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庸释义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庸释义

  • 作者:邵逝夫
  •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ISBN:9787559644442
  • 出版日期:2021年01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4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中庸》一书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经典,亦是儒家学术系统中的核心经典之一,被宋儒称为儒门学习的“传心之法”,在古代社会是每位读书人的必读书,对华夏文明核心精神的构成极为重要。从魏晋时期《中庸》即单独成篇,至宋代程朱以后开始对中国人的精神形成巨大影响,至今仍传颂不衰,而历代对《中庸》的诠释作品更是不计其数。从义理层面来讲,朱子《中庸章句》是*有代表性也是影响力*的作品。然而在传统文化复兴热潮的今天,很需要一本对《中庸》用今天的语言和进行阐释的作品,以对应今天的社会需求,适应今天的人文环境。学有专攻的学者邵逝夫先生精心撰写的《中庸释义》即是这样一部顺应时代的**作品。作者在书中先对“中庸”这一核心概念进行详尽释义,尤其是纠正了百余年来的错误理解,接下来就逐字逐句对《中庸》进行了极为细致的讲解,吸取了历代讲解《中庸》的研究成果,反复推敲,化为己用,文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讲理细致入微。作者完全以今天的普通读者为对象,充分发挥长期在各地面对普通读者讲学的优势,撰写了一本在当今时代站得住的释义著作,必定会对今天普通读者学习《中庸》产生积极的影响。
    文章节选
    时至**,“中庸”这一儒门要义,已经遭到了莫大的误解,而且很多误解令人啼笑皆非。如我们便曾亲耳听闻有人将“中庸”解说成平庸、庸俗之意,也曾听闻有人将“中庸”解说成八面玲珑的圆滑,甚至还有人将“中庸”等同于“乡愿”——善于伪装的好好先生……如此种种,自然不值得与之一辩。然而,这也说明了大多数人对于“中庸”实在是不明就里、糊里糊涂。正因为此,在当下这股传统文化复兴的大潮中,为“中庸”正名,让“中庸”回归本义,也就成了我们所不得不承担起来的重要责任之一。
    那么,究竟何为“中庸”?这个问题实在不简单,别说是普通大众,即便是有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对于“中庸”也常常是云里雾里地人云亦云一番,很少有真切的体味。事实上,关于“中庸”的误解由来已久,而其中影响*大的又莫过于朱子(熹)的解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朱子的解说又是依据于小程子(程颐)的说法:“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由此则知,“中”乃是对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恰到好处的状态的定义,而“庸”则是平常,于是,“中庸”的意思成了:“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也。”(《中庸章句》)自朱子之后,大多数学者都是如此来解释“中庸”的。
    然而,我们却不能认可这一个解释。原因有三:一、“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应当是“和”,而不是“中”;文中明明有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与“和”,一个讲的是未发,一个讲的是已发。未发的,无所谓“中节”与不“中节”,只有已发的,才会有“中节”与不“中节”的说法。所谓“中节”,即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也就是恰到好处。“喜怒哀乐”发出来之后,全都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全都恰到好处,便称作为“和”。由此可见,小程子与朱子全都将“中”误解成了“和”。二、孔子说得很清楚:“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论语·雍也第六》)“中庸”乃是德,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生命境地,而不是什么“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德与理有着本质的差别:德是需要修的,而理往往只需要明就可以了。后世之人往往空谈中庸,正是因为将中庸误解成了一种空理!三、文中明明有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中”乃是“天下之大本”,而“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只是一种状态描述,又如何能够承担起“天下之大本”?由此也可知,小程子与朱子误解了“中”。至少将“中”解释为“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是不够准确的。
    那么,“中庸”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以为对于“中庸”的探究,应当“以经解经”,应当依据《中庸》本身。关于“中”,文中交代得非常清楚:“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喜怒哀乐”,是情。情在没有发出来之前,就称作为“中”。由此可知,“中”与情乃是体与用的关系:“中”是情的本体,情是“中”的发用。情的本体乃是性,这是历来的公认,如横渠先生(张载)说:“性者,理也。性是体,情是用,性情皆出于心,故心能统之。”(《张载集》)由此可见,“中”不是别的,“中”即是性。
    “中”即是性,小程子也并不是没有认识到,他就曾说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也者,言寂然不动者也,故曰‘天下之大本’。”(《近思录》)所谓“寂然不动者”,说的正是性体。朱子也曾明言“中”即是性:“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可是,为了自圆其说,他却偏偏又说:“无所偏倚,故谓之中。”(《中庸章句》)仿佛性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所以,才会被称作为“中”。其实,性乃是“寂然不动”的,是不可以用“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来形容的。事实上,用任何语言来描述性,都是多余的。即便是退一步来讲,性是因为“无所偏倚”而“谓之中”的,那么,“中”所指代的也依然只能是性。“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至多也就只能算是对“中”的描述,而不是“中”本身,就“中”本身而言,则“中”即是“性”。关于“中”即是性,在“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一句中,得到了更为清晰的体现:“中”乃是“天下之大本”,而能够承担起“天下之大本”的,惟有性。这一点,连朱子也无法否认,所以,他说:“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体也。”既然“大本”是“天命之性”,那么,“中”不正是性吗?所以,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中”都只能是性。
    “中庸”的“庸”,我们认为也不是不易、平常的意思,而是应当采用它的本意——用。《说文》:“庸,用也。”为什么?因为惟有这样才可以表示“中庸”为德。“中”即是性,“庸”是用的意思,“中庸”即是性的发用。性的发用,正是德。古来讲德,或曰直心,或曰率性,其实都是性的发用。也惟有性的发用,方才可以称作为德。在这里,需要对“德”略作一番解说。现在人讲到德,都认为德是一种外在的为人处世的准则,所以,在他们看来,德是一种约束。这是本源于西方的道德观。而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德,却不是一种外在的准则,更不是什么约束,而是遵循于天命之性而为便是德。天命之性不在别的地方,就在我们的内心之中,所以,孔子反复强调“反求诸己”,当我们切实的“反求诸己”,去探寻自己的内心时,就会逐渐发明天命之性,而后遵循于天命之性而为,这一个过程便是立德。立德的*终,便是实现“中庸”——性的全体发用。也即是时刻全都遵循于天命之性而为,没有一丝一毫的违背。抵达这样的生命境地,也就是儒家所说的圣贤了。
    概言而之,“中庸”即是性的发用,即是德。当然,“中庸”讲的乃是性的全体大用,讲的乃是统摄之德。也惟有性的全体大用,惟有统摄之德,方才可以称之为“中庸”。而之所以称之为“中庸”,是为了彰显性的全体大用乃是即体即用、体用不二的,虽然“中”从体言,“庸”从用言,然而,惟有依“中”起用、用不离“中”,方才可以称作为“中庸”。作为德,“中庸”乃是统摄之德。所谓统摄之德,即是统摄着诸德的根本之德,也即是说,仁、义、礼、智、信五常之德,其实全都是“中庸”的体现。正因为此,孔子才会赞叹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一、“天命之谓性”
    “天命之谓性”,“天”,指天道。关于这一个“天”,历来众说纷纭,有将之解说为主宰之天的,也有将之解说为自然之天的,其实都不够妥当,甚至让读者更增迷惑。其实,这一个“天”,应当为天道,也即是小程子(程颐)所说的“专言之天”:“夫天,专言之,则道也,‘天且弗违’是也;分而言之,则以形体谓之天,以主宰谓之帝,以功用谓之鬼神,以妙用谓之神,以性情谓之乾。”(《周易程氏传》)“命”,命令,引申为赐予、赋予。“天命”,即天道所赋予的。“性”,事物之所以为事物的根由,也即是事物的本质。孟子曰:“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孟子·离娄章句下》)“故”,《说文》:“使为之也。”段玉裁注:“今俗云原故是也。”“故”即是缘故、根由。由此可见,人们所讨论的“性”,其实即是某一事物之所以为该事物的根由。如针对于人而言,人性便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由,一个人倘若违背了人性,也就失去了作为人的根由,也就沦为空具人形的行尸走肉了。朱子注云:“性,即理也。”正是依据本质而言的,事物的本质,正是事物之理。天道所赋予给宇宙万物(包含天、地、人、物)的,便称作为万物的“性”——万物的本质。“命”,是就“天”而言的,主体是“天”;就万物而言,则为秉承,“性”乃是万物从天道那里所秉承而来的。
    那么,天道是如何将“性”赋予给万物的呢?这就涉及到宇宙间万物的生成法则了。据周子(敦颐)《太极图说》可知,宇宙间的万物乃是由五行——水、火、木、金、土化生而成的,而五行又本于阴阳,阴阳又本于太极,太极则本于无极。所谓无极,其实即是“天命之谓性”的“天”,也即是天道。“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灵。”(《太极图说》)在这段文字中,周子讲述了万物的生成。万物生成的本源在于“无极”,也即是天道。这一个天道乃是遍布宇宙,无所不在的,并且永恒不息,贯通古今的,世间和空间两相结合,五行之气可以遵循于天道而化生万物。当然,五行之气所化生的只是万物的形体,如对于人而言,五行所化生的只是人的躯壳。而在万物形体生成的过程之中,天道便会随之转化为万物的“性”,宇宙间的一切,天、地、人、物,无一不是如此。天道在天,即为天之性;天道在地,即为地之性;天道在人,即为人之性;天道在物,即为物之性。总而言之,天、地、人、物的性,全都是由天道所转化而来的,也可以说是天道的体现。正因为此,《中庸》上来便是一句:“天命之谓性。”依据“理一分殊”的说法,则天道即为“理一”之理,天、地、人、物之性即为“分殊”之理。
    天道既是万物生成的根源,也是万物之性的本源。
    那么,天道又与主宰之天、自然之天有着什么样的差别呢?自然之天乃是万物之一,也是遵循于天道而得以生成的,所谓“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与天道的差别较为明显。所以,在这里,我们主要辨别一下天道与主宰之天的区别:
    主宰之天乃是掌握着万物命运的人格化的角色,近似于《尚书》中所说的“上帝”,远古时期,人们尚未能够认识到天道,以为天地之间有着一个主宰,在掌控着一切万物的命运,这一个主宰便是主宰之天。然而,随着理性的发扬,这一个知见逐渐被打破。可是,还是有很多人没有能够从旧有的知见之中走出来,从而作出理性的分析。例如朱子,他还是将“天命”的“天”解释成了主宰之天:“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中庸章句》)在他看来,万物虽然是由五行化生而成的,可是,这一切却都是由“天”所主宰着的,是“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的。然而,天道却并不是一个有着主宰意味的人格化的角色,它只是遍布在宇宙之中的一个普遍生成法则,也可以称作为天理。它无法决定万物的生成,然而,万物的生成又必须遵循于它。概而言之,天道乃是好生的,但是,事物真的要生成则有待于因缘际会。所以,在宇宙间,有一物生成的因缘,就会生成一物;有两物生成的因缘,就会生成两物;有万物生成的因缘,就会生成万物。古人正是看到了这一个普遍生成法则,认识到了它的超越性,所以,才称它为“天”——天道。
    “天命之谓性”,讲述的乃是万物的本质——“性”。关乎“性”,历来也是争论不休。究其原因,则在于很多人对于“性”的认知不够明确,例如,那些提倡“性恶”“性三品”“性有善有不善”等诸种言论的人,他们其实并没有看到真正的人性——人之为人的本质(儒家主要面向人说话,所以,我们的论述**也集中于人),而是盲目的依据表象来立论的。例如荀子,他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篇》)所谓“生之所以然”,意思即是:生来就这样的。在荀子看来,一切与生俱来的全都是人性,正因如此,肉体所携带的欲望也成了人性:“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荀子·性恶篇》)“好利”“疾恶”“耳目之欲”等等,全都是肉体所携带的欲望,将这一切全都体认为“性”,“性”也就势必会是恶的了。其实,荀子等人所说的“性”,乃是禀性,也即是通常所说的后天之性。而“天命之谓性”的“性”,以及孟子“道性善”的“性”,则绝不是这一个“性”,而是天命之性,也即是通常所说的先天之性。所以,游定夫说:“或曰性恶,或曰善恶混,或曰有三品,皆非知天命者也。”(卫湜《中庸集说》)荀子驳斥孟子性善说,实在是有些张冠李戴,混淆视听。究其根本,则是因为他自身尚且还不明白何为真正的性。正因为此,后世的儒者才会始终将荀子划归在道统之外。近年来,学界对提高荀子地位的呼声很高,甚至有人想以荀子来替代孟子的地位,这是很有问题的。荀子在某些方面是作出了贡献,可是在大本——性的体认上却出现了差错,由此可见,他只是登了儒学的堂,还没有能够进入儒学的室!过于推扬荀子,只会导致儒学的大本越来越模糊。
    “性”,乃是某一事物之所以为该事物的根由,也即是事物的本质。讨论“性”就必须从这一个层面上展开。“天命”,所讲的正是万物的本质,特指天道之在万物,而不涵盖五行之气顺应天道所化生而成的“形”,所以,有人将“天命”理解为生而具足的,也是不够妥当的。因为如此一来,很多人便会将“形”也视作为“性”,原因很简单:“形”也是生而具足的。其实,“形”只是表象,“性”才是本质,也即是说,即便是具备了某一个事物的“形”,可是如果缺失了它的“性”,也还是成不了这一个事物的。例如,对于人而言,尽管生来具备人身,可是如果不能够遵循于人之为人的本质——“性”而为,那就不足以称作为真正的人。人身是生而为人的表象,人性才是生而为人的本质。荀子性恶说所依据的乃是人身所携带的欲望,人身都是表象,更何况是人身所携带的欲望了!
    那么,人之为人的本质——“性”,究竟是何样的呢?关于这一点,当算孟子讲得*为究竟,他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孟子·告子章句上》)“乃”,发语词,无有实义。“若”,《毛传》:“若,顺也。”即顺应、随顺的意思。“乃若其情”,即顺着本性发出情。孟子这句话的意思是:顺着本性发出情,那就可以是善的,这就是我所说的人性本善啊。“性”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可是,“性”是无形象、无声气、无方所的,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无从把捉,也无法指示。正因如此,才会导致种种对“性”的误解。孟子却充满智慧地指出:“性”虽然是不可以见闻觉知的,可是,“性”的发用——情却是可以觉知的,所以,他便以情来证性:顺着本性所发出的情是善的,所以,情的本体——“性”自然也是善的。孟子的性善说不是逻辑推论,更不是假设,而是建立在亲身体证的基础上的,乃是依据性的发用——情而亲证得的。由情证性,这就是孟子性善说的精义所在,也是我们坚守性善论的根源。当然,关于性善,孟子还有着诸多的论述,后面还将涉及到,此处���不复赘言。
    在释题部分,我们已经指出“中”即是“性”,“性”即是“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中”(性)乃是天下的大本,由此可见,《中庸》一上来就将“大本”揭示了出来,有了“大本”,才好讲后面的一切。
    目录
    《中庸》原文 《中庸》释义 “中庸”释题 经文释义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