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恰同学少年——毛泽东诗词解读(语文教科书配套阅读)
QQ咨询:
有路璐璐:

恰同学少年——毛泽东诗词解读(语文教科书配套阅读)

  • 作者:朱向前 著
  •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70218349
  • 出版日期:2020年10月01日
  • 页数:133
  • 定价:¥2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恰同学少年:*诗词解读》选取了**广为流传的29篇诗词进行赏析。每一篇诗词都从三个方面解读:讲述*的故事、介绍诗词的历史文化背景;从诗词的表现手法、修辞用典、思想内容等方面进行赏析;提炼*诗词对青少年写作的启示。青少年学习和欣赏*诗词,能够看到伟人少年立大志的思想成长过程,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和文化营养,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弘扬**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
    文章节选
    【小故事】 1933年9月—1934年夏,**苏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由于中共**领导人博古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又名华夫,原名奥托·布劳恩,德国共产党党员),先是实行冒险主义的进攻战略,后又实行保守主义的防御战略,致使红军屡战失利,苏区日渐缩小。1934年4月,**红军(1月,由红一方面军改称)在江西省广昌与国民党军进行决战,损失严重,形势危殆。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红军第7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皖赣边挺进,建立新的苏区;命令红军第6军团从湘赣苏区突围西征,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中革军委派出两个军团分别北上、西征,意在调动国民党“围剿”军,以减轻**苏区的压力,但未能达到目的。10月初,国民党军向**苏区的**区域进攻,迅速占领了兴国、宁都、石城一线。红军的机动回旋余地更加缩小,在苏区内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已无可能,于是��迫退出苏区,进行长征。 1934年10月16日,**红军从赣南瑞金、雩都和闽西长汀、宁化出发。连续突破四道封锁线,渡过章水、潇水和湘江,进入贵州。随后又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摆脱了40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再抢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于1935年6月14日到达四川懋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1935年9月18日突破天险腊子口进入甘南,占领岷州。10月2日,占领通渭,随后在排以上干部大会上,毛泽东情不自禁地朗诵了《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解读】 这是一首诗史合一的作品,可谓史诗。这也是毛泽东的**首七律作品。 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极其典型地体现了毛泽东的豪迈大气和乐观主义,把“远征难”和“只等闲”这一组悖论平实而又神奇地组合在一起,给全诗定了一个鲜明的轻松基调,然后渐次展开说的都是如何一个“等闲”法。 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显示了诗人纳天入怀、视宇如芥的气度与胸襟。五岭就是南岭,是自东至西横亘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五省的一系山脉,*大的有大庾岭、骑田岭、萌诸岭、都庞岭和越城岭,故谓“五岭”。乌蒙山自云南禄劝县起,东北走入贵州,至湖南止,称乌蒙山脉。这一联说的是五岭紧密相连的山岭就像翻滚的小波浪一样,而乌蒙山山脉磅礴的山体就“犹如坂上走泥丸也”。总之,不管群山逶迤是多么崔巍险峻,都被毛泽东“等闲”藐之。以小喻大,化巨为渺,因此也成了本诗的一个重要修辞手法。 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因高山形成落差,浪高水急,波涛汹涌。红军过金沙江的时间是1935年的5月,此时天气已然颇炎,诸葛亮当年《出师表》里“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泸水就是后来的金沙江。同样是五月,只不过一个是农历,一个是西历,时间上相差不过个把月。当时的天气已经炎热异常却是不假,据廉臣《随军西行见闻录》回忆:“……愈下山,愈觉热。一到江边,天气更热,红军士兵莫不痛饮冷水……”当时火辣辣地热,所以“水拍云崖”才会给毛泽东以“暖”的感觉。作者在诗歌中已经完全忽略或者超越了忍饥挨饿、冲风冒雪的艰辛,胸中喷薄而出只是苦尽甘来的豪迈与乐观。 尾联则表现了红军翻越岷山之后的情景,给人豁然开朗之感。 诗歌通篇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表现了作者的革命大无畏精神,真实再现了红军长征过程中的艰难险阻,真可谓:脚下千秋史,马上一首诗。 【对青少年写作的启示】 开宗明义细阐述 在常用的写作的手法中,有一种是开篇就定下全文的**思想,接下来就可以用更多段落详细阐述这一思想和观点。这种手法类似于作文中的总分结构但是又不完全属于这种固定的结构法。 这篇作品一开头就开宗明义说出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后面的几组句子都是具体说如何个“等闲”法。 需要注意的是,开宗明义与我们前面说过的“主题先行”并不完全同一化,开宗明义更多地在结构上注重技巧,而“主题先行”则更多从立意构思上进行体现。 当然了,开宗明义是写作训练中常用的手法,但是如何在开篇定下基调后再用后续的表述来论证自己开头的基调观点,还要靠大家用心去琢磨。
    目录
    **辑(1906—1921) 改诗言志呈父亲 / 3 《改诗呈父亲》 奇人奇诗送奇友 / 7 《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 情深入骨首填词 / 11 《虞美人·枕上》 愁丝恨缕凭割断 / 15 《贺新郎·别友》 惊天二问动天下 / 19 《沁园春·长沙》 第二辑(1927—1949) 慷慨悲歌黄鹤楼 / 27 《菩萨蛮·黄鹤楼》 秋收时节暴动歌 / 32 《西江月·秋收起义》 黄洋界上炮声隆 / 37 《西江月·井冈山》 不似春光胜春光 / 40 《采桑子·重阳》 前头捉了张辉瓒 / 43 《渔家傲·反**次大“围剿”》 弹洞装点此关山 / 47 《菩萨蛮·大柏地》 踏遍青山人未老 / 51 《清平乐·会昌》 四十八字写群山 / 54 《十六字令三首》 而今迈步从头越 / 57 《忆秦娥·娄山关》 万水千山只等闲 / 62 《七律·长征》 一代天骄千古雄 / 66 《沁园春·雪》 人间正道是沧桑 / 71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第三辑(1950—1976) 东临碣石有遗篇 / 77 《浪淘沙·北戴河》 谁说长江不能游 / 82 《水调歌头·游泳》 我失骄杨君失柳 / 86 《蝶恋花·答李淑一》 故土情深*难忘 / 91 《七律·到韶山》 六亿神州尽舜尧 / 96 《七律二首·送瘟神》 僧是愚氓犹可训 / 102 《七律·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郭沫若》 活泼俏丽**词 / 105 《卜算子·咏梅》 豪情弥漫井冈山 / 110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心心相通两相知 / 115 《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 红霞万朵百重衣 / 120 《七律·答友人》 乱云飞渡仍从容 / 124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只缘身在庐山中 / 129 《七律·登庐山》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