度影,呈片状、团块状,内部见数量不等的低密度脂肪影。
    乳腺可分为3 型。
    (1)致密型:年轻女性乳腺中,脂肪组织较少而腺体和结缔组织丰富,X线摄影图像表现为较致密的稍高密度影(图1-2-2,图1-2-3)。
    (2)腺体型:可分为少量腺体型、大量腺体型。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年女性的腺体组织逐渐萎缩,腺体间的脂肪组织增加,相较于年轻女性来说,致密影变稀疏而脂肪密度影增加,X线摄影图像表现为散在的片状稍高密度影,密度介于致密型与脂肪型之间,因此又称为中间混合型(图1-2-4,图1-2-5)。
    (3)脂肪型:绝经后的老年女性,由于激素水平下降,乳腺腺体基本萎缩消失,乳腺由脂肪组织、乳腺导管、残留的血管及结缔组织(三者称为小梁)构成,X线摄影图像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影,局部见散在致密影(图1-2-6,图1-2-7)。
    8.乳腺导管 乳腺导管从乳头下方发出,向乳腺深部呈放射状走行,X线摄影图像可显示粗大的导管,为密度均匀的条状稍高密度影,一般可显示3 ~ 5条。X线摄影图像上,乳腺导管形成的线状影与纤维组织影难以鉴别,常统称为乳腺小梁。
    目录
    目录 第1章 乳腺的发育及正常影像学表现 1 **节 乳腺的发育及解剖 1 第二节 正常乳腺的超声、X线、MRI表现 4 第2章 乳腺影像学检查概论 12 **节 乳腺超声检查技术 12 第二节 乳腺X线摄影检查技术 14 第三节 乳腺MRI检查技术 16 第3章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21 **节 乳腺的超声报告和数据系统 21 第二节 乳腺X线的报告和数据系统 23 第三节 乳腺MRI的报告和数据系统 25 第4章 乳腺良性疾病 31 **节 乳腺增生性病变 31 第二节 乳腺炎性病变 34 第三节 乳腺囊性病变 42 第四节 乳腺纤维瘤 47 第五节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50 第六节 乳腺脂肪病变 53 第七节 乳腺发育异常 58 第八节 隆胸术后改变 64 第九节 男性乳腺发育 67 第5章 乳腺恶性疾病 70 **节 乳腺恶性疾病总论 70 第二节 乳腺原位癌 78 第三节 乳腺浸润性癌 87 第四节 特殊型癌 99 第6章 乳腺淋巴瘤 142 第7章 乳腺肉瘤 147 **节 乳腺肉瘤概述 147 第二节 乳腺纤维肉瘤 148 第三节 乳腺脂肪肉瘤 151 第四节 乳腺血管肉瘤 154 第8章 PET-CT 在乳腺恶性**及转移瘤中的应用 158 第9章 超声及X 线摄影引导下的乳腺疾病诊断及** 178 **节 超声引导下活检 178 第二节 乳腺病变其他介入性** 181 彩图(二维码) 186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