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老轩创投课
QQ咨询:
有路璐璐:

老轩创投课

  • 作者:张轩荣
  •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中心
  • ISBN:9787547316955
  • 出版日期:2020年10月01日
  • 页数:312
  • 定价:¥4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站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十字路口,蛮干已经不管用了。企业家想要在各种“风吹浪打”下处变不惊地“闲庭信步”,需要回到商业的常识中去,掌握好共性与逻辑,并保持开放心态,向ZUI佳实践学习。 围绕战略定位、模式选择、产品设计、团队建设、投融资、上市等贯穿公司各个发展周期的问题,本书构建了一个分析企业增长逻辑的框架,通过典型案例和妙趣横生的语言,帮助读者拨开创业与投资中的迷雾、树立正确的认知与观念,在“黑天鹅”频出的时代立于不败。
    文章节选
    前言|企业的生物性 如果把社会比喻成大自然,那么企业就像其中的一个个生命体。当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风暴忽然来临时,这些生命体中的一些倒下了,再也没站起来;一些找了个地方避了避,多少伤了些元气;还有一些趁着这场变故,生出了新的翅膀。*近有个说法发人深省: 你怎么度过疫情,就会怎么度过一生。情况越是特殊,平常被掩盖的问题越容易被暴露出来。 说回到生命体,无论是细菌这样的单细胞生物,还是如人这样的复杂系统,都在时时刻刻地与外界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也就是所谓的代谢过程。为什么需要这样呢?因为对于任何动植物来讲,只要活着,就会不断地消耗能量,人是高等动物,当然不能例外。 有人说,那我躺着一动不动,不就不用消耗能量了吗?当然不是。小学生物课就告诉我们,人是一个系统,系统由器官构成,器官又由组织形成,组织再往下是细胞。所以无论人动不动,身体中的器官都不会闲着,否则,就没有生命体征了,人也就死了。 心脏不断地跳动,将新鲜血液通过动脉压往身体各处,又由静脉回收含杂质的血,一旦脑缺血超过5分钟,就会产生不可逆的伤害;呼吸系统不停地吸��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一旦暂停,人就会窒息。这些还是能感觉到的。还有大量的身体内部运动,是我们觉察不到的,比如组织中细胞的运动,它们同样一刻不停地进行着生化反应,合成与分解着各种物质。反过来说,也正是因为细胞的辛勤劳作,使得由细胞构成的组织停不下来,从而保证了各器官间的彼此协作,进一步使系统保持正常运转。 生命体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而企业则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前者研究的是自然界的规律,后者研究的是社会规律。社会本不存在,如果以母系社会的出现为标志,大约存在了五万年;如果以现代**的出现为标志,也就几百年时间。而如果以能称得上人的物种出现为标志,当中经历了几百万年。在如此漫长的时间跨度里,人与自然界不断地相互作用,使得人的基因里,深深地刻上了自然规律的密码,导致我们所能想出来的和创造出来的一切,比如政府、军队、法庭、医院、学校等都有大自然的影子,这与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异曲同工。 从更广义的视角来看,自然实际也包括了社会。社会科学相比之下还很年轻,这座“大厦”有很多地方尚在建造,但理解它,有一个奇妙的方法,就是很多想不明白的问题,拿来和自然科学进行对比,按照自然科学的原理去领悟,往往就能迎刃而解了。企业是社会的一部分,也可以这样去比较。 比如从整体上看,人首要的目标是生存。为了生存,我们需要一日三餐,从外界取得食物,补充在不断消耗着的能量。你如果去超市看看,几乎每种食品的包装袋上,都有“营养成分表”,其中**项就叫“能量”。企业也一模一样,只要开门营业,就开始不断消耗资金,资金就是企业的“能量”,为了补充能量,企业必须要从外部获得生意。不同生意的“能量”也不一样,但对于企业来讲,无论多少,都能转化为资金的流入。另一个获得资金的渠道是举债,也就是直接借钱。 一旦这些渠道都受阻,就像被切断了能量来源,现金流立刻吃紧,会导致企业裁员或降薪,来减少自身的能量损耗,进入到“吃老本”的状态。这就像人在暂时不吃饭的情况下,还可以靠储存在体内的脂肪勉强维持生命,但如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企业也撑不了几个回合,很快破产了。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不足3年,就是这个资金“能量”循环出了问题。 往企业内部去看,为什么会有各种部门?我们可以把这些部门理解成人体的一个个器官或组织,用来承担某项工作或达成某一目标。比如,各器官都是相对独立却又相互配合的,所以各部门就需要彼此分工与协作,如果部门间出现冲突和纠纷,就像人感冒发烧,系统各方面的工作就不灵了。又如,身体具有“代偿现象”,也就是俗称的补位,企业也一样,缺少这类组织是应付不了变化的。再比如,各组织每个月需要多少营养,更新多少细胞都是有数的,身体会按照某个算法精准地进行调配与补充,保持平衡。企业也一样,每年末要做各部门下一年的财务预算,来合理地投放资源,并且要做人力资源规划,以优化员工结构。 再从微观上看,比如将视角下沉到团队或是个人层面,其实道理也一样,如果对比生物体细胞内各“细胞器”的工作原理,依然会发现自然界的“高明”之处,很值得企业借鉴。如果沿宏观到微观这个思路,不断深入下去,我猜或许能形成一门新的学科,比如叫“企业生物学”或“管理健康学”,其中一定会融入物理学、统计学、哲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怎么搞好企业”不能算是单纯意义上的“科学”,里面也含了不少“艺术”元素,这种视角可以帮助我们跳出企业本身来思考企业的问题,进而找到符合自然规律的方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科学家利用实验来验证理论,企业领域要靠观察与实操。幸运的是,这些年的工作,让我得以有这样的机会,可以同时站在投资人与企业雇员这两种角度来审视企业,这让我对创业者的处境与所想有了更多的体会。刚起步时,想尽快验证模式,赶紧取得收入;找到了模式后,希望扩大产能,得到更多订单;不愁订单的,就琢磨如何优化成本、提高利润率;而当业务已经相对健康、规模也上来了时,又开始考虑怎么上市。不同阶段,企业的热点并不相同,但都有各自的烦恼。总有人说商人太现实,那可能是被逼的,一步没走对,就有滑向失败深渊的危险。 这其中有外部因素,我们把它称作“系统性风险”,也就是无法避免的,但绝大部分的风险,都是“选择性风险”,是可以规避和转化为机会的。要求企业每次都能踏准点儿、做对事儿,这实在太难了,但至少要能完成“必选动作”,绕开那些不必要的、违反常识的“坑”。商业的规律可能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在动荡的大环境下,弄清基本规律,避免犯难以挽回的错误,就是成功。 要识别并赢得这些挑战,就绕不开企业要面对的各种问题,比如商业模式、产品设计与运营、营销与管理、财务规划、资本运作与上市,等等。因为每个创业者阅历不同,所擅长的领域并不一样,虽然这并不妨碍企业家精神,但从长远看,能笑到*后的都是通过摸爬滚打,对这些问题有了正确的理解并能付诸实践的人。 因此,我想把这些问题整理出来,一来可以帮助创业者更加全面地思考自己的公司,能够在复杂的大环境下保持清醒;二来也是对自己知识结构的一次梳理,为研究“企业生物学”之类的宏大命题提早做点准备;另外,如果通过本书遇上对企业发展同样感兴趣的读者,相互切磋,碰撞出新的火花,并能共同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长出“肌肉”,提高竞争力,那就更有意义了。 杜甫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是鄙人的第三本书,但每每回望之前写的,总有不少遗憾,比如: 如果这句话当时换个说法,就更精彩了;如果这个问题当时换个角度阐述,就更清楚了;如果当时的思考水平能再高一层,就更深刻了,等等。这本书我想时隔几年再看,还是会有遗憾,所以每敲一下键盘,内心难免诚惶诚恐,谁让ZUI好的可能总在后面呢。 我常和身边人说,我的理想是干教育、办学校,并兼做一门课的老师。多年来,无论是在论坛上演讲,还是给企业做培训,我感受到的都是快乐。打破错误观念,让别人明白一个道理,掌握一种规律,会让我特别开心。为了能更好地分享与输出,倒逼我不断地思考与输入,但了解得越多,越发现自己的无知,而这也恰恰是进一步探索的动力。 本书所述的内容,都经过了我或其他人的实践验证,对于有些人来讲,可能已经比较熟悉了,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却不一定,那么就献给那些需要的人吧。因时间有限,书中难免有瑕疵或疏漏,还望读者多多包涵。 张轩荣 2020年6月于上海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